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船王包玉刚传-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的宁波籍人士约有30 万多人,在海外商界也形成实力雄厚的“宁波帮”,
其中不少为商界翘楚,如我们这本传记的主人公包玉刚,以及影业巨头邵逸
夫、香港南丰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廷骅、美国全美中华总商会董事长应行
久。。

宁波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雄霸一方的商埠,直至19 世纪中叶,
道光年间,清朝日渐衰微,外族入侵,满清皇帝把沿海商权拱手赠与洋人,
上海滩便从野草丛生的一坯黄土中拔地而起,逐渐取代了宁波在江浙一带的
商业地位。

不过,作为一个地理环境优越的港口城市,宁彼依旧繁荣。


宁彼有两个天然深水良港,一是镇海港,一是北仑港,在本世纪20 年
代,这里是各地客商、附近渔民以及来自中东、欧洲的航海家避风、休整和
补给的理想之所。

包玉刚的家所在的钟包村,离海并不近,但自从有一次,包玉刚跟父亲
到镇海去了一趟之后,他就念念不忘那无边的大海和海上的商船,而且忽发
奇想,希望能当个船长驾船周游世界。

包玉刚为这个突如奇来的想法激动了好一阵子,虽说是一个孩童幼时天
真的幻想,若干年之后,这个幻想竟变成了现实。


第三章大器早成中兴学校遇良师

学校举行运动会,军乐队旗手是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角色,结果,老
师选中了包玉刚。在学校里被同学们称为“秀才”。包玉刚是幸运的,在
小学阶段,他遇到了一群好老师。


有幸遇良师

包玉刚童年的时候,家境在当地算是比较富裕的。父亲包兆龙虽然长期
在汉口做生意,很少时间在家中,但是并未丝毫放松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他
把包玉刚与包玉星送进了以教学质量好而闻名的叶氏中兴小学,接受在当地
被认为是最好的教育。

叶氏中兴小学是宁波著名的学校,由清末资本家叶澄衷于1871 年创办。
该校对学生实行严格教育,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除了包玉刚、包玉书、包
玉星三兄弟外,影业巨子邵逸夫,新昌集团叶庚年、叶谋彰,以及包从兴、
赵安中等,这些香港“宁波帮”中的富豪殷商,说来均在叶氏中兴小学受过
教育。

在中兴小学,包玉刚遇到了几位好老师,不但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也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中兴小学的校风很好,小学里有一位丁伯荣先生,在教学上很有一套。
他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好学性。他指导学生成立了一个
“中兴学生自治会”,下设宣传部、司法部、体育部、康乐部、福利部等,
并选出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小公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丁先生还指导
学生自己编辑出版名为《钟声》的墙报。

包玉刚是《钟声》的积极撰稿人,他写的文章简洁明了,生动活泼,被
同学们称为“秀才”。他有一个好朋友叫王尔功,是“学生自治会”的第一
任司法官,素以履职严明而在同学中威信很高。有一次,一位大同学欺负一
位小同学,小同学自卫反抗,恰巧被“法官”王尔功见到,王尔功以为小同
学下守规矩,便判罚小同学站墙角,小同学觉得委曲,哭了起来。包玉刚当
即站出来,向王尔功说明情况,纠正了这一“错案”。这件事被父亲知道了,
包兆龙大赞包玉刚做得好,包兆龙教导儿子:“为人就是要严以律己,宽以
待人,仗义执言,主持公道——这是为人的正道。”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童年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幼年所
受的教育,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包玉刚是幸运的,他在中兴小学念书时遇到
了一群好老师,支家英就是其中一位。

这位支家英,虽是一名小学老师,却多才多艺,数理化佯样精通,音乐
绘画无所不能,还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不但发音准,且咬字清楚。包玉刚
的英语说得既漂亮且有条理,不能不同支家英逐句逐段的教学有着密切联
系。而他沉实、稳健的作风更是得益于恩师的栽培。

被选中当旗手

那是包玉刚念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有一次,镇海县举行小学生运动会。
这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各小学都各出奇招,想在运动会上为自己学校
争光。中兴小学的校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先声夺人的主意:派一支军乐
队参加运动会开幕式,穿着统一制服的军乐队擎着中兴小学的大旗,在雄壮


的鼓乐声中,踏着整齐的步子,率领全体运动员进入会场,这个场面一定会
引起轰动。
消息一传开,中兴小学的学生们纷纷争着报名,谁不想成为一名鼓号手
啊!

不过,军乐队的名额有限,要求颇高:鼓手8 名,须中等身材,相貌英
俊,高矮一致;16 名号手要身材高大,体格强壮;而大铜鼓手则由全校最
高个儿的张惠耀同学担任。

25 名队员的名单公布了,没有包玉刚的名字!
包玉刚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加之身材、相貌都属上乘,按道理
当个鼓手是不成问题的,怎么却榜上无名呢?
他站在一棵大树下,远远地望着公布栏前攒动的人群,心里又是羡慕,

又是伤感。
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搭在他的肩头,他抬头一看,是支家英老师。
包玉刚平素与支家英老师甚为熟捻,他觉得这位多才多艺、和蔼可亲的

老师既像兄长,又像父亲,更像朋友,因此对支家英充满敬重和信赖。
支家英见包玉刚一脸失落的神色,便微微一笑,问道:“玉刚同学,你
愿不愿意参加军乐队?”
包玉刚一愣,心想:“军乐队25 名队员的名单不是已经公布了吗?即

使我想又能怎么样呢?”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他还是点了一下头。
支家英一字一顿他说:“我想让你当旗手!”
旗手?军乐队的旗手?包玉刚刷地抬起头看着支老师,从老师肯定的目

光中,他知道自己没有听错。

支家英继续说:“老校长对军乐队鼓号手要求很高,对旗手要求更高。
他再三强调,旗手不但要品学兼优、相貌端正、体格健壮,而且要能吃苦、
作风稳健、临场不惊。我向老校长推荐了你。要知道,旗手是军乐队的灵魂,
他走在最前面,一举手一投足,甚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必须是规范的,不
能有一丝儿差错。你有没有信心当好这个旗手?”

