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会散去,王允和卢植拖在后面,被李逸飞赶上一把扯住:“陛下请两位大人传曹孟德和公孙伯珪一起到御书房议事。”
************************************************************************************************
司徒府,西厢房。
窗外**明媚,窗内美人如玉。
貂蝉趴在窗台上,一只手支着下巴,出尘脱俗的脸上满是迷惘,眼中如烟雨般迷蒙。
小翠叹了口气:“小姐要当皇妃了,高兴得都犯傻了,都发了一上午的呆了。”
貂蝉像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小翠,悠悠的说道:“十岁的男子会懂儿女之情吗?”
小翠噗嗤一笑:“原来小姐在为这个劳神啊,民间成亲早的十三岁就娶媳妇了呢,十岁也半大不小了,多少会懂得一点吧。小姐急啥呢,陛下都说了四年之后再迎娶你进宫。等四年后陛下十四岁了,肯定就懂了。”
貂蝉摇摇头,眼中迷蒙得如雾气般,嘴中仿佛在呓语:“那天我在府里看到他,他也看着我,虽然他身材瘦小如常人无异,我总觉得他的眼神像是饱经世故,我在他眼中反倒成了小姑娘。他对我笑语了一句就走了,那种语气就像……就像大哥哥调侃小妹妹一样。我觉得他不但懂儿女之情,而且好像很懂。”
小翠点点头:“听闻陛下经历多次宫廷之乱,又遇董卓之祸,如今又管着偌大一个江山,自然比常人要成熟稳重的多。”
貂蝉眼中更迷茫了,喃喃的说道:“他在朝堂上说要纳我为妃,是情势所逼,还是真心喜欢我?四年之后,他还会记得昨日之言吗?就算记得,他是会隆重迎娶,还是敷衍了事,随便找一处宫室把我像鸟儿般关养起来?”
小翠又笑了:“瞧小姐这患得患失的模样。小姐美若天仙,老爷说全天下也找不出比小姐更貌美的女子,还怕陛下不喜欢?自古以来陛下爱江山更爱美人,小姐有什么好担心的。你瞧,那朵桃花刚刚绽开,就羞谢了呢。小姐要是进了宫,那是铁定要当皇后的了。”
貂蝉也羞红着脸笑了:“你这丫头,尽挑好听的说。不知道咋的,我这几天心里就一直想着他,总放不下来。要不你陪我出去走走吧,天天呆在府里闷得很。”
小翠啊的惊叫一声:“又出去啊,老爷不是说不准随便出去吗?上次都惹了那么大的事情,你还出去啊?”
貂蝉懊恼的说道:“哪有那么背,天天遇到那种倒霉的事情。你不跟我去,我自个去了。”
说完戴上面纱就赌气的走了出去。
“哎,等等我,我跟你去……”
两人走到大街上,貂蝉却发现自己的乌鸦嘴竟然不幸而言中,还真就遇到倒霉的事情。
大街上的人被一群军士赶到街道边边上,随着一阵震天动地的鼓乐声,一群拿着丧幡、花圈的人背后,抬着一具灵柩。
不止一具!一具、两具、三具……灵柩像一条长龙一般,依次而过,竟然有数十具灵柩!
边上一人叹道:“袁家真惨啊,好端端的一个太傅和太仆府,老老小小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光袁家老小爷们和夫人就几十个啊。更可怜那些下人们,一抔黄土就埋了,连个棺材都没啊。”
原来是袁家出殡。貂蝉皱了皱眉头,遇到出殡已经是件晦气的事情,何况袁家还把这灵柩中人的仇算在她义父身上。
终于最后几具灵柩从她面前缓缓抬过,一阵微风吹过,一股异味丝丝缕缕的飘进她的鼻孔。
她不禁轻轻的掩住了鼻子。
突然她隐约感觉不对:“这灵柩怎么会有这么浓重的硫磺和硝石的气味?隔了那么远,这气味还这么浓烈?为何前面的灵柩没有,只有最后几具灵柩有?”
