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婚-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接着道:不是我老头子在这里跟你们卖关子,当年的事儿,你要提,可以,但是提也白提,不提就当没发生过,也就那样了。

他这么说我就不同意了,而且他的话让我瞬间很反感,甚至想摔门出去,就带着火气道:郑老,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您是外人,说的不好听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失踪的可是我老爹!您老提不提无所谓,我能不提么?

老头被我呛,也不恼,很平静的道:小家伙儿,别乱开炮,你确定你听懂我的意思了?

我被他说的一愣,随即干脆的闭嘴,既然这老头说我没听懂他的意思,那马上闭嘴重新想就是,省的等下自取其辱。但是我倒是没多少不好意思,你大爷的有话说明显点会死啊!

老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原话是“当年的事儿,要提,可以,但是提也白提,不提就当没发生过,也就那样。”我想来想去,无非就是劝我别提了嘛,还能有别的意思?

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朱开华试探的问老头,道:郑老,您的意思是,结局已经注定了?

草!

我听到老朱这么一说,差点跳起来,老头是在劝我别提,这样理解没错。但是他的意思不是我无法去影响,去干预我父亲他们所做的事。

而是,当年的事,已经注定了结局。

我忽然的就恐惧了起来,眼巴巴的看着老头,等着他的答案。

他面带微笑,冲着老朱点了点头。

浑身的力气瞬间被抽空,我艰难的抬头,一字一句的问道:我爸还活着吗?

这就是老头的意思,已经死了,所以提跟不提没什么区别。

他叹了口气,看了看我,我甚至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些许的怜悯。他道: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局。赵建国他们走到了哪一步,我不清楚。但是我想,他必死无疑。没有人愿意他活着。

“他不死,所有人都要死。”没来由的,我又想起了二哥在挖出父亲人皮的墓前说的话。心越发不安无力起来,因为不管怎么去结合他们俩的话,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我老爹,必死。

朱开华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声问道:你没事儿吧?

我苦笑,道:没事儿,其实他二十年不回来,我就已经当他死了,只是忽然燃起了希望,再被扑灭,有点蛋疼。

这时候,郑老头站起身,朝里屋走去,招呼我们俩过去。

里屋不大,而且还被他做成了书房,对比于外边的乱,里面要整齐很多。郑老头招呼我们坐下,又亲自跑去反锁上门,对我苦笑了一下。

这一个苦笑,让我心里一紧,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儿,你闲着蛋疼了,对我苦笑一下?

他从抽屉里掏出一个笔记本,端坐在那里,看着我俩,缓缓开口,道:我总感觉,你父亲赵建国,他们一行,是有大秘密的,而且牵扯到背后的势力相当的迷离,从开始了解到慢慢的查,只会让我越查越心惊。你们俩都不是外人,我老头子也不混体制,没那么多约束,不介意跟你们多说点。这也叫互通有无。

忽然,他又来了一个大漂移,话头一转,差点让我反应不过来,他问道:你们说,风水这东西,如果论底蕴论深厚,哪个地方能称第一?

我跟老朱,对视一眼,都有点无奈,一是不知道答案,二是,根本就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问。

看到我们俩吃瘪,这老头也没在故意为难,慢慢的道:整个华民族,起源就是黄河流域,这就是为了国人都说黄河是母亲河。

那么,真正的伏羲八卦周王易经,他们的起源,也是从黄河流域开始。所以不管现在原多穷,论起风水堪舆,其实那里是发源地。那里的底蕴,是没人能比的。当然,你们可以说国哪个地方都有高人,一句话,真正的高人,是藏在这个世界之外的。

你们肯定想着我老头子扯这个故弄玄虚,不着调吧?

赵建国当时最开始,去的是雨林山,雨林山在河南,说一句实话,其实赵建国最开始的这次行动,并不算是什么机密。当时的很大一批人,都知道,他跟张姓老爷子要合伙儿搞一个大斗儿,因为刚开始张老爷子招兵买马,声势造的很大。

但是他们虽然开始时候闹腾了一下,大家都没放心里去,河南,多少朝代的都城?说大斗儿那多了去了,谁能倒的完?所以当初很多人接到了张老爷子的请柬,去的并不多,这其还有一点,就是,张老爷子,哦,想起来了,你们叫他张老爷子没事儿,我叫他张老头就行了,张老头有很深的红色背景——大家并不是很愿意跟官方打交道。

但是后来他们出发凑的人,那自然是没的说,毕竟敢去,并且经过建国认可的,都不是俗人,再加上张老头的能量,他们一批人的装备更不用提了,堪称华丽。

到他们出发,还是没多少人放心上。

但是就这么一个顶尖高手组成,装备华丽的队伍,竟然一去不复返了!这下就闹腾大了,古墓嘛,外人传的玄乎的很,做我们这行的,谁还不知道深浅?天天叫着里面有黑毛白毛的,有几个人真见过?

可是就算是真的遇到大玩意儿了,就凭他们一行人,好,就算真的遇到天大的危险了,逃出来一两个绝对没问题吧?可是就这样,一个队伍的人全部失踪!

圈内的人,一般有点地位的,多少都有点联系,大家都打探了一下,还真的一个都没有回来。

这下就沸腾了!

