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作dna-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他的说法整理了一下,又加了引伸之后,可以这么说:
人,都是想接受训练的。也想要求自己接受训练。
譬如说,你想成为一名长跑选手,因此开始训练自己。等规定自己每天早上要跑一千米之后,有的人早上睡睡懒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训练就泡汤了。
有的人可以坚持得久一点,平时绝不旷课,但是,碰到比较大的风雨天,还是会松懈下来。
再有些人,可以坚持得更深一些。不但风雨无阻,每天训练自己,并且逐渐加大长跑的时间,并持之以恒。
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到真正的绝顶高手是怎么训练自己的。绝顶高手,则是在狂风暴雨中严格训练自己一天,筋疲力竭地回到家之后,擦把汗,换件衣服,再回头冲进屋外的风雨。
纪律与训练可以如此结合,才有力量。
有了这种纪律,工作一定可以进步。
如果没有,工作即使进步,也是昙花一现。
想要进行对纪律的要求吗?定下一件每天你都得做的事情、或工作的目标,然后每天在指定的时间内把他完成。


诚实的定义


在我经营的公司里,没有订什么复杂的工作守则。但是每一个新进的同事,都会拿到我们公司订的几个清楚的“No”,也就是希望同事不要出现这些问题。
其中有一点是:不要不懂装懂、不懂不问。
任何人都有自己能力与理解不及之处,因此,遇上不懂或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个明白。不懂装懂,不懂不问,是所有不胜任问题的起源。
还有一点是:不要掩饰问题。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万无一失。因此,工作总会出现问题。但是,出现问题不要掩饰。掩饰问题,再小的问题也没法改善,甚至会进一步恶化。
这个“No”,是强调“诚实”的功能。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把诚实列为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实在有点突兀。
我们看到太多人拥有着巨额的财富、或者享有崇高的声望,但是言行却并不诚实。所以很容易会以为:诚实是一个过期的神话,或者只是纸面上的说法,在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中,诚实只是愚蠢的代名词。
我这里不想从道德层面上来讲诚实的作用,只从功利的角度来谈诚实的重要。
诚实,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节省你撒谎的时间与精力。不诚实,你就要撒谎。撒谎,是建构一个不存在的事情,这需要很多的精力与时间。一旦撒了第一个谎,你就要用三个或五个其他的谎来圆第一个谎。而对于这辅助性的三五个谎,每一个都可能需要你再用三五个谎来圆。虽然说有人是撒谎不打草稿,张口就是,并且,有些谎话是一时之间无法拆穿的,但我总相信:谎言是有其极限的,越大的谎越有拆穿的一天。更何况,撒越大的谎,需要越大、越多的精力与时间。划不来。
撒谎最麻烦的是,为了说服一个最知道真相的人,也就是你自己,你必须自我催眠,或者自我逃避。为了让自己彻底接受谎言所建构的内容,你一定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虽然说人前人后可以有两套说词,但是那容易使自己分裂,一旦分裂,谎言就容易出现漏洞。所以,越大的谎言,越需要催眠自己逃避真相。但是,一旦逃避真相,你就没有机会真正地看清自己犯下的错误,没法补救,更无法避免重蹈覆辙。
所以,诚实的第二个好处,是你永远可以直视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检查其中到底有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改进。不面对问题,不知道如何改进,工作怎么可能进步?所以,诚实有道德与实际两方面的好处。


羞耻的推动


二○○六年的台湾报纸,翻开来有许多很刺眼的新闻,以及新闻人物说过的话。
其中,最刺眼的,应该是当一些人的行为被指出不当之处时,他们会以过去的现象、别人的问题拿来对比自己,强调为什么不去看那些人的不是,而要专挑他们的问题。
简言之,这是在“比烂”。
可以谈的基本功虽然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我们背后要有一种根本的推动力——羞耻之心。
不论是谈情绪,还是承诺、纪律、诚实,人只有有羞耻之心,才可能不停地检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缺失之处,然后设法找出改进之道。相反,如果没有了羞耻之心,到了凡事出现缺失都先去找别人更不堪的例子来自我安慰,甚至找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例来混淆公众焦点、模糊自我缺失的时候,那就到了遑论任何自我改进的可能、甚至连自我的存在都要毁灭的时候。
羞耻之心在哪里?说起来,这么无形的东西很玄。
但羞耻之心也很清楚,很具体。
当你的工作被指出问题所在之处时,当你的言行被指出不当之处时,如果你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背脊突然热了起来,那就是羞耻之心。甚至,如果你为之十分沮丧、低沉,那也恭喜,因为那也是羞耻之心。
羞耻之心,是一种刺激。正是这种刺激,在逼使我们面对不足时哑口无言、无颜以对,进而下定决心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直到找出突破前进之道。
没有了羞耻之心,也就没有了荣誉感;没有了荣誉感,也就没有了追求工作成就的动力。不论在任何岗位上,你的工作都是不可能做好的。


