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黎飞鱼-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有了寄存之处。 
唐娜是准备在美国东西岸,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去找理想的职位。和流浪的季节工人惟一的区别是,她走出走进的是当地最昂贵的办公楼,申请的工作,一个人的薪酬可以养活一百个蓝领工人。 
她目前逗留在费城,目标是BAIN & PANY。 
事事要强的唐娜却悲叹说:“美国大公司如同一片荒漠,找一个职位太难了。人人都把你当成来抢饭碗的恶人。” 
唐娜在纽约耗费了半个月,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关系,甚至在公用电话亭冒充某某公司CEO的亲戚,最终也没能得到像样的面试,绕不开铁板一块的人事部门。 
她告诉王林:“法国学校的牌子在美国根本吃不开,除非你是时装设计专业。美国工商界只认美国名校,几乎没有例外。” 
唐娜不是爱打退堂鼓的人,她抱怨归抱怨,仍要把革命进行到底。费城之后,她将去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 
“至少,让每个公司都告诉我他们不需要我,那样我才会死心。”她电邮的结束语就是如此。 
王林有兔死狐悲的悲凉,他回邮件鼓励唐娜:“天生我才必有用,船到桥头自然直。你的运气肯定就在下一站!坚持,别沮丧!” 
鼓励唐娜别沮丧,王林自己却有点消沉。 
“老婆,我们订机票回一次上海吧。”他转头对郁郁寡欢了好多天的茜玲说。 
内心深处,王林正在对毕业后留在欧洲的可能性失去信心。而中国却正在蓬勃发展,充满了职业机会。听朋友说上海的房价升得厉害,王林嗅到了浓浓的钱味,该回去看看了。也许把想投资已久的别墅买下来? 
有一个人却在发奋学习法语,努力了解法国文化,欲图融入法国社会。他是受了大刺激的“败兵”徐斌。 
大热天不休不眠,徐斌进了教会语言学校法语强化班。除了每周一次和茜茜莉娅见面,他就像是个自我惩罚的圣徒,在教会学校里咿呀学语,长时间做语法练习。他底子厚,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学什么像什么,进境自然是快的。没多久已让茜茜莉娅刮目相看,称赞鼓励了他好几次。 
徐斌的内心发生着深远的变化。他半年来频遭打击,觉得自己败得完全没有抵抗。但他是绝对不能失败的北京男人,活得窝囊不如死个壮烈。他要弄出个样子,让看不上他的人眼珠掉出眼眶来,这当中包括茜茜莉娅。尽管他们俩是朋友,但徐斌依旧认定不愿委身于他的女人都小瞧了他。 
他祭出以往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法宝,到密特朗图书馆查找资料,研究一个关键的课题:法国女性心理与价值观。徐斌希望以此为自己铸造一把打开征服之门的金钥匙。   
第八章 酷热假期(4)   
他研究《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红与黑》、《危险的关系》这些古典名著,也如饥似渴地观看学校音像室能借到的法国现代生活片。他将心寄托在那些法国美娇娘的心房里,揣摩她们芳心的每一个悸动,试图用洋女人的眼睛看自己,看到那些自己曾经看不到的东西。 
徐斌做这功课到了痴迷的程度,但他越来越觉得接近了大彻大悟的境界。他的脑子里出 
现了法国女人的内心世界。他如同凑近一个法国美人的瞳孔,心咚咚跳着,偷看那瞳孔里自己的倒影。 
他看见的自己并不令他乐观:一个东方国家来的留学生,没有显赫的身世,说蹩脚的初级法语,和巴黎上层社会没有关系,甚至和任何当地人都没有瓜葛,拿的是一年有效的签证,随时有可能失去在法国逗留的资格。 
哪个正正经经的法国女人会在这样一个人身上浪费时间?正常人连花时间了解他都嫌多事。好一个令人泄气的现实! 
