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随智慧-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图像检索”方面走在张宏江的前面,但张在“视频检索”方面则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视频”与“图像”的区别,有如电视和照片。“视频”是运动着的“图像”,所以,张宏江的研究明显地具有更高的难度以及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他在90年代初期发表的那篇论文,是这个领域的经典之作。1995年他的314律师劝他了解一下自己的文章被什么人引用过,他上网一查,吃惊地发现,竟有50多人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了他的思想。这些论文中有很多超过了他,但研究的框架还是从他那里来的。实际上,直到今天,走进这个领域的人还会阅读和引用他的论文。
张宏江讲了90分钟,一边讲一边放幻灯片,把他心里想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大家都在下面听,李开复也在听。李开复在过去几个星期中一直没有问张宏江在想什么,他仍然信奉着自己的原则:对值得信任的人,不用问他干什么。现在,他从心里赞赏张宏江的想法。会议结束的时候,李开复说,张提出的研究构架非常精彩但却过于庞大,还建议张把自己的题目分出一部分给别的小组去做。张宏江没有表示异议,但他更希望为自己的小组找到更多的人。李开复这时候显示了他在管理方面的刚硬的一面,他对张宏江说,“不要太自私了,你不能把人都要走。”张宏江后来说,他就是从这一天起,发现李开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式的经理”。他能判断你讲的和做的是否有道理。如果你对,他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你的意见。但他如果觉得你错了,就会向你挑战,315而且会非常不客气。
其实,李开复这时候心里想的,不仅仅是“对”与“错”,他还想着一个时间表。他在半年以后有一次谈到自己当日的动机。“在中国做事情,就是要有一个时间和目标。”他说,“我们第一步是在中国政府面前给我们的形象定位,第二步是在学生面前给我们的形象定位。再下一步,我们的问题是:得到微软总部的认可,然后得到比尔的认可。”所以,他在心里已经把6月28日当作一个时间目标。那一天,美国和英国那一边,很多世界知名的学者,还有总部的老板们,都要来参加计划中的“21世纪的计算”大会。他需要加快研究的进度,把事情做出来,有足够的成绩证明研究院的方向正确,能力也超过一般人的想像。
刚刚进入6月,他就对大家说:“6月啦。你们不要给我们丢脸。”中国超过40岁的人,记忆中有一件事情特别清楚,那就是60年代流行在中国的一本书:《科学家谈21世纪》。那时候,人们觉得“21世纪”是一个那么遥远的时316代。但现在,也即1999年6月28日,这些计算机科学家谈论的“21世纪”,其实也就是6个月再加上3天以后的事情。当初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的时候,李开复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将成为5年后的主流”时所指的那个时代,看上去还要更远一些呢。
事情果如尚笑莉所料,“科索沃事变”造成的后果没有那么严重,到了6月下旬,乌云已经散去,几十位计算机科学家从美国和英国进入中国,与更多的中国科学家汇聚在北京城北的国际会议中心。其中有两位“图灵奖”的获得者:巴特勒.拉姆伯森博士,他是微软公司首席软件总工程师;罗)杰.瑞*迪教授,他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微软研究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有艾德沃尔德.拉苏斯卡教授,他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系主任;有安迪.戴姆教授,他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有理查德.纽顿教授,他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有微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里克.雷斯特;有微软雷德蒙研究院院长凌大任博士和副院长杰克.巴317利斯博士;有微软剑桥研究院的院长罗杰.尼德哈姆博士和副院长戴瑞克.姆卡勒博士;有黄学东博士,他是微软公司高级研究员;有舒伟都博士,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这一边,则有潘云鹤教授,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有清华大学的张钹教授,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有迟惠生教授,他是北京大学副校长;有高文教授,他是中科院计算所所长、联想中央研究院院长;有马颂德教授,他是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还有香港大学的顾钧教授。
国际会议中心一个两千人的会议大厅差不多都坐满了。会场灯光很暗,大多数听众依靠耳机里面的同声翻译聆听演讲者的声音。会议的主题叫做“21世纪的计算”,还有一个副题是“中美顶级计算机科学家高峰对话”。既定的话题,看上去没有一点意识形态的气息,不分国界,不分信仰:信息技术在21世纪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我们该做什么样的研究?
318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技术将如何对信息技术做配合?
