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刚出生的孩子给扔了出去,嘴里更是忍不住发出一声极为高亢的尖叫。
“啊……”
郑贵妃这一昏睡,就是一整夜。
她醒来时,外面天光大亮,显然已经是第二日的白天了。
“来人!”她想起昨天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的孩子,立即强撑着喊道。
永和宫里时刻都有宫人候着,郑贵妃这样一唤,当然立即就有了宫人进来服侍。
不过,郑贵妃总觉得,这些宫人看她的目光都有些怪怪的,有时候被她一眼扫过去,竟然还都纷纷低下对,一副极为惧怕的样子。
郑贵妃立即就沉下了脸。
这些狗奴才,莫不是以为她失了势,就能随意轻慢于她?
但郑贵妃这时也没功夫去训斥这些宫人,她最想的,也就是见见她的孩子。
“本宫的孩子呢?”她盯着一名宫女,如此问道。
听郑贵妃提到孩子,那名宫女浑身一颤,然后低下头,很是畏惧地道:“回太妃娘娘,小公主安然无恙,不过,太后娘娘下了令,太妃娘娘产后身子虚,还是过些日子再看小公主……”
“放肆!”郑贵妃立即就恼怒了。
因为恼怒,她连宫人们改了称呼都没有注意到。
许皇后将她禁于永和宫,她无话可说。
所谓成王败寇,关于皇位的争夺本就是如此,她也不是那等输不起的,输了也就是输了,许皇后如何处置她,她都不会有任何话说。
可是,现在她才刚刚产下先皇遗嗣,许皇后就已经想要将她与孩子分开了?
郑贵妃不能忍受这一点。
于她来说,本就对腹中这个孩子有所亏欠,如今好不容易孩子得以平安降生,这已经让她在心中万般感谢上苍,并发誓从今以后定要好好待这个得之不易的孩子了,但许皇后,竟然在这个时候想要从中作梗?
自元昌帝驾崩之后,郑贵妃第一次冷了脸。
“你们都去告诉皇后娘娘,本宫今天一定要见到本宫的孩子,如若不然,本宫就一头撞死在这永和宫里,本宫就不信,皇后娘娘愿意承担这种在先皇驾崩没几日就逼死本宫的恶名!”郑贵妃厉声道。
若是其他事,她也就忍了。
但,那是她几乎有了执念的孩子。
无论如何,她也绝不会容许许皇后将她的孩子夺走!
听郑贵妃这样说,在她床前跪了一地的宫人们眼中惧色更甚,但他们的惧色,却不太像是被郑贵妃的狠话给吓的,倒似是……
郑贵妃还没从这些宫人的神色之中解读出什么来,就听到外面传来了许皇后的声音。
“郑太妃多虑了,哀家既然都让你平安将孩子生下来了,当然也不会让你们母女分离,之所以想着让你多休养些日子再看孩子,只是不想你在产后立即就遭受打击罢了……”许皇后手里抱着一个红色襁褓,缓缓走进郑贵妃的寝殿里。
众多宫人立即都低下头,恭声道:“叩见太后娘娘。”
郑贵妃这才留意到宫人们对许皇后的称呼。
新皇即位,虽尚未举行登基大典,却也尊了原先的宁太后为太皇太后,许皇后为皇太后,甚至,在许太后的要求下,还特意封了郑贵妃为太妃。
到这时,郑贵妃,不,应该称作是郑太妃了,才冷笑着看向许太后,“太后?忘了恭喜太后娘娘如愿以偿了,不过,太后娘娘将本宫的孩子抱了去,这又是作何用意?”
郑太妃说完,两眼便紧紧盯着许太后手中抱着的襁褓,唯恐许太后手上一松就将孩子给摔了。
那是她经历了那么多痛苦之后才平安产下的孩子……
☆、第554章 报应
察觉到郑太妃那急切又担忧的目光,许太后往怀中的襁褓里看了一眼,然后眼中便带了些微微的笑意。
最了解你的人大多都是敌人,这句话不假。
郑太妃与许太后争斗多年,对许太后的脾性不可谓不了解。
虽然许太后只是轻轻笑了一下,但郑太妃总觉得,许太后的眼神之中,带着某种残忍。
而那残忍,若不是针对她的,又会是针对谁?
