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格拉底与孔子的成人艺术比较-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与天、学与游、学与美的高度和谐,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孔子所赞叹的这种浪漫主义的理想,是建立在“齐之以礼”、以“仁”为己任的人生艺术实践之上的。“仁”就是“爱人”。如果不爱就要用“礼节”去提示或约束他。如前面提到与人见面的“作揖”礼节,右手握拳,左手伸出将之挡住,优雅、潇洒、独特,内蕴丰富,它时时在提醒你要“克制”、要“爱人”,使你不得不赞叹中国古人创造出的这个美与理融合的人生的行为艺术。孔子深谙“爱人”的行为艺术,因此,当臣见君的礼节由原先的“拜下”(先在堂下君王看不清的地方拜,升堂之后面对君王再拜),改为直接到堂上去拜时,孔子说:“今拜上,泰(是骄纵的表现,——引钱逊注)也;虽违众,吾从下。”'2'(p82)“礼,与其奢也,宁俭。”'2'(p18)就礼节仪式来说,孔子反对奢侈排场,但却维护他认为有重要意义的礼节。“从下”这一礼节是否象征着这样的意义呢?当君王的眼睛看不到臣子的时候,臣子也应该“爱人”和“节制”,而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是“乐节礼乐”'2'(p173)(以用礼乐调节自己为快乐)的一个具体的行为艺术展现。

  孔子还用很多精辟的格言来教诲人,如“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思”、“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2'(p172…175)但如果碰到一个像木头一样的人,他根本不去思不去乐不去戒不去畏,怎么办?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2'(p187)孔子对这种只吃不思不把自己当人的“病”,开出的单方是“去做做下棋的游戏”,从游戏中感受智力活动的愉快。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人之为人,应“用心”思索,应有意识。在这一点上,他与苏格拉底相同,只不过“思索”的方向与层次不同。他认为完美的人首先就是有“智”。“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2'(p143)一个人有智慧、清廉、勇敢、多艺,再加上礼乐修养使之有文采,这就可算一个完美的人。但这要求太高,能见利思义,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苦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也可以说是完美的人。

  有一点值得特别提出来,人之美在孔子那里,几乎全部是“男性”之美。女性在《论语》中出现过几次(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见南子、齐人归女乐、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父母在不远游'2'(p189、p58、p191、p186、p34等等)。虽然作为“母”的女性因为有“爱子”的美德受到尊敬,但由于有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一句,全部女性便无“美”可言,仅仅成为“好色之徒”(“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2'(p89))追寻的对象。中国女性二千多年来悲剧性的命运就此启幕。但事实上女性中也有“以美德化天下”的,如武王十个治国之臣中就有一个是女子,但孔子却因“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有人说因为她是武王的母亲,孔子不敢把她看作武王的臣子,'2'(p80)但同时她也是女子,岂不同时又与“小人”并列了吗?与孔子相反,在苏格拉底的对话中,女性受到尊重。在《会饮篇》中,与苏格拉底对话的女子第俄提玛“对爱情问题,对许多其他问题,都有真知卓见。”苏格拉底经常讲到传达神明旨意的德尔福的女祭司的预言,还说在纺织方面妇女懂得怎样纺织,所以统治着男人。'3'(p119)他还教育他的儿子要尊敬自己的母亲。'3'(p51)特别是他把自己称为“助产婆”,将他的对话法称为精神的“助产术”,并将达到最高的美的境界的人生产出思想比喻为“精神婴儿”出生,都可看出女性在他那里不仅受到尊重,而且分享有他所追寻的“人之美”。而苏格拉底的这些比喻和赞美,在孔子那里是不可思义的。女性之美没有出现在孔子的“人之美”中,孔子其实也已作出了解释:“亲近了,他们(女人和小人——引者)就不知逊让;疏远了,就会怨恨你。”孔子是否已触及到独立人格问题呢?大多数女性生存的依附性,造成了性格上的依赖性和情绪不稳性,有时不仅制约了自己,也约束了他人。我的家乡流传的民谣“三莫惹”中,就有“女子家莫惹”一条,女性应引以为戒。但这一人格上的缺陷,不应成为以偏概全否定女性的充足理由。

  综上所述,全面地来看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与苏格拉底比较,他们共同之处都是以审美的方式不倦地追求人之为人的完美。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两人主要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索。一个从人的“自我意识”,唤醒人的“反思”;一个从人的“群体意识”,呼唤人们之间的“仁爱”。一个从人的内心的思想核心理性思维,去求得对普遍概念的认识;一个从人的外在的行为方式,躬行“仁”与“礼”。一个追攀心灵的真、善、美;一个实行“仁”与“礼”融合的尽善尽美,而在对人之为人的美的追寻中,他们也开始了对自己的塑造。

    二、把自己雕塑成艺术品

  与有的思想家把“思想”视为头脑中的冥想不同,苏格拉底与孔子共同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的思想成为他们人生的“脚本”,他们集“编、导、演”三位为一体,不仅以审美的方式追寻人之为人的美,而且以审美的方式,把自己雕塑成独特的人的艺术形象。这种对人类自身之美的塑造,是怀着一个艺术的目的,以追寻中的人之美为尺度,将现实的人生改造成艺术的人生,将普通的常人提升为独特无二的艺术品。艺术不再仅仅是艺术,它融入生活之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在这样的对美的设计与改造中,他们点燃了自己一生的光阴,很明亮,也很悲壮。

