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讲台上马修教授向众人讲述道:“人类进入现代工业化的时候,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社会对急救医学的需要,急救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综合性临床学科。从1979年被国际公认独立的医学专科,并得到迅速发展。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和关注,并成为政府行为,有的地方已经立法,能快捷、高效地救治各类危重急症患者,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学技术力量与质量,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日益发展及迅速壮大,已经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
第一百一十九章【医生里的老中医】
走在医院里的小花园里,唐晓峰舒畅地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此时唐晓峰的心情非常舒畅,终于借尿遁离开那该死的会议室了,除了刚开始马修的演讲还有些新颖外,其他那些人的演讲根本就是……
唐晓峰叹了口气,慢慢地在花园里漫步走了起来,呼吸着花草间那新鲜的空气,看到前方花树后面有座凉亭,唐晓峰便踱步走了过去。
唐晓峰饶过花树,看到前面凉亭里坐着一个老者和一个年轻的小护士,两人同时回头,两人的目光都对突如其来的陌生人,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关注,那个老者注视着唐晓峰的面孔,脸上还都带着几分惊讶!
唐晓峰原本看到凉亭里有人,便打算离开,看到老者注视着自己,唐晓峰才注目仔细望去,同时他也感到一丝惊讶,凉亭里的老者竟然是上午在院长办公室里,经过刘院长介绍认识的老中医专家钟济民,唐晓峰只有客气地一点头,快步向凉亭走去。
“钟老师,你怎么没有去会议室参加学术交流啊?”唐晓峰走到凉亭里笑着跟老者打着招呼。
“呵呵,我是中医,西医那些东西,我去能出什么来啊,年轻人,请坐!”钟济民手一引,指向凉亭里的一个石凳。
“谢谢,钟老师!”唐晓峰坐下了。
在花树围绕之中的凉亭里,一老一少坐定了,隔着中间一张石桌,这一坐下,唐晓峰立刻有了异样的感觉,一缕微风悄悄而来,凉亭前湖水映动处,给人一种说不出舒畅的感觉。
钟济民看着唐晓峰微笑着说道:“听你的口音,你好象也不是北京人啊?”
“我是山东人!”唐晓峰脸上露出阳光的笑容,“有事吗?钟老师!”
“没什么事!”钟济民淡淡一笑:“想不到秦清收了你这么个学生,果然还是西医不象中医已经没落了。”
“呵呵,老师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瑰宝,怎么可能没落啊。”唐晓峰微笑着说道。
“唉,小唐有时间吗?”钟济民指了指凉亭后面一间小型建筑继续说道:“如果有空,不妨去喝杯茶!”
“你住在后面?”唐晓峰顺着钟济民手指的方向望去,多少感到有点惊讶,只见后面小型人工湖旁一栋秀气的小型别墅建筑,波光鳞鳞的湖水随风而动,那里实在是一个极雅致的居处。
“我一个守着医院混吃等死的老头子,也懒得的走动,所以就将这里当作的平时起居的地方!”钟济民微笑着说道。
“真是一个好地方啊,这是我来到上海见到最雅致的建筑!”唐晓峰望着小型人工湖畔的小型别墅赞叹道。
提起这座建筑,钟济民明显心情愉快起来,他望着唐晓峰微笑着说道:“小唐如果有兴趣,可以进来看看!”一个老年人也许最大的快乐就是把自己的快乐与别人分享!其实,什么人不都也是这样吗?
唐晓峰近距离看着钟济民,这个老爷子脸上历尽风雨沧桑,青石铺设的地面并不干净,上面偶有些残落花瓣,红叶娇艳,莫非是刚刚落下的?
唐晓峰低头仔细看去,居然是青石板上的装饰,院墙是汉白玉,庭院里种植了几棵梅树,枝节横斜,疏影斜映院墙,梅树丛中点缀了几棵花树,庭院当中有一个白玉般的石桌,石桌上是一个黑色油亮的小圆坛,院子的方形体现出一种大气与粗旷,更能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江南韵味!
梅枝斜指而出,如同一个老人伸手邀请客人,枝头的尽头才是房屋的正门,一扇并不大的木门,整个院子看不出半点现代化的特征,但就是这幅素雅与韵味让唐晓峰沉静了下来。
香气缥缈而来,从花树下而来,唐晓峰的鼻子捕捉着香气的来源,是刚才那个小护士手中两杯香茶朝院中的石桌上轻轻一放:“钟主任,茶沏好了!”
“有什么感受?”钟济民坐在庭院里的石凳上,向唐晓峰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我觉得…就象是坐在秋天的大树下,看着满天的落叶飘然而下!”
“是啊!”钟济民轻声叹息:“哪一个人又能逃脱得了时光的抛弃?到了我这个年龄,不坐着看落叶飘落,又能看什么?”
唐晓峰微微一震,很悲观嘛!如果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普通老人而言绝对是一种奢望,但是刚才听钟老爷子的语气,又好象是为中医叹息。
唐晓峰看着钟济民微笑道说:“钟老师说笑了,像你这样的老专家怎么可能被时光抛弃啊。”
钟济民哈哈一笑,拍了拍唐晓峰的肩膀说道:“好了,好了,我这个守着医院混吃等死的老头子,就不用你安慰了。”
唐晓峰闻言苦笑,正想着在说些什么,只见钟济民一摆手,说道:“你既然说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的来瑰宝,那么你就陪老头子我说说医经,道道医理。”
唐晓峰微笑道:“钟老师这是高看我了,不过能够聆听老师教诲倒是学生的荣幸,只是学生才疏学浅,有所偏颇还望老师指点。”
钟济民一笑,气道:“还没开始就想耍滑头,你上午那场手术我也是听说了,连老美都对你称赞有佳,”说着谈笑间,钟济民脸色一变,正色问道:“既然是学医的,《黄帝内经》你总该读过吧,别的我也不问,只问你《黄帝内经》当中‘道’如何讲,如何用,如何融为医理?”
