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赐良配-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尚书也是没办法,要赈灾就要钱粮,如今少的就是钱粮,朝廷能省的都省了。”

“北方反正没大战事,可以裁军嘛。楚昭恒,这是老天爷都要你倒霉啊。”

赵易权点点头,“二殿下,居然有这么凑巧的事,真是天都要让太子陷入泥潭啊。只是,这事,要不先看看三皇子那边的动静?”

“你放心吧,我还不知道他,他也不会放过这种让太子倒霉的机会的。”楚昭晖嗤笑道。

“二殿下,属下看,您应该亲自去告诉三殿下这消息。”一个幕僚觉得,这时应该先联手三皇子,扳倒太子的好。

“让我去找他?哼,不用了,他做他的,爷做爷的事。”楚昭晖一想到林家的事,还是膈应到不行,断然否决了这个提议。

“二殿下,太子殿下才是当前要对付的啊。”

“爷知道,有了前面的流言,再有这天灾,还怕楚昭恒不倒霉吗?”楚昭晖觉得,就算不联手楚昭业,也足够扳倒楚昭恒了。

那幕僚看楚昭晖之意已决,也不再多说了。

赵易权看楚昭晖这样,只觉得有些心灰,“二殿下,臣出来多时,得先赶回衙门去了。”

“好,你回去后,让魏公亭尽快将此事上奏我父皇才是。”楚昭晖也不留他,户部尚书魏公亭态度一直含糊不清,这次,看看他还能持中不。

赵易权领命,心事重重地离开二皇子府。

因为自己的夫人是柳贵妃的亲姐姐,他,只能是二皇子一派了。

他上了官轿,沉思着如今的局面。

忽然,行到十字街道时,轿子停了下来。

“何事?”他在轿内问道。

一个侍卫上前拦住了他,“赵侍郎,我家殿下请赵侍郎过府一叙。”

赵易权听说是楚昭业的人,不敢怠慢,掀起官轿看去,却是楚昭业正站在一盏街灯之下,对他含笑点头。

此时长街之上,行人已少,他的官轿四周,站了五六个三皇子府的侍卫,他看着楚昭业的架势,心下不安,却不得不去,“敢不从命!”

他说着,重新上了官轿,楚昭业也上了自己的轿子,一行人转过街角,向三皇子府走去。

171章 输家赢家

第二日早朝上,魏公亭出列,上奏了金州急报。

听说楠江两岸上万亩良田被毁,满朝哗然。

一时有参奏工部未能及时维修堤岸的,有参奏金州未能及早发现险情的。

指责了半天,当务之急,还是得先赈灾。金州两岸百姓数十万,至少要有十几万人无家可归了。

魏公亭将昨夜拟定的方案说出来,元帝果然下令赈灾,让金州和益州两地开官仓放粮安置灾民。

魏公亭虽然觉得两地官仓都放空了,也未必够养灾民一年的,但是这当口上,还是不要给元帝添堵了。

这时,钦天监俞大鸿出班上奏,“圣上,臣等夜观天象,有子星犯帝星,引起天象大乱,才有这洪水之灾。”

俞大鸿忽然跳出来说天象,百官们有些吃惊。

当年,元帝还只是皇子时,当时的钦天监卷入夺嫡,帮的是当时的大皇子,说大皇子是天命所归云云,先帝为此很长一段时间都属意大皇子。

后来,元帝娶了颜家颜明心做正妻,得了颜家支持,当仁不让地做了太子,又顺利登基。

自那以后,大楚钦天监的作用,就是报个天象、测测黄道吉日了。

要不是朝廷需要有人测天象,估计元帝都能把钦天监上下给一起撤了。

大楚的朝堂上,已经有很多年没见钦天监出来说话了,今日,钦天监居然又出来凑热闹了?

“天象?子星犯帝星?”元帝淡淡地问道,“是昨夜犯的?还是犯了很久了?”

