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贵盈门-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彼此的对视之下,大家已经互相明白对方的意思。

琳怡先颌首,“婶娘说的是,侄媳妇也是怕弄巧成拙。”

既然如此,周老夫人静看了琳怡片刻,她不得不说陈氏胆子很大,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是难怪。响鼓不用重锤,周老夫人将话说到了,先退让一步也无妨。

周老夫人道:“你父亲是堂官,先听听他的意见也是好的,别看我们这么多亲戚,能帮上忙的也是不多。”

重压都在琳怡和陈家身上,周十九娶了她,关键时刻连个能帮忙的岳家也没有,反倒因她被累,周老夫人早就料到她会阻拦,已经提前想好了如何应对。

毕竟大家是一家人,闹大了无法收场。

这就是婶娘对待侄子、侄媳妇的法子。

琳怡突然为周十九觉得悲哀,换做旁人早就骨头也不剩,周十九家的爵位按照亲疏,就要过继周老夫人的儿子去承继。

……

等琳怡走了,周老夫人坐在内室里喝茶,甄氏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她跪就让她跪,我们还怕了她不成?”

周元澈在宫里跪皇上,陈氏在家里跪她。

陈氏每次心甘情愿地跪拜都让人吃不消。

周老夫人不说话,甄氏又道:“陈氏这般肯定,是得了消息?”

官员是十有八九被御史参奏过,可是,周元澈这次可不是小事,成国公一案得罪了不少人,又在张家堡一事上让人愤恨,最重要的是武将被提拔起来的是董家人,董家和陈家长房的关系势同水火。

周老夫人淡淡地道:“陈允周立过大功,现在董家为他上次活动想要等着陈家从前的爵位落在他头上,郡王爷挡了他的路,咱们郡王妃的父亲不帮忙说话还好,若是帮着郡王爷说话,有个帮亲的罪名等着他。作为吏部的官吏,本来就应该洁身自好,这一点做不到也该挪个位置了。”就算周元澈和陈氏之前已经算计好了,还是小看了这次的风波。

她愿意替周元澈去太后面前说情,那是因为有婶娘的关系在里面。现在她袖手旁观,是因陈氏阻拦的关系。总之无论如何这里面没有她的错处。周老夫人将茶杯放在矮桌上,眯着眼睛看窗口的花斛,进一步她能推波助澜,退一步她也可以作壁上观,何乐而不为,“你们下去吧,我要歇一歇。”

……

周老夫人这边睡下了,陈家二房那边田氏还跪在佛龛前念经。

陈允周等得不耐烦,干脆进屋装起善男信女佛前许起愿来,“但愿这次我们家顺顺利利的。”

田氏抿嘴笑着不语。

陈允周抓住田氏白生生的手,“好菩萨,亲菩萨,胜败在此一举,菩萨再发发慈悲,可怜可怜弟子。”

田氏故意嗔怒,“老爷在佛前怎么说这种话。”

陈允周将田氏的香身子抱在怀里,“老天这般眷顾我,我还怕什么?不能为所欲为,枉来世上走这一遭。人人求菩萨我就不用,因为我家有这么一尊活生生的……我每日都要抱着,难不成还不够虔诚。”说着上下抚摸不停。

田氏才从镇国公家回来,和聚在镇国公府的夫人们才讲了佛经,正觉得口干舌燥,推开陈允周,“万一这事不成,老爷岂不是怨我。”说着要去取茶喝。

陈允周将茶捧来喂田氏,收敛笑容,“镇国公那边有什么消息?”

