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权力-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室,少了点,先搞一部分,等以后有了钱,再全部建起来。还剩下七万,打算作为招商引资的奖励基金。”

范卫国说道:“鸿宇,你们那个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我也听说过了。奖励百分之二,是不是太多了?这要是引进十万的资金,就给奖两千,相当于普通干部两三年的工资总和,合适吗?”

说着,范卫国的眉头皱了起来。

“合适!”

范鸿宇毫不犹豫地答道。

“原先我的想法是给百分之五的奖励,后来和高书记商量,她觉得百分之五太多,怕镇里一时半会拿不出这笔钱来,失信于民就不好了。最终改成了百分之二。我还嫌少了……爸,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励太轻,提不起大伙的兴趣啊。”

范卫国没有附和儿子的说法,双眉蹙得更紧,说道:“鸿宇,奖励主要是一种荣耀,不在乎奖金多少。你过于看重金钱的力量,是不是误入歧途了?”

目前全国大环境俱皆如此,奖励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大红奖状,锦旗,荣誉证书等等,像这回范鸿宇荣立一等功,也不见省里给他多少奖金,就是一个荣耀。

管丽梅也插话道:“是啊,鸿宇,你爸说得有道理。现在全地区都没搞这个百分之二的现金奖励,就你那里在搞,要是给人抓住把柄,告你一状,就麻烦了。”

管丽梅可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一直干的行政工作,对体制内的很多情况,非常了解。官场,最忌讳的就是出风头,标新立异。何况范鸿宇搞的还是大额现金奖励,就更加容易引起别人眼红了,被人告状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范卫国点点头,说道:“鸿宇,除了你妈说的这一点之外,还有一点你也要考虑进去。就是跟风的问题。你在枫林搞了现金奖励,其他地方说不定也会搞……”

范鸿宇说道:“爸,那不是更好吗?大家都想办法招商引资,咱们彦华地区的经济就搞活了。”

“没那么简单!”

范卫国摇了摇头,说道。

“很多事情,办着办着,就变味了。你们枫林,或许不会走样,别的地方就难说了。搞不好个别领导干部,就会以此为由,中饱私囊。把国家的钱,捞到自己的口袋里去,还正大光明。”

范鸿宇顿时露出十分佩服的神情。

无他,范卫国这个预测,实在太准确了!

在他所经历的另一个世界,范卫国所言的情形,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单以修路为例,一些官员甚至恨不得将高速公路分割成一米一米的发包出去,捞够油水。

“爸,你说的这种情形,确实会发生,而且会愈演愈烈。不过……我还是坚持要搞现金奖励。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腐败的干部,总是有的,不能因为害怕腐败,我们就不搞建设。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我们必须把经济搞上去,让大多数群众的生活都富裕起来,才能最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至于有人要腐败,那也好办。腐败一个,就处理一个。”

范鸿宇雄赳赳地说道,然后在心里鄙视了自己一把。

这话是真的说得太不靠谱了。

不要说他现在只是区区的范副镇长,就算有朝一日,他黄袍加身,走上神坛,朝南而坐,只怕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至少,在枫林镇,我能保证这一点。”

随后,范鸿宇又加上一句,免得自己总是鄙视自己——我现在就是个副镇长,只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的地方,咱真的管不着。

“嗯……总之要谨慎!”

范卫国沉吟稍顷,轻轻颔首,叮嘱了一句。

范鸿宇说的也没错,新的东西新的举措,总得有人去进行尝试,不然就永远都没有进步的机会。

“爸,我接下来就要去南方,联系一下设备的事,顺便看看能不能引点资金项目回来……”

范卫国诧异地说道:“你不是已经在搞饮料厂和五金厂了吗?这两个工厂都还没搞好,又想着要引进其他项目?鸿宇,奋发向上,工作努力是对的,但也要适度,不能冒进。贪多嚼不烂。”

范鸿宇笑道:“爸,这回啊,我想去南方引进的项目,不是给枫林搞的,是打算引进到咱们宇阳来。”

“啊?给宇阳引进项目?引进什么项目?”

范卫国更加感到诧异了。

“肉食品联合加工厂吧,我打算搞这个项目。爸,我是这么计划的……枫林那边,丘陵多,坡地多,种粮食不怎么靠谱,农民的收入增加不多。我认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以村组为单位,组成多个农业合作社,统一放牧饲养肉牛和肉羊。我们南方气候好,雨水充沛,饲养的肉牛肉羊,肉质比北方的鲜美,价格也更高,更受市场欢迎。尤其受香港,欧美等国家的欢迎。这个要作为主体产业来搞,基本上百分之六七十的农户都能受益。但是,肉牛肉羊养多了,销售就成问题。活牛活羊销售,是一个方面,肉食品深加工也是一个方面,得两条腿走路。枫林地盘太小,养不活一个大型的肉食品联合加工厂。所以我建议,在宇阳搞这个项目。爸,宇阳的自然条件,和枫林是一样的,很适合发展大规模的养殖业。咱们再把肉联厂建起来,打开销路,这是一个非常来钱的项目,县财政和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因此受益匪浅。”

范鸿学随即说道:“爸,我觉得鸿宇这个建议非常好。”

管丽梅也说道:“是啊,老范,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说着,望向范鸿宇的眼神就变得亮晶晶的,这个二儿子,确实是越来越有本事了,还帮他爸爸筹划起大事来啦。

范卫国微笑点头:“我也没说不对啊……嗯,我看这事能行,可以搞起来。”

第175章 霸气侧漏

彦华汽车站,赵歌和朵朵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流行的高腰连衣裙,宝蓝色和粉红色的皮凉鞋,显得身材极佳。

两个女孩子吃着冰糕,在一起交头接耳,嘀嘀咕咕,不时传出欢快无比的清脆笑声。

不远处,穿着白色短袖衬衣和黑西裤的范鸿宇和夏言,在吞云吐雾,抽着烟,也很惬意的样子。不过夏言还是对今天的装扮有点不大习惯。依照他的性子,他更喜欢穿大裤衩子,趿拉一双拖鞋。多舒服!

