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此所描述的西王母,简直就是一位半人半兽的怪物了。
在正统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原本是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为先天阴气凝聚而成的母体女神,在天宫中她是所有女仙之首。
“为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并执掌着昆仑仙岛。
而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男仙之首东王公,是以东华至真之气而化生,分治东极,并执掌着东蓬莱仙岛。
所以说西王母与东王公一同掌管着神仙事务,并管理着女仙和男仙。
道教把西王母的地位抬得很高,为道教的最高女神,而全真道更视其为祖师。
相传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八日,为王母娘娘之圣诞。(也有说农历三月初三)。
其实,在许多资料和书籍记载中显示,西王母的出现要比玉皇大帝早了很多。
不过,却传玉皇大帝存在于始劫之先,本体是三清祖气化生衍变而生成。
这才是真正的各说各有理,只当神仙变化,先天之气,有谁能反驳得了呢?
据载,西王母一共生育九子、二十三女(也有二十四女之说)。
所以妇女们崇拜她,祈求多子多女。她这二十三位女儿各有故事,最著名的有:瑶姬助大禹治水、七仙女与董永、织女与牛郎、巫山十二神女等;
她们的名称是:大女儿华林、二女儿青女、三女儿玉卮;
依次分别是:龙吉、徐姑、有珠、紫霞(七仙女或织女)、望霞、登龙、朝云、圣泉、翠屏、媚兰、净坛、起云、松峦、集仙、飞凤、上升、青娥、聚鹤、婉罗、瑶姬。
在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这些仙女当中美丽动人的故事。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西王母大设蟠桃盛会的日子,从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五举行,初三为正晌;
游人信众去道场、庙会烧香祭拜王母娘娘。
据《元始上真众仙记》记载,西王母的母亲为太元圣母,而太元圣母又是九天玄女的师傅,也就是九天玄女是西王母的师姐。
传说,蚩尤带着他的臣子们作乱天下,他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生得铜头铁额石项,而且身子极像猛兽,有虎形、有豹形、有熊形,蚩尤为象形,个个凶恶无比,甚至能飞空走险,无所不能,都具有变幻之功;兴云吐雾、呼风唤雨;抟沙为饭、以石作粮。
“金戟一怒,伏尸遍野”,由此可见,蚩尤何其残暴。
当时,炎帝治理天下却因力薄而无法反制蚩尤,于是炎帝联合黄帝一同讨伐于他,黄帝起初想用仁义之心去感化他,不成。
于是,便又联合了其他诸侯和榆罔一起要与蚩尤决战。
榆罔,姓姜名克,为神农氏,第八代炎帝,祖父姜节茎,父亲名叫姜衰。
姜榆罔即位时,正是中国北方各大氏族集团争霸时。
此时,除了执政的神农氏族之外,还有东夷的少昊氏伏羲族群,魁隗氏夸父族群,黄河东北部的史皇仓颉氏政权,中原兴起的少典公孙氏、轩辕氏、姬帮卉族群政权,九黎人的蚩尤氏政权。
这五大氏族集团,都想争霸中原,因此相互侵略攻伐,氏族社会从此进入了疯狂而又野蛮的争战年代,由于连年争战,那时的各族百姓无法安居,民不聊生,于是各奔东西,天下大乱。
炎黄二帝携手平乱,与蚩尤在涿鹿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史称“涿鹿之战”。
然而,炎黄二帝及诸侯虽说人数众多,但几战下来,总吃败仗,无论如何也战他不下,这真叫屡战屡败。
一日,轩辕黄帝率兵退至岳山(泰山)脚下,与风后和力牧二位国相商议对策,左思右想却总也找不到一计退敌良策。
轩辕黄帝心中忧虑并十分焦急,他命人设摆香案、供品、香炉,便焚香祷告,乞求苍天保佑。
待礼毕之后,他张开双臂,举头望天,不觉仰天长啸……