陈允宁是争不来爵位了,镇国公府只好和他们结盟,琳婉对他这个二叔也恭谨有加,还不是想要舅舅将来帮镇国公世子取个好前程。

田氏润了润嗓子,目光流转仿佛照的朱砂痣都明艳起来,“郡王爷没有根基,帮他说话的人有,却都不能上达圣听。”

这可是喜事。

田氏仿佛有些不忍,“咱们和郡王爷无冤无仇。”

陈允周拉起田氏的手,“我们只是先发制人,难道要等着将来做俎上鱼肉。菩萨也是惩恶扬善,你这做的可是好事。”

田氏这才安下心来,“三叔定是会帮忙呢,这把火终是要烧到我们陈家自己身上。”

陈允周脸上浮起不屑的笑容,“怕什么,陈允远这个新上任的京官,还能对付林家不成?南书房可是有林家相熟的人在里面,有消息林家自然会立即知晓。”

只有等陈允远一家根基不稳的时候动手,这爵位来的才踏实些。

陈允周越想越得意,正要再将田氏抱紧怀里,只听外面一连串的叫声,“母亲、母亲在里面吗?”

说话间琳芳闯了进来,顾不得看屋子里的情状,琳芳一下子扑进田氏的怀里,“母亲,是真的吗?康郡王要被皇上重责?是因成亲的时候太过张扬?”

琳芳隐约听到只言片语,顾不得多打听径直来问田氏。

田氏微颌首,“和成亲有些关系。”

“那……”琳芳攥起手里的帕子,“琳怡会不会被周家休弃。这些都是因她而起,她才是罪魁祸首……”

“傻孩子,”田氏叹口气,“你六妹妹没犯七出怎么会被休回来。”

琳芳本来鼓起的气顿时泄了下去。

一旁的陈允周冷冷笑道:“就算现在没被休,将来也会有那么一天,听说六丫头昨天就拦着周老夫人进宫求情,她以为她那个做吏部郎中的爹能扭转乾坤。”

第一百五十二章赢

四月的天气还格外的冷峭,陈允远裹紧了身上的披风,迈着沉重的步子进了家门,小萧氏带着人等在那里,见到陈允远回来开口就问,“老爷,怎么样?”

陈允远不想说话,现如今仿佛还能感觉到周围人的安静和漠视。

这个京官做的竟然这样难,比在福宁的时候一点不差。平日里混混日子倒还好了,一旦有重要的事上峰就会吩咐下来,他完全没有法子独自做决定。眼看着一个个作风不正的官员外放了实缺,他是有苦难言,就连这次女婿被弹劾,他不过是想要帮衬着说句话,换来的就是旁人颇有深意的眼神。

“折子我是递上去了。”陈允远在长房老太太房里喝了热茶,嘴唇才勉强张开,被牵连就被牵连,否则这样做个聋哑官员也是无用。

长房老太太让听竹用美人拳给她捶腿,屋子里的气氛窒闷,半晌长房老太太才叹口气,“按理说你在吏部,好些话不得说出口的。”

陈允远开始也没打算上奏折,只是,“着实可恨。兵部武选司的大人硬被逼的话也说不上来,去年郡王爷带着几百轻骑出京时,皇上也问过琳怡的婚期,既然那时我说了话,而今我也该张着个嘴,我是问心无愧,御史想要弹劾尽管来,大不了丢官回家。”现如今做官都要讲根基,那些平日里无所作为的只要肯对上峰谄媚,那些有家势的只要有老子开路,一个个升迁极快。

陈允远在福宁认识的清流,是天经九年的同进士,在京一直不得伸展,出京之后更是被一贬再贬,年过五旬不过熬个知县,只要想起这位老大人,陈允远就觉得这个吏部郎中做的不踏实。

“论资历、家世,董长茂的势头是不好压过去。”再加上皇上有意抬举,朝廷里的武官十分给董长茂脸面,陈允周在武将里渐渐混开,就算不天天去衙门报道,好事还是围着他转,陈允远想着就气愤不平。

这边倒还好说,小萧氏皱起眉头,“我们家还这样,也不知道琳怡会如何。”

……

皇上在南书房处理政务,翰林院里留了不少静候。

林正青这个小小的翰林修撰不敢走,齐重轩也正好手头有文书要誊写。自从科场舞弊案之后,齐重轩很少和林正青说话。

海禁之题和去主考官家借书都是林正青的主意,虽然之后林正青解释怕被牵连,他也不是傻子,林正青为人阴狠,这个状元之名更是不实。

看着林正青走过来,齐重轩本想避过去,可是林正青接下来的话,齐重轩很难不听进去。

林正青道:“你说圣上准备怎么处置康郡王?陈允远大人上奏折求情,现在被呈进南书房,我刚才听说南书房里很紧张。”

