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殖民-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当地百姓为何不去耕种呢?”

“因为他们没有抗盐碱的种子,自然无法在盐碱地耕种了,但为夫有啊!……其中的关节机密,娘子还是不要追根问底了。”

“嗯……”

很快红娘子的四轮马车就晃动起来,同时还从里面传来靡靡之音,这运输队的人当然知道他们的红队长和杨廷鉴大人是什么关系,所以都远远地站开了。

第二天的时候,勒一川扫荡飞云寨归来,这下更不得了,勒一川又带回来一万多老弱妇孺,这些都是那些山贼的家眷,其实是当地百姓举家逃亡到山寨去求生的。

看来追命真的一般的山贼,如果他没有一颗爱民的心,也不可能收留如此多的流民,杨廷鉴觉得追命之人可以大胆使用。

【求兄弟们收藏,落叶拜谢。】

……

第95章通敌卖国

至于山寨里面的金银肯定还是有一些,共有十几万两银子,一万多两黄金,其他珠宝玉器装了一四轮马车,这些财物支撑这将近两万人生活大半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为人数实在太多,而杨廷鉴携带的粮草也不太多,当天上午,杨廷鉴就让红娘子的运输队带着这些流民起程去浙江。

红娘子所管理的六百多士兵和五十多辆四轮马车全部随行,从山寨缴获的财物也都带上。

千万别小看红娘子率领的运输兵,他们同样装备的是火枪和半身哥特板甲,这一路上也没有那个土匪敢打他们的主意。

就在红娘子将要带着运输队和流民出发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没有人在意的小事。

一名二十多岁运输兵跑到杨廷鉴请求到:

“大人,卑职张三,从小就勤学武功,自认为身手还算可以,所以卑职请求留下来跟随大人沙场建功立业。”

杨廷鉴见张三运输兵浓眉大眼的,身体也不错,只是这人说话冷冰冰的,对于这样的小事,杨廷鉴也未曾多想就点头同意了,因为这人武功不错,所以被分配到了重装步兵。

其实张三内心想的是到火枪队去,但杨廷鉴已经发话了,张三也没有反驳。

杨廷鉴和红娘子依依惜别之后,也立即带着部队奔赴大同,如果每日行程一百里,也需要五六天的时间才能赶到大同,而这一路上上可不太平,官道就挨着残破的长城,这一段长城其实已经被放弃了,上面根本没有人去守卫,最多在一些紧要的关口设置得有烽火台。

也正因为大明西北边防的松弛,这才让蒙古鞑子和建奴可以从容入寇大明西北,只有像大同这样的军事重镇,才会有大军驻守,边境地区的卫所已经沦为摆设,基本上毫无用处。

杨廷鉴带着车队沿着内长城赶路,一路风餐露宿……

话说靠近长城的河套地区,很早就不在大明的掌控之下了,那里已经变成了蒙古人的牧场,蒙古人再占据河套地区后,就以河套地区为跳板,频频入寇大明西北边疆,人们称这些蒙古人为“套寇”。

原来掌管河套地区的是林丹汗的妹夫济农,铁槊科诺特十苏木之一,林丹汗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不那么信任济农这个万户侯了,就把济农和部众调到了土城。土城这地方可是没有河套地区水美草肥,唯一的好处就距离大明边境近。

济农这几年跟随着林丹汗屡屡和建奴作战,但总是败多胜少,所以济农在心底已经对建奴产生了畏惧心理,同时也心生异心,但济农却对入寇大明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因为大明好抢掠啊!几百蒙古骑兵入寇,都可以让大明境内那些大城紧闭,城里的明军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战,这无疑可以让他们抢的钵满盆满!