可徐斌不是张三李四,不是糊涂虫。他知道自己也有价值,只要放下身段,就还有机会。他是个英武挺拔的蒙古人种后裔,至少,对容易迷醉在异国情调中的法国女人,还有生理上的吸引力。他,可以争取当她们生活中偶然艳遇的男主角儿! 
至于为何要作践自己到利用身体勾引妇女,堂堂正正的名校MBA学生徐斌不愿多想,但也不是没有答案。他为自己辩解说:“只有身体才是这个国际不平等体系中惟一平等的东西。一个黄种身体分享白种女人,是对白种身体单方面分享黄种女人的伟大的反击。” 
在实践中学习,在大海里学习游泳。徐斌离开学校宿舍,搬到昂贵的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公寓里。公寓对面就是一个年轻人的迪斯科夜总会,他每夜读法语到11点,然后便像那些拥挤在夜总会门口的法国学生一样,换上黑色的紧身衬衣,朝见钱眼开的门卫手里塞上20欧元小费,他就必定被放进男女比例1比1的人数控制线内。理论上讲,必有一个女伴等待着他。 
过了这道门槛,徐斌无师自通。正如那句莫名其妙震撼过他的名言所说:阻挡你实现梦想的只有一样东西——你自己的思维定式。 
从街头烘烤人的热浪中挤进人潮汹涌的迪斯科舞厅,巴黎年轻男女的荷尔蒙如同一条疯癫的怪龙,上蹿下跳,撩拨着每一个人。巴黎是人种的熔炉,徐斌在衣着和简单语言上和所有人混同了,他的欲望也渐渐上升到正常的程度。和数不清的巴黎女郎对舞着,互相使用身体语言勾引对方。他自然地忘记了自己是来自北京的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者,好像从来就是住在这条世界闻名的销金大道旁,享用着巴黎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从夜阑人静的大道上穿过,把燕瘦环肥不问姓名的巴黎女郎带回公寓尽情做爱,然后在天亮后疲惫不堪地亲一下双颊告别。徐斌像刚学会潜水,享受到乐趣的人一样,惟一不想做的就是上岸。 
对洋女郎的被长久压抑的欲望正在得到持续的满足,但还远没过够瘾。 
茜茜莉娅对他的荒淫放纵并不知情,但惊奇地发现徐斌一天比一天巴黎化,语言、表情、衣着和越来越黑的眼圈,都急速地修改着这个东方人的存在方式。她内心有一种悸动的不安,却不能成型,不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她另一个发现是徐斌如同一只巴黎人经常不经意放着的硬邦邦的墨绿色鳄梨,偶然拿在手里发现软熟了,性感得让手发抖。徐斌的声线出现一种若有若无的磁性,这声音生理性地钻进茜茜莉娅的耳膜,让她受到勾引。但徐斌对此却茫然不觉。 
茜茜莉娅变得有些盼望每周和徐斌固定相会,她的友情好像一个被人熟视无睹的鸡蛋,如今竭力破壳而出的却是一只陌生的鸟儿。她渴望观察徐斌飞快变化的成因,这变化吸引了她在炎热煎烤下变得有些过敏的注意力。 
可是,徐斌忘记了这周的约会,茜茜莉娅在卢森堡公园的树阴里等到正午时分,说好10点见面的徐斌还是没有露面,电话也打不通。茜茜莉娅想的是回家,但却把车停在了徐斌公寓的地下停车场里。 
徐斌的公寓门没有关死,推开门,依旧宿醉未醒的徐斌和拉丁女伴横陈床榻,很显然激情贯穿了长夜。拉丁姑娘的长腿蹬掉了电话听筒。 
茜茜莉娅帮徐斌关严了门,穿过凯旋门无目的地漫步,在那一刹那,她感到嫉妒和受到背叛。她摸出红万宝路,点燃深深地吸进胸腔。 
周围炎热的空气也深深吸了进去,茜茜莉娅感到自己像一个被点燃的火球,憋闷得透不过气来。   
第九章 选谁去北美(1)   
9月,巴黎怀着一颗惊恐未定的心,在稳定下降的气温中后怕。政客们借大众传媒互相攻击指责;此时此刻,还有数百位老年人冰镇在停尸房中,无人认领。 
巴黎元一商学院里的森林失去了水灵灵的生气,一些体质差的板栗树被连续的高温干旱活活烘烤死了,枯黄的树叶掉了一地,死掉的树干难看地僵在半空中。连地上的草本植物也一片枯黄,凄厉地向返校的学生诉说着暑假里的恐怖生活。 