大家都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斗儿,能把他们一群人全都留住,因为我们这行,风险跟利润是对等的,谁不想去捡漏?这其不乏有办法的人,后来就查到了河南,查到了平顶山雨林山。

也就是在这时候,河南那边的一群辈分极高的老头子,传出话来,他们在雨林山,倒腾出了帝王上马石。

都是行内人,就算是一知半解的,也不难打听帝王上马石到底是什么东西,等大家都知道了,都发现原来如此,后来更是知道帝王上马石是运到了四川。大家更是闭嘴了,后来政权的更替,大家都看着呢。

我,当年也收到了张老头的请柬。他们音讯全无之后,我也因为好奇,打探了一下,就觉得,这里面很多东西,不对劲儿。

首先,张家的反应不对,就按张老头在张家的地位,就算他那个人正直到古板,可是你要明白,家里一个红一代的老人是什么概念。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以说,张老头只要在一天,没人能,也没人敢撼动张家。可是,张家的反应却出奇的平淡。

那时候很多人想到了这一点,都归根于帝王上马石实在是太过敏感,当年上任的那个伟人手腕又相当的铁血,所以张家只能息事宁人,甚至连死要见尸都要求。

当然,那个解释多少可以说的过去。

但是另外一点,却更是可疑。

当年,最开始,大家都知道他们要去河南倒一个大斗儿,但是没人知道目的是什么,是谁的斗,什么朝代,这些大家都不清楚。

他们失踪后,河南几个人老成精的老人出来指出——他们的目的是帝王上马石,并且得手了,运往了四川。

这点,不合规矩,不合程序,不合道理。

这其,第一点,连张家都不敢声张的东西,他们几个老头,就敢出来说话?不怕当年小个子伟人的拳头?

第二点,他们是如何知道,他们下地得到的东西呢?帝王上马石牵扯的级别,根本就不可能对外人说,且不管这玩意儿是真是假到底有用没用,单凭一个象征意义,就绝对没人敢扯开嘴巴乱说。

第三点,帝王上马石,双龙风水穴里孕育出来的东西,在风水学造诣上,原一代算是鼻祖,底蕴深厚那就不用说了,还有一点就是,各地的堪舆家,都会有一个护食情节。

就好比说你在本省寻龙点穴不要紧,别跑我的地盘来,风水宝穴百年难得一见,埋了你省的人,那我省不是少个牛逼人物?

当然,说这个有点扯,我要说的就是,按照规矩,赵建国他们一行人,如果是去河南倒斗儿,这没话可说,本来就是见不得光的事情,还谈什么规矩?

但是他们的目的要是帝王上马石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了,简单的说,就是捞过界了。跑到河南的地头上,抢了河南的东西。

并且一向以老大哥自居的河南风水先生们,再之前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地盘上有这么个东西。

这是什么?这是打脸,**裸的打脸。

这件事,对于河南的那些老人来说,无异是奇耻大辱——不要小看那些老头的骄傲,真正有本事的人,没有傲气才奇怪了。

如果我要是他们,肯定恨不得此事压住,再也没有人提才好,可是他们却似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到处去宣扬。

那些人不要脸了?明显不可能,对于他们来说,活的就是一个名声,脸比命还重要。

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当时只是感觉不对劲儿,可是却理不出头绪,直到有一次,我一个徒弟,不小心进了局子。

他一口咬定只是倒卖下古董,范围只限于潘家园子,只是在园子内部凭眼力吃饭,就是不招自己是倒斗儿的。警察没办法,罚了他点钱了事。

我接他出来的时候,他还得意的跟我说,师父,对付这些警察,就得这样,你要说你是清白的,他肯定不信,反倒是招点小罪,大罪死不承认比较容易蒙混过关。这个叫心理学上的避重就轻。

我当时就琢磨,避重就轻?

有了这个想法开头,什么东西都怕理出来一个头绪,下面就好开展了,那些河南的老头,也是在避重就轻!

他们抛出帝王上马石出来,不是不要脸,而是拿这个当幌子,去堵大家的嘴巴。

用帝王上马石,却掩盖一个真相。

相对于赵建国他们真正的目的,帝王上马石只配当一个幌子?!

我当时想到这个的时候,吓坏了,因为实在想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比江山还重要,想来想去,就猜测,如果真比江山还重要,金钱方面的肯定不用考虑。

那就只有一个似乎只存在于虚无缥缈之的,长生不老。

第七十四章谜团初解(三)

说到这里,他可能也说的口干舌燥,我看到了,赶紧去给他冲了杯茶,然后眼巴巴的看着他,期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这时候我对他的不满早已不翼而飞了,这不止是一个辈分比我老爹还高的老头,重要的是,他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入局。

是的,旁观的局内人。所以他看东西,有旁观者的清晰,也不会因为信息缺乏而导致看事情的片面。

郑老头喝了杯茶,缓缓的道:我说长生,你们信么?

我讪笑道:郑老,你这不是开玩笑么。你要说粽子,咱都见过,要说长生,这也太邪乎了吧?

他呵呵一笑,一边喝茶,似乎是漫不经心的说道:邪乎?别人这么说行,难道你没见过比这更邪性的事儿?你真没见过墓里的活着的人?!

他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问的我哑口无言,我要怎么回答他?我见过墓里的活着的人么?答案是肯定的。

雨林山墓里的,没有了头,还活着的李忠志。

千佛洞里的,似乎是一身血淋淋的武力值爆棚的王道士。

最后浑身热乎活着的如来。

这些都不是活着的人?

可是这些都是活着的人,在我的脑子里,活着的人,却不是活人。这其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一直都认为,他们甚至连活着都算不上,只是跟一般粽子不太一样罢了,但是也是粽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