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鬼才-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也在一旁有趣地看着这士兵。这一看便知是血气方刚的小子连想都未想,把头一昂,对徐济道:“若是如此,司空大人还是不能入内。因为进入考场要带证件乃是司空大人亲自下的命令,知法犯法就是不对,若是制定法规的人随意更改更是不可饶恕。”

徐济和荀彧闻言眼眉一挑。没有想到这人区区一介小兵倒是能够如此坚持原则,实在是难能可贵。这分见识只怕满朝的公卿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出和做得到吧?尤其是徐济这等在后世见惯了办事情看脸面人情的人更是感触更深。徐济心中欢喜,脸上却不悦道:“若是我今天忘记带来证件呢?难道你还不让我进?没有主考。这考试还如何进行?”

岂料这小兵完全没有被徐济吓到,把脖子一梗道:“司空大人此言差矣,如果司空大人因为没有带证件进入考场而导致考试无法进行。那错误也决不在小人和司空大人亲手制订的规矩上,说到底还是司空大人自己的错误。若是司空大人把法律法规放在心上又岂会忘记身份证明?司空大人若是没有带身份证明,那也只能说司空大人视法令如无物。”徐济和荀彧再次惊讶,没有想到这个小兵她的见识这般过人。

那小兵此时却忘记了自己面对的人乃是徐济和荀彧,继续侃侃而谈道:“平民百姓忽视法规不过是害人害己,但是身居高位者忘记法规那便是祸国殃民,一国之君藐视法规。那就会亡国灭种,夏商周莫不如此。是为前车之鉴。”

听了这一番话徐济忍不住道:“你叫什么名字?”这名士兵向徐济行军礼之后恭声道:“小人乃是兖州人士,名叫赵免。”

徐济忍不住搔了搔看书的头,三国的名人中有这号人物吗?

荀彧却恍然道:“原来年你是我兖州人士,你和谁学过律法?是张固还是高堂隆?”赵免道:“小人曾经听过高堂隆先生在五德院地讲学,刚才那些话便是高堂隆先生说的。高先生还说越是面对上位者的错误越要挑出来,因为上位者决定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命运,天下苍生都在上位者的手中,所以真的英雄未必都是驰骋沙场的战将和猛士,能够奋不顾身敢于直言也是大英雄,若是整个天下地百姓都被培养出这种风气,那么上位者才会永远保持清醒不会犯错。”

徐济和荀彧听得默默无语。徐济更想起了后世的舆论监督制度,这个高堂隆虽然是个古人,但是和赵免说的这一番话却触及到了后世现代制度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虽然很大程度上民主是不完善的,但是却不得不承认民主会让上位者保持清醒。这一点就比封建制度强。

当然民主的前提是“民作主”,若是民的意识和素质过差,即便是让百姓做主,百姓也会莫衷一是的。所以说普及教育迫在眉睫。

大量刊印书籍和发行报纸也是一种必要了。

拍拍这名叫做赵免的士兵的肩膀,徐济和荀彧向里面走去,徐济先是吩咐手下人给那赵免一点奖励,然后向荀彧笑道:“我兖州有此等士兵。真是我徐济的幸运。”荀彧笑道:“主公真是胸襟宽阔之人呢。”

徐济摇头道:“文若兄过奖了,我都说过,这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天底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汉高祖刘邦也是一介草民终有天下,这也就是说人说到底还是有些地方是平等地,虽然地位高低不同。但是却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没有必要对这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摆什么架子。其实人生之中最可被他人尊敬的就是自身的品德和学识,就比如说我徐济,我便是大司空又如何?若是不务正业,一样会被人看不起。这也正为为何很多乞丐之所以让人讨厌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明明可以自食其力,但是却偏生要自暴自弃,成天无所事事只知乞讨为生。这便是真正放弃了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当然事无绝对。一些身体残疾又或者老幼病残的乞丐又另当别论了。”荀彧被徐济说得连连点头,叹服道:“主公所言甚是。”徐济又回头看看那名士兵赵免,欢喜道:“我今天之所以如此高兴的原因是因为见到了赵免,试想若是我麾下随便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都可说出这番道理来,那我华夏还何惧之有?”

荀彧倒是没想那么多,此时被徐济说得不由得神采飞扬,连连赞叹。

随后徐济和荀彧继续往里面走,来到考场内,自然有从兖州过来对此考试程序非常熟练的人来迎接两人,徐济和这些人说了一会儿话。看看时间已到,便宣布考试开始。徐济和荀彧在一众考官的陪同下,开始游历考场。

看着莘莘学子们一个个奋笔疾书地样子。徐济心中涌起了熟悉的感觉。

自己当年的学生时代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想起自己那时曾经看过的《儒林外传》,便忍不住为之莞尔。那里面的范进实在是读书人的耻辱,他考不上也就罢了,那也不过就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他考上了反倒成了危害一方地贪官,科举考试到了八股文的那一天,也就真的只有敲门砖的用处了。想想当时的官员也有些凄惨,学了半生八股只不过是敲门砖,真到了任上一旦没有作为又要被罢官。当真是害人害己。

徐济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局面的产生的。所以他设置的科举考试才会有那么多的门类。

徐济同时下定决心,不管到何时。科举考试一定要实事求是才可以,绝对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万不可弄出像范进又或者孔已己那样的人物来。徐济一边想着一边露出了微笑。

