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龙戏唐-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验的李恪自是看得比太宗要通透上几分,之所以不曾急着划省,不是不想,而是火候未至,一旦新军编练有成,那便是中央收权之时,当然了,在此之前,对各地多加了解自是必不可少之事了的,正因为此,这一听陈子明提到了观风天下一事,李恪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紧着便问起了具体章程来。

“回陛下的话,微臣草拟了份本章,还请陛下御览则个。”

陈子明这段时间以来之所以表现得极为低调,除了是克己自守以避嫌之外,更多的则是他已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政体革新一事上,为防止朝局动荡,陈子明自是不可能去跟朝臣们公然谈论此事,只能是私下里秘密规划,数月下来,自是早已有了稳妥之准备,此际听得李恪问起,自是不慌,但见其一抖手,便已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一本厚实的折子,恭谨地递到了李恪面前的龙案上。

“哦?朕且先看看。”

这一见陈子明早有准备,李恪不由地便是一愣,可也没多犹豫,紧着便取过了折子,细细地翻阅了起来,良久之后,这才抬起了头来,却并未急着开口,而是若有所思地弹动了几下手指,斟酌了下语气道:“子明打算亲自去江南走上一遭么?”

“江南乃赋税重地,又是粮秣要地,实不容稍有闪失,确须得派重臣去走上一遭,微臣之所以提议自去,其实是存了私心的,不瞒陛下,微臣与馨儿成婚都已多年,却始终不曾有时间好生陪陪馨儿,心中内疚不已,就想着此番能假公济私上一回,若能蒙陛下恩准,实微臣之幸也。”

李恪此问一出,陈子明的脸上立马布满了愧色,颇见扭捏地便道出了“实情”。

“呵呵,原来如此,朕知晓了,这些年来辛苦子明了,且去江南走走也自无不可之处,朕准了。”

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李恪不禁为之失笑,可也就只笑了两声,便紧着停了下来,没旁的,概因陈子明所言还真就不假,这二十年来,他一直在劳心劳力地为社稷操持着,功绩可谓无数,无论是太宗还是他李恪,用起来都觉得格外之顺手,也就这么一直重用着,浑然没想过要给陈子明一个喘息的空档,一念及此,李恪也自不免有愧在心,自不会在观风江南一事上有甚异议,紧着便给出了个明确的答复。

“谢陛下隆恩。”

要说累,这么多年的禅精竭力下来,不可能不累,可要说累得必须去散心么,却也断不致如此,这不过只是个借口而已,陈子明之所以打算在此际离京,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避开新军之组建,道理很简单,无论是裴行俭还是娄师德,身上都打着他陈子明的烙印,而军械研究所以及两家军械制造厂也同样如此,哪怕李恪再如何开明,涉及到国之根本大事之时,也断然不会不防,与其将来被李恪清算了去,还不如这会儿自觉避开新军组建一事,换而言之,此不过自保之手段罢了。

“子明不必如此,是朕亏欠了你啊,罢了,不说这个了,子明既是要去江南,朝中要务终归是须得有人总揽才是,依子明看来,何人可担此责?”

如此多年来,李恪一直是靠着陈子明主持大局的,如今虽是答应了要给陈子明放假上一回,可心里头却不免有些不衬底,这便紧着问起了替代人选之事。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御史大夫来济老成持重,应可大用。”

陈子明原本是不打算举荐人选的,故而先前始终不言此事,然则李恪既是问起了,他倒也不会故作谦虚,略一沉吟之后,便即给出了答案。

“亭明(来济的字)么?朕看可,中书令敦礼已屡次向朕请辞,自言老朽不堪用,要归乡养老,朕因一时无人替代,也就籍勉其多操劳上几年,今,既是子明举荐了亭明,朕看便着亭明替了敦礼也好。”

李恪对陈子明的识人之明自是信得过,这一听陈子明说来济有相才,他也自无甚犹豫,很是果决地便下了决断。

“陛下圣明。”

见得李恪如此爽快地便下了决断,陈子明也自欣慰得很,但却并未多言,仅仅只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了事……

第568章 炀帝陵前是非多(一)

“禀公主殿下、陈大人,前面三里处便是扬州码头了。”

不算太宽敞的船舱中,陈子明夫妇正对坐手谈着,已近中局,让了汝南公主四子的陈子明如今正陷入苦战之中,一条大龙四面受攻,尽管左冲右突地生猛无比,却明显有着被屠之危殆,硬是被逼着陷入了长考之中,正自图谋着翻盘之算路,却见尚书省左司郎中郝处俊已是疾步从外头抢了进来,冲着陈子明夫妇便是一礼,紧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嗯,命令各船降帆减速,准备靠岸。”

陈子明夫妇一行三个月前从京师出发,在洛阳上了船,由一千宿卫军护送着直下江南,沿途走走停停,每到一州,必会稍停几日,考察一下地方治理以及风土人情,当然了,顺便旅游观光一回却也是要的,可惜的是前头那些州县几乎无甚景致可言,真要散心,还得在江南,尤其是扬州这个天下四都之一,对此,陈子明可是有着不少的期待的,正因为此,下令之时,声线虽平和,却明显透着几分的欢喜之意味。

“诺!”

