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4章 通关
“小二,再来一壶酒,我要在这儿等着,看看这塔楼的灯笼到底能亮起来几个?。”一个中年文士捋了捋长长的美鬃。
旁边一桌的人哈哈一笑:“那你可要等很久。”
“此话怎讲,兄台是知道这第四层的题,还是认识这解题之人?”
“非也,我既不知道这题是什么,也不认识这闯关之人,但是我却是知道,这第四层的题不是最难的,却一向是耗时最长的。前几次闯关人都是这样的,少则一个时辰,多则两三个时辰。”
“原来如此,”那美鬃文士低头沉吟了一下,道,“等就等,难得有好戏看,等一等又何妨?”
醉霄楼中闹哄哄的情景,林幼瑶一概不知,现在她已经坐在了第四层的书案之前,在看这第四层的题了。
“巍巍宝塔共十层,红光点点倍加倍,一层唯有一盏灯,问塔共有几盏灯?”就是说,有一座宝塔,一共有十层那么高,一层有一盏灯,下层灯数量是上一层的两倍,问这个塔一共有几盏灯?
林幼瑶握着毛笔,这道题可不能傻傻的死算,把每层塔的灯数,一个一个算出来,然后再一一加总。虽然这样笨笨的方法,也能算出来,但是没有一个时辰绝对算不出来。不过这题倒是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倒是可以把它归纳成等比数列的求和方式。恩,公比数是二,二的十次方是1024。
她在塔楼之中越战越勇,很快第四层的题也被她解开了。
“凡伯,这是我的答案。”
凡伯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捏着答案,嘴角抖动了两下,连眼角都抽动了一下:“正解。”
大厅之中的美鬃文士,摸着胡子,笑吟吟:“有意思。”
而他旁边那桌的人,却是长大了眼:“四、四、四层的灯笼被点亮了。这才多大一会儿啊,四层的灯笼那么快就被点亮了啊。”
雅座之中的穆景瑜,身姿笔直的站在北窗之前,目光定在已经点亮了的第四层灯笼上,清冽的眼里又惊又喜。
林幼瑶的题已经做到第五层了。
这题是这样的:“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题目的意思是这样的,公鸡五文钱一只,母鸡三文钱一只,三只小鸡值一文钱,现在有一百文钱,要买一百只鸡,公鸡、母鸡、小鸡各买几只?
林幼瑶用毛笔头挠了挠,这道题对古人来说确实很难,但是对她来说却很简单,设三个未知数就可以了。
“凡伯,我的答案。”
凡伯愣了愣神,朝林幼瑶定定看了半响:“正、正解。”
五楼的灯亮了。
“看,五楼的灯笼亮了。”醉霄楼大堂之内,有人一声惊呼。
“你们说这第六盏灯,会不会被点亮?”
“估计是不会亮了,这最后一盏灯从来没有亮过。”
“你怎的知道?说不定这次会亮呢?”
整个大堂,哦不,是整个醉霄楼,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塔楼的第六层,也就是顶层。塔楼一层到五层的灯都已经亮了,只有这最后第六层的灯依旧暗着。这第六层的灯笼会不会亮起来呢?闯关人是能把这最后一盏灯点亮,还是终究止步五层?
二楼雅间的穆景瑜,亦是看到了这烛火摇红的第五盏灯。他唇角一勾,快步走出了雅间,下了一楼,来到了塔楼之下。
林幼瑶此时已在看第六层的题目了,题目的意思是这样的:有一个商人每个年年底往钱庄里存钱十两,钱庄年利为十分,就是一成。第一年年底如此,第二年又存,第三年又是如此,年年如此,一存存了十二年,每年利息利滚利,问十二年以后,商人连本带息,共有多少。
林幼瑶慢慢的解起题来。
穆景瑜默默的站在塔楼之下,身姿笔直,目光一瞬不瞬的凝视着六楼尚未点燃的灯笼。
忽的,第六层的灯笼由暗变明,暗红的灯笼变成了亮红的,在塔楼的顶层散发着柔柔的红光。
☆、第75章 他是柳无宣
“亮了!”有人一声惊呼。这话说的没头没尾,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说的是什么。
醉霄楼的大堂之中,人生鼎沸,掌声雷鸣。
所有人把目光转向了塔楼的门口,等着解题人出现,这连闯六关的人倒底会是个什么人,白发苍苍的老者,名动一时的才子,亦或是不修边幅的方士?
