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光义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王爷当时我就说现在时机未到,比不可操之过急,可当时王爷您……”
当时马昭远猜到饿了赵光义的打的是什么主意,得到消息的他,想着太子遇刺,身边也没有多少人,并且刺客这么多一定能够将他给置于死地。
这样就没有了太子,皇上的其他儿子都还小,自己的机会更大,所以就没有让巡防营的人去。
没有想到,现在居然出现这样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赵光义真的是有点后悔了。
“本王在这里向仙长道歉了,悔不当初没有听从仙长的话,造成今日之局面。”赵光义这是诚恳的道歉。
但是他没有听从马昭远的建议,火速派人去支援赵旭,这样可以获得赵旭的好感。
“王爷不必如此,贫道愧不敢当,不过目前最重要的是想一想下一步如何的走?”
马昭远觉得事已至此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还不如规划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知道让赵光义放弃是不可能的,他心中的那一团火已经点燃了,根本就无法扑灭。
“本王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军中安插我们的势力,不然本王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参与到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全过程的赵光义,甚至有军队的重要性。
手中没人即使你能当上皇帝恐怕也是个不长久的皇帝,有自己的军队这是他这些时日以来总想的事情。
“可是现在的军队分为中央的和地方的,中央的是禁军,自从当今皇上即位就加紧了对禁军的管辖,毕竟他也是靠着禁军起家的。”
自己黄袍加身不能让别人再根据自己的剧本来吧,赵匡胤不会是那么蠢的人。
“地方上的就是各个藩镇的节度使了,这些基本上是他们的私人军队了,虽然在名义上属于朝廷的管辖。”
“贫道看来这都不是好插手的,也可以说是相当困难的。”
马昭远大意上分析的还是比较对的,要想插手军事,就是要从这两方面着手,这都很困难。
要不困难的话,赵光义也不会饥不择食,去拉拢小小的巡防营指挥使了。
“仙长说的不错,在我在都虞侯任上的时候就感觉到皇上对禁军的重视,这里不能进行大的活动。”
“我在里面还有几个亲信,慢慢的将他们提拔上去,以后有用,另外在暗中子啊禁军中拉拢那些下级的军官,然后慢慢的给他们提升位置。”
“在禁军的动作不要过大,不能让任何的人给察觉出来,只能是徐图之。”
停了一下赵光义说出来这样一番话,这也跟他在禁军里面待过的经历是有关的。
“另外的注意力是放在地方上的结束使上面的,只要胳臂他们交好,我相信以后的事情一定会非常的顺利。”
“暗中结交各地的节度使,大好私人关系,时机成熟之后给他们一些承诺,不想信他们不支持我。”
要是放在以前,赵光义没有想坐那把椅子的想法的时候,绝对是维护大宋的利益的。
可是人都是有私心的,现在自己要争取大位,其他的自然是不放在心上了。
来年个人就这样在书房里面密谋起来,没有其他的人知道。
第237章赵匡胤想借钱
“太子你说我们得到的这些消息为什么不报给皇上呢?”刘红庆不解的问道。
按照他的理解,晋王这样做就是不安分,皇上知道了绝对绕不了他的。
“报告给皇上我们怎么说,难道受晋王想造反,证据呢?现在他只不过是有点不安分的苗头,你们好好盯着就是。”
赵旭才没有这么傻,你要给赵匡胤说这事情,先不说他信不信,估计自己就要先倒霉。
再说他更加自信这赵光义根本就没有办法逃脱自己的掌控,这些事情根本就不用担心。
这边赵匡胤正在和苗训、赵普和赵光义商议着大事情,这三个人他自认为都是自己的亲信。
特别是苗训最近被赵旭指派给赵匡胤了,这一阶段,赵匡胤可是没有少压榨他的劳动力。
不过苗训着实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就连赵普这样的宰相大才都是对他佩服的紧,更别说其他的人了。
“朕今天交几位来时实在有大事情了,那就是国库缺钱了,国库里面现在已经没有钱了,朕现在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朕勒令户部尚书李涛不准透漏一点消息,怕的就是引起恐慌,到时候大臣们都在都知道朝廷没有钱了,就不好控制了。”
赵匡胤前几天询问户部尚书李涛国库还有多少钱,这不马上就要准备科考了。
各项的开支一定是不小的,所以赵匡胤想提前做个准备,做一下预算。
结果李涛支支吾吾的不敢吭声,在赵匡胤的再三逼迫下,才道出了实情。
国库没有钱了,一分钱都没有了,现在的国库里面是空空如也了,换句话说也就是国家巨快要破产了。
这种情况出现的很严重,不要别人攻打你的国家,自己就能灭亡了。
所以赵匡胤这才火急火燎的接见他们三个,看看有什么主意没有,毕竟这种情况不能持续太久的。
“皇上,臣弟认为这件事情很好办,国库没有钱财了,我们可以征税,历朝历代每一个国家不是这样做的,征税是最好的方法。”
见没有人说话,这赵光义马上就说出了自己的想发,这也是他刚刚想到的。
就脱口而出了,不知道他是故意的还是怎么的,这一听就是反而馊主意。
这不立刻就遭到了赵匡胤的反对:
“这不行,朕也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皇上臣弟觉得这是做常规的做法,即使是前朝也做过这样的事情,不仅如此哪一个朝代不是这样做的,我们大宋又不是第一家,怕什么?”