想到这里,郑太妃心中一震。
唯恐许太后会真的丧心病狂到对她刚出生一天的孩子动手,郑太妃两眼一厉,直视着许太后,“太后娘娘,本宫虽然才产下孩子,但身体并无大碍,可否请太后娘娘将本宫的孩子还给我?这毕竟是先皇遗嗣,太后娘娘总不至于让我们母女分离吧?”
担心自己的话不够分量,郑太妃还刻意将先皇抬了出来。
她以为许太后会因为她的话而动怒,但叫她惊奇的是,许太后不仅未动怒,反而还抬头看了她一眼。
那眼神之中包含的东西太多,有怜悯,有快意,等等。
郑太妃一时之间未能完全解读许太后眼中的含义,但她这时最想做的就是将孩子抱到自己手中,是以就算心中生疑,却也顾不上去深究。
只要能将孩子要回来,其他的留待以后再说。
郑太妃是这样想的。
许太后见状唇畔笑意加深,她没有计较郑太妃的挑衅,而是真的如郑太妃所希望的那般,将郑太妃辛苦产下的孩子递到了她的手里。
“哀家当然不会做这种夺人子嗣之事,既然郑太妃想看看孩子,那,就好好看看吧。”许太后说完,就抱着手中的前几步,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孩子放入许太妃手中。
好好看看。
许太妃将孩子接过来。
不知为何,她原本是极为急切的想看到自己的孩子,但听了许太后这若有所指的话,她明明已经将孩子接到手里了,一时之间竟下意识的没往怀里看。
就似……
在惧怕什么一般。
但许太后这时却轻轻笑着道:“郑太妃,你不是想看看孩子吗,现在孩子已经交到你手上了,这可是先皇留下来的最小的公主,哀家已经与皇上商量了,只待这小公主满了月,就立即封她为长公主,这样做,郑太妃可还满意?”
若是寻常,郑太妃当然是满意的。
在这宫廷之中,就算是龙子凤孙,也并不一定是尊贵的。
那些生母不受宠、本身也不得皇帝重视的皇子公主,在宫里活得比普通宫人还差的也不是没有。
虽然天子的女儿都是公主,但有多少不受宠的公主临到死都没能得个封号。
她才生下来一天的孩子,许太后却道是只等满月了,就要封为长公主……
叫郑太妃如何能够心安?
她与许太后明争暗斗了几十年,郑太妃毫不犹豫,若不是大周朝废除了前朝的殉葬制度,只怕许太后绝对会逼着她为先皇殉葬。
可现在,许太后却如此善待她的孩子……
想到这种种反常之处,郑太妃抱着孩子的手都不由有些轻颤。
然后,她深吸一口气,几乎是用一种决绝的姿态,低头看向襁褓中的孩子。
大红的襁褓将小小的孩子裹得紧紧的,刚出生的孩子面上泛着红,还有些皱巴巴的,看起来并不漂亮,但郑太妃对这个孩子执念已久,这一见只觉得这便是世间最漂亮的孩子了。
但……
她眼中有疑惑闪过。
她可不认为许太后会有心思与她开玩笑,许太后既然做出那等姿态,绝不会是在故意细耍她。
仔细看了好几遍,也没从小公主脸上发现什么不妥的。
心里一突,郑太妃便伸出微颤的手,将那襁褓解开。
而一旁的许太后,看着郑太妃的举动,眼中是一种带了残忍的快意。
果然,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郑太妃就已经面色惨白如纸,眼中满是哀痛。
大红的襁褓散落开来,被襁褓裹着的小小婴儿那泛着红的身体也完全落入了郑太妃的眼中。
她死死地盯着婴儿的左腿,以及右手,一时间,竟恨不得昏死过去。
这正是盛夏,虽然没有了襁褓的遮挡,那小婴儿却也不至于会被冻着,顺着郑太妃的视线看过去,小婴儿的左腿明显比右腿要小要短了许多,两条腿放到一起,立即就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不仅如此,郑太妃所出的小公主,右手还多了一根手指。
皇室公主,却不仅左腿畸形,右手还多了一指!