  在苏格拉底的追寻中,完美的人不仅是有脑袋的人,而且是善于用脑袋思维、“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的人。他通过不断地肯定自身而否定原有的认识,一步步地“好象升梯,逐步上进”。'6'(p273)在苏格拉底那里,人的思维活动是人的最高最美的活动。“苏格拉底的原则就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到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1'(p41)这就是意识复归于自己,它要摆脱它的特殊主观性、克服它的偶然性、任意性。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沉思。

  苏格拉底说:“哲学就是最伟大的艺术,我一直在实践它。”'13'(p115…116)因此,他以艺术家一样投入的独特的审美方式进行“沉思”。他说:“我像猎狗追逐食物一样追逐真理。”这种对人的精神的追求,使他超出生活,“疏忽了自己的职业——他是一个雕塑家——甚至忽视了自己的家庭。他泼悍的妻子赞蒂普从未放过一次机会提醒他的这种疏忽。”'14'他的行为特别是他沉思时的行动被人认为古怪而又有趣。他“时常一个人走开,在路上挺直地站着”'6'(p216)思考。即使在从军中,他也是如此。有一天大清早,他遇到一个问题,就在一个地点站着不动,凝神默想了一天一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他“才扯脚走开”'6'(p287)。这让人惊讶不已,有人还搬出铺席睡在露天里,看他是否站着过夜。他的“思”已成为一种行为艺术被人观赏。又有一次,他邀人去阿伽通家里参加庆贺晚宴,走在路上时他想到一个问题,便落在后面站在路上凝神默想。当仆人去找他时,发现他“已退隐到邻家的门楼下,在那里挺直地站着,请他进来他又不肯。”'6'(p216)他就这样地沉思默想,苦心经营,难怪他在《会饮篇》中讨论哲学问题时,能立即“口占一文”,谈出那么一大篇高妙的“爱神颂”来。可见思之不深,谈则不高;人若成人,立之思之。苏格拉底就以“立之思之”在路上“挺直站着”思考的姿态,以众人为之新奇古怪的行动,把自己雕塑成“思想者——人”的形象。

  苏格拉底的“立之思之”,极富象征意味。它让人领悟人应站起来思考,人应抬起头以向前的姿态不断地寻找真理,而不是低着头五体投地乞求真理。

  苏格拉底长得像森林神一样丑陋,而举止却像圣徒一样文雅。有一个相面家梭庇如斯说,从苏格拉底的脸上看出了邪恶与淫荡的欲望。他的学生反对这种说法,苏格拉底表示认可,他说:“梭庇如斯说得不错,不过,这些欲望都被我的理智克服了。”据他的学生回忆,“他的实际行动比他的言说更好地表现了他是一个能自制的人。因为他不仅制服了身体的私欲,而且也战胜了与金钱有关的一切事情。”'3'(p33)他“把私事置于脑后,抛弃天伦之乐,”“像父兄一样默默地照顾”、敦促人“专心向善”。他“执行马虻一样的职责”,刺激雅典这匹“日趋懒惰”、“巨大的纯种马”'13'(p63)他说:“我确信神指派我的职责是度过爱智的一生,检查我自己和他人,如果我由于惧死或怕担其他的风险而放弃神所委派的职责,这将极大地违背我的本性”。'13'(p59)他虽然“到处奔走,劝人从善,为人效力,”然而“从不在大庭广众下公开讲演,从不对国事冒险进言。”这是因为他“时常感到有一种声音在召唤”、“劝阻”他不要“涉足公共生活”。他说:“如果我很早以前就试图从政,我想我早就性命难保了。”他认为这样对雅典和他自己“都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世界上任何正直的人”,如果“试图坚决阻止他们所属的国家里很多错误行动和非法活动的发生,都难逃一死。”'13'(p64)苏格拉底唯一的一次参加城邦政治活动,是担任“五百人会议”的值日主席。时众人提出了要处死十将军的提案(罪状是因风浪大没有把在海战中丧身的战士的尸体带回来),只有他一人投票坚决反对。他不怕众人发怒,不怕权势恫吓,不怕“牢狱之灾和死亡危险”、“坚定不移站在法律和正义一边”。'13'(p65)但这十位将军还是被处死了。后来执政官们也都承认,审讯十将军是不合法的。还有一次,在“三十僭主”执政时,僭主们命令苏格拉底与另外四人一起去把逃亡在外的勒昂抓来处死。其他几个人都抓人去了,而苏格拉底“却回家了”。他说:“我再度不用语言、而用我的行动”来说明不怕死,不受胁迫去作“不义之事”。'13'(p66)苏格拉底用他的行动阐释、证明他的思想——只有在理性的驾驭下,人的行动才合乎正义;只有“懂得怎样统治的人”才能拥有权利,而不是“那些中了签”“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3'(p118)

  苏格拉底还以“从容赴死”的形式,证明自己的无辜和理性精神必胜,证明“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