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贵盈门-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周大太太微微一笑,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手艺,穿在周琅嬛身上正合适,“昨儿陈二太太来送佛经,我们闲聊说起来。陈二太太说起康郡王妃,又说你仁善。陈家和齐家本就走动勤,现在有了你更是亲近了不少。”她不是听不懂玄机的人,田氏话里话外都是在说琅嬛照应康郡王妃。

周大太太道:“我就想,定是你和姑爷在帮衬康郡王和陈家,今儿你正好回来,才要提醒你。”

陈二太太田氏的善名远扬,不过周琅嬛却越来越对这个善心的菩萨不以为然,若是果真善心,却不见她劝说全家对名利之事适可而止,反倒是田氏平日里出入的都是达官显贵的内宅,这样的话和那些三姑六婆有什么区别,“母亲别听陈二太太的,如果母亲想要听佛偈,何不寻德高望重的师太,至少她们远离红尘俗世,心境更纯净些。”

周大太太含笑,“陈二太太也没说什么坏话,有些话未必全都不能听。”

还不是一样,聪明人怎么都能达到她的目的。

周琅嬛低声道:“母亲放心吧,二爷不过是个从六品修撰,就算想要帮忙也是有这个心没那个力。”齐重轩没有在她面前说起要帮忙,现在这个情形能打听出消息的也就是祖父。齐重轩虽然身在翰林院,可毕竟是品轶低,想要尽份微薄之力也是千难万难弄不好反而坏事,最好的做法就是静等消息,除非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失了分寸,才会不管不顾地去帮忙,齐重轩平日不爱说话,却是个持重的人,怎么也不会这样。

周大太太点点头,“这就好,无论什么时候,你心里也要有个数。”

在娘家吃了顿饭,周琅嬛坐车回到齐家。

进了门就听丫鬟道:“三姑奶奶回来了。二爷下衙了,刚还让门房准备马,一会儿去接二奶奶,没想到二奶奶这么早。”

周琅嬛和悦一笑,早晨走的时候齐重轩没有说要去娘家接她,于是她就早回来了一会儿。

周琅嬛换了衣服,拿着从娘家带来的糕点去书房,走到房门外就听到齐三小姐说话声。

*************************************************************************************************

第一百七十二章骗你

屋子里是轻声的交谈,阳光投下来落在地上是斑驳的树影,已经快要落山的太阳,让人觉得有几分的萧索。

周琅嬛想要上前去推门,却仿佛脚被黏在了地上,迈不得一步。

齐三小姐道:“哥哥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有人利用广平侯拉近和皇后娘娘的关系?”

“哥哥说的那个人是谁?”

谁在利用广平侯因皇后娘娘母家被夺爵的旧事。

齐重轩看着眼前的茶杯,一时沉默,他不该在这件事上想太多,只是每当林正青说起,他的脑子里总是难免想到陈家。陈家复爵看起来是皇上嘉奖陈允远大人为官耿直又在成国公案子上立下大功,其实是有人从中操纵利用了广平侯因福建水师获罪之事……

齐重轩不说话,齐三小姐接着道:“明日就是皇后娘娘千秋,若是有消息也就是这两日。”

天空开始慢慢阴下来,周琅嬛几乎能问道空气里的潮湿味道。周琅嬛后退了一步,齐重轩从来没有在她面前说起这些话。

这段时日就算翻来覆去在床上睡不着觉,齐重轩也没有向她提起过,她屡次提起她和康郡王妃的关系,齐重轩也只是随声应喝,并不多说,看起来是他沉默寡言,其实细想想像是有心事。

情愿在这里和齐三小姐商量,却在她面前闭口不提半个字。她们之间相敬如宾,却仿佛有一层隔阂在里面,她也说不清楚。

眼前的人是好的,做事无可挑剔,人前也会维护她,对她的要求少之甚少,可是除去这些表面上的,想知晓他到底在想什么又难上加难。

有时看到他在大狱里留下的伤疤,问起来他不以为然。仿佛那件事已经是过眼云烟。若是外面人大约不清楚,她在他身边却能感觉到那沉默中的抗拒。为人夫的抗拒,为人子的无奈,周琅嬛抿起嘴唇,本已经将母亲说的话抛诸脑后,可这时候鬼使神差地全都想起来。