工作伦理之一:公私之别



除了基本功之外,我们在基层最需要切实要求自己掌握的,是工作伦理。
家庭里有家庭的伦理,上班族也有工作的伦理。这些伦理学校可能没有教,甚至公司也可能不会明讲,但它却是肯定存在着的。
有一次,一位长辈谈怎么评价一个人,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工作能力,可以从零分打到一百分;健康,好比要乘上零或一;品德,则是最后加上的正负号。”
也就是说,工作能力打到九十九分,健康如果不好,乘了零,那就一切归零。工作能力九十九分,健康也好,乘了一,但是如果品德不好,最后再加个负号,那么危害更大。
品德的课题,越是到了高层主管的层次,越重要。
当然,品德是无形的,也许相当主观,因此今天越来越容易被放在一边。但是,如同社会给道德定下一个最低的防线——法律;企业也应该给品德定下最低的一个防线——公私之别。
我试着把工作伦理整理成三条。
工作伦理的第一条,就是要明白“公私之别”。
公私之别,说来清楚,做起来却不然。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公私之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公司与个人,是相对的公私;公司的整体和里面的部门,又是相对的公私;社会和公司,又是一个相对的公私。这还只是最简单的举例。因此,不容易随时掌握自己在这相对之间的立场。
第二,公私之别,大多时候着重于直接而有形的金钱,但有时候也牵涉到间接而无形的利益。一个总统要发动对他国的战争,到底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为了解除自己绯闻案的压力?一个官员要公布利多的政策,到底是为了社会的公益还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政绩?一个总经理要冲刺业绩,到底是为了公司长期的发展,还是为了短期的账面好看?没有任何人能讲出个客观又绝对的所以。因此,也就不容易诚恳地面对自己。
正因为公私之别不容易掌握,所以这其中又有一个最低的标准:最起码,公司与个人之间直接而有形的金钱分际,一定要严守。
这种分际,大的固然要守,小的也不能疏忽。个人对公司固然要戒慎,公司对个人也不能马虎。
从小处着手,也许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儿繁琐,甚至觉得有点儿做作。但是久了,自然了,就会成为思考的一部分,习惯的一部分。
由这个基础开始,个人与公司,属下与上司,公司与同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公私之别,才可能练习掌握其分际。
和“公私有别”相对的,另有一句话是“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清则无鱼”会成为一句名言,不可能没有道理,但是,没有一定的功力和定力,最好还是不要信奉这个道理,否则,难免“浊水死鱼”。
打个比方,常听到一句口头禅是:“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然而真正的佛教毕竟还是另有一套基本戒律。不遵守这个戒律,佛是不会“心头坐”的。
公私之别,是企业里的基本戒律,是工作伦理的第一条。


工作伦理之二:主从之分


三十年前,我刚进入社会不久,有一次听一个人谈了麻将桌上的一个道理,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那位胖胖的先生是当时我老板的牌搭子。嗓门很大,平常讲话也常常口无遮拦,所以上了麻将桌也是他话最多,声音最大。
不知怎么,有一次他却和我聊起麻将桌上的规矩。他说:有人讲,麻将桌四边一样大,所以,上了麻将桌,就是不分父子,谁都一般大。因此,在麻将桌上很多人自己的牌打臭了,或是看别人乱了自己的局,口里就会不干不净起来。
“你别看我平常时候什么都讲得出口,”他跟我说,“在麻将桌上我可不会嘴巴不干不净。”
接着,他说出了他的道理:“麻将桌四边一般大,坐上去的人,人人平等。可是你得记住,你有下麻将桌的时候。下了麻将桌,是你长辈的还是你长辈,是你上司的还是你上司。所以,在麻将桌上,你不能没有分寸。”
事隔这么多年,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仍然很好奇,他说的话,尤其是最后谈到的“分寸”,为什么就让我有了那么深刻的体会。
如果在四边一般大的麻将桌上,我们都必须注意人际关系之间的“分寸”,那么在现实世界里,岂不更是如此?之后三十年的上班族生涯,“分寸”这件事情,一直没有离开过我的心头。
到底“分寸”要怎么拿捏?
首先,要明白“主从之分”,并且谨守“主从之分”。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层级高低上有主从之分;平行的层级上,工作任务的分配有主从之分。
自认为有本领的年轻人初进社会,不免会觉得自己的成长需要加速。这是好事,但是要在不破坏“主从之分”的前提之下。因此,“越级报告”是破坏上下层级主从之分的一个例子;“英雄主义”是破坏工作团队主从之分的一个例子。这些例子,都是要避免的。
在自己必须扮演“从”的角色时就能拿捏住“主从之分”,等到了自己要扮演“主”的角色时才能掌握住“主从之分”。反之,等到了自己是“主”的时候,就算你在全力控制手下的“主从之分”,那也只是出于官僚主义,而不是真正建立团队工作中的伦理。
既然是“分寸”,它的重点一定都在一些分分寸寸的细节上。所以,对任何人的言语及行为,都必须从最细小的地方注意起。
这如果算是平时的练习,那么有些特别时刻就要更加注意。
很多人会因为别人一时的失意或下台,而对他有言语、行为上的差别待遇。大家可能会觉得,现在你下来了,我们平等了,所以就“快意恩仇”起来。但是要练习自己对人际关系“分寸”的掌握,就得提醒自己这种时刻要特别注意。越是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快意恩仇”的对象,这个时刻就越应该去仔细体会,自己要如何从言语或动作上最细微的地方正确对待他,掌握自己的“分寸”。


工作伦理之三:不背后说话


我们公司的工作守则里,还有两个“No”,也就是希望同事不要碰触的禁忌。
其中一个“No”是:不要不同意但不表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