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恩来与他的世纪-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在他当了中国的总理之后,他仍坚持吃贴饼子和大白菜,而不是美味佳肴。贻赓保持着绍兴的传统习惯,把绍兴黄酒烫热了喝。他让恩来也喝这种酒,这对年轻的孩子来说显然没有什么坏处。也许,他的好酒量就是因为从小就获得了训练。一生中他只有两次流露出醉意。在他担任总理的许多岁月里,周恩来在他的书桌里总保存着一瓶酒,通常是浓烈的茅台酒。每逢友人来访,他总要拿出来展示一番,并一定要共同欢饮一杯。
恩来起先在一家老式学堂上学,因为伯父要他上学的新学堂尚未建成。伯父贻赓要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受过老式教育的那些文人现在总是找不到差事可做。全中国掀起了一股“新学”风潮。旧的古板的教育已不需要了。
“新学”与中国革命的发展以及包括周恩来在内的一代激迸学生的形成密切相关。至 1898 年,即周恩来出生的那一年,中国的大好河山已遭践踏蹂躏,西方列强象对待非洲一样要把中国肢解宰割。那一年,中国文人掀起的一场革新运动被保守的慈禧太后血腥地镇压了。然而,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暴行使中国人民深恶痛绝,1900 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西方称之为”拳乱”,中国称之为“义和拳起义”。⑤义和团屠杀了中国的基督教徒和外国传教士。但是,当八国联军进入中国的首都北京时,发生了一场更大的屠杀。一连 8天大肆杀人、强歼、掠夺。不过,西方“分割中国蛋糕”的所有计划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中国的统一在表面上还维持着,但是外国列强却共同地对中国进行残酷的剥削,还美其名曰:“保护西方在中国的合法利益”。显然,不改革是不行了。有 1600 余年历史的科举制度于 1906年被废止了。在新学堂里,科学和数学取代了老式传统的课程。中国青年以极大的热情奔赴新学堂,因为科学是个具有魔力的名词,科学能够提供拯救中国的智慧和力量,可以使中国摆脱中世纪状态。
新学堂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的产物。西方列强鼓励建立新学堂有两个互相对立的原因。传教士们想通过教育使中国信奉基督教。各国政府认为新学堂可以培养顺从的西方化了的华人来为它们的利益效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殖民主义。英国人已经成功地培养出一个印度文官阶层,为其在印度的帝国效劳。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也照此办理呢?然而,到新学堂去上学的中国青年当时充满了一种既爱又恨的强烈心态。他们想获得西方的知识和力量,以使中国变得强大,摆脱强加于它身上的枷锁。然而他们要向这样一些人学习,这些人不仅摧毁了自己祖国的骄做和尊严,而且摧毁了自己对祖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信仰。
伯父贻虚希望恩来成人,学得”新知识”,哪怕新学党的费用相当于老学堂的三倍。当年秋天,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建成,伯父把恩来从铁岭银岗书院接来,插入这所学堂的高等丁班。以后这所学堂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该校当时仅有两栋红柱青砖的楼房和一块空地,供学生从事室外体育锻炼,这也是西方的一个创新。东关模范学校现已成为沈阳第六中学,在校学生有好几千名。
孩子们除了学习语文、历史、地理和文学外,还要学习数学、初级自然、英语、歌咏和体育。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孩子们也阅读西方著作的译本,他们了解了自由和民主,了解了法国和美国革命。于是,那些本意要培养一批驯服和西方化了的精英的学堂反而成了抚育中国革命家的温室。
周恩来的情况就是如此。“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恩来称他所受的叛逆教育是从他的历史老师高戈吾那儿开始的。高讲述 19 世纪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凌辱的历史。“他给予我极大的影响,他已经是位革命家了。”高先生带领学生们回顾了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每一段历史,讲解各项不平等条约,描述火烧圆明园的情况……他让年轻的学生们读书,并提到一位怪人——孙中山——他想推反满清王朝,把中国变成一个共和国……“高先生已是孙中山同盟会的一名成员”,献身于推反满清王朝的事业。
恩来聆听着高先生的教导,满腔热血沸腾。12 岁正是混沌初开的年龄,正是心境摆脱孩提时的浑浑噩噩,开始揣摩和驰骋的年龄。时值 1910 年,训练有素的日本海陆军侵占朝鲜,在西方列强的赞许之下,把朝鲜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满洲与朝鲜只有一水之隔……
周恩来的求知欲望与其报效祖国的强烈心愿结合在一起了。弓开就没有回头箭,内心深处发生的骤变使他的一生不是为了周家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一个大得多的大家庭——列祖列宗所在地的中国——的命运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地理教师毛先生是位满族人,他比高戈吾保守,但办事十分精细。他有一个小小的地球仪。他让学生们观看,并解释为什么人不会从地球上掉下去。恩来学习了物理学,了解了牛顿。他凝视着地球,记住了国家和城市的名字。“我发现欧洲多么小,与中国相比,欧洲要小得多。我决心要周游许多地方。”
东关模范学校的校服是日本式的制服。思来与其校友一起照了一张照片。他的身材依然明显矮小,但脸上并无不愉快的神色。事实上,他表现出色,交友广泛,颇有名气。学校举行演讲比赛,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恩来的第一篇讲演是反对鸦片。”此毒不禁,吾国何能兴旺、吾民何能强大?”