也就是说入寇大明劫掠,那是风险小回报大的无本生意,而去和建奴作战,那根本就是看不到希望的送死行为。

冬天即将来临,济农又在开始准备入寇大明了。现在是小冰河时期,不光大明招灾,蒙古大地上的“白灾”还要严重得多,每到冬天积雪都会有齐腰深,草原上因为大雪,无数的牛羊冻死或者饿死。

这牛羊就是蒙古人全部的生活来源,所以为了渡过严酷寒冷的冬天,就必须出去劫掠,大明就成了他们劫掠的对象。

苏木大帐内,济农正在与几位千户商量如何入寇大明呢!

“各位兄弟,我这里刚刚收到一份情报,有一队明狗押送一百万两军饷去大同,这份消息送来的时候,车队已经出了宣府,如果咱们立即动身的话,一天之内就可以赶到这里——凉城,咱们在凉城补充休整一晚,然后从虎峪口突进长城。

虎峪口外就是宣府到大同的官道,这一带一马平川,非常适合咱们的骑兵作战,而这一代也没有什么明狗大军,北边是天成卫,南边是高山卫。

这两个卫所的明狗想必大家都知道,早就名存实亡了,卫所里面的人早就逃亡了一大半,两个卫所的战兵加起来都不足五百,对我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就算大同和宣府听到了消息,派出援兵来,且不说咱们不怕这些援军,就算是咱们想撤退,那些明狗的两条腿也跑不过咱们的四条腿。”

好吧!这济农安排的战术是没有错,只是“咱们四条腿”这句暴露了他的本质,因为只有禽兽才四条腿啊!

“……万户大人真乃神机妙算也……”

“哈哈……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这下咱们可是要发大财了。”

“万户候大人,这消息准确吗?”

“绝对准确,因为是明狗内部……好了,都下去准备吧!明早出发,这次咱们要大干一场。”

翌日,土城早晨被急促和震天的马蹄声惊醒,无数的蒙古骑兵开始汇集到土城外,这一次济农也是精锐尽出了,济农掌握的部众最高峰有六万之多,控弦之士就有差不多两万。

可是自从林丹汗与建奴频频交战以来,林丹汗和建奴作战可谓是损兵折将,屡战屡败,而济农的手下精锐控弦之士也损失过半,到现在济农只能聚集起八千多骑兵了,其中还一千多老弱,可见林丹汗在与建奴的作战中损失是多么的巨大。

军队是必须要用胜利来喂养的怪兽,任何统帅如果带领他的军队老是打败仗,那么其结果都是人心离散的下场,就连林丹汗的妹夫济农都有了这样的心思。

济农看着眼前的几千骑兵,鼻子不由得一酸,但他立即忍住了,连忙把手一挥,大声喊道:

“出发……抢钱,抢粮,抢女人……”

“哦哦哦……抢钱,抢粮,抢女人……”

蒙古人信奉的就是强者为尊,胜利者抢劫失败者的财产和女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抢钱,抢粮,抢女人无疑是提升士气的最好方法,比什么军法都要有效果。

几千骑兵铺天盖地席卷而去,不得不说蒙古人从小生活的马背上,那骑术真的非常的精湛,可以说人和马是浑然一体的。

至于为什么蒙古骑兵为什么总不是建奴的对手,大约有如下几个原因:

……

第96章狼烟起

第一,林丹汗只是名义上的蒙古大汗,林丹汗只控制了蒙古的一些部落,有的部落并不听从林丹汗的号令,比如科尔沁部就这样的。

第二,林丹汗在内政上的错误,他没有把整个蒙古揉成一团,而是去征讨那些不服从自己的部落,结果生生把这些部落推到了建奴那边,那些部落反过来和建奴联合起来攻击林丹汗。

第三,林丹汗在外交方上的失败,没有和大明及时地处理好关系,也没有得到大明实质性的军事援助,其实这也是大明外交上的巨大失误,这无疑给了建奴各个击破的机会。

崇祯和林丹汗都没有想到唇亡齿寒的道理,结果林丹汗和崇祯两人都是身死国灭的下场,其实两人都不是昏君,反而都在励精图治,但是因为本身的局限性,无法跳出昔日的仇恨,造成了这样一对难兄难弟,可叹可悲。