“光义呀,朕知道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做的,可是朕绝对不能这样,我们大宋不能像其他的王朝那样。”
“光义你可曾替老百姓想过,征税会损害谁的利益?”赵匡胤看着自己的这个弟弟。
“想必你也知道是老百姓的利益,可是我们当初建立大宋就是为了百姓不再受苦,现在还是征税的季节,我们能这样做吗?”
“我们大宋不是横征暴敛的王朝,不能和其他的一样,再者说了,如果真的这样的话,很快就失去民心的。”
“我们大宋才刚刚建立不久,民心还不稳,根本句不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得民心者,得天下,同样的失民心折亡天下呀。”
赵普在一旁听这么久也出言说道:
“皇上说的对,现在确实不能收取赋税,一旦激起民怨,那后果将会更加的严重。”
“再者说了晋王,您的那个征税的方案不是不可行,那是在盛世的时候,百姓都富足之时,那时朝廷收取很小的赋税应该是没有事情的。”
“我们大宋朝现在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不能冒这个险,所以皇上说的是是十分的有道理的。”
赵普说完对这赵匡胤和晋王作了揖坐下了。
赵匡胤又看向苗训:“不知道的先生的意思是?”
在一旁闭目养神的苗训也是睁开了眼睛:
“陛下我曾经在下面和百姓在一起了好多年,知道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国家确实有战事他们绝对会是大力的支持的。”
“但是现如今我们是自己国库里没有库存了,而去征税的话,恐怕百姓会有怨言的。”
苗训没有说他的意见是怎么,但是很明显自己也还是不支持征税的。
赵光义一看在座的四个人已经有三个人是反对的了,自己还能傻傻的坚持吗?
“皇上是臣弟考虑不周,请皇上莫怪。”
“哎,光义你能提出你的看法朕就十分的高兴了,不过以后你要把眼光给放远点,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臣弟受教了。”
“皇上现在锅盔空虚总要像个办法这样一直拖下去也是不行的,但是朝廷所能掌握的财富本来就不多,大多都是在各地的藩镇哪里。”
苗训终于将问题引向了藩镇的方向,这也正是赵匡胤所想看到的,自己正想着向这方面靠拢呢。
“先生说的很对,说起来我们中央政府的国库还没有一个人藩镇所能掌握的多,朕这个皇帝当的还真的没有做节度使的时候逍遥快活,还真想做回节度使。”
赵匡胤这句话就是三分真七分假了,真的是确实没有做节度使的时候逍遥自在。
假的是你做回节度使,这可能吗,就是你愿意其他的人也是不愿意的。
“皇上千万不能这样说,这要是让有心人给听了去,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呀。”
赵普慌忙的劝解道,这是真心的,如果换了一个皇帝未必就会重用他。
“没事的,朕只是感慨一下,再说了今天在座的都不是外人,先生是朕所尊敬的,赵普又是朕的重臣,光义是朕的弟弟,我不相信你们,还信谁。”
赵匡胤是真情流露不假,但是这也有是收买人心的嫌疑,表面的功夫总要做足吧。
“朕现在已经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能够暂时的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朕考虑再三这也是可行的。”
“哦,皇上已经有了主意,那臣弟等就洗耳恭听了。”
“朕决定向朕的兄弟们,那些节度使借他们的钱财,暂时补充国库。”
屋内的三个都是愣住了,他们经过再三确认,证明自己没有听错,赵匡胤说的就是向那些节度使暂借。
皇帝向大臣借钱,这真的是亘古未有的,不知道赵匡胤是怎么想的。
第238章赵匡胤的心思
赵匡胤要向他的大臣借钱,这可就让下面的三个人给雷住了,皇帝向大臣借钱。
“皇上这万万不可的,身为一个大国的皇帝居然向地方的割据势力低头这说出去的话,让人家看不起朝廷。”
“这对朝廷的威严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让藩镇的势力如何看待我们朝廷,请皇上三思而行呀。”
身为宰相就是急皇帝之所急,想皇帝之所想,最大限度的帮助皇帝治理国家。
此外维护皇帝的权威也是他的任务之一,现在他觉得皇帝现在的权威是受到了挑战,所以吗,他就立刻的站出来反对这样做。
他还没有考虑赵匡胤这个提议有什么好处,也就是可行性,就把他给否定了。
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损害了皇帝的权威,宰相赵普就反对了。
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反应,没有任何的思考,就是他的本能,骨子里面对皇帝天子的敬畏。
“好了赵普你平身吧来,朕这不是先说说,让那个大家参详一下吗,你怎么这么大的反应。”
赵普原来是跪在了地上,看来他是坚决的反对这项提议了,还没有说起来的就先来了这一套。
“光义你说说你的看法吧?”
“是皇上,臣弟也觉得赵大人刚才说的就很对,如果真的开口想藩镇的节度使借钱,那么他们会怎样看我大宋的朝廷,对皇上您的权威绝对是个打击。”
赵光义一边看着赵普对他点点头,表示我是支持你的,咱们两个是一个阵营的。
赵普也是对他回以微笑,其他的倒是没有什么表示,就看着赵匡胤有什么决策了。
说实话他们也知道他们只能在给皇帝提供一下参考,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皇帝的手中。
赵匡胤也并不急着表态,反正自己的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你们说什么都是不会改变的朕的想法的。
“先生您对朕的这一想法有什么建议或者有什么更好的提议您说说看。”
赵匡胤对这个苗训一直是十分的尊敬,总是客客气气的,从来都是没有一点不敬的地方。
“皇上客气了,我觉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