齐家和陈家曾想要结亲,这是她在嫁过来之前就知晓的。多少人家的婚事都是几经波折,既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和齐重轩和陈六小姐没什么相干,于是她也不甚在意。当时她还觉得也挺好的,至少齐家和陈家弯弯绕绕沾着亲,她和陈六小姐要好。齐家小姐也和陈六小姐要好,这样一来大家更好相处。

周琅嬛想了想转身重新走回了长廊。

桂儿忙跟过去,一直走出了月亮门,桂儿才道:“二奶奶怎么不进去?”

周琅嬛道:“让二爷和三姑奶奶说会儿话,我们先去给太太请安。”

桂儿这才明白过来,笑着道:“二奶奶真是为二爷想的周到。”

周琅嬛不说话,只是微微一笑。

……

大周朝只有在皇帝千秋时才会免了早朝,皇后娘娘千秋朝会虽然依旧,却为了向皇后娘娘朝贺。比平日早了半个时辰,礼部前两日已经发了邸报,写明朝贺礼仪安排,内命妇、外命妇起的比平时早许多,要赶在吉时前入宫。这样一来,整个京城似是彻夜无眠。

琳怡洗了澡换上衣服,天还没有亮。

今年皇后娘娘做寿比往年热闹些。宴请的女眷也多了,宗室营里每家都请了人。上到亲王下到闲散宗室只要原是近支都接到了宫牌。

周大太太甄氏赶在这时候病愈,正巧能进宫,周老夫人特意将甄氏叫来交代,让她进宫之后礼仪妥帖。

甄氏半开玩笑地道:“礼仪上不会差,万一有别的事我听郡王妃的就是。”

琳怡就有些为难,“好些事我还要找大嫂商量……”

宗室营早早就有马车驶出,然后是一辆接着一辆连成串十分有气势。百姓纷纷到街头看热闹,京中商铺全都挂红,城头也挂上了红绸,京里如同过年般喜气洋洋。

马车停下来,众位夫人下车,宫里女官、内侍上前侍候、引路。大家换了小轿,在内宫门处下轿走到景仁宫。

周大太太甄氏已经先到,琳怡进门时看到甄氏正和宗亲女眷笑谈,一扫几日前灰头土脸的模样,只是脸上的脂粉依旧厚重,胭脂也用了不少,显得脸色异常的红润。

周元景要纳妾的事闹到现在,甄氏被气得不轻,不过甄氏是就算后院失火也要戏台高筑的人,转眼之间就打起了全部精神。

琳怡走进侧殿,只觉得满屋子的目光全都落在她身上。

“康郡王妃,仿佛比前段日子瘦了些。”

“就是,衣服眼见都宽大了不少。”

“听说是……”

零零碎碎的声音入耳。

若不是在宫里,只怕早有人明着上前打探消息。

不过现在就算不围着她明说,大家也找到了合适的人打听。

周大太太甄氏身边的人格外多,坐在旁边不参与说话的女眷也是竖着耳朵静静地听着。

宫人们忙的脚不沾地,坐下来的女眷缓缓说着闲话。

琳怡拿起茶来喝,只等到吉时到了,礼部官员到场,皇后娘娘石青色织金缎寿山纹,平水江牙吉服让三王妃、五王妃陪着出来。

等到皇后娘娘落座,三王妃、五王妃和众位女眷下跪朝谒,繁复的礼制下来,琳怡不知晓跪拜了多少次,礼部官员喊,“礼成。”皇后娘娘才笑着开口,“为了哀家的生辰,辛苦你们了。”

内命妇们忙做惶恐,还是五王妃会说话,“娘娘千秋,普天同庆,托娘娘的福,臣妾们才能沾上喜气。”

皇后娘娘笑着道:“你们有心了。”

