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商-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家j。柯勒曾称之为“发明人权利的大宪章”。

有了专利法的保护,看世界上谁人能阻挡自己的爆发?!荷兰人不能,颁发出《垄断法案》的英国人更不能!这就给金乡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任凭自己发展,欧洲人也只能干瞪眼!气死他们这帮****的。

第五十一章 发展思路(下)

通过料罗湾一战,大大坚定了晏世轮的信心,最起码,金乡军已经能够自保,可以在台湾站稳脚跟了。现在金乡军上下,最不怕的就是荷兰红夷了,如果是西班牙人来,照样收拾他。虽然现在打到欧洲去就如同开玩笑,但是在欧洲,用宁凤晨这把刀,好好修理一下他们还是能做到的。而且晏世轮有信心,给自己二十年时间,绝对可以和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叫板,问题就是,现在的自己还有这么多时间吗?

虽然福建知府衙门方面已经送去了报捷文书,首级、贿赂一样都不能少,但是关于此战却听不到任何下文,难道自己玩儿大了?据说崇祯帝也知道了这件事,被别人欺负到头上了,能给大明出口恶气,也是晏世轮愿意看到的,只是,朝廷方面未收到消息不提也就罢了,福建知府衙门怎么也一点动静都没有?已经过去五日了,捷报早该送到,晏世轮此刻也不愿意想太多,好在郑芝龙倒十分爽快,在台南、台北的交融问题上,很是“识大体”,又拿出“廿芝”同气连枝那一套,直接要求晏世轮接管全台湾,然后今后在海上,再也没有郑家旗,会是清一色的“碧海浪涛战船”旗。但是晏世轮认为,有些事情,还是“廿芝”他们出头做的比较好,也算是埋下一枚暗子,可以在自己不方便的场合按照自己的意愿出手!

暂时这边就这么定了。拥有全部台湾,也是晏世轮一直憋在心中的一个想法。因为在全球范围内派遣细作,运营商馆之后,晏世轮又发现,此刻人手不够了。虽然现在基隆、淡水、苍南、琉球南部诸岛,已经有了十一万人口(主要是苍南县人口居多),但是参军、入学堂、开垦荒地、进工厂等等一番活动下来,晏世轮发现,竟然人手缺口大到惊人,现在还没有完全接管苍南县一地。一旦同时接管苍南、台湾全境,光靠自己辛苦培养出来的这点儿人,根本就不够看得。

同时随着领地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粮食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到哪里去弄到粮食。是晏世轮最最头疼的问题。他站起身来,踱步到了一张超大的海图面前,端详许久,终于,把目光放在了一处——朝鲜。朝鲜当地盛产稻米。此时的朝鲜,已经经历了“丁卯胡乱”。军事强势的后金分别在1627年与1636年两次征服朝鲜,朝鲜被迫向后金称臣纳贡,朝鲜史称“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两次“胡乱”不但对当时朝鲜经济社会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对朝鲜国的自尊心是极大摧残,认为这是民族历史上的奇耻大辱。因为朝鲜历来以“小中华”自居,鄙视汉族王朝以外的其他北方民族,始终视女真人为野蛮民族,特别是女真族曾长期向朝鲜王朝称臣纳贡,所以朝鲜从心理及文化上根本不认同被屈辱的事实。于是。朝鲜内部掀起“反清复明”的思潮,并欲寻机雪耻。特别是在朝鲜孝宗时期,将崇明反清确定为国策,整个17世纪一直存在反击清朝的“北伐派”,有时还使用明朝年号或衣冠制表示对正统大明的崇尚和怀念。但随着18世纪鞑子社会经济的隆盛和中华文明的复兴,朝鲜的反清复明意识逐步消失,代之以仰慕鞑子国、努力向辫子军学习的北学思想。

在传统时代,中国与周边各王国的交聘关系主要以朝贡册封关系维系,特别是朝鲜半岛各国、琉球王国、古代越南与中国中原王朝关系尤为密切。日本时而朝贡和被册封,时而只贡不被封。但大多数时期“脱离”了与中国王朝的这种朝贡册封体制,这主要出于日本的自主意识较强,因海浪、造大船等风险和成本太大所致。

朝贡册封关系,在政治和礼仪上是一种不平等的主从关系。如朝贡国必须定期朝贺上国,向上国交纳“岁币”和“方物”,送“人质”,使用上国的年号,接受赐印和官服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必要再继续讨论这种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朝贡册封体制并不损害朝贡国基本的主权地位,上国对朝贡国一般不存在强制性要求和对内政的横加干涉。

目前来看,朝鲜还是对大明进行朝贡的,只不过大部分都是什么高丽参、中草药这些没实际意义的东西,能不能利用此时朝鲜对大明天威的拜服,利用自己“上国命官”的身份,去朝鲜敲诈一笔呢?晏世轮觉得很有必要!

而且更加有必要的是,直到此刻,自己最大的敌人后金,带给自己的创伤还没有泯灭!辽东商馆事件的阴影,一直萦绕在所有金乡军军民心中!