唐晓峰一愣,原本他还以为钟济民会问自己些疑难杂症的药理呢,却没有想到会是“医理”。
中医技术讲究“心法”讲究“悟”,中医心法在于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学习,在于对中医药的信任,更在于对中医药的“悟”。三者相辅相成,而“悟”更关键。
中医里的包含阴阳五行、气、神、魂,而现今诸多学院派之师生及世人,往往先在此问题上被难住而钻牛尖,最终茫然、迷惑甚至排斥。
》》
第一百二十章【再次相遇】
如果要问什么与中医医理关系最密切的话,道家方术思想对医理影响是重大的,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又不能不承认中国上古文化的特殊气质与雄伟气魄了。
上古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敢于假想,敢于追求。
道家认为所谓“人”这个生命,是可以经过修炼,使肉体的人身长生不死,而达到神仙的境界,与天地同体,与日月同寿。
试看,这种想法是多么的雄壮,有多么大的气魄与胸襟。不论人类是否真正可以达到与日月同寿的目的,仅仅是这种假想,已够得上伟大了,是的,西方文化宗教中提到了“永生”,但那仍是精神的、死后的事,与道家的假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道家的这种想法,正是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宇宙在手,万化由心。”事实上,道家并不只是想,并不只是敢于说说而已,他们真正致力于方法的寻求,真要征服人类的躯体,真要控制人类的生命,在他们努力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成就,与中国医理关系至为深切。
医理分为:六气独重燥湿论、湿气论、治湿论、燥气论、风无定体论、暑病论、寒与燥同治论、五行异体同源论、内伤大要论、察脉神气论、外科燥湿分治论、医心论、元会大运论、医法顺时论、药性随运变更论、地天泰论、医主意论、望闻问切论、行气活血求本论、调经宝生论、膏论。正如有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而又有人认为中医和西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才是王道,但总有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结根论底终究脱不掉一个“悟”字,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中医体系和中华文化一样深奥。“阴阳之道”、“天地之道”、“升降之道”、“医之道”、“养生之道”、“养长之道”,这是受到《老子》万物源于“道”思想的影响。此外老子、庄子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聚气养气”、“求生之厚,长生久视”等思想,更是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的养生、预防、医疗等博大体系的形成。
如果是以前,唐晓峰说不定还真要被这概括面广的问题难倒,可是自从他熟读《岐黄玄书》后,对中医学有了进一步更深的理解。
因此,回答起来倒是出奇的顺畅,而对面的钟济民听到唐晓峰把《道德经》中那套思想,以及老、庄的理论毫无避忌的拿来作答的时候,到是显得有些惊讶,最后又问了几个跟医理相关的问题,见都被唐晓峰回答上。钟济民就不免起了兴致,便开始向唐晓峰询问一些中医领域里一些专业的知识。
钟济民望着唐晓峰微笑着说道:《黄帝内经》有句话“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句话直译就是“不治疗已发生的病变,治疗未发生的疾病,不治疗已经乱了的世道,治疗未乱的世道”这恰恰说明了中医临床对预防疾病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医对未病时的病症的把握。中医认为病不是一下就得来的,病的产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治疗未病的中医才是良医。
犹如华佗所说的一样,他的大哥治疗未病,二哥治疗病中,而华佗治疗病入膏肓的人,也因此华佗的名气大过其大哥和二哥,实际大哥和二哥的医术却比华佗高明。
刚开始钟济民起了兴致,到是真打算“指点”唐晓峰一番,可是两个人思想根本就是背道而驰,仔细讨论起来才发现双方理念差别很大。
唐晓峰学习的中医知识,都是来自楚天近留给他的那本岐黄玄书,都是一些失传的古方古法,玄之又玄,而钟济民所学接触的都是一些现世保留的医书,虽然都是治病救人。可是唐晓峰的调理药方可就不如钟济民的调理药方能让普通老百姓接受得起。
众所周知,古时药材丰富所以岐黄玄书中,一些药方的配药具是现世一些名贵药材,而且每副中药这些名贵药材都不放下三五种,一次两次能行,可谁也架不住长年累月这么吃啊,而且中医调理也不是一副两副药到病除的,一般老百姓谁吃的起。
等把钟济民的“医道”研究明白了,唐晓峰受益匪浅之余,也不禁想到现世的药材价格,也明白了为什么现在中医受到冷淡的原由,药贵了普通人消受不起,药质差了价格虽然便宜了,但疗效反而得不到保证,而且还时间长久,还不如到医院找西医“一刀切”。
但唐晓峰不否认,钟济民的医术很高明,最起码在调理人体机能方面,但是迫于现在社会的医疗形势下,钟老爷子也不得不在医院“颐养天年”。
眼见日已西斜,唐晓峰把茶杯朝石桌上轻轻一放:“钟老师,别感慨了,主要都是现在社会的医疗形势问题,再说了,国家现在不也在提倡改格,中医西医,相辅相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