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云在平稳了物价、平稳了粮价之后,稍稍喘了一口气。他很快就发现,他肩上的一担“炸药”,那物价已不大会爆炸,但是粮食仍是个大问题,弄不好就会来个大爆炸。
在着手解决粮食问题的时候,陈云很成功地解决了棉花问题。
1950年,中国棉花总产量为1420万担,不够用。这样,在1951年,计划把棉花总产量提高到2100万担,以解决穿衣问题。
陈云采用的方法是“以价格指挥农民”。他经过仔细摸索,把粮棉比价定为8∶1,即8斤粮食才抵1斤棉花。
于是,农民们纷纷转向种棉。棉田面积迅速扩大,棉花产量迅速上升,果真在1951年达到预期的产量。到了1952年,增至2607万担。
这么一来,棉花产量又超出了需求。
于是,陈云又以价格进行“指挥”:把粮棉比价从8∶1调整为7∶1。
这下子,农民纷纷转向种粮。1953年,全国的棉田面积比1952年减少了594万亩,棉花产量减少了257万担。
棉花的问题解决了,粮食却是一道大难题。
那时候的中国,已有着4亿多人口。这么多张嘴,吃饭是个大问题。中国古语道:“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倘若没有饭吃,这天下非乱不可。
1952年,国家收购的粮食为660多亿斤,扣除返销粮之后,只有560多亿斤,差额达100亿斤上下!
中国人口众多而耕地有限,粮食严重不足,成了困扰陈云的大问题。陈云所挑的粮食这个“炸药”桶,随时有着爆炸的危险。
1953年,东北又遭水灾,粮食减产,粮食贩子开始活跃,全国的粮贩子一下子猛增到几十万人。这些粮贩子开始囤积粮食,有些地方出现抢购粮食、哄抬粮价的现象。
粮食这个“炸药”桶,已经在冒烟了!
这样,在1953年,陈云开始集中精力解决粮食问题。
陈云研究了中国市场粮食的流通规律:粮食要从农民那里收购,然后由国家或商人售给消费者。
这样,陈云以为,处理好中国的粮食问题,必须处理好4种关系:
国家跟农民的关系;
国家跟消费者的关系;
国家跟商人的关系;
中央跟地方、地方跟地方的关系。
第21章 经济专家(3)
在这4种关系之中,最主要的是2种关系:一是国家跟农民的关系,二是国家跟消费者的关系。
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陈云提出8种解决方法:
一、又征又配——农村征购,城市配给,硬性办法;
二、只配不征——可能买不到粮食;
三、只征不配——结果会边征边漏;
四、原封不动——自由买卖,结果必乱无疑;
五、临渴掘井——到最困难时才想办法,还不如现在下手好;
六、动员认购——政策有明令,比强征好,没有把握;
七、合同预购——有一个数量问题,还有一个时间问题,今年来不及了;
八、各行其是——办法可以试,要考虑影响,考虑结果。
陈云权衡8种方法的利弊,认为只有采取第一种方法,才能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所谓“又征又配”,就是说,国家对农民“征购”粮食,而对消费者则采取“配给”粮食。
为了制定这个“又征又配”的政策,陈云曾经仔细研究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时期和日伪占领东北时期使用的方法,比较了德国和苏联使用过的方法,在这样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才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陈云曾生动地说明了“征购”的必要性。他说:
鉴于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必须采取征购的办法。如果继续采取自由购买的办法,我看中央人民政府就要天天做“叫花子”,天天过“年三十”。这个办法是不是太激烈了一些?
可不可以采取自由购买的办法把粮食买齐呢?如果能够买到的话,那当然是求之不得。我这个人不属“激烈派”,总是希望抵抗少一点。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不搞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之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现在的问题是要确实把粮食买到,如果办法不可行,落空了,我可以肯定地讲,粮食市场一定要混乱。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陈云又对“配给”作了这样的说明:“配给”这个名词有点不太好听,一说就想到日伪统治时代的情况。现在改了一个名字,叫作“计划供应”,是粮食部长章乃器先生想出来的。我们的配给不同于日伪时代的配给,那时是油、盐、酱、醋都配给,现在配给只是粮食。那时的配给量填不饱肚子,我们现在的配给量可以吃饱。种类不同,数量不同,至于性质那更是完全相反的。
由于粮食问题颇为紧迫,1953年的国庆之夜,在天安门城楼的会见厅里,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讨论陈云的方案,当场拍板。当时还决定由邓小平代中央起草决议。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就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
所谓粮食的“计划收购”,被称之为“统购”;粮食的“计划供应”,被称之为“统销”。陈云的这一方案,被称之为粮食“统购统销”。
由于实行了“统购统销”,陈云解决了粮食问题。
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
可以说,“统购统销”是陈云在平抑全国物价之后,在经济上采取的另一重要措施。
“毛主席在生理上是不能万岁的”
1954年2月10日,陈云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说了一番颇为尖锐的话。陈云说:“毛主席万岁”这是一个政治口号,但是毛主席在生理上是不能万岁的。
我在这里,在四中全会上,说毛主席不能万岁,这似乎不太好,但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毛主席是不能万岁的。
陈云居然说“毛主席是不能万岁的”,其目的在于说不仅毛泽东不能“万岁”,他和中共的高级领导人们,也都不能“万岁”。由此,陈云言入正题,即在他们这一批中共高级领导人死去之后,如何防止领导权落在野心家手中。
陈云说:
我们这些高级领导人,行年有40几岁的,有50几岁的,有60几岁的,也有70几岁的,将来一批一批地要死去,同时一批一批地补上来。我们不能保证不出野心人物,但是我们可以想方法使乱子不闹大。出了野心人物的时候,乱子闹得不大,关键是什么呢?