第四,林丹汗在指挥上作战上也有许多致命的错误,这点毋容置疑,**哈赤的几个儿子真的不错,几乎人人都是大将之才,也不知道**哈赤这只老乌龟是不是走了狗屎运,林丹汗真不是这几只小乌龟的对手。

杨廷鉴出发以后,行了半日,突然一名士兵高呼:

“大人快看,有狼烟,长城那边三堆狼烟。”

杨廷鉴连忙把转头一看,果然看到远处隐约可见的长城上三根黑色的烟柱冲天而起。

这一堆狼烟表示入寇的鞑子在一百人一下,两堆狼烟表示一百人以上,一千人以下,这三堆狼烟就表示入寇的鞑子人数很多,是大规模入侵。

这相当于万分紧急的军情,其他烽火台也相继点燃了狼烟,狼烟携带相关的信息,很快就会汇集到大同和宣府这样的军事重重,大同和宣府的巡抚就会做出相应的部署,当然,他们的应付办法总是闭门不出,任由鞑子在边境地区劫掠。

只要城池不丢,他们就没有什么罪责,就连大同和宣府这样的军镇都不敢出兵与鞑子野战,那些卫所就更别说。

杨廷鉴又连忙拿起望远镜仔细看了一下,这狼烟的确是长城外的烽火台发出,应该不是失误造成的。

杨廷鉴对着身边的亲兵喊道:

“地图……”

亲兵连忙打开公文包,从包里拿出一份标注为山西的地图,杨廷鉴在战马上打开这份山西卫星地图,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虎峪口……这里是上虎峪口,……怎么还有下虎峪口……”

杨廷鉴看着手中的地图,突然心中一阵悸动,这虎峪口可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啊!

虎峪口分为上下虎峪口,其实就一条狭长的通道,通道两边是五十多度的陡峭悬崖,整个通道内最宽处大约两里,最窄出也有一里宽,整个通道长五里路。

这样的地形在现代的确是很好打伏击的地形,可是在古代就没有多少用处了,因为就算把兵马埋伏在两边的高山上,也无法攻击到通道中间的敌人。

但是杨廷鉴手中可是有非常不错的火枪火炮,在这样的地形设伏,绝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令全军,立即停止前进……全体转向虎峪口,一定要快……来的是蒙古骑兵,咱们可是跑不过蒙古鞑子的轻骑兵。

突然冒出的狼烟,没有让杨廷鉴立即加速逃跑,反而让杨廷鉴生出一股熊熊燃烧的战斗激情。再说就算立即加速逃跑,那只能是让士气全部垮掉,但杨廷鉴的四轮马车可跑过蒙古鞑子的轻骑兵,结果还把后背留给了蒙古鞑子,杨廷鉴绝对不会去做这样的蠢事。

锦衣卫新军才刚刚才见过一点血,绝对不能因为这个突发事件给毁掉,必须要打打一个打胜仗,彻彻底底地打出锦衣卫新军的精气神来,锦衣卫新军可是杨廷鉴的未来,也是杨廷鉴为拯救华夏的绝对力量。

几名亲兵立即纵马去传达杨廷鉴的命令,他们的背后插着一面写着“令”字的小旗,他们一边跑一边大声地喊道:

“通令全军,立即停止前进……全体转向虎峪口。”

刹那之间相互传递命令的喊声就在整个车队此起彼伏,拉车的战马也打着“噗噗”的响鼻,整个车队开始转向。从官道到虎峪口这一带一马平川,因为天气干燥所以整个路面基本上都可以通行四轮马车。

“啪啪“的马鞭声在整个车队连续不断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也如惊涛拍洋一样急促地响起,尘土随着车队前进的方向开始蔓延。

从官道去虎峪口,大约有七八里入,整个车队的速度不慢,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赶到了虎峪口。

可是,等杨廷鉴带着车队到虎峪口一看,杨廷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