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粟裕年谱-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部以西移淮南作战为有利,还是以在苏中利用群众地形等有利条件再打一仗然后西移为有利?”8月14日,与谭震林(此时已率领第五旅、特务团到达苏中前线)联名复电:“我们意见认为在苏中打仗为有利”。“拟于周内以一部攻占南通、海门,吸引敌人南援而歼灭之。估计能再歼敌两个旅,则苏中局势将更好转”。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5日复电指示:“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能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

  8月19日与谭震林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并陈毅、宋时轮、张鼎丞、邓子恢电,报告下一步作战部署:“我为争取二十五号顽庐山会议前,给顽一个严重打击,决以一、六师及五旅南下,攻占白蒲、丁堰、南通、海门一线,以使顽主力南援时,求得歼灭一个旅至两个旅”。8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复电指示:海安、如皋之敌亦有固守原地不敢南下可能,可考虑第二步向敌后出击,相机攻占黄桥,调动或迫退海安、如皋之敌。“将这些敌后市镇上之敌军,哪怕每处一营一连予以歼灭,均有极大意义”。同日又电示:“粟谭主力留在苏中作战,暂时不要西移。待苏中作战任务彻底完成,而淮南方面又有十分必要时,再行考虑西移。”同日,山野复电:“同意向南行动计划”。张鼎丞、邓子恢致中共中央、陈毅、宋时轮并告粟裕、谭震林电,表示:“我们完全同意粟谭十九日电”,“我们主张主力不必西移,就在苏中作战,其作用比在淮南较大”。

  8月20日18时,在海安角斜签发华中野战军攻击丁堰、林梓的作战命令。

  21日夜发起战斗,22日上午结束,攻克丁堰、林梓和东陈等敌军据点,歼灭交通警察总队5个大队和第二十六旅1个营共5000余人。

  8月22日与谭震林、刘先胜、钟期光联名发出给华中野战军各级军政首长的信,指出:“爱惜民力、物力,在今天争取战争最后胜利,是决定的因素。”

  为了节省民力,有利于持久作战,对部队使用民力作出具体规定,要求各部严格执行。

  8月23日国民党整编第二十五师向邵伯、乔墅、丁沟等地进犯。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和第二军分区部队展开邵伯保卫战。

  同日晚,指挥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特务团沿如(皋)黄(桥)路西进,实行“攻黄救邵”。8月24日12时,发出向如黄路出击的命令。8月25日,截获黄桥守敌将增援如皋的情报,即展开预期遭遇战,将国民党军第九十九旅另一个团包围于分界地区,并将国民党军第一八七旅及第七十九旅一个团阻止于加力地区。当即决定集中十个团的兵力,首先歼灭分界之敌,然后集中全力歼灭加力之敌。8月26日10时,与谭震林联名将这一部署报告中共中央、山野并张鼎丞、邓子恢。8月27日,又报已将敌第九十九旅、第一八七旅全部及第七十九旅一个团约15万人歼灭。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27日复电:

  “歼灭九十九旅甚慰”。“攻占薄弱点,威胁敌之后路,调动敌人而歼灭之。望按当前情况决定部署。”

  8月26日从8月23日开始的邵伯保卫战,经四昼夜激战,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五师伤亡2000余人,虽曾攻占乔墅,而华中野战军主阵地屹立未动,得知如黄路战斗失利,侧后受到威胁,急忙撤回扬州。邵伯保卫战胜利结束。8月30日酉时,与谭震林联名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并陈毅、宋时轮,报告邵伯战斗情况。

  同日与谭震林、刘先胜、钟期光联名发出为进入敌后争取新的战斗胜利告全体指战员书,指出:“我们主动撤出如皋、海安,分散了敌人的兵力,因而取得了李堡、东洋蛮河、丁堰、林梓等歼灭战的巨大胜利,使苏中战局起了一个大的变化,战争的主动权转入我们手里。”在进入敌后的战斗中,“大家发扬了‘打得跑得饿得’的战斗传统,达到了大兵团运动战的要求,这是争取自卫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

  8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致各战略区首长电,推广苏中战役经验,指出:“我粟谭军从午元至未感一个半月内,作战六次,歼敌六个半旅及交通总队五千,造成辉煌战果。而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但这十五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未宥集中十个团打敌两个团,未感集中十五个团打敌三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8月29日晨,与谭震林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陈毅、宋时轮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电,报告对苏中敌情的判断和我军行动计划。电报说:我军经连续十八天战斗,已相当疲劳,必须争取七到十天休息,无法乘胜攻占如皋、海安两点。因此一、六师暂在如皋、海安西部,一面休整,一面加紧对海安之包围,令五旅攻占黄桥。中共中央军委8月31日复电指示:“所见甚是。不管敌情变化如何,一、六师至少休整十天加以补充,五旅攻占黄桥后,亦须休整,养精蓄锐,以备再战”。“如能照你们所说吸引蒋军数个师向苏中增援,那对于全局有很大利益”。

  同日延安总部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我粟裕将军所部在广大民兵配合之下保卫苏中,自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七日七战七捷,前后消灭汤(恩伯)军七个整旅(即七个师)之多”。“我中原大军之突围胜利,及苏中保卫战胜利,已奠定解放区军民之胜利信心”。
 