郑太妃如何都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她双目呆滞,嘴里喃喃念道,“不,你们骗我的,这不是我的孩子,这不是我的孩子……”
可是,嘴上再如何反驳,郑太妃心里却是极为清楚的。
这就是她的孩子。
她想起之前那位杏林国手的诊断。
她腹中的孩子受了金丹的影响,足月之后就算没有胎死腹中,也有极大的可能会生来就与正常孩子不一样……
那个不一样,就是指的现在这样吗?
郑太妃心中揪紧,心里痛得几乎无法呼吸。
从她服下金丹那一天起,她就很清楚这样做对她腹中的孩子来说必定会带来恶果,后来那位国手的诊断让她肯定了这一点。
也因此,在之前与宁王的谈话之中,她才会那般严厉的一定要宁王应下,若是将来有一日登上皇位,无论她生下的孩子是什么样的,都要宁王一辈子厚待这个弟弟或妹妹。
只是,她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恶果。
这,难道就是她拿金丹害人的报应吗?
郑太妃这一瞬间甚至是心如死灰的。
可是,若这世间真有报应,老天爷为何不直接报应到她的头上,而是要折磨她的孩子?
到这时,郑太妃才倏忽明白过来,许太后先前的种种作态是什么意思。
想到许太后所说,待这孩子满了月就要新皇将她封为长公主,郑太妃心里更是直恨得几欲发狂。
她与许太后争斗了几十年,还从来没像此刻一般如此痛恨过!
☆、第555章 因果
对郑太妃那要吃人一般的眼神,许太后一点也不在意。
她能理解郑太妃现在的心情。
辛苦生下来的孩子竟然变成了这样,任是一个母亲心里都绝对不会好过。
可是,谁让这一切,都是郑太妃自己作出来的呢?
若不是她不顾自己还怀着身孕,拿了金丹以自己试药来引了元昌帝相信金丹的神效,也不会有今天这一日。
许太后对这个刚出生的小婴儿没有什么恶感,她甚至还极为同情这小婴儿,可是,谁叫她有这样一个母亲呢?
居高临下地看向郑太妃一眼,许太后道:“郑太妃,自己种的因,当然就要好好品尝一下得来的果,你也怨不得旁人!”
说完,再没看郑太妃一眼,拂袖而去。
在她身后,郑太妃两眼呆滞地看着怀里的小小婴儿,发了疯一般的将所有宫人都赶了出去。
许久,寝殿里才传来郑太妃几欲要崩溃的恸哭声。
但,无论如何,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
宫里发生了什么,因为许太后并未让人压下来,没用多久就已经传到了京城,甚至连许多百姓们都知道了郑太妃产下了一名身体有数处缺陷的女婴。
皇室的公主,于普通百姓来说向来都是让他们觉得高高在上只能仰望的,但这时却发现,原来皇室公主之中也有如这小公主一般的,百姓们哪里能忍得住,三五成群的一个个摆谈得唾沫横飞。
“听说呀,那位小公主有两个头,三只脚,看着就让人害怕……”
“你说错了,是三个头,四只脚……”
这样的对话这几日在京城是随处都可以听到。
而在知道许太后不仅没有因为小公主身体有缺陷而厌弃了她,反而还决定在满月之后就将之封为长公主,百姓们对许太后的仁慈便又争相夸赞起来。
在所有人眼中,许太后会如此善待这位小公主,无非就是因为这位小公主乃是先皇的血脉。
再想到许太后与已逝的元昌帝这么多年来的琴瑟合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