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方战场,日本侵略军在淞沪战役后,进攻南京。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震惊世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中,被残害的中国人达三十万人之多,被烧毁的房屋有三分之一。南京城内,死尸遍地、瓦砾成山、惨不忍睹。秦淮河为之哭泣,长江为之哀鸣!残暴的日本侵略军在此犯下了不可侥恕的罪行。

第二节

在这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时候,我父和几个同学决心投笔从戎。于1938年春离开蚌埠,到达河南南阳,报考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集团军陆军军官学校,在军官大队粮秣科学习受训。后被调往陆军十三军第四师司令部工作,率工兵一个连和库兵一个排,长期跟随司令部行动,担当全师粮、服装发放及枪械维修的任务。随师参加多次战役。在抗战期间,先后担任师部中、上尉军需,第四师第十团少校供应班主任。第四师中校粮秣科长。抗战胜利时,调升为暂编第63师上校军需处长。

“七。七”事变后。1938年夏天,蚌埠沧陷。我祖父带领全家向西逃难,经淮南、寿县,到了河南罗山县。在逃难中经常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和扫射,潮水般的难民像被恶狼追逐的羊群,四处躲藏,疲于奔命。当时,染上痢疾,身患重病的祖母,再也走不动了,在敌机的轰炸中,惨死在公路旁,仅用一张草席卷着葬于天主堂义地。故而后来出生的我,从没见过我祖母的尊容。

在那战火纷飞,家破人亡,亲人离散,生死未卜的苦难岁月里,我祖父带着我小姑,我母亲和我姐姐,每天两次去到难民所里排队分领稀粥度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后来,在逃到河南信阳后,才得知我父亲的音信,全家人便投奔到南阳。

第三章 生于忧患 长于战乱

更新时间2007…5…23 13:26:00  字数:5014

第一节

我于一九四一年四月十日,在河南南阳出生。由爷爷命名为郭瑜。

南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是我国的历史名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约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在湍河上建造楚碣,引水灌田。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工艺水平较高。

秦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之一。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由于对东南和南方的开发,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冲,东西往来的通道,是全国著名的五都(南阳、洛阳、临淄、邯郸、成都)之一,也是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个地区之一。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被称为“帝乡”。太守杜诗修治坡池,广拓田土,全郡可灌农田4万顷,这时的冶铁用水排,水力鼓风机鼓风,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特别是采用球墨铸铁,提高了冶铁工艺水平,这一技术的使用比欧州早1000多年。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为全国各郡之冠。郡城周长36公里。汉代南阳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不仅刘秀的28个开国元勋大多出自南阳,东汉年间,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也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名相诸葛亮早年读书躬耕的地方。

汉代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南阳出土众多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是一部“绣像汉代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从唐朝起,南阳设邓、唐二州。

经过贞观、开元之治,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李白在《南阳行》中说:“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唐王的封地,永乐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南阳(市、区)、新野、唐河、社旗、内乡、淅川成为水陆交通重镇。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

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清朝康熙年间,农业、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以建筑业比较发达,武侯、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富丽堂皇,南阳是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有“南船北马”之称。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光绪十年,镇平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

而我虽生于此地,却时运不佳,竞生在这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期。这也可能是上天的安排,命运的注定。

从我呱呱堕地来到这个悲惨世界之日起,就开始了我人生的苦难历程。更无法摆脱长期经受战乱的厄运!当我还在襁褓中就和母亲一起被捆绑在这架由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杀人狂所谓的“造世英雄”一手打造的战车上。随之被卷入灾难深重的战争中。在那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道路上,在那寒风凛冽的冬日里,难民们饥寒交迫,颠沛流离,苦苦地挣扎着摆脱死神的降临。

在那生死难卜的岁月里,母亲时而抱着我与其他难民们一道藏在草丛、树林里躲避日机的轰炸和扫射;时而在那寒冷的夜晚和难民们一起躲进深山逃脱日军的追杀。可怜的贫民百姓为了生存,整日疲于奔命,他们是多么渴望安居与和平。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在那日寇侵华战火纷飞,腥风血雨的年代里,我的母亲用她那瘦弱的身躯为我遮风挡雨,一次次地把我幼小的生命从硝烟弥漫的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从不顾惜个人安危,历经磨难,艰辛倍尝。我是母亲的希望!是她的宝贝。即使在战乱饥馑的岁月里也是如此。

