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塔塔的手,每份由总经理批发的文件也让J?R?D?塔塔过目后再发。重要谈话也都让J?R?D?塔塔参加,并做记录。这样,J?R?D?塔塔从彼得森那里学到许多东西,对他今后事业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继承遗训让家族事业更辉煌
1926年,他父亲又派他到塔塔钢厂去见习。那时他父亲已经70岁,决定与其他儿女一起去巴黎度暑假。一个星期六,他父亲与女儿西尔拉跳舞,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地而亡。年仅22岁的J?R?D?塔塔,就成了一家之主,并开始继承父亲在塔塔钢铁公司的常务董事职位。在这期间,他仍酷爱飞行,刚满24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印度第一张商业驾驶执照。1932年,他从英国购买了两架单引擎飞机。当年的10月15日,他首次驾机从卡拉奇经阿默达巴德到孟买作邮政飞行,这标志着印度航空事业的开端。从这时起,他开始组建塔塔航空公司。开业头一年,公司就获利1000万卢比。第二年航班已达到100%正点,而另一家帝国航空公司正点率只有80%。从1946年开始,塔塔航空公司改为印度航空公司,与政府合营客运业务,塔塔家族控股40%。1953年,J?R?D?塔塔担任印度航空公司的董事长。直到82岁,他仍能自己驾驶飞机,对飞行的酷爱丝毫未减。
1938年,塔塔钢铁公司董事长诺努吉赴欧洲商务旅行时突然去世,34岁的J?R?D塔塔正式成为塔塔财团首脑。他除了保持塔塔家族的优良传统外,在企业管理上进行了大胆革新,从家族统治转向专业人员管理。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一家印度企业不是家族成员管理企业,他显示出非凡的远见与超人的胆略。他只担任塔塔钢铁公司、塔塔子孙公司的董事长,而把纺织公司、电力公司等公司的董事长职位让给别人。他认为如果这些公司的董事长都由他一人担任,那他就只能整天开董事会了,而不能做一些开拓性的工作。此外,他还聘请最有才干的法律专家、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和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到塔塔公司任职,充分体现了他任人唯贤的指导思想。在这些能人的经营管理下,塔塔财团不断发展壮大。到1993年为止,财团的13家大公司的资产总额为44。78亿美元,总产值为44。66亿美元,始终保持印度第一财团的地位。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J?R?D?塔塔积极向国外拓展,在国际市场上大展宏图。他首先打入国际咨询服务市场。塔塔咨询服务公司是J?R?D?塔塔建立的第二家咨询公司,它提供有关最新的企业组织、市场研究和管理技术咨询。现有1300名专家,大都是来自欧美和印度的著名大学、研究所的博士和硕士。他们的学术背景和在国际大公司工作的经验,使之成为印度独一无二的头脑库。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等经常要求这家公司提供有关印度的研究报告。自1971年以来,它已为英、美等24个国家的75个机构完成150多项咨询。1983年的国外收入为600万美元。1995年的软件咨询服务出口创汇为9000万美元,占全国软件出口收入的12%。
在建立咨询公司的同时,J?R?D?塔塔也注意到计算机工业发展的诱人前景。当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印度已建立了牢固的市场,J?R?D?塔塔不畏风险,敢于进入计算机领域,与外国大公司一争雌雄。它与美国底特律的巴勒斯公司合作建立了塔塔巴勒斯计算机公司,除制造计算机硬件外,还编制了软件向巴勒斯公司出口。公司成立不久便确立了技术与市场的领先地位。60年代初,塔塔还与美国埃尔克西国际公司、新加坡发展银行一起,在新加坡建立了塔塔埃尔克西计算机公司,公司很快就打入到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中东以及中国等地的计算机市场。
此外,J?R?D?塔塔还在成套设备出口、棕榈油、商用车辆等方面打入到国际市场。塔塔财团成为当今第三世界最大的跨国集团之一。
J?R?D?塔塔作为工业家、印度航空事业创始人、经济分析家、社会评论家以及科学、文化和管理研究所的奠基人奋斗了半个世纪。他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在尼赫鲁总理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期,他就抨击苏联模式,主张经济自由化,是印度经济改革的支持者。他对于塔塔财团的发展,甚至对于整个印度工业的发展都贡献巨大,功不可没。
随着年事已高,J?R?D?塔塔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1980年他因心绞痛发作而住院,更增添了他物色继承人的紧迫感。第二年,他就让他的侄子拉坦?塔塔担任塔塔工业公司的董事长,使之坐上财团的第二把交椅。1991年3月25日,他正式辞去塔塔子孙公司董事长的职位,由拉坦?塔塔接任。
拉担?塔塔是塔塔财团的第四代传人。1993年11月29日,J?R?D?塔塔在瑞士一家疗养院病逝,终年89岁。遵照遗言,葬于巴黎家族墓地,他的父母和两个弟弟均安葬于此。对于他的逝世,印度总统、总理和工商界都表示沉痛哀悼。拉奥总理对他予以高度评价:“J?R?D?塔塔光辉的一生留下了人类奋斗的印记”。
麦德龙的集团和它生出的两个故事
一个“现货自运”点子成就80亿美元的大富豪