这,真是当众调侃了。

俞大鸿咬咬牙,跪下禀报道,“子星犯帝星之事,以往未曾有过,臣等不知会应在何事,不敢妄奏,这是臣等失职。”

“那该如何破解呢?让朕将几个皇子都赶出去?”元帝的声音不怒自威。

“圣上,臣等觉得太子殿下身份尊贵,可代众为国祈福,消除祸患。”

“哼!荒谬!若是太子殿下为国祈福后,还有天灾,那该怎么办?”元帝对钦天监的鬼话压根不信。

楚昭晖说道,“父皇,儿臣觉得钦天监这话,宁可信其有,反正只是让太子殿下为国祈福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

按大楚规矩,为国祈福,都是要到皇家寺院皇觉寺去的。

皇觉寺,是大楚的国寺,香火鼎盛,据说当年大楚太祖皇帝攻打京城不利。后来在皇觉寺摇到了三支上上签,第二日居然一举攻克前朝的都城。太祖亲笔题写“皇觉寺”三字,至今还挂在寺庙山门上。

但是,皇觉寺位于邙山山顶,靠近荆河,地势寒冷,寻常人自然无碍。太子楚昭恒却是身患寒疾的,要在皇觉寺住一月,就比平常人凶险了。

更何况如今天气尚寒冷,从京城到皇觉寺,路上要两日路程。

“臣觉得太子乃国之储君,就算不为钦天监所言之事,天灾降临,太子为国祈福,也是一桩美谈。”林文裕附和道。

“圣上,老臣认为不能为了这种无稽之谈,而让太子殿下离京。前段时间的流言刚刚止息,若再有流言,可如何是好?”郑思齐反对道。

一时,朝堂上有些争执不下。

元帝原本没想听钦天监的荒谬之语,但是,眼看着说太子不能离京的官员越来越多,他的眼神一瞬,转向楚昭恒问道,“太子,你如何看?”

楚昭恒出列说道,“父皇,儿臣不懂天象,但是若钦天监早就察觉天象有异,却不上奏,乃是失职。再说子星犯帝星,怎能就说是儿臣们冲了帝星?从儿臣起,到下面几位皇弟,谁敢冒犯父皇,儿臣第一个不容他。钦天监挑唆皇家父子之情,其心可诛。”

俞大鸿一听太子给自己扣了两顶大帽子,急的就想辩解,但楚昭恒压根没给他开口的机会,继续说道,“如今金州山洪,楠江两岸百姓流离失所,儿臣无心在皇觉寺为国祈福。”

“太子殿下是无心,还是不愿去啊?”楚昭晖阴阳怪气地问道。

“二皇弟,我是无心去祈福,待百姓安顿好了,我倒愿意去为国祈福去。”楚昭恒正色回道。

“父皇,儿臣觉得太子殿下所言有理。儿臣愿去楠江赈灾。”楚昭业也出列大声请命。

元帝看了看他,倒是觉得有些欣慰。

“父皇,钦天监既然提议让儿臣为国祈福,不如让儿臣去为国赈灾吧。”楚昭恒也请命道。

楚昭业听到他这话,视线向下一瞟,看向了赵易权。

赵易权出班道,“臣觉得,太子殿下离京并不妥,倒是三殿下去楠江赈灾可行。”

楚昭恒并不争辩,他做了太子,离京赈灾是压根不可能的,他的父皇就不会放心。

但是,楚昭业想借此离京,却也不可能。

大楚几代惯例,诸皇子们都得在京不得私自离开,新皇即位分封属地时,才可离京。

元帝看向了颜明德,问道,“明德,你怎么看?”

“圣上,臣只懂打仗,这种事臣不懂,不敢乱说。”颜明德一口回绝了。

元帝一笑,“让太子代朕去皇觉寺祭天,三皇子负责赈灾调配,四皇子从旁协助。”

元帝这话,等于是和稀泥。

太子不去为国祈福,而是代他祭天,得了名声,但是为得实权,只能说不输不赢。

最大的赢家,是三皇子楚昭业,主持赈灾,就得调派人手,堂而皇之的入主户部、工部,得了实权。

最大的输家,却是二皇子楚昭晖。

他一向将户部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四皇子管户部时只是协理办差,手插不进去。如今楚昭业主持赈灾,人员都得由他调动,几番调动后,还有他什么事呢。

