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故事大道理-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不会再写日记了。”
大卫惊愕地醒悟到:儿子心里有了一把锁。
大道理: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谁也不应该侵入另一方的秘密生活,任何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往往在无意中破坏了这种平等,因此,也往往在无意中自行了断了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纽带。可以设想,没有任何信任为基础,教育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等待召唤
米罗的工作非常繁忙,经常有些琐事让他不开心,因此脾气不是很好。
一天,下班后,他看见儿子汉斯坐在桌上,顿时来气了:“你这个混账,给我快起来。”
儿子也不示弱,回敬了父亲,很快,父子俩发生了一场极不愉快地争吵。第二天,米罗发现汉斯不见了,桌上只留了一封信。原来汉斯出走了。
米罗非常后悔,他终于意识到:没有什么比儿子更重要的了!他迫切地想找回孩子。于是他来到街上,在那里贴了很多启事:“汉斯,回来吧!我爱你!明天早上我在西街花园等你!”
第二天早上,米罗来到西街花园,发现有5个男孩等在那里,一问才知道他们都叫汉斯。这些叫汉斯的男孩都是离家出走的,他们等在那里,都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到这来接他!
大道理: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当他们受到伤害时,他们期盼得到父母的爱。
培养“耐心”
有一天小维尼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到公园去玩。”
妈妈当时正在写一篇论文,就对女儿说:“等妈妈把文章写完后再去。”
“不吗,我现在就要去。”
“维尼,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妈妈必须写完它。你先玩一会儿玩具,等会儿我一定带你去,好吗?”
过了一会儿,女儿又来催促:“妈妈,还要等多久?”
当妈妈告诉她还要再等一会儿时,维尼便一声不吭地走了出去。
妈妈写完论文之后去叫维尼:“我完成工作了,走吧,妈妈带你出去玩。”
“不,等一等,这个故事我正看了一半”,女儿捧着一本书,模仿着妈妈的口气说道。
因为终于完成了论文,妈妈也很想放松一下、出去走走。但此时,这位妈妈却很有耐心,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起了女儿。
最后,等到小维尼读完那个故事,母女俩才一起出门。
大道理:有些父母只让孩子等自己,不能让自己等孩子,这往往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得不到尊重,从而不愿接受父母的要求。谨记社会生活对于帮助孩子形成美德是十分有效的。
播种梦想
下乡插队的时候,在青年点宿舍没盖好之前,我和几个知青住在一位姓钱的老乡家里。由于房东是钱姓家族中的长者,又知书达理,村里人都尊敬地称她钱奶奶,遇到难办的家长里短,都愿意同她商量。
钱奶奶有个小孙子叫小勇,大概有四、五岁,那年夏天又从城里到农村的奶奶家来玩。
有一天,小勇兴致勃勃地对钱奶奶说:“我长大了也要来农村,种庄稼!”
“那,你想种什么呢?”钱奶奶笑了。
“种西瓜。”
“唔,”奶奶快活地眨了眨慈祥的眼睛,“那我们就赶快播种吧!”
奶奶帮小勇从邻居姑姑家要来了五粒黑色的大西瓜籽,取来了锄头,在房后一棵大树的树荫下翻松了泥土,然后教小勇把西瓜籽撒了下去,培好了土。他们做完这一切,奶奶对小勇说:“接下去就是等待了。”
当时小勇并不懂“等待”是怎么回事,那个下午不知跑了多少趟,去看他种的西瓜;也不知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了一片泥浆。一直到傍晚,小勇连西瓜苗也没有看到。
吃晚饭的时候,性急的小勇问奶奶:“我都等了整整一个下午了,还得等多久?”
奶奶笑了笑,没说什么。
第二天早晨,小勇一睡醒来就往瓜地跑。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他笑呢!小勇兴奋极了,一边跑一边喊:“奶奶!我种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西瓜!”
