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日蒋会谈未能实现——当时为了迎接 日本方面中国派遣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到长沙会谈,已开始修缮长沙机场和 清除洞庭湖中的水雷。突然出来的百团大战迫使蒋介石缩回了伸向日军方面 的手臂,而这实际上挽救了蒋介石本人,使他成为领导中国抗战的领袖而避 免了汪精卫的命运。这样,日本迅速结束中国战争的图谋也就完全失去了实 现的可能性,对此,日本自己也不讳言,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 二分册第55页载: “恰好7月10日滇缅通道被封锁,援助物资的运输被切断。美国通信社 驻重庆记者毫不讳言地说,由于英国封锁了滇缅通道,中国人中关于对日中 和平问题的议论急剧上升,战争将在6个月结束,政府将迁都南京。这在昭 和15年 (即1940年)6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时间内,的确出现了似乎事 变行将解决,日中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所以,应该说8年的日中战争中, 蒋介石感到危机严重的,实际上是在宜昌失守的时候。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 和平谈判的危机,突然发动了如下节所谈的百团大战。” 击破国民党制造的 “八路军游而不击”、“不打日军、专打友军”等谣 言,也是发动百团大战的原因之一。虽然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而成的 统一战线领导的,但从一开始双方就进行着限制与反限制的激烈斗争,这事 关抗战胜利后双方的力量对比问题。毛泽东目光长远,提出向广大的敌后进 军,创造自己的力量,这一方面是抗日举动,能赢得广泛的舆论支持,另一 方面又可壮大自己力量,也使蒋介石无话可说。到 1939年底,八路军在不到
…………………………………………………………… Page 70……………………………………………………………
一年半的时间里于华北建立了上百个县的抗日政权,武装力量近 40万。对 此,蒋介石当然不能等闲视之,他也遣军北上,与中共争夺控制范围;不惜 解散抗日政权,残杀抗日军民来 “收夏失地”。这乃是平江惨案(国民党第 27集团军杨森部袭击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惨杀和活埋新四军官兵)、博山惨 案 (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行政专员兼保安司秦启荣部袭击八路军山东纵队, 惨杀八路军团以下指战员400余人)、深县惨案 (国民党河北省保安司令张 荫梧部袭击深县八路军后方机关,杀害八路军干部战士400多人)、确山惨 案 (国民党河南确山县组织指挥部队进攻新四军第八团留守处,杀害新四军 官兵及家属200余人)、晋西事变 (阎锡山派部队袭击抗日决死队和八路军 晋西独立支队)及 1940年2月朱怀冰、庞炳勋、张荫梧等联合进攻八路军总 部的背景。 中共方面没有忍气吞声,而毫不犹豫地自卫反击,以武装反摩擦,1940 年2月,在朱德、彭德怀、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等的共同指挥下,一仗 消灭”摩擦专家”朱怀冰部3万余人,稳定了局势。国民党输了理,又吃了 亏,便开动宣传机器上阵,说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毫无攻绩而言”,“未 闻八路军有团长为抗战而阵亡者,更未闻八路军的师长为抗战而负伤者!” “游而不击,发展实力”,“八路军判变投降,专打友军,是汉奸、伪军” 等等。使很多人对八路军产生误解和怀疑,对此有必要用事实给以还击。 发动百团大战的第二个依据,也是最主要的依据,还是给予日军新的打 击。当时,日军已停止正面战场的进攻,将兵力重点转移到华北,对八路军 控制的根据地不断 “扫荡”。他们依据几条交通线逐步向根据地推进,扩大 占领区,增多据点。特别在河北、山西一带实行“囚笼”政策,修路筑堡, 封锁河川,分割根据地,缩小抗日力量的机动范围。日军的据点在主要道路 上相隔距离仅一里路,大大限制了八路军兵力的行动。另外,八路军的给养 供应也因日军 “治安强化”政策而感困难。彭德怀在1940年4月25日给各 兵团负责人电报中说:日寇现正在拼命修筑道路,……此种阴谋若不积极求 得阻止与粉碎,待其完成,将会予我坚持敌后之抗战以极大困难和不利。为 此,八路军必须给敌人新的打击,决定发动交通大破袭战,破坏日军的 “囚 笼”政策——消灭朱怀冰部队后,八路军有必要、也有可能集中力量对付日 本军队了。 制定交通大破袭战役计划的任务由彭德怀负责(八路军总司令朱德1940 年4月回延安)。4月份,彭德怀、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同聂荣臻(晋 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小平(129师政委)、刘伯承(129师师长)、 陈赓等在129师师部驻地——山西省榆社县潭村举行反摩擦战役下一步计划 的讨论时,酝酿集两大区主力 (晋察冀军区和太行区)合作破袭正太铁路。 如果日军丧失对正太路的控制,他们在山西的占领军的一切运输补给将难以 保障,使其陷于极大困境而有利于八路军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敌后根据地 联成一片。同时,破坏正太路有利于华北抗日军民打破 “囚笼”政策,恢复 力量,回击国民党制造的 “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 为进一步落实作战意图,彭德怀委托左权于7月中旬赴129师师部,征 求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意见。左权传达了彭德怀关于战役的总设想,并说明这 次破击战的主要目标放在正太路上,但平汉、同蒲、白晋、平绥、北宁各线 都要配合行动。参战部队主要是八路军 129师、120师、晋察冀军区部队和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其他部队可自行派兵。这个计划当即得到刘伯承和邓
…………………………………………………………… Page 71……………………………………………………………