第四十九章邙山围猎(初更求收藏和推荐)
鼓声咚咚,画角声声。
雒阳东门外搭着一个高三尺,长宽达十多丈的点将台。
刘协大马金刀的坐在正中车盖下,背后两个宫女举着障扇,再往后整齐的立着七八个如花似玉的宫女,随时准备伺候。身前两边分立着王越和李逸飞,三四十个红衣银剑的飞龙卫紧紧的围住三面。
再往后立着文武百官和各路诸侯。又有五百虎贲把点将台分三面护住。
点将台前面是一片宽广的空地,两边远远的排列着黑压压的一片军队。中间的距离长达一里多地,为的是便于阅兵。
此次围猎,由十七路诸侯(马腾除外)各领两千精兵参与,加上张辽统率的近卫兄弟营合计十八路,共三万六千兵马。
刘协抓起一只令箭往前高高的一扔,一个身手敏捷的小校旗兵向前接住,纵马直奔左方军队,高呼“传陈留兵阵前演武!”
后面立着的袁绍脸色一变,眼中泛起怒色。他是同盟军的盟主,理应由他首先出场演武才对,刘协却将这份荣耀给了曹操。
远远一片尘土缓缓扬起,一路步兵从左边缓缓出列,像一条长蛇一般蜿蜒而出,仔细看过去兵士们个个右手执长枪,左手持盾,行到正中迅速列成一个方阵。
只听阵前那员大将大喝一声“列阵!”,众军士迅疾结成一个防守的盾阵。第一排士兵将盾牌挡在身前,蹲于盾下,第二排士兵站在第一排士兵之间,举盾架在第一排士兵的盾牌之上,长枪从盾缝中伸出,随时准备刺击,后面每两排依次排阵,形成一个一人多高的巨大盾阵。此阵可以严密防守敌军的弓箭,也是唯一能阻挡骑兵冲击的阵型。
那员大将又高喝一声“变阵!”,军士们迅速变阵,形成一个箭头形状的阵型——锋矢之阵。
阵前那员大将站在箭头位置,长刀扬起一指喊一声“杀!”,箭阵迅速移动冲杀过来,快而不乱。
锋矢之阵属于猛将之攻击阵法,把将领放置在箭头位置,对将领本身的武力要求很高,若是武将本身单兵作战能力很差,冲到阵前被敌兵杀挂掉,锋矢阵立即成了无头之箭,必然失败。
那将率众如迅雷般攻了过来,来势汹汹,然后急停在台前两百米处,横刀一挥喝道“鹤翼!”,阵型立刻像伸出翅膀一样展开呈半包围状,这是围歼敌军的阵型。
演阵完毕,那将领喊了声“原地待命”,便单骑朝点将台冲来,急停在台前五十米处翻身落马,跪地拜倒高喊道:“骁骑校尉曹大人麾下偏将乐进演武完毕,拜见陛下!”
乐进?与张辽其名的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果然不同凡响啊,陈留兵并非精兵,却被他训练的如此精悍,的确是大将之才。
刘协不吝赞美之词的对乐进狠狠的夸赞了一番才令其率队归阵。众诸侯纷纷艳羡的朝曹操望来,一向沉稳的曹操也忍不住面带几分得色。
接下来的各路兵马略显平庸,毫无出彩之处,演到后面只有陶谦的丹阳兵、袁绍的大戟兵、孙坚的敢死队令人眼前一亮。
丹阳精兵,天下闻名。其士兵体格健壮彪悍,作战勇猛而凶悍,单兵能力极强。历史上陶谦虽然手下无大将,却依仗这只精锐的队伍多次击败曹操。
此时袁绍手下的大戟兵只是初具后来的大戟士的雏形,但是人人手持大戟和巨盾,身穿双层皮甲,在装备良莠不齐的同盟军中显得格外精悍。
敢死队由孙坚手下悍将韩当率领,这只军队以悍不畏死著称,远远的就一股浓烈的杀气冲天而来,重攻轻守,攻击的战法是一往无前,有你无我,大开大合,犹如一群红眼的猛兽。
令筒里只剩下两只令箭了,刘协抓起那只刻着“公孙”二字的令箭一扔,小校接住高喊一声“传白马义从演武!”
