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怨别人。如果你总是抱怨别人,就请先想想自己又是怎么做的?不要只看见别人眼中的刺,而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横木!请将心比心,对别人多点理解与宽容之心!
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坏处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给别人的恩惠和帮助,不要挂在嘴上念念不忘。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时时反省;别人对我们的帮助不能忘记,而对不住我们的地方,需要有一颗体谅之心。
他是一个孤儿,曾经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
第一户人家从五岁到八岁共养了他三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实在挨不过了,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
第二户人家养了他五年,到十三岁那年,还是被狠心的养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们收养了自己亲戚家的一个儿子,好过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
他还是不想走,哭着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别赶我走,我一定会听话的,我会做很多事来养活自己的,只求你们别赶我走。
最终他还是没有被留下来,又去了第三户人家。
第三户人家只养了他一年,就因为不愿意拿钱供他上学,而将他赶出了家门。
已经习惯了被人抛弃的他,居然再也没有了哀求的欲望,只想早点逃出牢笼。才十四岁,他就成了街头的一名流浪儿。
刚开始,他只能从垃圾桶里捡些剩饭吃,后来他结识了一些流浪儿,于是便跟着他们一起卖花,给人擦皮鞋,还四处捡破烂。困了就睡在下班的商店门口,第二天天不亮便被商店的主人用脚踢醒。
过了六年流浪生活后,他去了一家建筑公司当泥水工,算是有了一份正当工作。他用那点可怜的收入报考了夜校,获得自考文凭的那年他已经22岁,顺利进入一家公司当起了推销员。
还有什么苦他没有吃过呢?正是由于他能吃苦,他的业绩很快便排在了所有推销员的前面。他当上了销售部经理。
再后来,他开起了公司,当上了老板。有了钱,也就有了房子、车子,凡是应该有的也都有了。
他什么也不缺了,唯一缺少的就是父母亲情。他决定将他的三对养父母都接来与他同住,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完全能够住下来。他还叫他们爸爸妈妈,给他们好吃好住。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
他的助理,也是曾经跟他一起流浪过的朋友说:“你疯了,你的养父母曾经那样对你,你还想给他们养老送终啊?他们抛弃你、虐待你的事情,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他说:“是的,我都忘记了,我为什么要记住呢?我的苦难已经够多的了,我不想全都记在心里。”
他接着说:“我只知道,他们曾经给过我一口饭吃,给过我睡觉的地方,我才没有被饿死冻死。如果没有他们,我很难活到今天!”
在如此环境长大的孩子,一般有两种人生走向:一种孩子心理严重失衡,对世界和别人充满仇恨,长大后沦为罪犯,报复社会;另一种则由于看尽世态炎凉,以超强的心理素质化解全部委屈。他们或许没有上过几天学,但在社会上早把人情世故这本无字天书读得滚瓜烂熟。他们在社会大学的学历已经是博士后级别!像这样的人,一旦出手亮剑,就意味着无往而不胜!就这样,他们从一无所有到腰缠万贯,从穷困潦倒到飞黄腾达。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这个世界达成了和解,不仅懂得如何操纵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复杂游戏,更懂得宽恕和感恩的深刻含义!在某种意义上说,第二种人不仅是名副其实的成功者,更是一位智者!
一个人的境界高低决定了其成就的高低。如果只记住别人的坏,而全部忘记别人的好,那么必定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这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放不开,锱铢必较必定一事无成!
