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大明-第8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他这十多年努力的结果。

“报!东非警备区第一团紧急军报:君士坦丁堡已陷落!”

第四章新君(七)

【家有老人的看官请务必看下感言】

木骨都束的军报送到天津守备府之后,再由天津守备府送往京师,这因着海上的风浪等等,其实已是四个月前的事了。而这份情报,是以色列人提供的,他们在西亚和欧洲都有着许多生意,如果不是他们主动提供了这情报,由埃及的情报部门自己去搜集,只怕还得再迟一些。

就算大明为君士坦丁提供了火绳铳,就算大明在地中海提供了一条海上的支援航程,就算丁一派杨善在欧洲四处煽动,组织志愿军进入君士坦丁,依然没有拯救得了,注定堕落的罗马帝国。

虽然它比原本的历史上,再残存苟喘了近乎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正如青霉素也无法挽回张玉的逝去,有些东西总归不是人力可强求,东罗马的问题,在于它已经处于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它失去了全部的领土,只有这么一座城市了。

就算奥斯曼帝国的火炮很落后,就算如此,长达十数年的围城,也足以让君士坦丁,耗尽最后一点力气。

不过,丁一的努力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至少一个从君士坦丁而来的消息,传到了大明的京师之后,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对于华夏百姓来说,他们都不认为没有意义:

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在城墙上,不肯撤出这座城市;

但他把自己的侄女送出君士坦丁堡,通过秘密渠道,化装从海路潜逃到罗得岛的医院骑士团。驻在罗得岛上的医院骑士团当时并不知道她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并且肩负最后的东罗马帝国使命。而是以为只是向大明求救的信使,便把她们一行人交给了大明地中海舰队。

而到达亚历山大里亚之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才公开了自己的身份。

君士坦丁十一世没有儿女,他的侄女索非亚就是他最亲近的后辈了。

她展示了君士坦丁的紫袍和佩剑,声称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最后的时刻交给她文件,将东罗马的王冠,作为嫁妆,赠予大明的靖海郡王殿下!而紫袍和佩剑是向世人展示的证物,当抵达苏伊士运河总督衙门时。她真的拿出了火漆未损的文件,交给了运河总督许彬,这个时候,于谦还没到达埃及。

许彬早就打点好行李准备回华夏本土,安享天年了,哪里会去拆这份文件?

而当于谦到达之后,也同样没有拆开这份文件,他把文件和索非亚一并派船送到了大明京师,并且写了封信给索非亚带来。信里是告诉丁一,如果他愿意的话,建议是纳了索非亚为妾。

所以大明的朝廷,京师的百姓。在索非亚进京的那一天,当真是万人空巷争看这异国公主,是的。百姓才不管她到底是什么公主呢!不是公主,怎么配得起丁容城?反正先给她安个公主的名头。

而有不少国子监的学子。更是狂热地在京师串联,他们的口号是:“殿下纳了大秦公主。继大秦之正统,如此大秦自古便是华夏固有领土,神圣不容侵犯!驱逐鞑虏,复我旧土!”

在天津亲自堪查铁路的丁一,听着安全局衙门的人员来汇报,苦笑着摇头:“都他妈疯了,我这十年,究竟干了什么?”

疯狂到了什么程度?疯狂到从茶馆说书先生到朝廷大佬,根本没有一个人,出来说一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话!

百姓在这十多年里,已习惯听到明军的捷报,已习惯丁容城挥师而出,无所不平!

而朝廷也已习惯,从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之中,收获巨额的战争红利;

新兴的资本家和旧式的士绅,也习惯于在明军胜利之后,去掠夺矿产,去倾销商品,去获取廉价的劳动力和战败国的艺术品。连礼部的教坊司,也已经对于如何去异国他乡,刮皮肉钱有了自己一套章程!

没有人考虑到失败,没有人考虑到这么漫长的补给线如何维持,在他们看来,大海就是大明的大海,大海之上,尽为大明四海大都督府所有!而因为精兵政策和外籍兵团的使用,本土的军兵伤亡是极低的,伤残战士和烈属,也得到很好的抚恤,所以也没有人站出来,吟上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之类的话!也没有人去考虑,如果伤残士兵和烈属的人数,后面多出两三个零的话,是否还能保证现时的抚恤?

从朝廷到军队,乃至民间,都觉得战争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发财的机会,当官的机会,晋升的机会,立功的机会。

除了丁一。

和奥斯曼帝国开战,从来不是他计划里的事,至少不是现在这个五年计划里的事情。

“索非亚,我知道她。”丁一长叹了一口气,蹲在路基边,对着身边的刘吉说道。

他当然知道索非亚,对于一个历史战例爱好者来说,不可能不知道。

除非压根不知道世界上,有个叫俄罗斯的国家。

因为知道俄罗斯,就必定会知道“沙皇”这个称谓。

沙皇的由来,就是从索非亚来的。

历史上她逃到了俄罗斯,与伊凡三世结婚,所以伊凡三世之后的俄国君主,视自己的国家为罗马帝国之延续,是继西东罗马后的第三罗马,并自称沙皇,俄语中意为“恺撒”。

“看起来,罗刹人没有沙皇时代了。”丁一苦笑着直起了腰身,指着那些铺好的铁轨,对刘吉道,“我很怀疑这些铁轨是否合符,你让那个火车头再开一趟过来。”他的注意力,依旧在铁路上面,丁一低估了朝廷和民间,对于索非亚的狂热。

甚至这个时候他也没有赶回京师,在得悉索非亚要到京师的时候。他就上了折子,请由礼部办理。那封传说中上了火漆的文件,也请由朱见深这大明皇帝去拆封。

“只要天津到京师的铁路能建好。从广州到京师,就可以用铁路加海运的方式来直达了。”

“东海沿海各布政使政先从治所的府城为起点,以南北走向来开始铺建铁路,保证轨宽一致即可,十年之内,建出一条广州到京师的铁路,或者,不是梦!”