第18章


  同日中共中央致陈毅、张云逸、黎玉、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并转各区党委、各师各纵首长电,指示:“鼓励一切正规军、地方军及民兵发挥积极性,多打胜仗,各个击破与大量歼灭敌人。要告诉山东及华中全党全军,必须大量歼灭王耀武(十四个旅)、薛岳(三十五个旅)、汤恩伯(十五个旅)三部之正规军,方能解决问题。胶济我军及鲁南、苏北我军对王耀武薛岳两部应各以歼灭三分之一(即五个旅与十二个旅)为第一步目标。苏中我军已于过去一个半月中(午元至未感)歼敌正规军六个半旅、交通警察五千,已接近歼敌二分之一,今后应以歼敌十分之八至十分之九为目标。歼敌方法,是集中大力打敌一部,例如:苏北午感渔沟战役集中十二个团(实际使用七个团)歼敌九十二旅两个团,苏中未宥如皋西南战役集中十个团歼敌九十九旅两个团就是好例。这种打法,通全局看来,用力省而成功多,每战必胜,既能全歼,又能速决,必须教育干部普遍采用。”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电,指示:“你率主力应在睢宁以东地区待机。

  仿粟裕办法,集中主力歼敌一部,休整若干天又打,打后又休整若干天。如此常保高度士气,纪律亦可改善。九月正是作战时机,刘邓军、中原军均希望你军配合。此时不打,敌占地愈多,威风愈大,我士气民气均将受损,故必须寻机作战,灭敌人威风,壮自己志气。”

  8月31日华中野战军第五旅攻克黄桥,国民党军第一○六旅5个连缴械投降,如黄路战斗胜利结束,总计歼敌17万人。

  同日与谭震林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陈毅、宋时轮、张鼎丞、邓子恢电,报告苏中参战部队现状和今后作战方针,提出:“我们现正包围海安,加强政治攻势迫广东军(共五个营及师旅两个直属队)起义,否则拟于军事准备充分而有把握时攻占之。但在此期间,如敌二十一师(两个旅已到南通)及二十五师(一个旅已到泰州、口岸线)来援,则决舍海安而歼灭其援敌。海安得手后,部队必须休整二十天至一个月,再行相机攻占泰州、仙女庙之线。但必须予二十五师以歼灭打击,经扫除扬泰线以巩固邵伯外围,而后转移主力于淮南,恢复三分区,并设法截断蚌埠路,以配合淮北之作战。”中共中央军委9月2日复电指示:“世午电悉,甚慰。各事照你们计划办理”。“准备在主力他调后仍有得力部队留苏中作战,保卫苏中不失”。

  同日下午,在华中野战军排以上干部会议上作题为《四十五天自卫战简述》的报告,着重从战略指导上总结苏中战役的经验,指出: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胜利,“在政治上来说,我们是自卫,是为了消除内战、保卫和平民主独立而战,是正义战争,得到解放区人民全力的支持,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主人士、广大人民的同情拥护,特别是有党中央与上级的正确指导”。在军事上,“首先是由于我们没有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战略指导原则”。“除了上述政治军事原因之外,主要是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大家要记住:谁保存了有生力量,谁就会胜利;谁消耗或者丧失了有生力量,谁就会失败”。

  9月1日新华社驻华中记者发表评论《苏中南线战局纵横谈》,指出苏中战役有四个特点:第一,大兵团运动战。第二,地方民兵与主力军机动之配合。

  第三,蒋军指挥官,初则轻视新四军,后则慌乱不堪。第四,蒋军士气低落和内部矛盾。这篇评论发表在1946年9月2日的延安《解放日报》上。

  9月2日与谭震林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陈毅、宋时轮并张鼎丞、邓子恢电,报告下一步作战计划:“苏中战场第一期作战在九月份完成后即可西进,顽如援兵不来,可以提前十五天西进。”中共中央军委9月4日复电指示:“计划甚好。希望能于九月上半月完成东面作战任务,下半月休整。十月上旬攻取扬泰线,中旬休整,下旬进入淮南作战。”

  9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谭震林并告陈毅、张鼎丞、邓子恢、刘伯承、邓小平电,指示:对自觉起义与被迫起义的国民党军队应区别对待。

  9月4日淮北地区国民党军积极部署进攻淮阴,同时以一部向东佯动,整编第七十四师与整编第六十九师进至宿迁、睢宁一线,第七军两个师进至泗阳以北的洋河、凌河一带。

  同日陈毅、宋时轮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告张云逸、黎玉、张鼎丞、邓子恢电,提出山东野战军行动的三个方案(北移沭阳,出击洋河,现地待机),而倾向第一方案,即北移沭阳,迎击自宿迁东进之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六十九师。

  9月5日邓子恢致陈毅、宋时轮并报中共中央电,认为山东野战军行动方案以留现地待机为上策。

  同日发出致张鼎丞、邓子恢电,认为:“敌占宿迁、洋河之线,有进犯两淮之极大可能,来直捣我华中心脏与截断华中与山东之联系”,“以山野目前之布置,似乎让敌过黄河以东再与敌决战。如决战顺利两淮当无问题,否则华中局势将受极大影响”。“不知军长整个作战步骤与决心如何”,华中野战军须视山东野战军行动决定下一步作战方向:如山野不打进犯两淮之敌,则华野主力西进截断扬泰线;如山野于泗阳歼敌,华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