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贵盈门-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琅嬛垂头看着手里的书,也渐渐回过神来,从前她和琳怡坐在一起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可现在已经是物是人非……

……

第二天琳怡一早就去了齐家。

马车还没到齐家垂花门就停下来,跟车的婆子在车厢外回禀道:“齐家府前停了一辆马车,我们只能等一等。”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康郡王府的马车才停到齐家门前。

琳怡让橘红搀扶着下了马车。

琳怡没走几步就瞧见在垂花门等候的齐五小姐。

齐五小姐笑着上前挽了琳怡,“几次请你都不肯来,非要等到我嫂嫂病了,才能见到你。”

齐五小姐定了亲,不能四处走动,琳怡已经有好些日子没见到齐五小姐,这次要不是周琅嬛病了,齐五小姐也不能出来待客。

琳怡笑着看齐五小姐,“准备的如何了?若是用我帮忙尽管说。”

齐五小姐知道琳怡指的是她的婚事,听着就红了脸,“你是专程来打趣儿我的,我现在才知晓,你和我三姐是一条藤。”

两个人说着都忍不住笑。

琳怡低声问:“琅嬛的病如何了?”

齐五小姐目光闪烁,“只是怕冷,不怎么出屋,兴许过几日就会好了,”说着顿了顿,“大嫂刚接了五王妃进屋,五王妃也是来探望二嫂的。”

在齐家门前停着的马车是五王府的。

那还真是巧了,她和五王妃赶在了一起。

琳怡和齐五小姐说着话去了周琅嬛的院子,周琅嬛穿着鹅黄色荷花挑金线褙子,带着粉色抹额出来接琳怡。

齐五小姐看着就笑,“你们两个是不是早就商量好的,衣服颜色也要穿一样的。”

琳怡今天穿的是鹅黄色石榴花刻丝褙子。鹅黄色暖,看起来让人觉得温和、柔软好亲近,她选鹅黄色是因想要说巩二的事,话说起来未免会有些生硬,暖色调能将这种距离拉近。周琅嬛和她选了一样的颜色。

“病了怎么不在屋子里躺着。”琳怡先笑着看周琅嬛。

周琅嬛目光有些闪躲,最终还是和琳怡目光相接,周琅嬛的眼睛不如往日那般清澈、闪亮,神色复杂,半晌才道,“已经好多了,才走这几步不碍事。”

琳怡和周琅嬛拉着手进了屋子。

周琅嬛的手指异常冰凉。

'长评'选择

生活是由无数选择构成的,这些选择决定了当下的状况,决定了未来的走向。周琅的婚姻里,齐重轩心中对琳怡仍有怀念,对于周琅而言,确实不公平。然而想一想,琳怡嫁给重视利益与利用价值的周十九,这个婚姻的开局,也并无多少优势可言。古代这种父母之命的大环境,怎么经营婚姻,怎么过好日子,取决于心态、能力和智慧。比起周琅,琳怡想要过得好,其实阻力更大风险更多,面对的算计很多,她也算计别人,但是对爱重的亲朋,譬如姻家,她还是愿意竭力给予帮助,即使和丈夫立场不同,她还是愿意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坦诚去沟通,所以能和周十九能配合默契。这是琳怡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你说她幸福吗,显然还谈不上,但这不妨碍她在披荆斩棘的同时关怀家人,善待朋友。

自己的丈夫心底藏着自己最好朋友的身影,周琅的苦闷与痛楚,我能理解。这个聪慧温和又不乏才情美貌的姑娘,婚后却因为没有得到夫君的心而变得不那么幸福,也是令读者同情的。多数读者其实也并没有期待她在陈家与康郡王事务上能放下芥蒂为之奔走帮助,她保持沉默或者袖手旁观都是正常的选择,不会有人为此指责于她。然而作壁上观与落井下石,无论行为本身还是后果,都有本质的区别,更别提那还是一块极具分量影响深远的石头。周琅不是对政治朝局毫无所知的女子,她的那一句回话,会有怎样的后果,她也不是一无所料,正因为如此,她的倒戈,才更加令人痛心,才让许多读者觉得难以原谅。周琅不幸福,可是她的温和其实可以用在与丈夫交心而非困守,她的聪慧可以用在与丈夫开诚而非猜疑,结果她在选择困守、猜疑和疏远以后,进一步选择了背弃朋友的情谊。这是周琅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不好予以苛责,却也实在无法喜爱和祝福。