不如趁着现在兵锋正盛,一鼓作气拿下朝鲜?然后再建立朝鲜分基地,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发展起自己的陆军力量,晏世轮相信,即使不用骑兵,而是用自己的四轮战车的战术,一样可以完虐一切以“骑射为根本”的野蛮人。晏世轮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赶在荒谬至极的“清”这个国号出现之前,将其抹杀,最差,也要让后金该做其他国号,听着就烦。战国时期齐人邹衍曾宣扬“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苦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五德终始说”,提出做天子者必须具备“五德”中的一德,当此德衰落时,便会有“五德”中的另一德取而代之。“五德”源于远古先民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邹衍的“五德说”,在历史上曾被秦始皇如获至宝似地采用。秦始皇当年自命“祖龙”的原因是附会“五德终始说”,其真实用心是为继承大统戴上一顶“君权神授”的高帽子。按照邹衍的学说,周王朝被视为拥有“火德”,故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的推理,取代周王朝“火德”的应该是“水德”。秦始皇扫灭六国后,便有御用文人顺着秦始皇的意愿,挖空心思地编造出一个“符应”:五百年前秦文公外出狩猎时,曾获得一条“黑龙”,“黑龙”代表阴柔,象征“水”,说明五百年前就已经出现“符应”,即秦必然取代周。秦始皇登基后,大肆宣扬秦取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是“受命于天”。其用心无非是为改朝换代寻找一个“理论依据”,使之成为秦王朝统治百姓、巩固政权的思想工具。而“据说”问话水平不高但却非常艳羡中华文明的皇太极,曾经向身边精通汉学的谋臣们请教。于是,这个“五德轮回”就开始在皇太极的心中萦绕,“五德终始说”也备受推崇,或许正是以秦取代周为鉴,让“满清”的“水德”去取代“朱明”的“火德”。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崇德”年号与明朝的“崇祯”年号相近似,而与明朝的“崇尚祯祥”相对,皇太极的“崇尚道德”,似乎是将自己置于高出明朝的地位,这个阴谋家!

一想到还未谋面的敌人,晏世轮心中竟然一凛,这个敌人可不好对付,这是终结古代汉文化的始作俑者,除了自己在史书上了解之外,关于此人的印象颇深。金庸在《袁崇焕评传》提及皇太极: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可多见的人物,本身的才干见识,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国历史家大概因他是满清皇帝,由于种族偏见,向来没有给他以应得的极高评价。其实以他的知人善任、豁达大度、高瞻远瞩、明断果决,自唐太宗以后,中国历朝帝皇没有几个能及得上。皇太极的军事天才虽不及父亲,政治才能却犹有过之。阎崇年作品是这样描述皇太极的: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在位17年,52岁去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阎崇年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评价道:皇太极的一生就是四面开拓的一生,用“鹰扬天下”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其谋略包括精心谋划,继承汗位;一后四妃,笼络蒙古;松锦用兵,精于谋略;设反间计,除袁崇焕等,皇太极心计之深、谋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

不管是正史野史,还是众说纷纭,这个皇太极绝对是一个自己目前无法比拟的存在。所以,晏世轮打定了主意,就像当年侵华的日军一样,以朝鲜为跳板和前锋基地,不断的攀升实力,再抽丝剥茧的去除后金的根本,要不了十年,肯定将其打败。而且他的自信还来自于现在的实战结果。因为满清一遇到日本,就连吃败仗。而倭寇一遇到自己,也是连吃败仗,所以晏世轮虽然在战术层级需要尊重后金,但是在战略上面,他还是有足够的理由去蔑视后金的。

第五十二章 走出去

晏世轮再次核对了下地图上的位置,然后狠狠地一拳砸在地图上朝鲜的位置,大吼一声:“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定要走出去,才能获得胜利!”随后,他召集了参谋部、海军、陆军各将领,立即研讨细节方案。

之所以这么急着打到朝鲜,不光是报当年的一箭之仇,更是为了心中那个遗憾。如果大明能够在朝鲜站稳脚跟,不满足于“朝贡”的局面,那么整个近代史都会改写。汉代的北四郡是占有大半个朝鲜半岛的,只有南边的“三韩”被作为化外蛮夷,不毛之地,没有直接占领。五胡乱华时高句丽乘中原战乱,南下辽东,并且进入朝鲜半岛北部,从此朝鲜半岛才出现独立的政权。唐代联合新罗灭百济高句丽,半岛上一时除了新罗外其余地盘几乎全在唐控制下。但很快唐与新罗交战,当时唐西面和吐蕃战事吃紧,精锐西掉,导致大同江以南归新罗所有,但大同江以北包括平壤依旧作为唐领土。七世纪末契丹“孙李之乱”深入河北,唐的辽西走廊被切断,渤海大作荣趁机入据辽东,此后虽然“孙李之乱”被平定,但唐对待渤海政权只要求称臣,利用羁縻来遥控辽东,已失去实际控制。安史之乱后,河北藩镇尾大不掉,渤海更是已经实质脱离中央掌控。这可是视海权为生命的晏世轮,最最不能看到的。而且对于控制辽东这么重要地理位置的朝鲜,竟然一直被忽略,这让晏世轮心中不禁纳罕。

到了后来,宋朝时,汉族政权连辽东的边也没碰到。契丹的辽与朝鲜的王氏高丽战不利,边疆北撤,改以鸭绿江为界。元代蒙古直接在高丽驻有达鲁花赤,实际完全控制朝鲜半岛,但高丽国王因为与元廷通婚,保住了王位。元廷倒台后。汉族势力在唐代孙李之乱后时隔近六百年才重新踏上辽东,鉴于辽东立足未稳,朱元璋把朝鲜立为不征之国,以属国的形式来间接控制半岛。同时使其与辽东的明军合为犄角来对付女真与鞑靼人。清继承了明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同时设柳条边寨,使关内的百姓无法实边辽东,以使清廷所谓的“龙脉”不受破坏。这种情况下,辽东人烟稀少。要直接控制朝鲜成本更高。何况朝鲜历来驯顺。已是朝贡属国,中央满足于遥控而治,对直接占领兴趣不大。说白了,汉族历代,由于辽西走廊极为狭窄脆弱,在辽东的势力往往较为孤立无援,很难再辽东长期“站稳”。辽东无法成功拓殖,导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