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日本敢于不断的从九州岛抽调军队支援北海道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日本方面可能也是在等,在等台湾那边的消息传来。
因为他们很清楚,中国人在台湾那边可是有四十多万军队的,而那四十多万军队的配套,可是拥有着不亚于北海道那里运输舰队的运力,一旦台湾完全失陷,那么原本用于攻击台湾的配套舰队被调到这里,或许就是朝鲜南部的敌军登陆的时候。
相比较于北海道,日本高层更加重视的还是九州岛,所以仅余的联合舰队被分散在九州岛的军港内,日本方面也并没有将他们派出去的打算,可以看出,日本这是打算全力保九州了。
一旦让中国人在九州岛成功的登陆,那么日本也就意味着将面临着南北夹击的趋势,单独的一面就让日本有些承受不住,现在再来一面,日本人还打个什么劲儿?
当然,日本高层也是无限的期望台湾那边的日军能够撑的更久一些,但是在他们的心中却又是那么的没底气,现在日本不但与台湾失去了联系,甚至也与冲绳失去了联系,关于这两个地方的一切,日本方面都一无所知,战事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也没有人知道。
…………
台湾,台湾是个没有战略纵深的地区,且地形复杂,相对而言也算是易守难攻,日军自从占领台湾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十几年之间,台湾当地的反抗势力一直都存在着。
只不过是从刚开始的到处都是反对势力,发展到了现在只有部分台湾土着依旧在坚持着他们的大业。
事实上,在史上日占台湾时期,台湾本土的反抗势力一直都是存在的,直到日军撤离台湾的时候,这些反抗势力也并没有被完全的消灭。但是在这个时期中,这些反抗势力基本上已经可以被忽略不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对于台湾的统治管辖,让台湾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西部地区渐渐的放弃了大部分的隔阂。
日本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甚至正在计划着在几年内征召台湾青年加入日军的预案,通过十几年的统治,年轻一代人的心中已经被日本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他们对于日本的戒备也不如上一代人那么严重。
加上之前天皇下令善待台湾民众,所以这段时间日本在台湾的日子倒也过的不错。但是随着中**队的到来,这一切都化为了乌有。
在老一辈人的影响下,不少的台湾青年选择了放弃日军,虽然暂时他们没有加入军队的资格,但是却可以充当军队的向导,这些人对台湾的地形还是很熟悉的。在这些台湾向导的带领下,中**队更是将日军一步步的给赶下了海,或是赶进了深山。
被赶下海的日军倒也算是好运,起码他们的征程到这里也就算是结束了。唯独苦了那些被赶进深山的日军,那里面可是有着大量的反抗势力的。
这帮人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主,专挑落单的日军动手,打不过的就派人跟随,沿途留下记号,然后去找中**队前来干掉他们。
日军这些年数次对盘踞在山中的台湾土着反对势力进行清剿,但却因为对大山的不熟悉等原因,被迫的宣告失败。鼎盛时期的日军都没有能够消灭掉这些反对势力,更何况现在呢?
自打五月下半月以来,台湾的战事基本上就已经很少了,而且主战场也基本上由西部平原地区转移到了中东部的山区,当然,这个转移可能来的比较快,但考虑到台湾东西之间的陆地仅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这个速度可就不快了。
而事实上早在半个月前,台湾基本上就已经进入到了军管台湾的情况之中,这里的实际统治者已经由日本转变为了中国大陆派来的军方。
只不过因为还有部分残余日军没有被完全消灭,所以台湾已经被收复的消息还没有对外公布。当然,这里面其实也有其他的考虑,比如,攻打台湾的军队是需要时间来进行休整的,因为接下来他们将会直接出现在日本。
在五月的下半月这半个月的时间内,四十万军队大约有十万人都在休整,他们整整休息了半个月的时间,彻底的体验了一下台湾的风土人情。
两地本来的差别并不大,只是因为日本的统治,让这里增添了一些日本的气息。而现在的台湾也不是后世的台湾,客家人还没有大量的迁徙到这里,而大陆的文化也还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与其说是体验风土人情,倒不如说是到处参观一些美景,享受一下这难得的和平时光,躺在沙滩上,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悠闲的晒一下日光浴。
“哎,悠闲的时光就要结束了,好好的享受一下这最后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吧!”沙滩上,成群结队的士兵躺在那里,光着脚丫子,因为军纪,所以他们不敢光着膀子,武器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一个身高约莫一米七左右的微瘦军人手中提着一个刚刚采摘下来的椰子走了过来,满脸惬意的躺了下来,悠闲的说道。
“要去打日本了吗?”另一名士兵头也不转的闭着眼睛问道。
“是打日本,不过不是去日本本土,听说进攻琉球的那两个师遇到了点困难,日本人在那里的抵抗太顽强了,依靠着琉球的地势处处抵抗,那两个师伤亡太大,上面打算派我们这十万人到琉球去接手。据说今天晚上就要登船,最多两个小时就会下命令了。”提着椰子的士兵说道,他的消息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日本人的战斗力不就那样?他们在琉球好像没有多少人吧?能抗的住我们两个师的攻击?”
