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3日,甲A第13轮天津三星主场对前卫寰岛队,比赛进行到49分钟,形势被动的天津队表现得很急躁,双方在中场展开激烈争夺,主裁判王燕春的判罚引起了双方球员和观众的不满。
1O月22日,甲B进入白热化阶段,河南建业队主场迎战上海浦东队。刘庚伟的判罚使比赛中断4分钟之久。比赛结束一个多小时,愤怒的球迷才离开体育常12月21日,申花队成功地在家门口阻击了万达队。主裁判王燕春的表现又一次大煞景。当毛毅军将金斯脚下的球破坏出底线时,王燕春却判给万达队一个点球。
12月28日,申花队北上挑战北京国家,争夺足协杯冠军。
在比赛进行到第38分钟的时候,国安队攻入有越位嫌疑的第一个球,但主裁判没有鸣笛。本场比赛采用6个机位进行转播,但对国安队攻进的第一个球,电视转播人员却失去重放慢镜头的勇气,编导只是重播纵向慢镜头,而未把横向慢镜头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现。
'98甲A第九轮前卫寰岛队与四川全兴队的比赛中,第9分钟和第35分钟,四川全兴队均有进球。但两个进球都被认为是越位在先。事后,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在研究了录像后认为,第二个球是全兴队队员突然从后面插上去射进的,在传球的刹那,四川全兴队队员并未处在越位位置,判为越位是明显的错判。
甲A第五轮青岛海牛队与武汉雅琪队批赛中,青岛海牛队的队员运球突破对方防线,武汉雅琪队的两名防守队员在后面追赶,在紧急时在禁区内将对方带球队员绊倒,但裁判员对这一故意犯规未给以应有的点球。
中国足协规定,主教练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是不能公开评论裁判的。但是,1998年众多的主教练还是置规定于不顾,将怨气一吐为快。刘国江、陈熙荣、谷明昌和贾秀全等都对某些战判的执法公开表示不满。谷明昌曾公开说当席裁判是〃黑哨〃。贾秀全为了显示自己的修养,在联赛刚开始时宣布〃不会当众评论裁判的执法〃,但到了第三轮他就忍不住了。
甲A第12轮比赛,广州松日队客场挑战前卫寰岛队,助理裁判将松日队的几次成功的反越位战术判为越位,令胡志军多次无功而返。
第9轮前卫寰岛队与四川全兴队的比赛中,助理裁判将全兴队不是越位的球判为越位。
类似现象在甲B联赛中也是屡见不鲜。云南红塔集团让远道而来的厦门远华队吃尽了苦头,而寰岛队在上海浦东也吃了助理裁判的亏。
助理裁判虽然没有主裁判的权力大,但他在场上的作用足以影响一个队的胜负。《足球》报就曾大声疾呼:防〃黑哨〃,也要防〃黑旗〃。
5月31日,上海申花与延边敖东一役大家都认为申花队是输定了。突然奇迹发生了:申花队右路传中,延边队后卫用身子把球挡了出去,主裁判冲了过来,判罚点球。
凭着这个球,上海申花第四年主场不败的得以保全。
延边主教练表示要申诉到底。
安杰伊在事后承认:延边队本来应该赢这场比赛。
事后,中国足协作出决定,确认在上海申花和延边敖东队比赛中,执法裁判员出现误判和错判,在与申花队比赛时延边队后卫上臂触球属无意触球,裁判员判罚点球属于误判,停止其主裁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资格。
但是,误判和错判是不能更改的,因为国际足联对此有明确规定。比赛结果和红、黄牌的判罚都是最后的终审判决,不能更改,而只能对裁判员作内部处罚。
为了安抚延边队,王俊生站出来,对热爱足球的延边人给予高度评价,说延边足球有着优秀传统,不仅广大群众喜欢足球,延边运动员在国家足球队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又表扬了延边敖东队,说这支队伍一贯表现很好。就是在裁判员出现误判和错判的两场比赛中,运动员尽管情绪上有波动,但都坚决服从裁判员的判罚,表现出中国球员具备的职业道德……。
9月27日,万达队在与辽宁天润队的足协杯第二轮比赛中尽遣主力,但12O分钟内仍然没有令以年轻队员为主的辽宁队臣服。在点球决战中,万达队告负。万达俱乐部董事长王健林及其随行人员当时就冲向裁判,指责俞元聪判罚不公。
足球比赛中频频出现的有争议的判罚,引起了足球界和球迷们的极大愤慨。
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的节目主持人评论道:〃一些关键性的判罚错误导致比赛的胜负是不能容忍的。〃
球迷们也唱道:〃你说裁判太黑我没有异议,你说有点委屈就不要言语,只有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承受这数不尽的错判误判。〃
中国足球职业化以后,有意无意的错判、漏判频频出现,于是〃黑哨〃这专用名词便被发明出来。人们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已经赋予它一个相对标准的含义:〃黑哨〃专门指俱乐部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贿赂裁判,裁判受贿以后进行非公正的裁决。
黑哨真的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
不久前一位在足球俱乐部工作的朋友对我说,贿赂裁判,这是俱乐部公开的秘密,只不过我们把它称为〃做裁判工作〃,这是俱乐部上层领导的〃正常工作〃之一。我们俱乐部的几个领导,每次有重大比赛之前,都要开会商量是否要〃做裁判工作〃。现在有些裁判特黑,有时你不主动出击,他帮对手给你玩出两个黑哨来,你就成天去忙着保级去吧。
据说,许多俱乐部在重要比赛前,在商量一些事情时,总忘不了商量是否要去做裁判的工作。
这件事主要由俱乐部的主要领导和主教练一起商量。一般问题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问题是有否做裁判工作的必要。主教练的意见是基础意见,主教练要确定比赛的重要性及战胜对方的把握有多大,能否遇到对方的黑哨。如果是主场,战胜对方的把握很大,就不一定去做工作。也就是说不必〃直接给钱〃,主裁判一行到来,好好招待一番就是了。如果比赛场次事关重大,比如是关系到升降级或夺得重要的名次,在这种情况下足球俱乐部就会不惜血本去做裁判的工作。