只是,他想反对也找不到理由,只能恨恨地瞪了赵易权一眼,暗恼他多事。

赵易权碰上楚昭晖的目光,只好低下头去,默默看着脚下的地砖。

“你们看如何啊?”元帝看众人都不说话,又问道。

“圣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元帝这个决定,大家都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元帝看着众人跪服,示意康保退朝。

172章 官道刺杀

随着元帝的旨意下去,几位皇子都忙碌起来。

太子代元帝祭天,这可是轻忽不得的大事。礼部官员拟了一个又一个章程,呈交到楚昭恒这,楚昭恒全否决了,“楠江山洪,百姓遇灾,一切从简即可。”

删减再删减,连百官城外送行都省了,最后就剩下太子銮驾到皇觉寺,在皇觉寺的通天塔念祭文祭天。

元帝拿着这份祭天章程,点了点头。

太子楚昭恒力求节俭、行事不张扬的做派,元帝很满意,“到底是太子离京,还是让百官到城门送行吧。”

“父皇,儿臣只是代父皇祭天,来回也就十来日。百官送行又得罢朝一日,城门百姓进出又不便,不如就不扰民了。”

“也好。既然这样,就依这章程吧。”

元帝首肯后,楚昭恒和太子府上下松了口气,开始准备起出行事宜来。

明福留下看管东宫,太子太傅和少傅年纪都大了,楚昭恒让他们留下,免得舟车劳顿。

封平回了一趟颜府,也不跟随出行。

第三日,太子楚昭恒,收拾停当,赶在早朝前,向元帝辞别。

“你早去早回,再带两个太医一起去,你的身子弱,以防万一。”

“是,儿臣多谢父皇。”楚昭恒磕头谢恩。

他若是不尽早听命离京,难保父皇不再多生疑虑。元帝只是不信钦天监的话,但是,他信天命。

辞别元帝后,元帝去上早朝,太子楚昭恒坐上太子銮驾,出了南城门,轻车简行,向皇觉寺而去。

这,还是楚昭恒第一次离开京都城。

出了南城,他不顾大家劝阻,执意换马而行,让太子銮驾在后面走着,自己带着招福和招寿,还有陈昂和蒋立淳,由姜岳带人护卫着,一行二十多人当先行去。

这几日,倒难得天天有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

骑了半日,楚昭恒觉得有些疲累,身上都略微出汗了。

“公子,就在这里歇一会吧。”姜岳看看后面,都看不到跟着仪驾行走的大队人马了,提议在路边歇息片刻。

“是啊,公子,我们在这歇息一下,等后面的人赶上来吧。”陈昂是文官,早就有些受不了了。

“好!就在这歇息一下。”楚昭恒看看姜岳选的这地方,还挺不错。

这里是官道路边,离左边的山麓还有段距离,前方一里左右,就是官道的转弯处,转过去就到了山麓另一边,看不到了。右边地势较平坦,有一片树林,远远看去,星星点点绿色,枝头爆出了新芽。

楚昭恒下马,将缰绳丢给招福,自己慢慢在草坡处行走,看着风景。

姜岳看楚昭恒答应了,连忙下马,带着侍卫们铺毡子,搭个帐篷。

很快,帐篷搭好,姜岳看到楚昭恒已经快走到树林边了,连忙赶过去,想请他回来歇息片刻。

陈昂和蒋立淳歇息片刻,缓过劲来了,看楚昭恒往树林边走去,也慢慢跟过去。

这时,姜岳忽然觉得情况有异,树林处扑出几条人影。

他大叫,“殿下,小心!”一边抽出腰刀,双脚一蹬,就向楚昭恒那边窜了过去。

树林里,竟然冒出十多个蒙面人,手持尖刀。

“大胆!你们是什么人!”姜岳踢开了一个蒙面人的刀,喝问道。

那些人也不说话,提刀就刺。

楚昭恒没有习过武,看姜岳挡住了蒙面人,他连忙往官道退去。

陈昂和蒋立淳两个文官,看到这情形,都吓呆了。

蒋立淳最先反应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