只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回到了校园,许多人还在为自己的事情奔忙。学生们对职业前景的信心正在逐步崩溃,暑假里充满令人沮丧的求职故事。 
生活展现毫无理想的本来面目,好像恶作剧的气流把坐上热气球准备饱览城市风光的游客带到贫民窟的上空。上学期蓬勃伸展的锐气从同学们身上脱落,大家都有些冷漠和厌烦的神色。 
在这时候离开巴黎,去宽广明媚的北美交流学习四个月,不再是那么让人患得患失的抉择。 
巴黎元一商学院作为欧洲名校,和诸多美国名校有交换学生的制度。首席合作伙伴是2003年高居世界著名MBA项目榜首的沃顿商学院。其他诸如哈佛商学院、芝加哥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及杜克大学商学院等,今年都有一到两个交流名额。对于200多名本届学员来说,总共24个到北美的交流名额不多也不少。说不少是因为决定在相当程度上放弃欧洲工作机会的学生,也就占10%上下;说不多是因为这20多个人,往往竞争同一所名校,而使国际排名稍排后些的学校缺少候选人。 
学院照例一本正经地成立了交流学生遴选委员会,由大司泰利教授和学生服务处的一个美国雇员邦迪一起面试应征者。这一组合使绝大多数参加面试的人惴惴不安,因为大司泰利是上学期学生普遍评分较低的教授,他那强烈的面相表情,很难让学生相信他不会对此耿耿于怀。而邦迪,一个平常非常自以为是、爱批评美国以外所有国家的教工,首先他凭什么资历面试MBA学员?其次,他能避免偏见吗? 
在久别重逢的午餐桌上,同学们互叙别情和讲述暑假故事之后,话题就集中在交流机会上。尤其是暑假中顶着学校名头,在欧洲和美国本土找工作受挫的人,更觉得北美学校名声的含金量高,考虑要不要光为镀金就跨过大西洋去。初步感觉,跃跃欲试的人数比上学期大家预计的要多不少。 
因此,早就铁定心思要去北美的铁杆候选人急了,生怕自己的长远计划和长远利益被这些心血来潮的人破坏。 
大家都是聪明人,一个人在校际网上站出来,协调大家的利益:唐娜。 
亲爱的同学们: 
非常高兴又回到了你们中间。这份高兴是弥足珍贵的,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中,我走遍了美国东西岸的大城市,争取一个又一个面试机会,遗憾的是所有的门都拒绝为我打开。在深深的失望和挫折感中,我回到了巴黎。了解到许多人都和我有同样的经历。我们同病相怜。但我们不会知难而退,而是彼此鼓励知难而进,这是MBA的精神,不是吗?我渴望着去美国商学院交流,相信很多同学也有此打算。 
众所周知个别学校的交流名额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利用这一资源,我们彼此进行必要的协调有利于我们的共同利益。大司泰利教授也希望我们不要挤在个别学校的大门口,而是明智地利用好自己的第一志愿优势,确保顺利成行。 
我建议大家在我设计的这份公开统计表上,分别填上自己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志愿,让大家都知己知彼,然后尽量协商和平衡。这样我们也将比较容易过大司泰利教授的审核关。 
祝大家都各遂所愿! 
真诚的 唐娜 
唐娜的建议是中性的,增加了交流学生遴选工作的透明度,也提供了使大家更理性竞争的信息平台。大家纷纷响应。三天工夫,统计结果就出来了。 
大热门是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和世界第一商校沃顿。分别有8个和7个候选人。而杜克大学却无人问津。 
“真诚的唐娜”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