在21世纪,什么技术对人类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技术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信息技术的衍变对人类的文化、对人类下一世纪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两位“图灵奖”的获得者,巴特勒.拉姆伯森博士和罗杰.瑞迪教授,分别演讲。国内方面,有潘云鹤、迟惠生、张钹、高文、顾钧、马颂德的即席发言,台下的听众还有机会当场向其中任何一位提出任何问题。一个上午没有讲完,在一顿丰盛的自助餐后,专家之间的对话在台上接着进行。第二天,《计算机世界》上的文章说,这的确是一次世界顶级计算机科学家的“脑力激荡”,同时又是“中国信息产业界有史以来最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该刊总编辑刘九如还写了一篇文章,用“分享思想的火花”来描述自己的感慨,还说“他们的真知灼见给我们带来了灵感和启发”。微软中国研究院则将会议的发言全部送上网站,满怀自豪地说,这是一篇中美科学家319共同推动人类进步的“精彩乐章”。我们择其要点如下:罗杰.瑞迪:毫无疑问,过去的50年是让人兴奋的,并非常具有戏剧性,充满了很多没有预计到的发明,这些发明和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下个世纪将比本世纪更富戏剧性,会发生更巨大的变化。到2000年,我们将可看到一种性能庞大的PC,它能每秒进行10亿次计算,内存达10亿字节,网络带宽是每秒10亿次,价格不超过2000美元。
今天,我们用大约50美元就可以买到一个4GB的硬盘,经适当压缩,它可以存储我们一辈子也看不完的书;到2010年,我们能以同样的价格买到4TB的硬盘,它可以存储我们一辈子收集起来的音乐和各种电影。
巴特勒.拉姆伯森:我们即将开始的变革包括:大量信息存储在芯片上;更多的带宽,即芯片之间和网络之间会有比我们今天高得多的带宽;长途通信的飞跃,今天我们离光速通信已320不远了。
计算机研究在过去10年中最大的失败却是:不是由计算机研究人员,而是物理学家发明了Web,而Web已经成为过去10年中计算机领域最大的成功。
顾钧:一片芯片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一大堆芯片集中在一起却可能反而解决不了这么多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关键是计算方法,技术。以前我们是在芯片上展开竞争,但现在,我们应该把计算方法放到一种高度来竞争。
高文:刚才提到,每10年计算机的速度会提高100倍。现在3000亿次的计算机10年以后可能只相当于3台500MHZ的计算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停止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有许多应用离不开这种机器。
321张钹:我认为问题不仅仅是速度。比如都说计算机将进入千家万户,但对中国家庭不是这样,对中国人来说,计算机并不好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涉及到我们对信息处理的办法。过去说计算机无所不在,我们希望未来的计算机是无所不算。

潘云鹤:计算机在下一世纪将在很多地方消失,人们发现的将是更聪明的家电。
说这是一连串“思想火花”,的确不错。可是,1999年6月28日如果真的成为研究院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必是由于另外的原因。我们在前边已经提到,李开复把这一天当作一个“时间目标”,希望他的研究院能够得到公司总部甚至整个美国的认可。这样看来,他的期望就不仅仅是在会场,而且还在会场之外。那两天他总是和颜悦色,在结束正式的会议之后又开始非正式的闲谈。
322赞扬一下当地政府的支持,介绍一下研究院的人员,将他们研究了一半的成果拿出来演示。闲下来的时候还兴致勃勃地与他的导师)罗杰.瑞迪*一起回忆往事:当年他开着自己的破轿车载着老师驱车去飞机场,半途发动机着火不得不改换出租车。诸如此类的情节令所有人觉得轻松开心。然后他对众人说:“不要夸奖我们,请来批评我们。”来宾中要么是微软公司高级经理人员,要么是与微软关系密切者,其中有4位还是微软研究院的顾问。这些人来到北京的时候,几乎全都带着一个问题:有这么多优秀的人,为什么不在美国这么好的环境做研究,而要在中国做?他们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停留的时间,实际上远远超过了在国际会议中心参加“21世纪的计算”大会的时间。李开复不要他们“夸奖”而要他们“批评”,的确出自真诚,而非一般人想像的那种虚与委蛇。事实上美国人在这些事情上从来不习惯于中国人的那种客套。他们来到这里,本来也就是想要挑剔的。可是,他们在那两天里看到的事情全都出乎意料。微软雷德蒙研究院的院长凌大任感叹道,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面做了如此多的事情,就是在美国的环境中323以美国人的方式,也没有可能做到。微软剑桥研究院的院长罗杰.尼德哈姆,则对自己手下一位资深研究员说:“你们也要加油了。”艾德沃尔德.拉苏斯卡教授不是一个轻信的人,他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左看右看,说:“我不能相信。”然后把里里外外又看了一遍,说:“我还是不能相信。”这时候,无论在中国的微软人,还是在美国的微软人,都忘记了几周以前笼罩在他们头顶上的“科索沃乌云”。倒是那位名叫熊伟的中国人还能记得清楚。1999年7月5日,他在《微电脑世界》上以极大篇幅刊登中美计算机科学家的这次对话,不仅声称“本刊并不介意活动是由微软组织的”,还自问自答:“为什么美国轰炸了我们的大使馆,连最激愤的信息技术领域中人都不敢说要抵制美国的计算机?因为那样对我们毫无利益可言。”324第四章That'sMyBaby--那是我“儿子”
一个平等的、真诚的、自由的文化,能够将有才华的人组成一支杰出的队伍。
--李开复微软多次上演后发先至的喜剧,这一次能再现吗?
邸烁坐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靠东边的一个格子间里,身着牛仔裤,运动鞋,蓝色格子的T恤衫领口大开,两只眼睛透过眼镜,紧紧地盯着面前电脑屏幕上的几行字,一筹莫展:MAKCEP:A3012。WAV/A3012。MFCMFCVERSION〔1〕RESAMPLE〔11〕这样的情形在邸烁已有整整两天了。他从小到大,总是无往不胜的。中学的时候但逢竞赛必获奖,高考的时候自称“非清华不去”,结果就考上了清华。从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