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聪明的故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说,施耐庵是通过观看,受到了启发,使武松打虎的抽象思想,
变成了生动的形象。这也是施耐庵想象的结果。
二是用拟人法。拟人法就是通过想象赋予动植物甚至无生命的事物以人
的言行、精神等。如鲜花被风吹动,可以拟人为“鲜花在点头微笑”。狂风


吹着,可以拟人为“狂风怒吼着”,水流过大地,可以拟人为“它穿过峡谷,
绕过暗礁,向着大海,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等等。通过拟人,使想象得
到发展。

4。夸张法
夸张法是把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加以夸张,从而训练想象的一种方法。

从前,有一个光吃饭不做事的懒仔,他二十四五岁了,还需要两鬓斑白
的老父抚养。老父气得没法,就对他说:“你这样懒,干脆去跟南山上的懒
师傅学懒去吧。”

懒仔果真去了。这天中午,懒仔来到南山上懒师傅的家门口,见门虚掩
着,他就在外面喊:“懒师傅,懒师傅!”好久,屋里才传出一个慢吞吞的
声音:“是哪个?这么早就来喊,我还没打翻身呢!”懒仔在外面回答:“是
我呀,我是来跟你学懒的。”

“噢,学懒的。昨晚上我懒得闩门,你就推开门进来吧!”懒仔说:“我
懒得推门了,侧身进得去就算了!”懒仔侧身进了屋里,懒师傅躺在床上对
他说:“那灶头上的锅里有我昨晚上煮的剩饭,你就烧把火热好,等会我们
一起吃了饭,我再教你学懒。”懒仔说:“懒得热了,吃了冷饭到屋外去晒
肚子罢。”懒师傅想了一会,就叫他回去,不要向他学了。

懒仔问:“为什么?”懒师傅说:“你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我的师傅了!”
这就是夸张。通过这样的夸张,懒仔的懒惰更加突出了。
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但是夸张不是胡乱编造,而应注意合理性。

如果注意了合理性,那么这种夸张才有说服力。
传说南宋建炎年间,有一天,一位青年渔民从西湖中救起一个落水的
人。

落水者愿出300 两纹银,以报青年渔民救命之恩。青年渔民就是不肯收。
落水者过意不去,就说:“既然这样,以后你有什么难处,就到临安城内相
府之中找我秦桧好了。”

青年一听,懊悔不已:“啊呀,你就是秦大人!银子我不要,请赏我一

口棺材吧!”
秦桧不解,忙问青年渔民:“你为何不要银子,却要棺材?”
青年渔民回答说:“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的是你,他老人家会打死我

的!”(秦桧是害死民族英雄岳飞的罪魁)
这也是夸张。这个夸张突出了人民群众对奸臣的痛恨。但这是合理的,
因它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所以要使夸张有说服力,必须注意合理性。

5。合并法
训练想象的又一方法是合并法。合并法是把某一事物的一些特征与另一
事物的一些特征合并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方法。
在使用合并法时,一定要注意合并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可能合并,就不

能合并。有可能合并的才能合并。
如下面的一个事例:
“锯人”是令人惊讶不已的传统魔术节目之一。表演时,魔术师让他的

助手们把一个长方形的箱子抬到桌子上。箱子的四周都可打开。向观众交代
以后,让一位女助手躺进箱子,并且将头和脚露在箱子两端的小孔外面。于
是,魔术师拿起锯子,将箱子连同女助手一锯为二,在锯缝中插入两块板。
然后把被锯箱子的两部分互相脱离,观众看到女助手的脚在动,脸还在笑。


这锯人当然是假的。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参与这一节目表演的有两名女演员,其中有一名早就躺在桌子里
面了。这位人们看不见的姑娘可通过箱子底部的翻板,把腿伸进箱口,使脚
露在箱外,而当着观众的面躺进箱子的姑娘却把腿曲了起来,这样两个人都
不会被锯子锯到,而又能分离。

这个“锯人”的魔术所以能实现,主要是它的合并的可能性。如果没有
可能性,真要把人锯死,那就不可能成为魔术了。


六怎样创造发明

有创造发明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怎样才能培
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呢?

1。创造发明来自实际需要
创造发明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择课题是重要的一环。有些学

生对我们说:“老师,我们也想创造发明,但是找不到课题。”
那么,创造发明的课题从何而来呢?
创造发明大部分来自工作或生活的需要。这可以说是一条重要的规律。
天津市武清县小辛庄村民是一直吃井水生活的。1984 年通上了自来水,

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安上了自来水管,村民们十分高兴。可到了冬天,家家
户户又都要为自来水管冻结发愁。一个寒冷的冬天,李秀红家的自来水管又
冻上了。她爸爸披上棉袄来到院里,将埋着水管的土刨开一些,堆上几块柴
烘烤起来。11 岁的李秀红一直蹲在旁边不转眼地看着。她问道:“为什么要
刨开土烤呢?水管为什么会冻呢?”看到周围的邻居们也都为冻水管发愁,
李秀红动开脑筋啦,她想,自来水管冻结,肯定有原因的,找到了原因,再
找到解决的办法不就成了!

