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两天激战,参加战斗的步兵80师和第7装甲师无尺寸之功,未能渡过摩泽尔河。
第三天,德军甚至反守为攻,占领了马尔巴什。在梅斯、多尔诺等地,第11步兵师和第7装甲师则被敌人猛烈的炮火压制在各自的阵地上。
直至12日,第7装甲师终于渡过摩泽尔河,进入阿纳维尔的桥头阵地;第80师在迪厄卢阿强渡成功;第4装甲师则扩大了南锡以南的洛雷桥头阵地。
此时,由于第3集团军的猛烈进攻,把大批德军吸引到了这一地区。第1集团军则乘机突破了“西墙”进入德国境内。
9月19日,第3集团军在友邻部队辉煌战绩的 2激励下,发起了强大攻势,打算突破“西墙”防线,攻占沃尔姆斯。尽管受到德军的顽强阻击,但还是取得了稳步的进展。至25日,左翼的第20军越过了摩泽尔河,距梅斯仅5英里;第12军已经占领了南锡,并向河东岸推进。
就在第3集团军又一次要大步前进的时候,盟军最高司领部鉴于部队面临着后勤系统完全崩溃的危险,无法再发动全面攻势,因此决定:在安特卫普港启用之前,物资优先供应给北路的第21集团军群和第1集团军,第3集团军则转入防御,直至供应条件许可时再发动新的攻势。
接到这一命令,巴顿感到十分沮丧,他和他的部队就像笼中困兽一样焦躁不安。巴顿对部队官兵强调指出 :“由于面临着严重的供应问题,第3集团军奉命在战场上采取守势。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特别注意:1、我军的作战态势的改变必须对敌人严格保密,以牵制住更多的敌人。2、控制一条合适的出击地带,以便恢复攻势时可以迅速行动。”“我们只不过是在等待信号,以恢复我们对敌人的进攻。”
1944年10月18日,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在布鲁塞尔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艾森豪威尔将军传达了下一步的作战任务:第1集团军于11月初从亚琛发起进攻,突破敌莱茵河防御;第9集团军保护其 右翼,向北发展,与从奈梅亭向东南推进的蒙哥马利的集团军群汇合;而后,第9集团军向北,第1集团军向南,包围鲁尔;第3集团军的任务是,在后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从沃尔姆斯和美因兹之间渡过莱茵河。
巴顿对部队官兵进行了战斗动员,他慷慨激昂地说 :“莱茵河距此有132英里,如果我们这支部队能够勇猛凶狠地展开进攻,迅速插入‘西墙’后敌军防御空虚的地点,那么,战争在我们到达莱茵河之前就结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在进攻时,要拿出拚命的劲头来,前进,前进,再前进 !”
第3集团军的进攻定于11月8日进行。清晨5时,400门大炮同时向敌阵地猛烈轰击,火光映红了天际,大地剧烈地颤抖。炮火准备过后,担任主攻的第90师很快打过摩泽尔河,突破了工事坚固的柯尼希斯马克尔地区和马奇诺防线。 第10装甲师紧随步兵的先头突击部队,一路向北推进。6时,第12军也开始从萨尔直接挺进,第80师的3个步兵团在北翼齐头并进一马当先。
上午10时,盟军数百架轰炸机飞临上空,对敌阵地实施狂轰滥炸。刹那间,地动山摇、惊心动魄。随后,装甲部队以迅猛之势向敌军扑去。巴顿见状兴奋得大喊大叫:“我他妈的简直要为德国人感到悲哀!”
当天下午,所有部队均顺利到达预定目标。
11月22日,敌军自诩为“坚不可摧”的要塞——梅斯在巴顿的猛烈攻势下投降了。该要塞自1301年的数百年来第一次被强攻占领,它充分显示了第3集团军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
在此后的战斗中,巴顿指挥部队克服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自然条件以及德军的殊死顽抗,缓慢而稳步地向前推进。12月8日,他们攻占了德里安堡垒群。到12月中旬,将德军从摩泽尔河、尼德河和萨尔河三个牢固的防御阵地赶走,终于突破了“西墙”,控制了德国的重要工业区——萨尔盆地,并牵制了大批德军,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北路的主攻。
由于气候、地理条件以及物资补给方面的限制,加之德军的顽强抵抗,盟军第1和第3集团军在突破“西墙”的战争中进展极其缓慢。使得希特勒赢得了集结重兵的宝贵时间,决定于12月17日在阿登发动突然性的强烈反攻。
阿登山区是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和巴顿第3集团军的接合部,有80英里宽,但只有米德尔顿缺编的第8军把守,兵力十分薄弱。
17日凌晨5时30分,德军2000门大炮一齐向第8军阵地疯狂轰击,随后,两个装甲集团军,13个步兵团组成的第7集团军共20万兵力,潮水般向毫 5无防备的美军第8军汹涌而来。第8军立时阵脚大乱,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第8军的告急电报纷至沓来!