听得陈子明有所吩咐,郝处俊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紧着应了一声,匆匆便退出了船舱,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不提。

“夫君这棋怕是输定了。”

陈子明的棋本就已处劣势,再加上心已分,几步棋下来,立马便被汝南公主抓住了个破绽,毫不客气地一断,便已是彻底围死了陈子明的大龙,棋局至此,胜负已见了分晓。

“哈哈……,馨儿果然高明,为夫甘拜下风。”

陪汝南公主下棋本来就是放松而已,陈子明自是不会去在意输赢,见得胜负已定,也就没再继续,哈哈大笑着便推枰认了输。

“夫君是让着妾身呢。”

手谈的输赢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陈子明这些日子来能始终陪着自己,这才是汝南公主最在意的事儿,也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哪怕早已不再年轻,可脸上娇艳之色却宛若又回到了青葱岁月一般。

“呵,来,一道出舱看风景去。”

望着汝南公主笑靥如花的脸庞,陈子明的心不由地便是一荡,可也就只是一荡罢了,这都已要到地头了,总不能荡个没完罢了,无奈之下,也只能是自失地一笑,伸手轻揽住了汝南公主的细腰,并着肩一道行出了船舱……

“来了,来了,快,奏乐,奏乐!”

扬州乃是四都之一,江南最为繁华之地,商业鼎盛,往来商旅无数,城外的码头自然也就是扬州城最为繁忙之所在,车来船往,客商如云,然则今日之码头却是一派的肃然景气,一队队甲胄鲜亮的守备营将士持戈警戒四周,扬州刺使李慎元率州中属官以及乡绅们早早便等候在了码头上,这一见到运河上七艘大小不一的战船正缓缓驶来,李慎元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紧着打量了下船上的旗号,见果然是长公主与首辅大臣联袂驾到,哪敢有丝毫的怠慢,扯着嗓子便高呼了起来,刹那间,原本肃穆的码头上鼓乐喧天而起,闹腾得可谓是欢快无比。

“下官扬州刺使李慎元率州中属官见过长公主殿下,见过陈大人!”

船方才刚靠岸,自有随行的船丁们紧着便将宽大的踏板架好,旋即便见陈子明夫妇在数名宦官侍女们的簇拥下,缓步沿着踏板行上了岸,一见及此,李慎元自是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地便率众属官们抢上了前去,照着朝规行礼问了安。

“李使君不必多礼,且免了罢。”

在陈家,一向是陈子明做主,可在外么,汝南公主的身份摆在那儿,却是须得由其来叫起的,此乃朝规,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谢长公主殿下隆恩,下官等听闻公主殿下大驾将至,无不欢欣鼓舞,举城百姓扫洒相迎,更有乡绅赵德明献出园子一栋,恭迎长公主殿下大驾驻跸。”

李慎元的口才相当之好,唱作俱佳,一番话下来,讨好归讨好,却并不见多少的奴颜媚骨,有的只是格外的恭敬。

“李使君有心了,本宫感激在心,只是本宫离京前,皇兄有交待,说是莫要扰民,着本宫入住行宫便好,李使君且让父老乡亲们都散了罢。”

汝南公主虽不喜这等劳师动众的所谓迎驾仪式,可也知此乃朝规,毕竟天家的脸面终归还是要的,应有的礼仪,断不可少了去,她自是不会在此际给李慎元脸色看,也就只是中规中矩地应对了一番了事。

“长公主殿下有谕,下官自当遵从,只是州中父老们皆是自发而来,下官也不好强行驱散,殿下您看这……”

李慎元整出如此大的欢迎规模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后续还有着不少花样要上,故而一听汝南公主这就要去行宫驻跸,失落也就是难免之事了的。

“有劳李使君多多费心了,本宫车船劳顿,就不多待了,来人,起驾行宫。”

汝南公主本就是个清冷的性子,最不喜的便是这么些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先前如此这般地应对上一番,已然是很给李慎元面子了的,这一见其不识趣,又哪耐烦跟其多啰唣的,丢下句交待,便即自顾自地上了已从船上推将下来的车辇,弄得李慎元尴尬得不知该如何应对方好了的。

“李使君不必在意,心意到了便好,来,与本官一道同去行宫好了。”

见得李慎元满脸的无奈之色,陈子明倒是不好就这么也走了人,这便笑着安抚了李慎元一句道。

“谢大人抬爱,下官已备好了车架,大人,您请!”

李慎元一向在外地辗转任职,贞观年末方才晋升到了扬州刺使的高位上,与陈子明自是不算熟,也就只是进京述职时见过几次面而已,当然了,平日却是没少听说过陈子明的各种传说,自不会不清楚陈子明在朝中的地位是如何之显赫,这一听陈子明如此和煦地发出邀请,当真是受宠若惊得很,赶忙躬身一让,很是恭谨地将陈子明请上了马车,一路闲聊着便往瘦西湖边的行宫赶了去……

雷塘,又名雷坡,位于扬州城北八里处,据传,吴王夫差曾在此处营建钓鱼台,至南朝时,此处山水园林,楼榭亭台,为江南胜迹,大业年间,隋炀帝曾大肆修缮雷塘,营建园林多处,其横死后,最终之陵墓便葬在了雷塘——隋炀帝死后,萧后与宫人用漆板床板做成棺材,殡于江都宫西院流珠堂内,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唐武德五年高祖下诏,以帝礼移葬于雷塘之北,设石牌楼、陵门、石阙、陵冢等,却并未为其起庙,定时祭祀一事自也就无从谈起,加之其亡国之君的身份,前来雷塘游玩的人虽多,前去其陵前凭吊的人却少之又少,哪怕前不久扬州刺使刚刚重新修缮了隋炀帝陵,又加盖了座庙堂,却也少有人来此上香凭吊。

“禀老爷、夫人,已到地头了。”

隋炀帝陵前少有人来却并不意味着没人来,这不,辰时将尽之际,一辆无任何标示的马车缓缓地驶到了帝陵前,马车后还跟着几名壮硕之下人,车方才刚挺稳,就见原本侧坐在车辕上的两名下人一左一右地跳下了地,警惕地环视着周边环境,见无甚异常之处,这才见左侧那名汉子冲着车帘子一躬身,很是恭谨地禀报了一句道。

“嗯,知道了。”

那汉子的禀报一出,便听车厢里传来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