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发明家-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新宗主急了,说来说去,这王浩然终究还是不想放过寻道宗啊!

    “你先别急,先听我说完。”王浩然慢条斯理道:“这事也不是没有周旋的余地,我答应的是铲除寻道宗,而不是针对寻道宗里的人。你看那隐世的刘家,没有派别的门号,不照样过得风生水起?”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丢弃寻道宗这个名号?”新宗主听出了王浩然的意思,确定道。

    “正是此意。说句实话,现在你们寻道宗这个名号,无论是在江湖中,还是在平民里,或是朝堂之上,都是臭名昭著的,你们再顶着这个名号,有百害而无一利。也只是一个名头而已,当弃则弃!”

    新宗主可没王浩然想得阔达,就算换成别人也一样,他们相当注重传承,对他们来说,“寻道宗”三个字不单单是一个名号,还可以说是祖宗基业。新宗主拿捏不出个主意,便转头望向与他同来的几个长老。可那些长老也同样纠结,不敢表态。

    “你们要知道,洛州惨案对陛下来说是个心结,而做这事的寻道宗对陛下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个心结。”王浩然确实是不愿意再与寻道宗纠缠下去,从开始到现在,浪费了多少时间啊!不过让寻道宗消失却是很必要的,若是连有当今皇上做靠山的寻道宗都被自己整没了,看以后还能有什么门派敢找自己麻烦!

    寻道宗众人都认为王浩然就是个油嘴滑舌之人,不过也知道他说的这话确实也是个道理,不然他们就不会因为王浩然拾起洛州惨案做文章而紧张起来,这事若是继续追究下去,无论是谁都不敢往李世民那里查,最终也只能由寻道宗背黑锅。想至此,寻道宗众人互相望了望,都默默的点头表示赞同丢弃寻道宗这个称谓,新宗主这才下定决心答应了王浩然的要求。

    “那这些财物,小少爷就收下吧。”王浩然没有明确表态,新宗主还不大放心。

    “既然我们化干戈为玉帛,这些许钱财你就拿回去吧,就当是给那些为此牺牲的人的补偿。”王浩然大方道。

    “那……洛州那边的事?”新宗主内心在苦笑,相比那些寻道宗私吞的钱财,眼前这些钱财还真是不值一提。

    “这你放心吧,适当的时候我便让他们撤掉那案子。”

    “那一言为定了!”见王浩然不见兔子不撒鹰,新宗主实在后悔当初跟王浩然杠上,别看这小少爷才十来岁,说智慧,大唐内或许找不出比他还聪明的人了;说狠劲,老百姓的脚筋都说挑就挑;说人脉,除了皇室中人,还有朝堂诸多大臣默默相助;说财力,且不说他老爹王府仁、丈人谢盛兴,单单他王浩然自己就是个大富商了……这怎么斗?

    寻道宗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宣布解散寻道宗,等王浩然如承诺的那样撤掉状告寻道宗的案子后,新宗主才把私吞的财物送到王浩然那,并告知李世民这是捐赠给研究所扩建所用,他是担心王浩然把那些财物私吞了,虽然无论怎样,最终那些钱财都会被王浩然收入囊中,但李世民知道此事的话,寻道宗跟李世民也算是解了一个心结。

    扩大研究所并不是王浩然的托词,他一拿到寻道宗送来的财物就在中城购置了两栋楼房作为研究所,并着手招聘人才事宜。研究所跟学院不一样,王浩然需要聘用的都必须是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能人,而且这个领域又得事关民生,或是能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目前大唐生产力低下,王浩然想加快社会发展的速度,单单依靠他自己,显然是杯水车薪的。他能做的只能是充当一个引路人,带动大家一起把这发展的雪球滚动起来。


第164章 银行

    研究所招聘人才的事只在中城、蒲州县城、长安三地贴出告示,但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前来中城应聘的能人异士络绎不绝,亲自担任主考官的王浩然这才真切的感受到大唐人的智慧,甚至让王浩然觉得唐朝人的想象力不输于其后的几个朝代。仔细想来倒也不足为奇,后世都说唐朝人思想开放,那唐朝人想象力自然也不会差。

    前来应聘的人才种类繁多,王浩然为此又开设了好些研究项目,天文地理、种植养殖不一而足,最让王浩然意外的是,竟然还有人来应聘研究食物营养方面的!虽然这研究对于目前的唐朝来说还为时尚早,不过王浩然不想因此而打击了众多唐朝人的积极性,对于那些有想象力的人,王浩然可是如数家珍的。

    研究项目一增多,机械设备研究方面的压力就大了很多,如果设备跟不上去,其它的研究基本就难以有所大的进展。好在前来应聘的人有过半是想加入已有所成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研究,这大可推进这方面的研究进度,这样的话,其它项目的研究人员也不至于坐冷板凳。

    这一个多月以来,王浩然除了面试前来应聘的人外,空闲时还准备好开设商行和建设铁路的计划书。他依次到蒲州县城、长安两地招商引资,这两个地方他的人脉广,周边一些财力雄厚的人也都在他的邀请之列,不过这次的投资巨大,那些投资商还需仔细考量一番才能做决定。王浩然在这两处各呆了几天,诸多投资商都答应投资后,王浩然又前往洛州、杭州,这两个地方麻烦一些,除了先结识当地官员,靠那些官员结识当地的富商、财主外,还一个渠道就是通过洛州掌柜韩磊、杭州富商谭孟德的介绍。