两个人共同开出了麦德龙。两个(家)人在财富榜上走到了一起,而且还紧挨着。于是,这两个故事只能写在了一起。尽管这两家人今天距离并不是很近。这两个(家)人,一是麦德龙的主要创始人奥托?拜斯海姆(OttoBeisheim),他排在2003年德国百富榜第12个位置上,财产总值为42亿欧元,比2002年增加了5亿;二是兄弟俩——米歇尔?施密特?鲁腾贝克(MichaelSchmidt…Ruthenbeck)和莱纳?施密特?鲁腾贝克(ReinerSchmidt…Ruthenbeck),他俩原来排在拜斯海姆上面,有46亿欧元的财产,2003年减少到42亿,排到了拜斯海姆的后面去。
“现货自运”商场看中就提走
麦德龙创建人拜斯海姆麦德龙(METRO)如今在中国也是大名鼎鼎。不过,中国人所了解的麦德龙其实只是麦德龙集团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所谓的“麦德龙现购自运商场集团”。此外,属于麦德龙集团的还有在德国生活的中国人都知道的考夫霍夫(Kaufhof)商场集团、雷阿尔(REAL)大型超市商场集团、媒体市场(MediaMarkt)集团、萨图伦(SATURN)电器商场集团等。麦德龙集团是今日世界最大的商业集团之一,在28个国家共拥有24万员工,营业面积达1144万平方米,2003年营业额达536亿欧元。
细究起来,麦德龙集团的根埋得很深:1879年,考夫霍夫集团的历史就已经开始,同样被麦德龙吃掉的阿斯科德国商场股份公司于1880年已经初步建立。但真正的麦德龙至今只有40年的历史,2004年正好是大纪念日。
1964年,奥托?拜斯海姆和他的伙伴们建立了一个在德国令人耳目一新的商场:所谓的“现购自运”商场(Cash&Carry)。他们钻了一个好大的空子:按概念,这种商场不属于零售业,而属于批发业,跟其他批发企业不同的是,你看到什么货就可以提走。为此,办成了会员制度,要凭卡入内,也就是说,只能为公司、企业购买。这一来,这里成了老板阶层的一个汇合点,让来这里的人有一种自豪感。由于是批发,许多东西比外面便宜。由于不属于零售业,可以不受德国商店关门法的局限。德国商店只能开到18点半时,它可以开到20点半;现在,德国商店可以开到20点了,它可以开到22点。由于晚上开门,给许多忙碌的人和老板们提供了方便。品种多,今天的麦德龙商场提供1万7千种以上的食品,3万种以上的非食品。这一切集合起来,当然是一炮打响。
这实在是一个金点子。然而,据说这个金点子是拜斯海姆一次美国之行“盗版”来的,原版据称是美国的“Terfloth&Snoek”批发商场。然而,这个“盗版”却比任何正版都辉煌,它为德国乃至全世界的商业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30年后,麦德龙集团足够强大了,于是超级胃口自然诞生。1996年,只花了10个月的时间,麦德龙一口气吃掉了阿斯科德国商场股份公司、考夫霍夫控股股份公司和德国SB购物股份公司,建立了今天的麦德龙股份公司。同年,麦德龙走上了股市。同年7月25日,麦德龙股份公司的股票就进入了德国的达克斯指数。同年年底,以120。7亿马克的市场资本化,麦德龙一举进入了德国20强企业之列。
1997年是麦德龙的国际年。这个集团开始大力开辟境外市场,这一年的国外营业额猛增了50%,国外营业额占了集团营业额的7。1%。1998年是麦德龙集团至今最大的大年:税前毛利猛增了63。5%,达16亿马克。麦德龙的股票成了达克斯指数中最走红的股票。到年底,麦德龙集团形成了四大支柱的清晰脉络。国际化同样突进,1998年,国外营业额占到了集团营业额的35。2%。
麦德龙集团所有的组成部分跟中国都有密切的业务关系。但真正打入中国的是麦德龙的“本体”——即麦德龙现购自运集团。1995年,麦德龙的本体跟上海著名的锦江集团合作,建立了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1996年就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商场,一开始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概念”。
现在,麦德龙在中国北部、东部、南部和中部建立了四个销售区域,已建成18个商场。
最好的办法是当第二个人
从麦德龙走出的第一个故事自然就是奥托?拜斯海姆的故事。拜斯海姆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他的爸爸是弗斯纳肯一个看管庄园的管家。尽管他从小是个好学生,老师们对他很满意,但他的父母都拿不出钱来供他上高级中学。因此,他没有去读高级中学,而是当了一名皮革业的学徒。
一个皮革业学徒,一个没有高等学历的人,居然从60年代开始一路飞奔,很快进入了德国最富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切归功于一个金点子。就像IBM公司曾经说过的:最好的办法是当第二个人。他不是这个点子的绝对创造人,但他却是这最成功的“第二个人”。今天的麦德龙,仅以其现购自运集团而论,稳居世界第一。
拜斯海姆的活动范围早已远远超出了麦德龙的范围。通过设在瑞士的拜斯海姆控股公司,他还拥有许多互联网公司(如Scout24)和风险资本公司(如XLVenture)。拜斯海姆是一个绝对的隐身迷,但随着麦德龙的上市,上市公司一切都是公开的,他在麦德龙的方面无可隐身。好在他的房地产业和瑞士的控股公司是不上市的。他这些公司的情况可谓无人知晓。
然而,尽管不愿意,拜斯海姆仍然经常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1990年,他从德国电影电视大王雷沃?基尔希手里买下2500部电影,救了当时已经面临完蛋的基尔希帝国。
公众自然注目于像麦德龙这样大企业的老板。但众多的批评谣传(包括2001年传说美国沃尔玛集团要买下麦德龙的谣言)并没能影响麦德龙继续发展。甚至关于拜斯海姆在第三帝国时期曾经是党卫军成员的说法,也既没得到否定,也没得到证实。
前两年,拜斯海姆迷上了互联网。据说,他的控股公司拥有70家互联网公司。同时,他在柏林建造着他自己的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