12月19日,在凡尔登布莱德雷的司令部里举行了高级军事会议,由艾森豪威尔主持。决定对德军南翼迅速发动反击。从第3集团军抽出3个师,加上第8军共6个师的兵力,由巴顿统一组织指挥这一行动,其主旨是在北部堵住战线上出现的巨大的缺口。
在巴顿的指挥下,第3集团军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只用了3天时间,战线的转移工作顺利完成,把一支几十万的部队,从萨尔地区快速调往阿登山区,实现了战线由南向北的全面转移。
巴顿将作战重点集中在巴斯托涅。这是一个不足4000人口的平凡小镇,但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有7条公路在这里汇合,是阿登南部的交通要冲。盟军控制了它,就能破坏德军的补给系统,从而牵制住大量德军。
12月22日晨6时,进攻开始。第3军在军长米利金指挥下,迎着暴风雪大踏步前进;左翼第4装甲师和右翼的第26师也十分顺利,各前进了十几英里;第80师则攻占了梅尔齐希。
为了争夺巴斯托涅,德军不断发动围攻,但占驻该地的美军顽强坚守,始终屹立在德军的突出部上, 成为德军大举进攻范围内的一个坚固支撑点,使其不敢贸然向美军纵深发动大的攻势。
1945年元旦来临了。巴顿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迎接新的战斗的一年到来,他命令:第3集团军的各炮兵部队在午夜12时用最猛烈的炮火向敌军持续炮击25分钟。辞旧迎新的炮声停息后,巴顿和第3集团军的全体将士听到了德军阵地传来的阵阵凄惨的哭叫声。
随着美军的胜利前进,战场形势迅速好转。到元月中旬,巴顿已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德军的进攻已是强弩之末,围歼敌军的时刻已经来到。元月16日,巴顿命令部队从南北两路全速向赫法利策推进,拦腰斩断德军的突出部,在赫法利策会师。23日,美军攻占圣维特。27日,第3集团军的前锋已抵达乌尔河。29日,巴顿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阿登战役以美军的彻底胜利而结束。
阿登战役给德军以惨重的打击,但希特勒决不会就此认输,他们在莱茵河西岸仍有85个师的兵力,肯定要与盟军在莱茵河背水决一死战。于是,艾森豪威尔决定,再发动一次大的战役,全线出击,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
艾森豪威尔所草拟的“作战计划大纲”的基本点是:消灭莱茵河和摩泽尔河以西的敌人,以鲁尔北面 为主攻点,强渡莱茵河。整个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莱茵河进军;第二阶段是打到莱茵以及更远的地方去,蒙哥马利的进军路线是从鲁尔以北的下莱茵省进入德国北部平原。布莱德雷则向美因兹—法兰克福地区作辅助性进攻,与苏军会师。
临战之前,艾森豪威尔又对计划做了调整:命令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集中力量发动攻势,夺取从奈梅亨到杜塞尔多夫的莱茵河西岸地区。在这一阶段,第1集团军改归布莱德雷指挥,其任务是占领鲁尔大坝,同时保护第9集团军的南翼。当第9集团军抵达莱茵河之后,第1集团军立即向科隆进攻,占领该城后向南推进,切断莱茵河西岸敌人的退路。按照这个作战方案,巴顿的第3集团军又被搁置起来。
巴顿对于上司的安排极度不满,他决心违抗命令,自行其事。他对部下公布说 :“让我们美军呆在这里袖手旁观,这是一种愚蠢而又不光彩的结束战争的办法。先生们,我们是决不会干愚蠢和不光彩的事情的。”
布莱德雷非常体谅巴顿的心情,他默许巴顿在艾佛尔正面发动攻势,以阻止敌人向北撤退。在此过程中,巴顿将可以突破摩泽尔河西岸西格费里德的防御,向基尔河推进。如果蒙哥马利觉察到这一行动并加以干涉的话,就说这一作战是“进攻性的防御行动”。
2月6日,进攻开始,第7军向基尔河渐渐逼近, 第20军肃清了萨尔河与摩泽尔河三角地带的敌人。12日,第8军清除了莱茵河西岸的残敌。
在前方,特里尔城挡住了巴顿的去路。特里尔是德军在该地区的军事要地,兵力雄厚、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巴顿决心一口吞掉这只拦路虎,但苦于兵力不足。为此,他特地前往巴黎,从艾森豪威尔的作战部长布尔那里借调了第10装甲师,与第94师配合,以期能在萨尔河与摩泽尔河之间的三角地带打开一个突破口。
2月21日,在第8军前线,第90师攻克了5座城镇和几十个村庄;第7军前线,第80师歼灭了奥尔河与盖伊河之间“西墙”防线的敌军,攻克了3座城镇;在第20军前线,第10师清除了5个地区的守敌,推进到萨尔河—摩泽尔河三角地带的最后一个目标,而后向东北攻占萨尔堡,一直扫荡到萨尔河畔,攻占了几座城镇。
从22日开始,巴顿部队发动了空前猛烈的攻势,在不到4天的时间里,他们肃清了萨尔河—摩泽尔河三角地带的敌军,攻克萨尔堡,在萨尔河对岸建立起一系列桥头阵地,特里尔已是孤城一座。
巴顿命令部队快速奔袭,拿下特里尔。28日,第10装甲师穿过危机四伏的雷区,冒着德军的猛烈炮火,迅速前进。3月1日上午,部队攻入城郊,下午 破城而入。当天夜里,全城德军即被扫荡殆尽。
与此同时,下一步的作战方案,已在巴顿的心目中酝酿成熟——进攻克科布伦茨的法尔茨。为此,巴顿又使用心计以花言巧语从艾森豪威尔那里借来了一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
有9个师的德军部队在摩泽尔河以东的洪斯吕山一带仓促地建立起一道防线,但为时已晚。
巴顿催动大军如饿虎扑食般向敌人猛压过去。很快,第4装甲师在克科布伦茨南面渡过了摩泽尔河,打破了敌军的后方阵地;第12军紧随其后围住了克科布伦茨城内的敌军; 第20军的装甲部队突破“西墙”防线;杀向莱茵河的第7集团军也攻破“西墙”防线,向北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