    在杭州,王浩然等待那些投资商的答复之余,抽空去看望了下许玄安。这边的杂jiao水稻实验场地有近百亩,在许玄安的努力下,已经培育出了稳定的、亩产近三石的稻种,不过只能种一次。这杂jiao技术,许玄安经王浩然授意,已经传授给了其他有研究杂jiao水稻的商贩。等这一季水稻制出大量稻种后,下一季便要全面推广开来,一切若是顺利的话,王浩然就算是解决了一个困扰他已久的大难题了。

    几天后,杭州及周边受王浩然邀请的财主们经过再三考量后,基本都答应了投资。为了处理相关事宜,王浩然让这些财主们选出几个代表一同前往中城,届时他还会让长安、蒲州、洛州三地各选出来的代表也奔赴中城,这四地的代表将组成理事会,所有大事项都得由这四地的代表共同投票决议。

    经过四地代表几天的榷商,具体实施办法便出炉了。商号取名为先锋银联,各投资商在大唐各地的商铺都挂上银联标志,但凡是先锋银联开出的银票都可在这些商号换取现银,当然,手续费是必须的。另外还选择了一些大县城开设银库,能存钱、能贷款,功能和业务跟后世的银行差不多。虽然此时的农民老百姓基本是没钱可以存的,但在大县城的话,有钱的商人、财主还是不少的。银库还有一方面用处,就是筹集资金用于铁路建设。

    当一切都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时,很快就出现难题了。这些年,因为水稻产量提高许多,李世民便出台了鼓励农户开荒的政策并兴修水利,使得整个大唐都掀起了开荒热潮。大唐地广人稀,有的是地方让老百姓开荒,而老百姓们,因为水稻产量高,对比起给别人做工,更愿意自己种田。

    如今,别说空闲人手,就连一些商铺的工人都有不少辞工回家种田了。虽然目前这现象并不普遍,但王浩然能预测到,等亩产三石的稻种传播开来后,必然会掀起返田热潮。返田热潮有利有弊,对于王浩然的工业化梦想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打击。但这已经成为了无法更改的趋势,王浩然所能做的,就是跟李世民说明返田热潮的利弊,建议出台鼓励生育的相关政策。这只是长远之计,对即将到来的返田热潮的冲击并无作用。

    对于招工困难的问题,先锋银联只能提高待遇、扩大招聘范围。好在目前铁路建设的技术并不高,只能一个方向从头铺到尾,故而所需的工人并不多,虽然招工难,多费些劲还是能招够人手的。

    在开始生产铁轨之时,王浩然让陈俊教王景修等四个勘察路线的人怎么铺铁轨,以后就由这四人负责铺铁轨事宜了。还有那些新招进来的人都需要先教授他们相关知识,所以这段时间里就没有再研究新的项目。

    王启宏在高昌发展得很快,而且还有很多大唐的商贩看见其中利益,亦纷纷载着大米前往周边各地收购棉花,然后把棉花卖给大唐最大的纺织厂,赚取其中差价,这一切,全都得利于大唐米价持续下降。正如王浩然所猜测的那样,在缺少食物的年代,风俗习惯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如今的高昌,米饭出现在餐桌上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有着代替他们主食的趋势。自从大唐水稻产量翻倍之后,高昌及周边各地掀起了种植棉花的热潮,因为种植棉花换来的大米能让他们填饱肚子。

    棉花大量的涌入大唐,王浩然和长安诸位富商合资的纺织厂专门设制棉质服装设计小组,王浩然给这小组定了三个原则,就是设计制作出来的服装必须美观、舒适、方便,其它的却只字不提。因为王浩然觉得唐朝人还是穿袍衫才有韵味,并不想把后世的着装带进来。然而,就是这个服装设计小组,他们谨遵王浩然的教诲,结果就有设计人员大胆的设计出了衣裤分离的服装,其灵感还是源于王浩然的那几套运动服……

    正所谓初出牛犊不怕虎,那些受王浩然及陈俊等人感染的人,在想象力方面就是这初出的牛犊,什么都敢想,这是个好兆头,也正是王浩然一直以来所期盼的。


第165章 紧跟时代的上层思想

    李世民对王浩然所提的返田热潮颇为上心,因为之前就有相关的朝臣察觉并奏报了这一现象,当时李世民并没有想到返田热潮会有什么弊端,觉得种田的人越多,百姓的日子便会越好。可看了王浩然的理论之后才发现,如今的大唐可不再是以往缺粮的朝代了,他这大唐皇帝也得提高自己的目光才行了,还停留在养活老百姓的水平的话,那可就跟不上时代了。

    在一次早朝中,李世民便把王浩然返田热潮的理论抛出来让各位朝臣商议。

    “陛下,微臣觉得王驸马所言非虚。”魏征虽然跟王浩然不和,但在民生问题上,他还是就事论事的,“据微臣所知,杭州那边现在正在培育能亩产三石的稻种,顺利的话,明年初便可大范围种植,到时大唐粮食富足,米价降低,而其它物价必然会因为人工成本的提高而上升,这样的话,老百姓就算家中积粮成仓,手头上也是富裕不了的。”

    李世民点头赞同,又对马周问道:“马爱卿有什么想法?”

    “回陛下。”马周答道,“如今返田热潮几已成定局,微臣之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以往历朝历代都会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太平,一是温饱。而如今大唐威震四方、天下来朝,粮食充足,百姓无忧,已然是达到了以往历朝历代从未达到过的高度,那么以后的路又该怎么走?这没有前车之鉴,需慎之又慎。今日初次听到王驸马所谓的工业时代,微臣甚感兴趣,或许这是条不错的发展方向,不知陛下和诸位大臣有什么看法?”

    “陛下!”一大臣连忙说道,“发展所谓的工业当然是有其利,但若将来的发展以工业为主的话,牵扯甚大。按照王驸马理论可以想到,工业化的运行是以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