第一个问题是送多少。据说从1996年开始一般在3万至8万之间,最多也有10多万元的。并不是俱乐部不肯多给,而是裁判员不敢收那么多。送得多,一般都是判罚难度大,场次关键的时刻,俱乐部的期望值大,万一达不到要求容易出事。
第二个问题是通过什么渠道,由谁去给。一般俱乐部要通过一个中间的熟人介绍,比如经熟人挂个电话,然后俱乐部安排具体人去见面。
可不要以为送钱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有时很复杂。俱乐部的人和裁判见面以后有时要亲自聊一聊,大家要增加一点儿感情。裁判也要听一听俱乐部方面的想法和要求。如果俱乐部方面的代表要求过高或者显现出某种不稳重,可能裁判会终止合作。
如果只是你这一方俱乐部想要做裁判工作,对手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安排,那么做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如果对方的俱乐部也想做这方面的工作,那么就会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一种情况是裁判吃完主场吃客场,两边都收。据一位朋友讲,他们俱乐部在一次做裁判工作时,那位裁判说,大家都不容易,如果让我偏向你们,他们不会干。如果你们有这个意思,我们保证不会偏向他们,保持中立。
言外之意,两方面的钱他都可以收,但是他不会吹黑哨。两方面的〃钱〃谁也买不到黑哨,只能买到不吹黑哨,买到公正。
应该说这个裁判是很聪明的,既维护了裁判的职业道德,保持了判罚的公正性,又收到了钱,增加了收入;同时这样做还很安全。真可谓一箭三雕。
联想起在上大学读法律时,一个同学听到〃吃完原告吃被告〃这句顺口溜后就去问老师,打官司总有一方会赢、一方会输,那么〃吃完原告吃被告〃不是要吃出事么?
这个问题把老师问笑了。老师回答说,〃吃完原告吃被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司法水平很高的人才敢吃呢。
一个朋友在谈到〃黑哨〃时开玩笑地说,如果他是裁判就会采取一种独特的方法。两方面的钱都先收下,然后在赛场上不偏不倚,保持公正、中立,不吹黑哨。最后哪一方面输了,就将钱退回,赢的一方的钱留下。在实践中,有没有裁判按照这种方法运作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比赛场次特别重要,球队双方的俱乐部都下大力气做裁判的工作,那么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就要吃苦了。一次一个南方的球队到北方客场比赛,在比赛的头一天下午,俱乐部的人就径直赶到主裁判下榻的宾馆。他们被服务员告知,裁判已经被领走了。因为事先已经托别人与裁判联系过,于是他们就在该宾馆住下,静静等待主裁判回来。一直等到第二天黎明,还没有主裁判的影子。
他们明白了,这是主队俱乐部搞了一次〃坚壁清野〃。于是他们只好睡眼惺忪地去观看比赛。在比赛中他们发现,裁判的判罚过程中有些地方是明显倾向对方的,自然这场球客队输掉了。
在以往中国足球界,足球比赛中也时常有错判、漏判现象发生。但是那时主要是因为裁判水平低或一时疏忽造成的,最多是因为熟人、朋友的关系有点〃特殊关照〃。黑哨现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遍,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尖锐。因为在中国足球职业化以前,不存在经济利益的问题。没有经济利益关系,就缺少黑哨的巨大推动力,就不容易产生深刻的矛盾。
中国出现〃黑哨〃应该说是在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史上的必然产物。在足球职业化以后,出现了许多变化:一、足球实行了职业化,比赛胜负就与经济利益挂上了钩。
球队成绩越好,知名度越高,俱乐部的收益也就越大。给裁判递红包,本质也是一种〃投资〃,裁判帮助获胜可以物化为经济效益,少量的投入换回大量的报酬,尤其球队面临降级时,降级就是球队的资产贬值,少量投入防止球队贬值,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俱乐部贿赂裁判,无论是其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主要是由经济利益驱使。
二、裁判是绿茵场上的法官,在比赛的9O分钟里他具有〃一审终审判决〃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尤其是对那些可判可不判、可轻判可重判、可这样判可那样判的情况下,他的权力就显得更为重要。足球比赛自身的特点又将他的权力进一步放大,面对运动员的一个小错,他甚至可以动用牛刀(点球)。而有权力尤其是有特殊权力的地方往往就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在中国裁判普遍素质不高的情况下,许多人抱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念头,嚣张得不可一世。有位主裁判曾说:〃谁跟我较劲,我就是要让他看看我的厉害!〃
三、俱乐部的领导层大部分是来自商界,其中一些人深知金钱的力量。同时他们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商界的手法很快破〃移植〃到足球上来。这也是〃黑哨〃到来之速、来势之猛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了需求这一大前提,又有了具体的操作者,于是,绿茵场上黑哨就响了起来。在无可奈何之中,中国足球职业化就这样伴随着黑哨声声走过五年……。
1997年底,中国足球界被震撼了。沈阳市《辽沈晚报》推出的一个共有12篇连续报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