第二百零七章后悔

五王妃穿着玫瑰红金丝溜边褙子,头戴着一只层层叠的石榴花,笑容看起来十分的亲和、娴静,只是染满蔻丹的指甲得意地轻翘着。五王妃再怎么装着温和也改不了自己的习惯,还是喜欢穿戴显眼。

五王妃笑着道:“康郡王妃来了,”说着眼睛弯成月牙,“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我到的时候齐二奶奶可没去接呢。”

齐大奶奶文氏在一旁笑,“五王妃可错怪二弟妹了,二弟妹想要出门,是我要争着去接王妃。”

“呦,瞧瞧,”五王妃头上的宝石十分耀眼,提起帕子掩嘴笑,“我不过是说一句话,就有人护起齐二奶奶了。”

文氏不说话抿嘴笑着看了眼周琅嬛,就去吩咐小丫鬟去沏茶来。两个人很有默契,看来和外面说的一样,文氏照常管家,周琅嬛帮衬着不争不抢,妯娌两个相处的很好。

大家说笑着品茶,五王妃让丫鬟将手里的盒子放在桌上,打开以后里面装的是一只只小瓷瓶,“这是我娘家用的药膏子,补气益血的对妇人极好,每年都会做一些,前几日拿给太后娘娘尝尝,太后娘娘就想起齐二奶奶来,说齐二奶奶这些日子气色不大好。”

太后这样看重周琅嬛。琳怡不动声色地喝茶,五王妃饱含深意地看周琅嬛,齐大奶奶像是没听到一般,周琅嬛微微地笑,笑容稍稍有些不自然。

五王妃喝口茶,“这是自己窨制的花茶?怎么还放了……”

琳怡揭开茶盖,“是雨前的沩山茶。茶树是乔木,相传佛祖在乔木下出生,沩山深山寺里种了许多茶树,茶树每日都受染香火,所谓‘茶佛一味’,吃茶时必要念起释佛,参禅最好就是煮饮沩山茶。”

齐五小姐微怔。这个她还从来没听说过,怪不得二嫂得了沩山茶先要送去给祖母,原来是因祖母礼佛,“二嫂和花茶一起泡呢。”

这个原因……大约是没有佛家之花金婆罗。就用金菊来代替,金菊浮在茶碗里像是一朵朵莲花,倒是意境融彻,周琅嬛并不迷佛经,这样调茶不过就是觉得有趣儿罢了,琳怡和周琅嬛相视一笑。

文氏也看着稀奇,“你们两个笑什么?”

琳怡喝口茶。又笑道:“我想到佛祖拈花微笑。”佛祖拈花微笑,只有明白的人才知晓这里面的玄机。

周琅嬛道:“这还是我在康郡王妃那里学来的,将花茶和绿茶泡在一起。”

五王妃将茶放在矮桌上,拿起帕子轻擦嘴角,一脸的羡慕,“都说你们两个感情素来好,如今我算是相信了,谁不想有个无话不谈的手帕交。”无话不谈……她故意说出来。周琅嬛在太后娘娘那里说的话,想必康郡王妃如今也有了耳闻。什么手帕交,不过是面子上说说而已。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哪里还会顾及这个情分。康郡王妃母家靠不住,康郡王又根基不深,康郡王妃这样的人哪里会有真正的感情深厚的朋友。只要想想没出嫁前,周琅嬛和郑七小姐帮着康郡王妃说话,她就气愤难消,不眼睁睁地看着她们反目,她怎么也不甘心。

五王妃微微一笑,当年在陈氏面前受了委屈,她还气得食不知味。现在想起来人的目光真的不要太短浅,陈氏不过是得了一时口舌之快。陈氏欠她的这笔账,早晚有一天要还过来。她听了父母的话没有嫁给康郡王是对了,父亲说的好,只有嫁给尊贵的人,才能一直高高在上。那些对自己不恭敬的人。总会在她面前卑躬屈膝。现在周琅嬛如是,将来陈氏更要如此。