塔楼之门打开了。众目睽睽之下,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晃动着头顶的双丫髻,俏生生的走了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这小姑娘才多大?把醉霄楼立了许多年的塔楼通关了?神仙?妖怪?
“这到底是谁家的姑娘啊啊啊啊?”
林幼瑶走出塔楼,经历了一场智力冲浪,真是爽快。
她从塔楼里出来,一眼便见道立在门口的穆景瑜,她提起裙子,朝穆景瑜奔了过去。
穆景瑜只觉得林幼瑶如乳燕入怀般,向他飞奔而来……生生的在他前一尺停了下来,她嫣然一笑道:“殿,啊,公子,公子,我通关了,咱们等着这醉霄楼的东家请我们吃饭吧。”
“恩。”穆景瑜微微颔首,眼角唇角闪过笑意。
~
小二将穆景瑜和林幼瑶引到三楼雅间。
雅间中有一人缓步走出来,迎接他们。
这人不过二十二、三岁,一身天青色的锦袍没有丝毫纹饰,腰间一条白玉腰带衬得人修长如竹。面如冠玉、眉如远山,自是俊逸不凡。唇角挂着谦和的浅笑,眼里是带着温和的神情,干净剔透又温润,如同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这世上就有一种人,一出现就能让人如沐春风,让人觉得跟他相识已久,相处舒适。他就是这样的男人。
“在下柳无宣,是这醉霄楼的东家,两位里边请坐。”这柳无宣并未恭身,只做了个请的姿势,优雅又自然。
柳无宣?林幼瑶心中一跳,他就是柳无宣,醉宵楼的东家,也是怡香楼的东家。他是掌握怡香楼情报机构的人,也是当初,应了林书瑶的要求把自己从王府带离之人。
穆景瑜微微颔首,提步走了进去。
柳无宣与穆景瑜并肩而行,而林幼瑶跟在了穆景瑜的后面。
林幼瑶看着眼前两人的背影,心道,这柳无宣与穆景瑜并肩而行,气质、风度竟然丝毫不见逊色。穆景瑜出生高贵,自有一股上位者的气势,一般人在他旁边,都会相形见拙。然后柳无宣,翩翩风度,气质温润,与穆景瑜并肩而立,倒是各有千秋。
她偷偷打量了一圈柳无宣的背影,这人怕是不简单啊,只是看他的样子似乎并不认识自己来。想来也是,他必不是亲自来救的自己,而是派了人来救的,所以自然不认得自己。
柳无宣将穆景瑜和林幼瑶带入雅间。
“请坐。”柳无宣浅笑道,嗓音就像他的人一样清润温和,“不知两位贵姓?”
“免贵姓木,独木成林的木。”穆景瑜道。
“原来是木公子。”柳无玄颔首。
林幼瑶回了个礼貌的笑容,嫣然道:“我姓林,恩,双木成林的林。”
柳无玄目光在林幼瑶脸上逗留了一瞬:“林姑娘,真是个妙人。”
被夸奖的林幼瑶嘴角上扬:“柳公子过奖。”
“姑娘谦虚了,”寒暄了几句之后,柳无宣缓声道:“林姑娘,在下这塔楼自建塔以来,从未被人连破六楼,而且还是……那么快。上次有人闯关时,闯关人为了点亮四楼的灯笼花了半天的时间,而姑娘却只花了一盏茶的功夫。”
柳无玄自嘲一笑:“我这塔楼的题目,对姑娘来说,实在太过简单了。”这自嘲没有半分突兀,反倒有谦虚大气之意。
“哪里,柳公子塔楼中的题目俱是精巧又有趣,我不过是取巧罢了。”林幼瑶摆摆手。
“林姑娘不必自谦,算术的精髓便是取巧。所谓取巧从来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厚积薄发。林姑娘能这么快第四层的题解出来,定是有一番道理的,”柳无宣询问道,“不知可否向林姑娘请教一下,这四楼的题,姑娘是如何解的?”
