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足球俱乐部内幕-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更深刻地去探究问题的本质,让我们找个并不盛产哲学家的民族对我们走过的路时行一番思考。
  我们不拒绝历史,因为历史使我们聪明。
  我们同样不拒绝未来,因为未来使我们乐观。
  我们有理由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同样有理由对中国足球俱乐部的命运充满信心。

 

18.中国足球后继乏人之忧 

  后备人才是一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世界各足球强国都以战略的眼光,投入巨大的力量并采取不同的方式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因此,一时间足球界人才辈出,'98世界杯赛上,当人们看到英格兰不满20岁的小国脚欧文机敏地将球送入网窝时,不禁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 
  这时候让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拉回中国。
  这个时候,承载了中国人太多希望的健力宝青年人已经回国解散,他最终的命运是分散到母队打联赛。
  这支队伍从组建之初,肩负的任务就明确无比;为2000年奥运会和2OO2年世界杯做准备。
  可是,这棵培育于异国足球土壤的华夏植株却没有开出我们预想的那么艳丽的奇葩。
  从折戟世青赛到磋跎大运会,国人已经逐渐接受了他所带来的失望。
  其实,我们本不该有那么高的期望值。指望他们像5O年代年维泅他们那样,派一支队伍到国外留学,回来后成为〃常备军〃代表国家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职业足球发展到今天,没有一个少年才俊不是在激烈的联赛中成才的。如同朱广沪所说,这支队伍有6名队员(近三分之一)入选国家队,已经很不容易了。
  足协的苦心也是很容易体会的。为官一任,谁不想在自己的任期内让中国足球来点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该是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耀!基于中国足球现状,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既然以整支健力宝队包打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希望落空了,那么,国内的同龄足球人状态又如何呢?
  当1997年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失利后,人们把眼光投向了2O岁左右的青年球员。该年度和这一年龄有联系的大赛有三个:中国青年队参加的第九届世青赛、国内奥林匹克青年联赛、以青年队员为主的奥运会比赛。
  在世青赛上,健力宝队以2平1负1场未胜的成绩在小组赛中垫了底,不能不令国人大失所望。体能较差和对抗能力不足是健力宝队的最大弱点,在联赛风雨中磨练这些队员是当务之急。
  奥林匹克联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缺少个人意识、技术都比较突出的队员和具有明星资质的队员。而造成青年队员缺少先进人物的原因是教练员素质不够高。
  在八运会上,由于各地可以有5名老队员参赛,致使各队老队员的水平和临战状态成了主宰比赛成败的关键,而众多青年队员并没有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喜人势头。
  当年戚务生选拔国奥队队员时,抱怨73~74年龄组球偏少,平均每三个适龄球员就要选出一个国奥队队员。而如今,77~78年龄组队员在数量上占据很大优势。转眼2OOO年奥运会预选赛已在眼前,这是本世纪中国足球的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不能抓住,那么本世纪中国足球在冲向世界方面几乎颗粒无收如果足协不能高度重视,拿出新的举措的话,面对2000年,我们仍然难以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所有这一切,都暴露了这样一个问题:时至今日,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仍然勘忧。
  在原有计划经济模式下,青少年足球训练体制为:一般开展学校……传统布局学交……区少体校……市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为线型培养和选拔体系。由国家拨款,确定编制,经过教练员首选,采用纯计划的组织形式进行。这个体制渠道单一,常常不能适应变化着的实际,自我调整能力差,缺少灵活性,当教育强调智育或共它变化时就无所适从。出现了体校学员不足的现象,选中的学生不想来,想来的素质不高,文化学习成绩差,出路没有着落。这影响了计划范围外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因为计划内传统学校、少体校的学生来源。
  经费、技术力量均优于普通学校,形成不公平竞争状态,导致整体上训练积极性不高。
  希望杯、幼苗杯、萌牙杯三大赛对于青少年足球工作的普及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旧体制下,由于行政力量的介入,不少地方为了垄断三大杯的冠军,不惜将尖子队员集中起来进行早期专业化训练,从而使其它地方失去了参赛的积极性。
  而大多数地区都为夺杯而战,从而不惜半原本应系统化的青少年训练拆得七零八落:当一个地方发现另外一地方某一年龄组的选手成绩占优势时,就会另辟一个年龄组进行选材和组队,从而避其锋芒,迂回作战。因此,试验从表面上看比赛结果花团锦簇,但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