“祐之,你要知道。第一条铁路的意义,当实现了第一条铁路之后,并行轨道也好,辐射出去的铁道也好,就容易得多了,因为这条铁路将会象一条血管,给予输血,把全国各地的资源,通过铁路运输过来!”

“我知道、我知道现在它跑得比蒙古马冲刺还慢。这有个过程,以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发展,它会快起来的。”

因为冶炼水平的低下,现在根本无法按丁一记忆中。华夏在一九八八停产的最完善的蒸汽机车来制造和生产,尽管丁一可以描绘出从蒸汽机到驱动装置的六视图。金属机件的强度、韧性、硬度等等的不足,是很难以承载过大的马力输出和机械运作的。

所以现时的蒸汽机。还很落后。

比起美国西部开发时的火车还要更为落后。

不过只要铁路弄起来,这些东西。都会慢慢提高的。

这让刘吉很不明白,憋不住终于开口问道:“先生。弟子有惑。”

师之道,贵解惑。

为什么要拜老师?就是因为老师能为弟子解开他们不懂的迷惑。

刘吉这腔调,就不是当讲不当讲的意思,是他真的不明白,希望丁一指点了。

丁一点了点头,示意他说出自己的问题。刘吉组织了一下措词方才开口:“得罗马帝国之传承,何以先生无动于衷?”

得了罗马帝国的传承,以刘吉想来,丁一就可以称帝了!

这罗马帝国可是当年和强汉同一级别的古国啊!

丁一不愿当大明的皇帝?好,那现在至少可以当罗马帝国的皇帝啊!

跟着丁一的这些人,自然就有从龙之功了。

刘吉和朝廷里的大佬想法是一致的,他觉得大明的新军,没有什么攻克不下的要塞,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敌人!只要弹药保障到位,一切的敌人,只不过是还没缴械的俘虏!

“我明白你的疑惑。”

丁一笑了起来,并没有因此而去责怪刘吉。

“十里之外,有一个梨,有一群狼守着,你敢不敢去抢?”

刘吉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答道:“弟子可邀军中精锐驱狼而取梨!”

丁一抚着短须笑道:“很好,这说明你有勇气也能看清自己的极限。”

“但我不会去抢,可知为何?”

“弟子愚钝,请先生明示。”刘吉咬了咬牙,终归还是想问个明白。

因为他觉得丁一在对外族的态度上,基本就是有便宜就要占的,他真想不通这件事了。

“只因我抬头,便有一颗茂密的梨树在眼前,它如此之近,伸手可及。”

“为什么我要去奔波十里,招募壮士,去和那群狼,抢那个梨?”

“不,我不会去抢那个梨。我会先摘下,伸手可及的梨。”

“你的疑惑,在于看不见,身边伸手可及的利益。”

“要学会抬起头,发现那些伸手可及的梨。”

ps:明天老舅从监护室搬出病房,又有一段时间忙的,这段时间每天保底一章吧,回家得早就两章,尽量正常。

老舅一向身体都很好,前一段时间突然感觉心跳乏力,喘不上气,开始以为是太劳累,休息几天就好,自己去开了中药,不见好,被表哥逼着才去医院检查,一检查才发现是心瓣韧带断裂,需要马上手术,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如果不是表哥坚持要他出来广州大医院检查……

想来都是后怕,不少老人都有点讳疾忌医,觉得熬一下就好,要是真的由他,可能就追悔莫及,健康还是最重要的,在监护仪的面前就会觉得一切都是浮云……

第四章新君(八)

所谓潮流的意思,往往就是个体在整个社会之中的无力感。不论如何优秀的个体,当陷入历史的潮流之中,很多时候是难以在所有的事务中,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意见的。例如此时的丁一,他压根不想理会带着东罗马传承的诱惑而来的索非亚,却是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显然都需要他站出来回应这件事。

在四轮马车从天津到京师的路上,就多次被逼停下。

因为拦路的京师左近的父老乡亲,他们满脸的喜色,挑着酒肉,由村里的秀才或举人带着,见着车驾就往路中间跪着,开道的轻骑总不能拔枪把这些百姓撩倒吧?只好回报给文胖子,而文胖子则就埋怨起丁一来:“少爷,不是胖子说您,换成别的官员,您看他们敢不敢拦?不要多大的官,翰林院的编修或是五城兵马司的指挥就好,保准家丁脸一冷,这些百姓就老老实实缩回去了!”

丁某人善待百姓的名声,的确也是这些父老乡亲敢拦下车驾的根本原因。

“祐之去看看怎么一回事吧?是不是铺着路基的动静太大扰民了?跟百姓商量一下,看看怎么个赔偿。”丁一对着刘吉吩咐了几句,教着刘吉去看那些父老乡亲到底拦下车驾是为了什么事。

片刻刘吉就苦笑着回来了:“先生,都是七十多的老人家,几位老举人也是六十多七十,求见先生一面。在那里磕头,弟子真怕彼等磕上两个响头一会起不来了,只好回来报给先生。看着不似有歹意,似乎就是仰慕先生,问是什么事,只说是活这么大年纪,不曾见过先生,求能见上一面,都搜了身。连头发也搜过的,不曾有携着什么利器刀枪。”

丁一对于百姓,向来容忍度极高。听着刘吉的汇报,要说没一点自得那是假的,丁某人又不是圣人。这不单是他做下多少足以留载汗青的事,而且还得到华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