林幼瑶点点头:“当然可以,柳公子不用客气。”
她明眸一转,接着道,“说也说不清楚,要向柳公子借一下纸笔。”
“好说,”柳无宣说道,“请木公子和林姑娘移步。”
林幼瑶向穆景瑜瞄了一眼,得征询征询他的意见,毕竟人家是她现在的老板。穆景瑜朝林幼瑶微点了下头。
“恩,好。”林幼瑶应道。
林幼瑶和穆景瑜的互动,全部都落入了柳无宣的眼里。柳无宣忽然对这两人的身份,产生了兴趣,这两人男子器宇不凡,女子娇媚俏丽,绝不是一般的富贵人家。独木成林,还是双木成林?有意思!
很快这三人换了一间屋子。这屋子中央摆了个书案,书案上放了一摞摞的账册,看着像是柳无宣平日里处理生意上事务的书房。
“林姑娘,请。”柳无玄请林幼瑶坐到书案上。
“那我就不客气啦。”林幼瑶笑嘻嘻。
柳无宣轻轻摇了摇头:“姑娘不必多礼,能得林姑娘不吝赐教,是在下的荣幸。”
被人那么夸赞,林幼瑶有些不好意思,赧然笑了一笑,便握起笔,写了起来。
自从在穆景瑜书房里练习了几天字以后,她握笔的姿势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看着像模像样。林幼瑶刚刚做完了题,脑子里还热乎着呢,哗哗哗,很快就把第四层的题解题过程写了出来。
“柳公子,我写好了。”林幼瑶道。
“哦,我看看。”
柳无宣拿着林幼瑶写的计算过程,仔仔细细看了起来,白皙修长的手指不自觉的在桌角点了几下。他眼中的疑惑越发浓郁起来,抬头看了一眼林幼瑶,复又低头思考。半晌,柳无宣终于出言道:“柳某惭愧,看不明白林姑娘所写。”
☆、第76章 将所有情意,摊开在她眼前
林幼瑶仔仔细细给柳无宣解释起来。
柳无宣本就是不出世的聪明人,在林幼瑶认真的解释下便慢慢明白解题的过程和原理。越是明白,心中的震惊就越大。
醉霄楼的塔楼原是他一时兴起建起来的。在楚国,诗词歌赋、锦绣文章是世族文人们追求的大道。但是他却偏偏极其喜欢算学,算学一道求的便是一个规律,要的就是一个真理。研究算学,发现规律,将这种规律掌握在手中的感觉让他非常满足,他对算学的奥秘也十分痴迷。
他痴迷算学,但是周围却没有同好之人,他建这个塔楼,一来是忙碌之余的消遣,二来也是有以算会友的意思。不过自这塔楼建成以来,却每每让他失望,独孤求败,棋无对手,便是他于算学一道的状态了。
这林姑娘不过是个十五岁上下的小姑娘,分明是对算数已有深刻的理解,于算术一道着实造诣非同一般。他的表情是温和的,可是内心却是惊涛骇浪一般,震惊、激动。
柳无宣不着痕迹的端详了下林幼瑶。他见林幼瑶虽然不过是十五岁左右的样子,却是臻首峨眉,明眸流转,身段风流,他是怡香院的东家,这各式美人看得多了,却从没见过这般娇媚却不妖娆,可爱又不失风韵,风流之气浑然天成,动人心魄。
蓦然间,他的心弦似乎被轻轻的拨弄了一下。
“敢问姑娘师从何人?”柳无宣一瞬间便稳下了自己的心神,试探的问道。
“我自己在家瞎琢磨的。”林幼瑶支支吾吾,打了个哈哈。
“林姑娘蕙质兰心。”柳无宣温柔一笑,并不相信林幼瑶的说辞,“看来姑娘是家学渊源,京城姓林的人家,在下倒是认识几个,不知林姑娘的家人是否恰巧是在下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