众人立即又行礼。

恭贺结束,皇后娘娘去换行服,内命妇们在偏殿等候皇后娘娘传见。

女官们陆续端来糕点,离正式开宴还有些时候,众人正好聚在一起说话。

这两日康郡王府家宅不宁的事早已经传遍了宗室营。

现在大家互相议论考证无非是想要得个更准确的结果。

周大太太甄氏怜悯地看了一眼琳怡就与身边的夫人道:“也真是难为了她。”可是即便如此,也不该这样使性子。

周老夫人这个婶娘好些事不好开口。

“大嫂在说什么?”清脆的声音响起来,甄氏看到笑着走过来的琳怡。

甄氏看看身边的悯郡王妃笑道,“闲话些家常。”

“大嫂该不是在说我吧?”琳怡目光闪烁似是在开玩笑,看向旁边的悯郡王妃。“大嫂时常帮我说话,倒让我在各位嫂嫂们面前不好意思了。”

宗室都是一家人,琳怡这两句话,让悯郡王妃笑着将琳怡拉过来坐下,“看这话说的,怪不得让人疼。”

琳怡亲切地看向周大太太甄氏。

献郡王妃笑容满面去看周大太太甄氏,“那是自然,毕竟关系近着。差上一层是一层。康郡王还不就像亲兄弟,她不帮衬谁帮衬?”

之前甄氏的话献郡王妃也听到些,现在说起这个让甄氏笑容有些僵硬。

甄氏看着陈琳怡笑容满面的模样,晶亮亮的眼睛。笑容由内而外没有一分勉强,“献郡王妃说的是。”

琳怡没嫁过来的时候就听说婶娘一家对周十九如何亲厚,现在身在其中,总被她们这样糊弄早就已经不顺心了,这时候不让甄氏自食其果也太便宜了她,“只要家里有个风吹草动,外面就闲话四起,”从来都是看婶娘一家委屈,今儿她也委屈一回。“朝堂上的事我们在内宅里也不懂,怎么这把火就烧在我身上。”

众人一瞬间缄口。

琳怡抬起头看甄氏,“大嫂经常来郡王府,几时见家中不和睦过?”真正不和睦的是周元景和甄氏。

甄氏抬起头对上琳怡的眼睛,琳怡目光闪烁。

仿佛是和她亲厚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其实和质问她没有区别,只是这样的质问让人无法反驳。

陈氏是听到了她们刚才的交谈。现在故弄玄虚。

众目睽睽之下,她又不好真的将整件事摆上来细究,周大太太甄氏回过神来,周围的视线若有若无地落在了她身上。

还好有宫女进来请宗亲女眷们面见。甄氏才算舒了口气。

琳怡仿佛知晓甄氏说不出话来一般,很体贴地走开去和献郡王妃说话。

悯郡王妃素来喜欢看戏,却不愿意就这样被卷进去,看到五王妃从内殿里出来,就迎了上去。

甄氏握着帕子一时觉得帕子上精美的刺绣十分扎手。想到这里。甄氏仰起头心中冷笑,如今陈家和康郡王的关系还用得着她说,就算再狡辩有又什么用,早晚还是要让人知晓实情。

甄氏想到这里,只听皇后娘娘宫里的女官进来道:“皇后娘娘传见康郡王妃。”

殿里的声音顿时有小了些。

绕过许多宗室先要见年纪最小的康郡王妃。

众人的表情从惊讶到了然不过是片刻的时间。

朝局动荡本就和皇后娘娘的母家有关,会在这时候见康郡王妃也不足为奇。

琳怡起身跟着女官进去正殿。

东阁里传来女眷说话的声音。

不是单独召见她。

琳怡反而放下心来。

女官掀起璎珞宝石帘子。琳怡微颌首走了进去,抬起头只见皇后娘娘坐在紫檀海棠形高背坐榻上正神采奕奕地握着盖碗听三王妃说笑,旁边还有惠亲王妃、端郡王妃和钟郡王妃。

琳怡上前行了礼。

皇后娘娘柔声道:“快起身吧。”

旁边的女官忙搬来座位,琳怡恭敬地坐下去。

皇后娘娘端详了琳怡一会儿,嘴角露出笑意。

外面有传来一阵脚步声,女官打帘,琳怡就瞧见了周大太太甄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