五王妃微抬下颌,看到周琅嬛眼中僵硬的神情。

还是齐大奶奶文氏笑着解围,“五王妃喜欢牡丹,家里花匠培植的魏紫、美人娇、焦骨都开了,还是我家老太太让人从曹州买来的呢。”

曹州的牡丹是最有名气的,五王妃笑着道:“那就去瞧瞧。我们府上姚黄、魏紫是有的唯独没有焦骨。”

齐大奶奶文氏带着大家去赏牡丹,周琅嬛病在屋里不方便出去。

琳怡笑着不去了,“我只喜欢首案红就不去看了,在屋子里陪琅嬛。”

“也好,”五王妃笑得更欢畅,“你们两个趁着我们不在方便说悄悄话,”说着还招呼齐五小姐,“我们去看我们的,她们两个聚在一起就少不得拉手说话,我们在倒碍事了。”

齐大奶奶文氏显然不想搀和这个,只是一心待客,齐五小姐也跟去照应五王妃。三个人一走,立时带走了不少的丫鬟、婆子,屋子里真正安静下来。

周琅嬛吩咐桂儿去拿琳怡爱吃的点心,目光流转间少了笑容。

琳怡喝了口茶,看向周琅嬛,表情娴静如同往常一样,“周姐姐可信我?”

听到琳怡的话,周琅嬛手指缩起来。

琳怡笑道,“姐姐连着吃几副太医院的千金方病会好的快些,秋冬时补身最好,要不然拖到开春反而身子虚热。”

周琅嬛颌首,“就听你的,医理上谁能和你较真呢。”

琳怡抿嘴笑,“有件事我要和周姐姐说……”说着看一眼身边的巩妈妈。

巩妈妈上前几步躬身道:“都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

周琅嬛有些诧异,没想到是巩妈妈站出来说话。

巩妈妈道:“奴婢当家的是山东人,和府上的下人常望是老乡,奴婢家的二儿子在外拼缝收买草药,无意中认识常望……若是因此外面有闲话对齐家不利,是奴婢疏忽大意没有管教好……”

琳怡道:“之前巩二媳妇和我说巩二在外买卖草药的事,这段时日家中事多,我也没有过问,没想到巩二会在买卖草药时认识常望。”虽说是背着主家偷偷赚些银子,京中买卖草药的下人也有不少,遇到别人家的下人也是常有的事。两个人没有多说什么话,巩二没放在心上,常望大约也是这样的情形,“今儿婶娘身边的管事碰见巩二买卖草药,我这才知晓整件事,买巩二草药的全六寻不到了,我正使人寻卖给巩二草药的人家。”

周琅嬛这下听了明白,她听到常望和琳怡的陪房有来往,没有将常望叫来细问,也没有去告诉琳怡,琳怡知晓了整件事却来和她说清楚。相比之家她不止是疑心,而且愚蠢。

周琅嬛看看巩妈妈。

巩妈妈忙退了下去。

周琅嬛的手帕攥的更紧,“我……你都知晓了?”有些话到了嘴边方觉得难以启齿,可是在太后娘娘面前,看着太后娘娘的目光,她就自然而然要顺着太后娘娘的意思说下去,齐重轩也帮衬姻家说过话,齐家的境况也如同走在刀刃上,若是没有了太后娘娘的庇护,她觉得就像是脚下踩空了一样,这样的惧怕和依靠,让不知不觉中就没有了抵抗。从前只要是太后娘娘的意思,她做起来都觉得万分的顺畅,唯有这一次,她心中艰涩,说不出的难过,回来之后更是如同大病一场。

琳怡看向周琅嬛,“周姐姐好好养病,调养好身子最重要。”周琅嬛的话已经呼之欲出,她想不知道都不行了。

两个人刚说到这里,只听外面传来五王妃的声音,“将焦骨给我,齐二奶奶不一定能舍得。”

巩妈妈不动声色地推开门进来,片刻功夫大家都进了屋子重新落座。

望着小心翼翼的周琅嬛,五王妃笑道:“我们是来探病的,没得倒添了乱,”说着去看沙漏,“时辰不早了,我也该走了,齐二奶奶就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