点将台右边远处突然尘头大起,遮天而来,无数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如雷般响起。
两千精锐骑兵,人人白衣白马,手执银色的长柄弯刀,背负长弓,犹如一片白色的巨浪,汹涌而来。
那一片雪白明亮的白色,明亮的乱了人的眼。
当众人还在震撼于这片光彩夺目的白色时,突然“蓬蓬”的弓弦声震天价的想起,似乎有无数的利箭当空射来,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大惊失色。
当然不会真的有利箭射来,演武之前已被要求解下箭壶。他们只是虚拉弓弦,模拟奔驰骑射。可是看他们那娴熟的弓法,你会感觉真要是射出利箭来,必然是例无虚发。那一张张弓都是三百石的硬雕弓,一旦射中两层皮甲都挡不住。
弓箭虚射了三轮,所谓临阵不过三发,多射一轮就会丧失骑兵的优势。马上的骑士们挂上硬雕弓,举起银刀呼啸冲刺而来,闪亮的银刀在日光下闪出一片片夺目的光芒。
一百人一排,一共二十排,每列之间留出很大的空隙,以让出部分敌人留给后面骑兵攻击。
车悬之阵,碾压式攻击,普通步兵在这种滚滚铁流的攻击下,即使人数高过数倍也是一击即溃。
白衣胜雪,马疾如风,长刀饮血,万箭穿空。
白马义从,天下无双,不只是因为它的精锐,更因为它那浪漫如梦幻般的身姿。
或许因为白马将军本是一个绝世美男子,才会打造这样一支光彩夺目的军队。纵横汉末三国,白马义从或许不是最精锐的那只军队,却绝对是最唯美的一只军队,美得令子龙将军也为其折服,甘愿加入其**驱驰。
冲到点将台前一百米外,领头的将领勒住马脚,举起了长刀刺向长空。后面的骑兵也停住马脚,长刀密密麻麻如林般举起,跟着领头将领一起震天价的高呼:“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喊声整齐而嘹亮,响入云霄。
白马义从,竟然精悍如斯!
袁绍等人脸色苍白的像纸一样,眼中露出惊惧之色。
最后一只令箭!
左边大军尽头,又如雷般响起马蹄声!
两千近卫精骑汹涌而来,人人身着玄色皮甲,像白马义从一样背负长弓,手执长枪,骑着精良的西凉骏马。他们的马不像白马义从那样整齐划一的白色,但是却每匹都是西凉马中的精良品种。从蹄声的整齐和轻快可看出不亚于白马义从那清一色的白马。
随着一阵阵激烈的“蓬蓬”的弓弦声,众人又一次感觉到了万箭穿空的震撼。
张辽一骑当先,后面紧紧跟随着胡车儿,挥刀一举“凿穿!”,奔驰而来的骑兵呈锥形阵型,像一把巨大的凿子直插而来,马背上精猛的士兵附身贴在马脖子上,左手抱住马脖子,右手持枪向前疾刺。
在场的诸侯无不脸色大变,枪借马力,那贯注在长枪上的力量何止千斤,谁人能挡?关内缺马,同盟军基本以步兵为主,即便像乐进那样摆出盾阵,也会被从中间像凿子一样凿开。
两千骑兵呈锥形,不像车悬阵一样多面积开花,即便遇到强兵猛将挡住第一排的攻击,后面的骑兵会随着骏马的冲击接踵而至,一步步的刺到对面的敌人,直到将敌阵完全凿开为止。
近卫骑兵冲到点将台前并未止住,而是偏转马头调整好阵型,又随着张辽一声“凿穿”往右边斜角直凿而去。
在场的统兵将领们脸色变得更暗了,如果正面凿穿是困阻重重的话,从斜角凿穿简直就是如利斧砍桌角,轻而易举。
张辽连凿三个斜角换到空地左中,这次没有选择凿穿第四个斜角,而是直接冲左中凿去。
袁绍的脸色由红变白,由白又变青。他知道经过一正凿,三处斜凿,即便几万大军也会被凿成一盘散沙,士兵们正被凿得分不清东南西北,再一次侧中直凿必然会被凿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败局已定。
豆大的汗珠从他头上滴了下来,抬眼朝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