小勇长大些以后,自然知道了那个西瓜是奶奶特意让人放到房后树荫下面的。
我们几个知青曾好奇地问钱奶奶:“为什么不告诉小勇,八月不是种西瓜的时节,而且树荫下边也不宜种西瓜……”
钱奶奶说:“我是想在一个不懂事的孙子心中播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让孙子体验一下播种与收获、希望与成功的滋味。”(蒋光宇)
大道理: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受到各种外界条件的限制,然而,给他人快乐、希望、梦想和爱心,却可以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儿子和衣服
一位父亲为儿子买了一套衣服,儿子穿着这一身漂亮的新衣服高兴地跑了出去。等到他回到家时,父亲发现衣服脏得面目全非了,便愤怒地举起一根棍子要揍儿子,并且向他怒吼道:“衣服是花钱买的,你不知心疼,今天非要教训你不可。”哪知儿子不慌不忙地对父亲讲了一段话后,奇迹出现了。
这位父亲不仅内疚地把棍子扔掉,而且还抱着儿子忏悔认错。是什么语言有着如此神奇的作用呢?原来这位儿子说的是:“爸爸,如果你一定要打我的话,能不能稍微等一会儿,等我把衣服脱光了再打,我发现你心疼的是衣服,而不是儿子我。”
一席话使这位父亲顿悟,悔恨不已。
大道理:抱有赏识心态的父母,一定不会因为孩子一点过失而全面否定孩子的,而且还会从这些过失中发现孩子的天赋。
坏孩子与好孩子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做的。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
有一天,父亲说要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希尔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对一个人有这种信心,他就会成功。
大道理: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镜片与望远镜
一天,塞德兹给儿子带回了几块眼镜片,有近视镜片,也有老花镜片。小塞德兹对新奇的事物一向感兴趣,他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没过一会儿就大叫眼花,只好把镜片举到离眼睛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的东西。塞德兹任他淘气,不去管他。当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时,他看到了什么呢?远处教学的尖塔突然来到了他眼前。
他高兴地大叫:“快来看啊,爸爸,礼拜堂的尖塔就在这里!”
从此,他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
大道理: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增长了知识。那种把孩子关在家里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闹钟的功效
阿栋是个九岁的小男孩,每天早上,他很难从床上起来。躺在床上的感觉真不错,他多么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些。妈妈对此有时能够容忍,有时会发脾气,而阿栋却丝毫没有改变:慢慢起来,很不情愿地吃完早饭,然后慢悠悠地去上学。为此,妈妈感到很烦,但又显得很无奈。
后来妈妈买了一个闹钟,她把闹钟送到了儿子的房间,顺便在桌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知道你不喜欢别人早上太早叫醒你。现在你可以自主选择什么时候起床。爱你的妈妈。” 阿栋又惊又喜,他来到妈妈身边,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不喜欢别人叫醒我?”妈妈笑着对他说:“我会算呀。”第二天早上,当闹钟响了之后,阿栋赶忙从床上爬了起来。妈妈见了,微笑着说:“孩子,现在还早,再多睡会吧?” 阿栋语气坚决地说:“不,我上学要迟到了。”
大道理:既然父母已经知道了孩子最讨厌的方式,就应该尽量避免采取,选择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
有人看到你了
正值丰收时节,一个人心术不正,打算悄悄跑到邻居家的麦田中偷一些麦子。“如果我从每块田中偷一点儿,谁也不会察觉到。”他心想,“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加起来数目可就非常可观了。”于是他等到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黑云遮盖了明月,他偷偷带着女儿离开家。
到了邻居家的麦田里后,他压低声音说道:“孩子,你得给我站岗,如果有人来就大声喊我。”
然后这人溜进第一块麦地,开始收割。不一会儿,就听到女儿喊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一听,吓了一大跳,马上紧张地向四周看了看,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把割下的麦子收拾起来,走进了第二块麦地。
刚开始割了一会儿,女儿又大声喊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又马上停下来,立即向四周张望,但还是什么人也没看到。他又收了些麦子,然后来到第三块麦地。
过了一会儿,女儿再次大声叫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又一次停下手中的活,向四周望了一下,但还是什么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把割下的麦子捆好,然后悄悄地溜进最后一块麦地。
“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叫了起来。
这人停止收割,向四下看去,可是仍然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他十分生气,责问女儿:“你为什么总是说有人看到我了?每次我四处看了看,却什么人也没看到。”
“爸爸,”那孩子低声说道,“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
大道理:任何不诚实的行为都无法长久隐藏,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
笨学生开创了新纪元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经常在全班倒数第一,还总是爱问一些老师们很难回答的问题。教他的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愚笨的、昏庸的蠢货”,一些同学们也经常指着他的鼻子取笑他。
一天,爱迪生又向老师发问了,他的“问题”惹怒了老师。于是,老师跑到校长那里狠狠地告了一状,随后开除了爱迪生。
爱迪生自卑地哭了,跑回家去找妈妈。妈妈让爱迪生挺起胸膛,跟在她的身后,她要到学校去“开除”老师。
来到学校后,她当着全体同学的面,义正词严地对老师和校长大声宣布:“总有一天,我将向你们证明,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你们才是真正的大笨蛋!”说完,她带着爱迪生雄赳赳地离开了学校。这样,仅上了三个月小学的爱迪生,就被迫退学了。从此,他再也没有进过学校。
回到家里,母亲对他说:“从现在起,我就是你的老师。不过在我教你之前,我有两点要求:一是无论做什么事情,你必须坚持多思考、爱提问的好习惯;二是你必须刻苦学习。”
爱迪生激动地说:“妈妈,您放心,别说两项要求,就是一百项要求,我也一定照做!”
母亲的做法给了他最大的自信。就从那一天起,爱迪生不再自卑了。他决心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