“老师从全校这么多学生中单单选中自己当旗手,说明他对自己抱有很
大的希望,我一定不能令恩师失望!”想到这里,包玉刚朝支家英使劲点点
头。

“不过,”支家英拉起包玉刚的手说,“你先别声张,自己先学着,练
得像样了,再走出去,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包玉刚遵照老师的教导,每日放学后回到家中便苦练起来,没想到却因
此引起包兆龙误会。

被父亲误会

原来,这军乐队在当时可是件新鲜事,很多家长都以自己的孩子能参加
军乐队为荣。

包兆龙那段日子刚好回家小住,他知道军乐队名单上没有儿子的名字,
开始时并不介意。后来听乡亲们说,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进军乐队,便
觉得奇怪,好几次想问儿子,又怕伤他的心,欲言又止。

这几天,却见包玉刚放学回家后,不是象往常那样乖乖看书,而是着了
魔似地摆弄一根竹棒,便不免有些生气。他想:
“平时乡亲们见到我,总不免夸几句玉刚聪明好学,人才出众,如今儿


子没能进军乐队,已令我脸上无光,回到家里还成天举着一根打狗棒似的竹
棒玩,难道儿子学坏了?”

想到这里,包兆龙走过去,一把夺过儿子手里的竹棒,扔到地下,严辞
正色道:“人贵在进取,不要玩物丧志。”

包玉刚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下来,但他忍住了。他朝父亲点点头,驯
服地进屋看书去了。做父亲的哪里知道,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正藏着一个
大秘密。

包玉刚虽然感到委屈,但嘴上并没有说什么,一方面,他是个孝子,在
他心目中,父亲总是对的,父亲的话是不能违抗的;另一方面,他心里很清
楚,等到开运动会那天,父亲就会知道他并没有玩物丧志,他练这根竹棒只
是为了能当好军乐队的旗手,为学校争光,为父母争光。

包玉刚仍然象往常一样上学,只是比平常提早了半个时辰走出家门,晚
一些才回家。包兆龙由于要到汉口做生意,并不知情,而母亲包陈氏则以为
儿子功课忙,学校里的事情多,也没说什么,每天做些包玉刚爱吃的饭菜,
等他回来吃。

开幕式上出尽风头

一个多月过去了,运动会如期举行,开幕式那天,场面热闹非凡。开运
动会,在这个小城还是第一次,吸引了几千人围观,操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比元宵节还热闹。

首先进场的是中兴小学代表队。只听见大铜鼓“咚、咚、咚”敲了三下,
雄壮的鼓号声随之有节奏地响起。鼓号声中,众人见到在一面绣着“叶氏中
兴学校”六个大字和一个古铜色钟形校徽的白纺绸校旗引导下,一队统一服
饰的军乐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会场,后面是精神抖擞的小运动员。大小鼓
手按着旗手的步伐节奏敲鼓,号手则和着鼓点吹奏出激动人心的进行曲。旗
手始终昂首挺胸,目不斜视,高高擎着校旗,保持着45 度角向前行进。校
旗迎风飘扬,旗手精神抖擞,动作是那么老练娴熟,俨然训练有素的样子。
大家定睛一看,咦,这个英姿飒爽的旗手不是包玉刚还能是谁?刹时间,观
众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采声。

这次开幕式,中兴小学出尽风头,包玉刚也给大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包玉刚心里深深地感激支家英老师,是支老师给了他锻炼的机会,给了他出
人头地的信心。


第四章挥别慈母游子倍感乡情浓

站在窗前,望着穿梭来往的商船、滚滚东流的江水,外面的世界是怎
样的呢?包玉刚太想知道了。立远志,初涉世,从此开始了不平常的人生
之旅。


向往外面的世界

日月匆匆,光阴茬苒。

随着年龄的增长,包玉刚渐渐感到在宁波读的书,未能满足他的好奇心。
虽然他就读的是一间名校,老师又是那么博学多才,但是在学校学习到的多
是四书五经之类,与那个时代的生活相距甚远。

包玉刚经常坐在起居室的那个窗前,望着繁忙的来来往往的商船,望着
滚滚东流的江水。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呢?包玉刚太想知道了。

武昌是革命起义的圣地,到20 年代未30 年代初,更成为中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包兆龙在汉口做生意,回家经常讲起武昌发生的事情,包玉刚对武昌充
满了憧憬,萌发了到武汉读书的念头。

一天晚上,包玉刚来到母亲的房间。包玉刚的母亲姓陈名赛琴,出自望
族,是传统的中国妇女,恪守着三从四德的传统礼教,相夫教子。据几十年
后包玉书、包素菊、包丽泰所述:“。。因先父平常商旅在外,先母留乡扶
育子女,营守薄用,即一针一线,皆亲力而为,慈母心肠,可以想见。以后
儿女秉承勤俭家训,兄辈中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蜚声中外,养育之恩,良
有心也。”

见儿子进来,包陈氏自然问他学业怎样啦,先生教了些什么啦等等。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