小平的赞同,处事一贯明确果断的邓小平说: “这个设想我看行,可以这么 干。”之后,八路军总部制定了大破袭战役的作战计划。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传出的一束束无线电彼下达关于大举破 击正太路战役的预备命令,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这封注明 “十万火急” 的绝密电报发到延安,立即被抄送给毛泽东、王稼祥、朱德、张闻天、王明 等人和作战局。1959年庐山会议及其后,彭德怀曾被指责为背着毛泽东发动 百团大战,由于这个命令延安收文原件在案,真相最终得以澄清。命令要求 晋察冀军区派出10个团,第 120师派4个至6个团,第 129师派8个团,加 上炮兵和工兵,总共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参战,其他部队可自行派兵参战。 命令指出了此次战役的目的是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 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和据点,较长时期的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张战果, 扫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以致完全截断该线交 通。随后,各部队进行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8月8日,八路军总部正式 发布行动命令,规定战役于8月20日夜开始。 20日晚8点,正太路战役正式一开始,各部队投入大量兵力在多条铁路 线上同时进行大规模破袭。22日上午,彭德怀和左权在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 情况汇报时,作战科科长王政柱报告说八路军实际参战部队,正太铁路有30 个团,平汉铁路芦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铁路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 津浦铁路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 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7个团,宁武、奇岚、静 乐公路4个团,加上其他部队,共计105个团。左权听后脱口而出一句话: 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要仔细查对确数。彭德怀当即接话道:不管一百 零几个团,这次战役就叫百团大战好了。此后,正太战役改名为百团大战了。 整个战役,共进行三个半月,经历正太战役、榆辽路战役和反扫荡战役 三个阶段。八路军40万人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克日军据点293个,毙 伤日伪军2。57万余人,破坏铁路和公路1900多公里,使正太铁路中断1个 月之久。此战打击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拖住了日军进攻西北、西南的后 腿,遏止了妥协和平逆流,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百团大战的消息从华北前线传向延安、传向大后方、传向全国后,得到 舆论的广泛赞扬。重庆 《大公报》、《新蜀报》、《新民报》、《力报》等 都争先恐后地刊登百团大战的战绩,刊登周恩来向各界发表的关于百团大战 的谈话。中共中央书记处等首脑机关也都肯定了百团大战的意义。9月18日, 延安举行了有 2万余人参加的 “纪念九·一八庆祝八路军百团大战胜利大 会”,向彭德怀及广大的英勇战士致敬。30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对百团 大战极为高兴,他说:德怀同志,百团大战真叫人兴奋,这样的仗可否多搞 一两次。泽东。 就在中国人欢呼百团大战的时候,日军却集中兵力以空前规模讨伐八路 军,再次对中共造成压力,加上国民党军的摩擦和华北天灾,各抗日根据地 从1941年起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百团大战暴露了八路 军实力引起日军报复,从而导致根据地的困难。毛泽东也是这种看法。此后, 对百团大战的评价日渐变低。特别在1944年整风运动中召开的总结华北工作 的会议上,人们强调了百团大战的副作用,对彭德怀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 这些意见,彭德怀并不服气,虽然他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但仍认为百团大 战成绩为主,他说: “这个战争是不是该打?我觉得可以打。但是,延长三
…………………………………………………………… Page 72……………………………………………………………
天不对。一是回头反扫荡,自己搞不赢,二是对敌报复估计不足。故此,在 战役上有些过分,以后,关家恼战斗上又打硬了一点。总之,胜利多,损失 少。损失,主要是129师、决死队多一些。” 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反对“百团大战造成八路军敌后抗战极端困难局面” 的看法,如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张宏志就为彭德怀辩护。他认 为日本于 1941年后在华北给八路军造成巨大压力的原因是出于其仰赖华北 以支撑其称霸亚洲的强烈欲念,是日本军方出于维护战略生命线的救命之计 ——华北地区对日本侵略战争具有极端重要的地位,被日本称为 “中国大陆 指导战争的基地”和 “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从军事上来说,华北对日 本起战略脊椎作用。当时日本的战略是北攻苏联、南打英美,打中国正是从 中央突破,以建立“南北准备态势”。为此必须确保华北,因为它北接满洲 (延伸至朝鲜)、南接江淮(延伸至广州),倘华北不稳,日本的中国大陆 线便断了脊梁,中央塌则两头垮:从经济上来说,华北对日本亦十分重要, 因为上海、武汉、广州等占领区甚小,经济价值不大,而华北地域广大,物 资丰富,是日本侵华军赖以生存和总动员所需资财的战略基地。这样,巩固 和确保华北就成了日本进行和继续战争的根本利益所在。日中战争转入相持 阶段以后,日本军队从未放松对华北反日军民的进攻,随着他们进入太平洋 战争的准备和实施对美开战,日本对华北的需求更加紧迫,以保证华北秩序 的稳定和更多地掠夺资源。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