世界上还有什么情爱比母爱更加无私、伟大和高尚。

否则,我早已夭亡。以后也绝不会发生我涉足台湾,也不会出现我从祖国东南漂泊万里,流浪大西北的“奇迹”。更不会有今日面向亲爱的读者诉说衷肠的机会。

第二节

1941年,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开战。12月因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侵略者为了投入太平洋战争,加紧了对中国战场的攻势,进行大规模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同时,还残无人道地使用了灭绝人性的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犯下了滔天罪行,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中国无辜平民伤亡。

“三万里河入东海,五万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这片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历史的悲剧曾经周而复始地在重演。我们透过那六十年前的历史风雨烟云,可以看到一幅幅中国人民生活在日寇铁蹄下,被奴役,受蹂躏的悲惨画面!1942年春,在日军疯狂地进攻下,十三军第四师官兵在河南南阳与日军频繁作战,形势越发紧张,上级决定让军人家眷撤离南阳。

南阳——是我出生的地方,离开后,距今已有六十余年,再也没有回过那里。

1942年春末,我们随一批军人家眷由湖北襄樊西行进入陕南安康,经四川达县到了山城重庆。

重庆历史上曾是巴国的首都,故称巴。嘉陵江在此汇入长江,又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所以重庆又简称为渝。重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商末周初的巴国,元末明初的大夏国,都曾建都于此。秦汉到南北朝皆为巴郡所治,隋朝改称渝州,故史称“巴渝”。宋改恭州,南宋光宗1189年先封恭王,旋登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二战时期,重庆是中国战时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

重庆山川巍峨,钟灵毓秀,境内瞿塘峡、巫峡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人文蜚声中外;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现存唐宋摩岩造像6万余尊,是中国后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201—204万年前的“巫山能人”,是人类最早的摇篮;合川钓鱼城等古战场堡寨,阻击蒙古军36年,为世界防御战史之最,被欧洲人誉为“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石柱、黔江等地土家族竹木吊脚楼村和摆手舞,保留着古代巴人的流风遗韵。

重庆温泉星罗棋布,峡谷奇险纵横,溶洞千姿百态,瀑布龙飞九天。长江沿岸的白鹤梁、丰都鬼城、石宝寨、张飞庙、白帝城、巫山神女十二峰等著名景点目不暇接。主城区群山环抱,两江汇流,形如半岛。轻轨索道高悬,桥梁缆车纵横,山城灯火、滨江光柱优美如画;登临“一棵树”、鹅岭等观景台,灿若星河的山城夜景尽收眼底。

重庆物华天宝,地产丰盈,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水陆空四通八达的物资集散地。

重庆的物产、美食、特色手工艺品不胜枚举。涪陵榨菜、诗仙太白酒等行销国内外;重庆火锅、麻辣鱼、泉水鸡等特色美食可让您大饱口福。

重庆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一座美丽的山城。市内鹅岭,枇杷山耸立,楼房街道参差错落,入夜万家灯火,繁星点点,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烽火四起的抗战时期,处在祖国的大西南,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陪都——重庆,此时也是灾难重重。

当年,日军飞机不断地进行狂轰乱炸,山城到处烈火四起,房倒屋塌,数以千计的市民葬身于火海之中,伤亡残重。而且日机还猖狂地搞什么所谓的“疲劳轰炸”,白天夜晚都来,一次来上三、五架飞机投上几颗炸弹,轮番进行轰炸,弄得警报不断,人心惶惶,不能休息,不得安宁,人们整天在朝不保夕的生死不定的气氛中生活。直至陈纳德将军组建的“飞虎队”战机对日机进行阻击后,情况才得以好转。

1942年入夏,为躲避日机轰炸,我们由重庆市区搬到了远郊,住在重庆市西南的乡下。在此,一直生活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

这里是一个两面夹山,面积不大的扇形山川,稀疏的农家座落在山势较缓的半坡上,川底有一条弯弯的小溪,清水在溪中潺潺流淌,小溪两边田里的水稻和油菜散发出阵阵清香。山坡上多是种植些红薯、玉米、菽类的旱田。这里山川秀丽、景色怡人,春天,桃红柳绿、翠竹青青;夏天,金蝉鸣叫,溪水波光粼粼;秋天,各种庄稼和植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