看着徐济微笑。陪同的众人尽皆莫名其妙,不过因为是在考试时间,所以没有人出言询问,生怕影响考生答题。

又走了一会儿,徐济便随意来到一名考生的身边,看着考生在答什么。这名考生显然答题得十分专心,徐济站在边上好半天都没有反应,他答的题也是十分地精彩。

这人大概是想要当一名掌管饮食的宫廷官员,所以他的题目和吃东西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人在文章中写道:即便是一名厨师也要深明五德变化才可以,比如说“土支木,木生火,火灼金,金盛水,水熟土”。这意思是什么呢,那就是说柴放在地上,这样才可以有火的燃烧,因为有火的燃烧,所以铁锅才会变热,令水鼎沸,而在地里出产的食物才会做熟。至于在另一名医生那里,徐济看到的则是老生常谈性的东西,不过和新“五德终说”有关。此人说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此修身当如治国,所谓“君子配五德”放在人的身上就是说要五脏俱全,但天生人一般都是五脏俱全。所以一个人的健康主要和“君子养五德”有关。

这个人的意思就是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各器官的协调,通过各种手段令身体各器官正常运行,并且越来越强健。

这人还列举了兖州的大医师华佗的“五禽戏”,认为“五禽戏”便是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来舒活全身筋骨,进而促进各器官的正常运行。这篇文章令徐济耳目一新的地方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五禽戏”的功用说得这般详尽,而且是从新“五德终始说”和身体五脏六腑出发的。

仔细想来,的确有道理。

其他诸如什么建筑、农业等等,都是如此。

徐济有点目不睱给,没有想到新“五德终始说”居然会深化到各个行业中这种程度。再往前走,徐济突然地眼前一亮。

就在前面,恒范正襟危坐,坐一张桌子的后面肃容题。

哈哈,对了,差点忘了这个小子此番也是要来考试的。

徐济便大步上前。

第四百一十七章:忧烦

徐济走到恒范面前,看着恒范满头大汗的样子觉得很有趣。

恒范平时在徐济面前都表现得异常镇定,没有想到上了考场却这般紧张。一点都不像恒范的为人,相反在他一旁坐着的陈群就镇定多了。

这时候,恒范抬起头来看了徐济一眼,一张俊脸变得有些惨白。

徐济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桓范这是紧张了。考试也是在考心理素质,一个人心里垮掉,天大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也许自己对桓范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了桓范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想到这里,徐济走到桓范的身旁,轻声道:“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都不是你的对手,这点小场面算什么?若你都不行,天地下还有几个人行?”

桓范闻言一愣,又听徐济轻声道:“考场如战场,现在你的才学和见解就是你的士兵,正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又怕什么?”桓范至此彻底的放松下来。低头闭目,好一会钱才睁开眼睛,开始答题。

徐济满意地从桓范身边绕过,因为他已经在桓范的身上发现了桓范已经完全没有了刚才的紧张,全然是平日里那种举重若轻的自信。

巡视了一圈,徐济便随荀彧离开了考场,向皇宫进发。徐济要到皇宫去向刘协回报这里的考试情况。坐在马上,徐济长长出了口气,意态悠闲,十分放松。

正在眯着眼睛聆听树上小鸟鸣叫的荀彧转过头来,看着徐济微笑道:“主公这下终于是可以放心了,科举考试终于顺利进行,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有了第一次成功的榜样,以后便会把这科举考试变成一种习惯。如此便可造福万代。”

徐济看看因为春风荡漾而使得前胸衣襟微微浮动,显得越发英俊挺拔的荀彧笑道:“知我者文若兄也。所谓的经济改革,政体改革。风俗改革都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业,远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让人心惊。”荀彧慨叹道:“主公所言极是。如今对主公而言战场上的失败可以接受。毕竟以主公如今的资本足以卷土重来,但是有些事情是输不得,否则就是错恨难返。”

徐济默默点头,想起了楚霸王项羽和历史上在赤壁之战之后的曹操,他们当时输掉的并非是难以再次得到的精锐部队,而是一种形势。

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荀彧突地笑道:“很多事情只有做过之后才知道好处在那里,我记得刚到兖州地时候。见到主公那么看重手工业和商业。还以为仅仅是打着开源的注意呢,可是后来才明白,原来主公是要架空世家大族的经济政治地位,而且这么做也的确达到了主公的目的,否者世家大族只会杀掉一批再来一批,想当年听主公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言时,我之以为是宏愿罢了。如今才晓得主公早就着手此事了。大汉的症结也果然便是世家永远无法满足的野心啊。”徐济听得心生感慨道:“我哪有这般真知灼见,只是一直信奉权利与义务要相匹配的道理,这就好像老天要损有余而补不足一般。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只是奉献而不要半点的索取?谁也不是太阳。既然商业、手工业和农业担负了那么多。为何得到的那般少?为政者要听天命,可是既然是天命那自然素来公平,今观我大汉,上至朝堂,下至原野,世家大族一家独大,根本就是乱政之源,若是视而不见岂非是装聋作哑?”荀彧默然半响道:“主公明鉴,所以现在就好了很多。至少我就想不到那些平时看上去缺少材质的百姓,一旦真心做起事来会那般的出色。也没有想到人世间的学问不仅仅在儒家一门中。虽然平时有诸多爱好,但是和百姓比起来。就好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和大人打架一般可笑。”

徐济闻言看着荀彧笑道:“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