他受冤入狱的时候,陈允远大人曾帮他上下活动。

齐重轩自然而然地放下笔,抬起头看林正青,“学士让我们少论政事,林兄还是别在这里提起。”

林正青微微一笑,安抚地看齐重轩,“无妨,反正一会儿就要有定论,只要皇上不出南书房,我们就不用下衙了。”

林正青靠着林家的关系,在翰林院能更快地听到各种消息,齐重轩想要问最终还是按捺住,正如林正青说的,只要今晚留在这里,所有事都会知晓。

不一会儿林正青坐下来忧虑,“恐怕陈允远大人要危险了,吏部考评不佳,现在又不避亲,皇上召见吏部尚书,吏部尚书说,陈允远大人还没有适应做京官。”

这话就十分严重了。

被调任到吏部这么长时间,不适应做京官,也就是说这个吏部郎中不能胜任。

林正青说到这里齐重轩皱起眉头,“你没觉得这里面是有人操控。康郡王怎么也是立过功的,为何就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

他们这种六七品的小官自然没有话语权,朝堂上的各位大人难得的众口一词。

林正青从开始的看好戏的心态中渐渐回过神来,这事没有表面上看的这样简单。康郡王表面上看似受尽了委屈,诸罪加身万难申辩。

朝堂上这样的争论也不是一次两次,按照以往的经验,处置的折子早就该发下来。不但没有发下来,皇上还留扣了康郡王。

这是一个局,早就提前设好的局。

……

南书房的奏折堆的像山一样高,皇帝偶尔从繁忙的政务中抬起头,南书房里的翰林院学士立即停下手里的工作,站起身听命。

“你们先忙着,”皇帝踱步出来,“一会儿朕再回来。”

翰林院学士们躬身送走皇帝。

皇帝坐上步辇低声吩咐,“去景仁宫。”

这已经是近几日皇帝第二次去景仁宫,从旁的内侍从这里面悟出了些意味。

景仁宫里没用重香,皇帝坐下来呼吸之间心里轻松了许多。

皇后将宫人打发出去,坐下来等着皇帝开口。

夫妻这么多年,没有人比她更了解皇帝的脾性。

“广平侯的爵位因你母家之事被夺,我早就想选人承继广平侯,虽不能明面上将当年的事说清楚,也算为当年的事伸张。”

提起母家,皇后想起从前的往事,除了父兄被牵连,多少人的前程也被糊里糊涂地断送,这些年外面人一直不知晓里面的实情,当年水师的事是因皇上少年激进才全军覆没,皇上怕此事落人口实,父兄就一力承担下来,她也被瞒在鼓里,之后广平侯等大臣知晓了内情……再往后,有人被寻了借口夺爵,有人被冤屈着罢职,一番狂风骤雨,将少年君主的罪责吹的干干净净。

这些事除了参与其中的人,外面几乎并不知晓。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真相,再后来她和皇上之间就有了嫌隙,但凡看到眼下这些富丽堂皇的物件,就能想到父兄血淋淋的模样,作为妻子和皇后她都已经尽了全力,对身边的人她却永远不能再视为夫婿而是君主,她清清楚楚地知晓,皇帝就是皇帝,身为九五至尊,其他人在他眼里如同草芥。

康郡王妃陈氏就出自广平侯陈家。

皇后神情平常,声音也没有波澜,“皇上复了广平侯爵位,陈家定会感念皇上恩德。”广平侯一直到死都守口如瓶,算是为大周尽忠。

皇上擅用无依无靠的臣子,这样的臣子只能依靠皇上隆恩,更加忠心。

皇帝抿着嘴慢慢道:“上次内命妇进宫,皇后可见到了康郡王妃?”

皇帝问起这个,皇后并不觉得意外,“见到了,很懂规矩知进退,话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