  在全国各地,早期的足球业余训练形式大多发生了变化,甚至从7、8岁的〃尖子队员〃开始,就都集中到一所学校,进行学习,食宿、训练三集中。市体校招生年龄越来越小,孩子们由于过早地端上铁饭碗,导致缺乏竞争对手,比赛少,训练缺乏针对性,训练周期长,淘汰率高的结果,并有可能过早地结束运动生涯。
  另外一些对于足球有着浓厚兴趣、并且有一定天赋的孩子,在没有入选体校后,几乎就与足球无缘了。体育教师搞课余训练在制度上没有明确规定,搞不搞都一样,不搞没有矛盾,搞了反而与其它学科有矛盾。而且不计或只计一半工作量。训练补贴低,加之体育经费紧缺,群众性足球活动日趋萎缩。小学队少,中学不搞,体校人少,中小学比赛极难组织,孩子们只能望球兴叹。
  进入8O年代末90年代初,情况更加恶化:一、学校教育主导思想偏重抓智育,限制了体育的发展;二、早期公共场所减少,缺少进一步开展足球运动的物质基础;三、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待遇低,各体校经费不足导致办学困难。
  中小学足球在萎缩,业余体校在萎缩。
  兴旺时北京的少体校足球教练为47人,1994年只剩21人。其中一半以上教练员年龄在52岁以上。3O岁以下的教练员只有2名。
  组织中小学比赛,最有名的海淀区只有三个队报名。
  中国足协的一份关于部分地区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的调查表明:大连、延边、沈阳、北京、天津、江苏、广西、佛山、广州、武汉、青岛等11个地区经常参加足球训练的8~18岁青少年约86O9人,占25.5%。
  根据同一份调查,甲A队伍中的大连、吉林、沈阳、北京、江苏、广东等7个俱乐部,自己能控制的后备力量,平均每个年龄段8~16岁为58人,17~21周岁为28人。这意味着从2~3名青少年运动员中就要选拔出一名职业运动员。
  可想而知,在这样小的基数中选取球员,效果会是怎么样。
  根据国际足联提供的资料,巴西的足球俱乐部有300631个;德国(不合原东德)122345个,青少年队7支;意大利有300618个俱乐部,青少年队28000支;阿根廷有17474俱乐部,青少年队1200支……多数获得巨界杯决赛权的国家,其俱乐部队的数量在5000…15000之间,青少年队在2000…3之间。
  在我国,根据中国足协统计,参加全国比赛的俱乐部和代表队不足100个,青少年队50支。而韩国已有足球俱乐部476个,运动员2947O人,日本也已有1984个俱乐部。
  因为足球要同世界强国看齐,因此在后备人才培养上,也让我们一次比个痛快:中国足协数据库表明,中国每1000名注册球员中就有120名职业球员。而在英格兰,每千名注册球员才拥有一个半职业球员,剩下全是青少年足球爱好者。大凡发达国家,都有这样的一个人才金字塔。中国足球人才分布几乎是自上直下的木棍状:职业、半职业球员1O37人,青少年球员2733人,体校学生39O5人。没有一个坚实而宽大的基座,怎么会有高度呢?
  德国是国际足联最大的会员国,注册球员已达551.58万人。曾经一度引起足协不安的青少年足球问题已稳中转好。14~18岁的青少年球队明显增加,已达到369支,运动员人数为15900人。14岁以下的球队有2196支。每个甲级俱乐部拥有15~3O支青少年队。在阿根廷,这个数字为1O支。
  在意大利,足球运动从城市普及到乡村,在平均2000人的村子里,除成年队以外,有8~9个少年学生队,8O%的少年会踢球。
  著名的足球俱乐部在全国驻有上百名观察员,为俱乐部选拔从8岁开始的各级年龄的运动员。在意大利,球赛制度已经法制化,全国举行的从6岁开始一直到20岁的8个年龄组的青少年比赛。
  英格兰足协要求各个职业俱乐部必须建立青少年发展中心,并定期向足协注册和交费。现在英国一个郡就有1400个俱乐部,除了100多个成年俱乐部外,其余都是青少年俱乐部。英国俱乐部每年的比赛很多,1个郡1年就有15种赛事。由于青少年比赛太多,足协不得不限制各青少年俱乐部1年的比赛场次能超过60常荷兰向国际足联注册登记的运动员为96万名,占人口的6.86%;西德居第二位,42O万名运动员,占人口达6.83%。
  我国注册运动员只有2.5万人,只占人口的万分之一强。
  即使从足球普及相当高的大连市来看,青少年足球人口亦日趋萎缩,加之城区38.5%的中、小学无操场,对发展体育特别是足球构成极大的威胁。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是多么富有远见卓识的一句话!
  杨一民说,没有青少年足球规模的一国足球,其足球的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程度是不可能提高的。没有青少年足球质量的一国中球,其足球水平绝不可能走向更高、更强的境地,也就不可能稳定地立足于世界。而中国足球改革五年,水平有长进,却只是一个层次原有基础的突破。巨大的潜力尚未挖掘,当前最关键就是要迅速改变青少年足球现状,使这批队员的发展与当前职业化的步伐相协调……职业化几年我们在培养后备力量方面都做了些什么呢?
  急功近利使人们习惯于将繁荣在表面铺开,习惯于迅速组建俱乐部,迅速打入甲A、夺冠。一时间,甲A、甲B大热,请教练、买球员、给高薪……足球〃包沫〃泛起。
  有普及才会有提高,而且,小队员时时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淘汰,必将造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使中国足球发生质的飞跃。
  可是没有人愿意来做这样的工作。在转轨时期,大家也都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义务。一个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成长平均需要1O年的系统训练,至少也要5……8年,望着金钱滚滚的足球市场,这毕竟时间太长、速度太慢了。
  谁都知道,国内足球运动员价值与价格的背离是由于人才极其匮乏造成的。但几乎所有的甲A俱乐部老板都不情愿拿出这笔钱来投资后备人员的培养。现在一支青少年足球队每年费用不超过2O万,以1O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培养成一支成年队伍不过才2OO万左右,不过是一位大牌球星的身价。中国足协不得不作出硬性规定,各甲A俱乐部必须建立自己的一、二、三线配套体系,否则罚款。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