我看关键是在几百个高级领导人,就是省(市)委书记以上的干部及军队中的负责干部。如果这几百个人有高度的革命觉悟,有高度的革命嗅觉,那么,出了李国焘、王国焘也容易把他揭露。如果这几百个人觉悟不高,嗅觉不灵,出了野心人物的时候可能会闹不团结的,甚至可能闹到党的分裂。出大乱子出在什么地方呢?就在这几百个人里面,首先是在座诸公,穿黄衣服的,穿黑衣服的,党头、政头、军头这几百个人。如果出了野心人物,能否迅速地把他揭露,不闹成大乱子呢?那也决定于这几百个人。只要这几百个人头脑十分清醒,革命胜利就会有保证。
那时的陈云,不过49岁。他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说了这么一番话,其原因在于如他所说,从“1945年‘七大’到现在”,有“几个主要的领导同志”“跌了大筋斗”。
这“跌了大筋斗”的,就是高岗和饶漱石。
1954年2月6日至10日召开的中共七届四中全会,胜利地粉碎了高岗、饶漱石反党篡权的阴谋活动,这是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之后第一次党内的尖锐斗争。毛泽东当时在休假,没有出席会议,会议由刘少奇主持。
1952年底、1953年初,高岗和饶漱石分别从东北和华东调往中央,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和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高岗称中共中央存在“圈圈”和“摊摊”,欲取代刘少奇和周恩来,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并担任政务院总理。
高岗联合了饶漱石,又在暗中联络了林彪。
1953年12月,当毛泽东提出在他休假期间委托刘少奇代理中央主席,高岗便私下活动由他代替刘少奇。
毛泽东发觉后,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指出:“同志们!我认为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叫做刮阴风,烧阴火,一股地下火……”
毛泽东所说的“别人”,正是指高岗。
作为“五大书记”之一的陈云,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意见一致。
毛泽东认为,要拉林彪一把,便派出陈云专程赴杭州,跟因病在那里休养的林彪面谈,传达中央的意见。
林彪立即“急转弯”,从高岗那里滑脚。
这样,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在批判高岗时,就没有涉及林彪。
陈云在会上作了题为“高级领导人要提高革命觉悟”的发言。除了上面已经引述的内容外,陈云还指出:
同志们,人家对你鼓掌的时候,那可要很小心。一个人在人家鼓掌时,他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小心谨慎,一是昏头昏脑。昏头昏脑就很可能是跌筋斗的候补者。
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改称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国务院的副总理,由最初的4位增至10位。最初的4位副总理之中,除了陈云之外,董必武、郭沫若、黄炎培都不再担任副总理。这次任命的10位副总理是:
陈云、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
陈云在10位副总理之中排名第一,李先念协助陈云抓经济。李先念曾说:“我一生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徐帅(徐向前),教会我打仗;一个是陈云同志,教我管经济。”
陈云在出任副总理之后不久,曾回故乡调查研究。这是他阔别故乡多年之后,第一次回乡。那是1955年1月中旬,陈云回到了故乡。
陈云乘火车在沪杭铁路石湖荡车站下车,先到青浦小蒸乡,住在老战友陆铨家,再去练塘镇。正值寒冬,河面结冰,他坐汽轮到练塘,一路敲冰前进。
在家乡,他又约见那两位农民曹象波和曹兴达,听他们谈对于粮食统购统销的意见。
他们向陈云反映了农村干部收购“过头粮”(超计划收购的粮食)的问题。
陈云还在家乡了解关于“周转粮”(即“调剂粮”)的问题。
此后,陈云还3次回故乡。
第二次是1955年5月下旬,他在青浦了解中共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第三次是1957年3月,由于青浦县是中国血吸虫病的重灾区,他主要去了解血吸虫病的防治情况。
第四次是1961年6月27日至7月11日,他在小蒸乡和农民们座谈,了解公社化以后的农业生产和养猪方面的问题。陈云根据这次回乡的情况,向毛泽东反映,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后文将会详述。
陈云回乡调查,曾对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