“要不怎么说呢,这次那两个师可算是阴沟里翻了船,日本人也摇身一变,化身成为挖洞狂,把琉球大大小小的山体都改造成了阵地,那地方坦克上不去,炮火又不好打,日本人往哪里一钻,我们就只能拿人命去填。……”
在这些士兵身边不远处,一名台湾渔民不慌不忙的收拾着自己的渔网,提着两条不大不小的鱼,不慌不忙的离开了沙滩。
但是在离开沙滩之后不久,这个台湾渔民便将渔网和那两条鱼直接仍在一旁,几个闪身便消失在视线之中。
台湾人当中,也有不少是忠于日本人的,或许之前是迫于生计,或许是他们没有想到,中国会这么快的就收复了台湾,或许是之前做的恶太多,担心之后会秋后算账,所以这些人并不希望日本人失败,因为他们的命运基本上是跟日本人在一起的。
位于台湾的中**队要支援琉球的消息,很快的便被传到了幸存的日本人那里,幸存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军队,而是躲在暗处的情报机构,伪装成平民,只要不做出危险举动,军队是不会攻击他们的。u
617:打抱不平
年过六一的冯国璋,放在如今那也算是个垂暮老人的年纪了,与帝国总理王士珍,炮兵总司令段祺瑞共称北洋三杰。
投靠王思锐之后,北洋三杰也均是得到了重用,但是在内部看来,三人之间也还有有着一些差别的。
比如,王士珍早在几年前便已经是帝国总理,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几年没有得到晋升,那是因为实在是没得升了,再升皇帝就要让位了。
段祺瑞现如今也是炮兵总司令,虽然炮兵的规模什么的不如冯国璋的第四集团军,但是起码人家也是一个兵种的总司令,在军部那边,陆、海、空、炮、后勤装备这五个大部门则是军部的主要构成部门。
虽然头顶上还有个军部大臣,但实际上段祺瑞现如今的位置那也是帝国一流阶级,距离天边也仅仅只差了一步而已。
反观冯国璋,是北洋三杰中年纪最大,比王士珍大了三岁,比段祺瑞大了六岁。现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的他,手握四十余万重兵,倒也算是一方大佬。
按理说冯国璋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打心底里他应该是挺高兴的才对。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冯国璋在担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期间,一直都是勤勤恳恳的,在训练士兵方面也总是严厉对待。
而冯国璋的努力,也在台湾战场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半个月便占领了大部分台湾地区,一个月基本上肃清了台湾所有的日军。
但是今日的一封电报,却让冯国璋心中倍感失望,也有着一丝丝的无奈。
攻台部队主要是以第四集团军为主,配以三个师的陆战队,以及四个师的预备役转正部队。除了三个师的陆战队以外,那四个师的预备役转正部队冯国璋并没有敢让他们去打硬仗,但是也适当的给他们分配了一些任务,让他们到战场上去练一下,冯国璋这是在本着由浅到深的计划来安排的,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很适合预备役转正部队的适应。
军人就是长城上面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一点冯国璋也深深的知道,但是现如今帝国的做法,却让冯国璋有些失望,心里面总感觉空捞捞的。
第四集团军要先派一个军,也就是五个师,将近十三万人的兵力直接登陆日本本土。之前被临时划归到第四集团军的三个师的陆战队,这次依旧要担任先锋,负责开辟登陆场。海军会在上海外围的地方与他们汇合,为舰队提供保护。
攻打日本本土,这一点冯国璋并没有任何的意见,反而恨不能将整个第四集团军都给派到日本本土去。
但是让冯国璋无语的是,第四师团被拆散了。
是的,被拆的七零八落。第二十军被留在了台湾,并且脱离第四集团军的编制,被重新命名为中华帝国驻台陆军。
驻台陆军是固定编制,但是编制内的部队却可以随意的调遣,但是在新的部队调过来之前,第二十军的任务就是固守台湾。
其余的十九军,二十一军和二十四军,全部都要在未来的两个月内出现在日本本土,然而为了保证登陆日本的部队频率不受影响,那么只能采取老一套的办法。
即先期的一个军跟随着台湾海峡这里的舰队直接北上,其余的两个军则用民用渔船渡过海峡,回到大陆,然后在徒步前往广州,从广州登上北上的列车,最终抵达奉天,然后从奉天徒步行至丹东,并且最终在那里进行登船出发。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或许他们要到朝鲜的南部去登船,这个需要看实际的情况再去决定。
总之,第四集团军的四个军现在已经变成了三个军,而第四集团军也同样的被划分到了驻日军司令部的作战序列之中。
曹锟作为小一辈,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迅勐无比,甚至是超越了那些一早就跟着皇帝打江山的老臣,既然连那些老臣都还没有发声反对,冯国璋自然也不好发生反对,更何况曹锟也是出身于北洋,也算是冯国璋的晚辈。
这一点冯国璋却并没有任何的意义,甚至反而乐于看到年轻人的崛起,至少这也证明了帝国后继有人,他们这些老家伙在打不动的时候也可以安心的退下来了。
如果,只是说如果。
冯国璋好歹也是第四集团军的司令官,即便第四集团军被划入驻日军那是必然的结局,但是按照一般的理论来说,同样的也为了能够未来部队之间有更好的协调作战,冯国璋至少也要进入到驻日军司令部内担任一个副总司令的职位。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并不是冯国璋为了想要上位,而是古往今来,多少事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电报上关于冯国璋的任命却是,回中京述职。
冯国璋作为在外统兵的将领,回京述职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做过,但一般情况下,各个部队长官回京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