记得我在上海工作期间,公司招过一名大学生帅哥,可谓相貌出众、一表人才。初次跟他见面的人,都觉得这人很不错。但是相处久了,才发现他是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在公司给同事帮了忙,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也要把这个人情讨回来,非得找机会让同事帮他一次不可。谁要是不小心得罪了他,他就会长久地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有次在工作讨论会上,有位同事对他的方案提出反对意见,他便把对方视为仇敌,立即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
他进入公司不到一年,上司就开始忍无可忍,借机把他调到西部城市的分公司。临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去为他送行。到了这地步,他仍然没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还给每个同事都发了电子邮件,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痛陈上司的“八宗罪”。
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心理?凡是别人得罪自己的地方,总想找机会报复,以取得心理平衡?凡是对方帮过自己的事,却转眼就忘了,好像从来没有这回事儿?像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等成语,说的就是这些人。我们千万不要让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阿里、吉伯和马沙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个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条河边,吉伯与马沙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就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当旅游归来,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而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滩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我会忘得一干二净。”
著名诗人萨迪说:“谁想在困厄中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这样的人生才会快乐而有意义。我认识一位搞编剧的朋友,在一次喝酒时他说:“我只记着别人对我的好处,忘记了别人对我的坏处。”因此这位朋友受到大家的欢迎,拥有很多至交。事实上就应该如此——别人给我们的帮助切不可忘,而别人有愧于我们的地方,应该乐于忘记。
乐于忘记其实是一种心理平衡的办法。要知道,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乐于忘记是成大事者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前进。乐于忘记,也可理解为“不念旧恶”。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况且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未必就真的是“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对方心存歉意,诚惶诚恐,你不念恶,以礼相待,进而对他格外地亲近,也会使为“恶”者感念其诚,改“恶”从善。
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别人帮过你的,一定不要忘记,要懂得报恩。而如果你帮助过别人,就不要奢求回报了。如果你刻意要求回报,你先前的这份情感投资就成了注水的猪肉!你最终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别人得罪了你,本是一件芝麻大的事,笑一笑就过去了,你却气愤难平,好像对方在故意刁难,就会把小火星烧成冲天大火。到那时,你的人际关系会糟糕得不可收拾,大家见了你就绕道,唯恐避之不及!等你遇见困难、摔了跟头,谁还会帮你?
世界上到处都是“聪明”的傻子(1)
你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刚踏入社会时,阅历较浅,沾染不良习惯的机会就比较少;经历的事儿多了,城府就会越来越深。其实,我们与其过于圆滑,还不如对生活保留朴实的态度;与其事事委曲求全、谨慎小心,倒不如豁达开朗地去做事,依据自我的本性去待人接物!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到处可以看见自以为是的聪明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闪动着炯炯有神的眼睛;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精明地计算着什么。在他们面前,有时候你会感到自己为什么这样笨?最终你会有个疑问——这些貌似聪明的人难道真的很聪明吗?而那些貌似很笨的人是否真的很笨?
真聪明和假聪明混杂在一起,让人不知道究竟谁是聪明人谁是傻瓜。但是没关系,一切都可以用事实来证明。你只需要看看最终的结果就明白了:看似很聪明的人每天四处折腾,到最后仍然是一无所获,而那些看似很笨的人不动声色却拥有了一切,人生中的权势、地位都是水到渠成。他们绝对拥有自己的独门手段,但他们又深藏不露,从表面上你看不出丝毫蛛丝马迹。他们仿佛笨蛋,但事实证明,他们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一个人聪明一过头便会陷入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不知天高地厚,这个时候看似很聪明的人其实就已经等于半个傻子了!这只不过比笨蛋多了一分胆量,比傻瓜多了一分虚伪,比白痴多了一些花样。其实,这种“聪明”并不比笨蛋、傻瓜、白痴强到哪里去,而是更可怜、更可厌、更可悲。他们的这种心计是一望而知的,他们成了众人口中的小人,但事实上,他们虽然落了个小人的骂名,最终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他们依然穷困潦倒地狼狈着。
《菜根谭》中有句话说:“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意思就是,聪明有才华的人应该掩藏自己的才智,如果到处炫耀张扬,那么他的言行就跟愚蠢无知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他的事业哪有不失败的道理?这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一定要牢记的座右铭。
在这个世界上,处处可见小聪明者的身影,大智慧者却寥寥无几。小聪明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有种别人都是笨蛋,唯有我最聪明的炫耀。这种聪明是表面上的,就像漂在水面的一层油,看似光彩亮丽,其实并没有深入水的内部去。但真正的聪明是什么呢?是一种大智大勇的谋略和远见——不动声色,大智若愚,运筹帷幄,有种水滴石穿的坚韧,有种任你千变万化,我早已将你看穿的沉稳。这就像一个貌似没啥了不起的风险投资人,到投资项目的关键时刻,一投就是几个亿,而且出手必中!
如果说大智慧是深刻,那么小聪明则是肤浅;如果说大智慧是战略,那么小聪明是战术;如果说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那么小聪明看到的是芝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一个是一飞几万里,一个则是跳跃几十步;一个是说句话掀起暴风骤雨,一个则是整天叽叽喳喳却讨人嫌!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掌握“度”,太聪明了反倒不如不聪明。《呻吟语》中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需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精明还是非常需要的,但要在浑厚中悄悄地运用。古往今来得祸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没有因浑厚而得祸的。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正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啊!
世界上到处都是“聪明”的傻子(2)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炫耀才华,只有蠢材经常卖弄学问
君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