从这以后,经过艰苦的努力,她终于发明了“自来水防冻阀门”。

这项发明改变了一般阀门的结构,使新的阀门具有通风、断水和回水3
个功能,在寒冷地区或寒冷季节关闭水源以后,能同时排除地面以上管道里
的积水,有效地防止水管结冰或冻裂。

这项发明,1986 年获天津市青少年发明一等奖;1986 年在全国第二届
发明展上获金牌;1987 年分别参加第15 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
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国际青少年科学发明博览会,
在展览上获得好评。

经申请,国家专利局1987 年授予了这项发明专利权。
这个专利的课题从哪里来的呢?不是发明者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而从生活中来,从实践中得来的。
再看一个发明“医用输液报警器”的事例:
医用输液报警器是上海市第三女中初二(1)班的学生裘苑发明的。她

怎么会发明这东西的呢?

原来有一年,她妈妈生病住院,要注射葡萄糖盐水。半夜里为了及时换
瓶,家属只能眼睁睁地守着。人困得要命,直想打瞌睡。裘苑望着这一滴一
滴缓缓滴落的盐水,就动起脑筋,终于发明了“医用输液报警器”。并获得
了专利。

请看,发明的课题就是来自生活,特别来自生活的不便之处。为了改进
这不便之处,就会萌发创造发明的念头,这念头就是发明的课题。

2。要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是创造发明的先导和准备。一个孩子有没
有创造发明的能力,就看他有没有强烈的好奇心。

请看全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个体发明家葛晓峰的自述。他说:
“我从小好奇心就特别强,对世界上的什么东西都感兴趣:飞机为什么
会飞?火车为什么能跑?轮船为什么不沉底?许多别人司空见惯的事却能引


起我的思考。钟表走动,知了脱壳,我趴在那儿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以至幼
儿园的老师怀疑我是个缺心眼的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确实有点缺心
眼,比如,表为什么能走?我想了很久,终于,有一天趁爸妈不在家时,我
把家里唯一的一块表大卸八块,没想到里面那么多零件,结果搞得七零八落,
怎么也装不起来了,当时我可真害怕了,心想今天这顿揍恐怕挨定了。爸爸
回来时,我躲在屋里不敢出来,不想他并没发火,甚至还听他对妈妈说:‘这
小子4 岁就能把手表拆开,也不容易呢!’我高兴极了,这无疑是对我的纵
容啊!这下我可有恃无恐了。从此,家里的许多物品都‘惨遭不幸’,从手
表、闹钟到收音机、半导体,一件件被拆,有的即使请人修复,也已是遍体
鳞伤了;有的则干脆‘寿终正寝’。我的爸妈都是穷教员,家里生活挺清苦,
爸爸一件打过补丁的衬衣穿了好几年,但对于我的‘破坏’,他们都表现出
极大的容忍,我从没为此挨过打,甚至没有听过一句训斥。”

(引自《当代中国青少年发明家》4 页,青岛出版社)

再看另一个“天津桂花”的发明者刘冬小时候的好奇心。

在一篇报道刘冬事迹的文章中,作者写道:

“在父母的记忆里,刘冬始终是一个不安分的小精灵。人倒很腼腆,不
爱说话,可就是爱动手动脚地鼓捣东西。好奇心促使他拆散了闹钟,肢解了
收音机,创造的欲望又促使他耐心地把它们复原。尽管劳动的结果常常被失
望和沮丧的情绪所笼罩,因为即使他使出九牛二虎的力气也无法将他们复
原,于是,收音机不响了,闹钟也失去了往日那欢快的节奏。

“刘冬喜欢小动物,于是,家里便多了小猫、小刺猬、小鸟、小金鱼等
客人,还有那被制作成标本的各类小虫子。本来不太宽敞的家被他这么一折
腾,就越发热闹起来。”(同上书134 页)他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以至竞
异想天开要把南方的四季桂花嫁接到天津的绒毛白腊树上去。但他居然成功
了!他夺得了1988 年10 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发明展览金奖和宋庆龄儿童科
学发明奖。

3。要做有心人
要提高创造发明的能力,除了要有好奇心以外,还要做有心人。这就要
求我们不放过一般人容易忽略的问题,对有疑问的地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苹果落地,这是好多人都常见的现象,都把它忽略过去了,而牛顿不
同,他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疑问,结果,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而在我国有些发
明者,正是在一般人忽略的地方,搞出了发明。比如我国有个叫黎小平的中
学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明了安全灯头的。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他放学回家,正准备做功课,忽然,电灯坏了。黎小平拿出电灯
泡,踩在一张桌子上,准备去换一个新的。谁知,就在这时,他的手不慎触
到灯口上,被电猛击了一下,尽管没有什么危险,可手上的那一哆嗦也够受
的。是啊,普通灯头在未上灯泡时容易触电,特别对小孩更不安全。这是人
所共知的,但也是一般人所忽略的。可黎小平却想能不能做一个防触电的安
全灯头呢?于是他抓住这点,搞出了一个安全灯头,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
学创造发明比赛中得了三等奖。

有一年冬天,武汉特别冷,小学生上学十分困难,冷得直打哆嗦,每个
人竟要带两副手套。一副棉手套,在室外用;一副线手套在室内写字时用。
两副手套弄不好就会掉个一只半双的,实在麻烦,大人们也常为这操心。

可操心归操心,大人们就是忽略了这个问题,而武汉市光华路小学有个


叫郑颖的女同学,却想能不能把这两双手套变成一双,而又保留各自的优点
呢?她先在棉手套的指头前开一个口,安上拉链,写字时就拉开拉链,露出
手指。试一试,唉,这手套活像个鱼嘴巴,太丑了。而且,写字时手里还握
着一大块,太不舒服了。

后来,她又开始构思新的办法。她想,要是能把手心的这一块翻到手背
上去就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