但今儿不一样,今儿他们要去省城坐飞机,飞南方。

夏言长到二十一岁,还是头一回要坐飞机呢。

不穿得庄重点不行。

而且二哥说了,到了南方,有“大人物”要亲自接机,那就更要穿得体面,不但是给自己争面子,还得表示对朋友的尊重。

“小罗他们,后天可以赶到江口吧?”

范鸿宇边抽烟边问道。去洪州的大班车,还要等半个小时才出发。这天气太热,出门的人不多,在汽车站候车的乘客寥寥无几。从彦华去洪州,大班车要颠簸好几个小时,实在是难受。

夏言点点头,答道:“嗯,他们三个,从明珠直接去江口,坐火车,比较慢,要二三十个小时。”

八七年的铁路交通,确实是够呛。

小罗等人,就是跟着夏言操作国库券生意的。最近这几个月,国库券生意已经“升级”到一个新阶段,不再仅仅是收购私人手里零星持有的国库券,而是做起了“批发”。

国库券去年就放开了自由买卖交易的渠道,各大银行柜台都有销售。眼下,电脑网络还是传说中的事务,全国各地的银行,自然不可能像后世那样,实现了自动联网。信息沟通非常费劲,不同的银行,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沟通很少,许多时候都是各自为政。

这就“有机可乘”了。

在范鸿宇的指点之下,夏言和赵歌收集了全国各主要大城市的报纸,从报纸上寻找信息。结果,他们发现,陇西省省会秦关市的银行,挂出的国库券交易牌价,和明珠市银行挂出的交易牌价有明显的价差。八七年国库券,百元面值的,秦关市工行购入价是九十六元,售出价是九十八元;而明珠市工行挂出的交易牌价,购入价为一百元,售出价则是一百零二元。秦关市工行和明珠市工行之间的牌价,相差了两元,百分之二。

明珠号称东方大都会,经济远比秦关市活跃,这个价差非常正常。

一般人就算看到了这个价差,也无动于衷,完全不可能意识到这中间存在的商机。

范鸿宇凑巧知道。

在另一个世界,范鸿宇曾经看过某位股市风云人物的传记,那位风云人物自述,他的人生第一桶金,就是这么赚到的。用十万元本金,在两地之间来回滚动,不出半年,就差不多赚到了十万元。

简单来说,那位风云人物,在秦关市购入十万元国库券,乘坐火车赶到明珠市工行出售,利润两千元。而八七年的时候,出行的费用极其低廉,从秦关市到明珠市一个来回,坐车七天,加上住宿费,餐饮费,节俭一点的话,花不到两百元,净利润超过一千八百元。一个月下来,“利滚利”,他就能赚一万元以上。到了下个月,则会赚到更多的利润,呈几何级数累加。

这个赚钱的方式,太简单了,“山寨”起来,毫不费力。

那位风云人物主要是靠自己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到了这个好办法,而范鸿宇则是“复制”,自然比他制定的计划还要周全。通过仔细寻找核查,他们不但发现了秦关和明珠之间的价差,还发现了其他好几个城市银行挂牌交易价与明珠市银行之间的价差,燕北省省会铁门市的价差,甚至比秦关的价差还要大,售出价是九十七元,有百分之三的价差。而铁门到明珠的距离,远远要短于秦关到明珠的距离。

范鸿宇当即吩咐夏言等人赶往铁门市,兵分两路,小罗带一个人在铁门市组建“收购团队”,继续收购铁门市民间的零散国库券,夏言则带一个人往返于铁门与明珠,大额滚动。

他们的本金,已经超过了十万,差不多达到了十五万,由铁门到明珠往返一趟,也只需要四天时间,比秦关到明珠的往返时间差不多缩短了一半,一个月可以往返七八趟。加上小罗在铁门就地收购的零散国库券,利润率远在银行交易之上,两样加在一起,雪球越滚越大。

关于这趟生意,夏言在电话里跟范鸿宇说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

夏言提着十几万现金,带着小兄弟来到铁门市某家银行营业部的国库券交易柜台,劈头就问:“小妹,有国库券吗?”

银行女工作人员头也不抬:“要多少?”

“你们有多少?”

夏言牛皮哄哄地问道。

“小妹”猛地抬起头来,望向夏言的双眼瞪得老大。

霸气侧漏啊!

不过夏言悠忽之间,便红了脸。原来他猛然发觉,这位“小妹”的年纪,至少比他大了十几岁,足可以当他的阿姨。

阿姨在银行工作了好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买国库券的顾客,口气这么大。

夏言竟然敢问银行“你们有多少国库券”!

当夏言把十几万现金摆到柜台上时,阿姨的眼珠子差点瞪了出来。

自然,后面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夏言证件齐全,带着正式的介绍信,不是什么坏人,购买大量国库券也是为了支援祖国建设,银行方面竭诚欢迎。

范鸿宇当时听到这个故事,笑了好一阵。

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他看的传记里,那位风云人物也描述过类似的情形。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那位风云人物是否在“重操旧业”?

不过就算他依旧在干这一行,也没关系。

相对于全国那么庞大的国库券市场来说,区区二三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