高戈吾先生把中国两位著名的革新派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著作借给恩来阅读。恩来感觉康有为的文章难以消化和吸收,而对梁启超却十分敬佩,认为“非常清晰和非常容易理解”。梁启超抒情诗般的文风和流畅的句子对恩来有很大影响,恩来把它当作习作的楷模。他古文根底深厚对他大有稗益。数十年之后,在 1950 年,周恩来还寻找梁启超的后代并与他们交朋友。1969年,当这位革新家的孙子、建筑家梁思成因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红卫兵虐待而病倒的时候,周恩来还作出安排,让我去看望他,“使他得到安慰”。他的妹妹在大学时曾与我是同学。这就是典型的周恩来。他从来没有忘记,一个人只有得到温暖才能忍受巨大的痛。
1911 年 10 月,中国漫长的革命终于第一次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广东人、曾在日本学医的孙中山⑥20 年来努力的结果,孙中山虽然外表文雅,但却是一位意志特别坚强的汉子。他把个人的荣辱完全置之度外。满清王朝必须推反,中国必须象法国或美国那样成为一个共和国。孙中山为此而奋斗了一生。他以自己的热情感动了许许多多海外华人。尽管满清政府悬赏要他的脑袋,西方列强也对他恨之入骨,认为他是一位危险的匪徒,并与满清统治者共谋对付他⑦,他还是组织起一个“同盟会”来推反满清王朝。他在中国境内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起义,但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革命党人遭到杀戳。
1911 年春,因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铁路修筑权,川、鄂、湘、粤等省掀起大规模的保路运动。10 月 10 日,武汉地区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社乘讥发动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12 月孙中山从海外归国,由 17省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 1 月 1 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满清王朝被推反了,或者说象冰激淋一样在太阳光下溶化了。当孙中山的追随者呼吁他回国担任总统时。他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他在阅读晨报时得知了消息。孙中山经伦敦和巴黎回到中国,一路上受到敌视。回到中国后,他向西方列强发出呼吁,要求得到他们的帮助。他说,中国需要议会民主。孙中山前往被满清推反的明朝皇帝的陵园扫墓,告慰先帝英灵:中国已经改朝换代。
民国成立时,东关模范学校里一片欢腾,鞭炮声不绝于耳。满清的国旗降了下来,新生民国的五色国旗冉冉升空。高戈吾老师早就剪去了象征清朝臣民的辫子。周恩来是小学里头一个剪去辫子的孩子,尽管在此之前别人告诉他“谁要是剪掉辫子,就要割掉脑袋。”现在到处都洋溢着爱国主义的热情。青年人呼吸的是爱国的空气,报章杂志风靡的是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新学堂里老师和学生们谈论的是爱国主义思想。周恩来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⑧这篇作文中便洋溢着这一代人的时代激情。这篇文章不仅在当地报纸上刊出,还于 1915 年被收入上海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等书中。

周恩来的仪表由清秀变为英俊。由于他身材瘦小纤弱,有时遭到大孩子的欺侮和殴打。他想出了自卫的办法,交了许许多多朋友,放学时与他们一起离开学校,以免单身一人。他与这些人终生为友。即使后来他长大成人,成为缉拿对象,他还去看望他们。这些朋友谁都没有出卖他。
有位姓何的朋友把他带到家中。何的祖父是个老兵,他把孩子们带到沈阳郊外的一个古战场,告诉他们,1904 年日本人和俄国人曾在这里利用中国的土地打仗。日本人自 1868 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以来从西方学到了强国之道,现在当然看不起中国人。老人慷慨激昂他说,“我们没能制止他们把我们的国上当作战场,没能!现在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年轻人身上,要报仇……” 老人的思想在恩来的演说中得到了反响:“吾人既生于是时矣,生于是国矣,安忍坐视而不一救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废寝忘食地阅读报章杂志。他阅读达尔文、卢梭、穆勒,他阅读关于奴隶买卖的书,并发表“黑奴终究要解放”的演说。在课堂上老师提问“读书为了什么?”时,同学们会提出各色各样的理由,“为光耀门楣”或“为了生计”。而周恩来豪迈地回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
1913 年,周恩来从东关模范学校毕业。伯父贻质和堂伯父贻谦决心让他继续上学。父亲贻能在此问题上似乎没有多少发言权。他一度也与其兄贻赓住在一起,也许是因为一时没有找到工作。周恩来报考清华学堂,这是一所用美国资金在北京建立起来的很有名气的学校。他没能通过英语考试。清华的入学考试非常严格。更糟糕的是,对招收南方学生的名额有所限制。因为南方学生通常成绩优秀,北方学生感到愤愤不平。伯父贻赓并不气馁。恩来便准备上天津的南开学校,这亦是一所水平很高、名气很响的学校。伯父贻赓时来运转,总算调到天津工作一年。贻赓夫妇和恩来住在元纬路 4 号的一所小屋里。在夏季三个月的时间里,恩来补习英语,准备升学,终于在 1913年考取了南开学校。
注释
本章的材料大都来源于中文资料,其中包括周恩来诞生地淮安的地方志;与周恩来亲戚(列于家谱中)的谈话;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外学者论周恩来》;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总理的青少年时代》等。据我所知,上述史料均末译成,英文或任何其他欧洲文字。
① 19 世纪后半叶以来出现的农民起义情况,详见《太平起义》中文 8 卷。韩素音的文档。北京中央档案馆保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