哪知,正因此举,却感动了端居在玉山的西王母;
她知轩辕有难,便叫来九天玄女圣母,吩咐道:“而今蚩尤氏在下界作乱,暴虐黎众,十分残忍,那公孙轩辕力图征讨,却因力薄,几经争战总也战他不下,请师姐即可下界,汝可助轩辕一臂之力。”
九天玄女领命正要转身出去,只听西王母又道:“师姐且慢,还有一事……”
说着,便吩咐旁边侍立的素女道:“把我藏着的那件狐裘取来。”素女拿了狐裘,西王母又取一方帛布写了一道符,又叫素女拿了,同九天玄女圣母一起赶往下界。
那九天玄女原本真身是个鸟形,此次下界却化为一位绝色美女,骑一只丹凤,驾一片祥云,穿一件九色彩翠之衣。
那素女亦是一位天仙,穿了一身洁白的素纱,亦驾一朵祥云,与玄女娘娘一齐东行。
二仙到了泰山脚下,便按落云头,下了丹凤,一同向轩辕黄帝的营帐走去……。
下面之详情,自有《神仙谱》之《九天玄女助轩辕》中详细叙述。
以上便是西王母用符咒、印剑、图策等等,帮助轩辕黄帝打败蚩尤的前奏。
她帮黄帝平定了天下以后,又帮颛顼帝打败了共工;
后来又帮舜做了帝君,并送了一幅地图给舜,使原来的九州国土,又增加了幽、营、并三州;
从此“华夏九州”变为“华夏十二州”。
再后来,王母娘娘见舜德才兼备、宅心仁厚,便又派使者向虞舜授予“白玉笛”。
这“白玉笛”甚是奇异,只要把它吹响了,这一年之内就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处处祥和。
第三十回 涿鹿齐聚众魁首(三)
且说,玉帝和紫微大帝陪同二位娘娘回到殿堂之内,这殿名叫:玉霄殿。
紫微大帝庆寿正在这玉霄殿内,其实处理日常政务、议事、召见手下文武仙臣等,也都在玉霄大殿。
进殿后,玉帝坐在正中金座之上,紫微大帝请女娲与金母坐在玉帝左右。
他在旁坐举杯敬道:“圣母远道而来,本座敬你一杯,圣母请。”
女娲盛情难却,一饮而尽。
随后,诸路神圣仙臣争先恐后纷纷向女娲敬酒。
女娲无奈连干数十杯,因她心有急事,不胜酒力,此刻似醉非醉,脸颊上竟飞出两朵红云,更显得美丽动人、阿娜娇艳。
她强打精神对众位神仙道:“列位见谅,本宫今日有要事在身,不易多饮,汝等尽情畅欢便是。”
众神仙也不客气,一时间大殿内又热闹起来。
常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刚才女娲所言,一语提醒了玉帝,他这才记起圣母曾说有要事求助,想必是圣母在凡间遇到了棘手之事,只因时逢紫微寿诞,不易扫兴而已。
于是,他向女娲问道:“圣母见朕,有何急事?”
女娲道:“本宫正有要事向陛下禀报。”
“圣母请讲。”
“多谢陛下。”女娲这才有机会把降杀蚩尤经过详述一番。
玉帝听了,心中不悦,言道:“区区象怪,人神两界合力足可降除,为何叫它至今仍然逍遥法外?蚩尤有何能耐竟这般猖狂!”
紫微起身禀道:“前段日子,本座得知蚩尤作乱,轩辕与其交战于涿鹿之野,特令大将孔壬下界相助,不知何故,蚩尤仍未降除,看来非我天界出面才行。”
他向女娲拱手说道:“圣母勿要担心,此次本座随你下界,务将蚩尤擒上天庭,任凭处置便是。”
二位天帝之言,倒叫女娲面红耳赤。
她摇摇头微微笑道:“陛下所言极是,区区蚩尤不足畏惧,倘若将其毙命,何劳天帝大驾?单凭我神仙两界,漫说它一个,就是十个八个也早已经降除了。只是那燃灯老佛出面讲情,说蚩尤与佛有缘,让其皈依佛门,再三请求生擒蚩尤,我与玉妹也实在不愿杀生,可是,若不除掉它,又怕天下百姓说我上苍不公,故而我与玉妹身陷进退维谷之境。蚩尤此时正困于紫霞洞,是生是死全凭陛下做主。”
玉帝问道:“燃灯又如何知得?他去做甚?”
女娲道:“此事,娘娘千岁应该详知内情。”这句话令王母娘娘张口结舌。
燃灯下界说服二位圣母,保留蚩尤性命,允其皈依佛门,着实讨了金母口封,金母不但应允了燃灯,还去了昆仑山玄都洞,叫鸿钧道人随燃灯之后,暗中帮助说服二位圣母。
女娲与九天玄女岂能不知,虽然觉得蚩尤十恶不赦,但又怎能不顾及金母、燃灯、鸿钧三圣尊之面?
如今蚩尤身藏紫霞洞内,并施展出迷雾阵法,无奈之下,她只好来天庭由玉帝裁决。
且说玉帝闻知详情,向女娲问道:“如何破他迷雾?”
女娲道:“用风力可破也。”
玉帝道:“这有何难,风伯何在?”
听到玉帝传唤,从仙班中站出一人,此人长得蹊跷,只见他鸡腿鹰嘴,肋生双翅,腰缠裙贷,他向前几步跪于阶下,开口应道:“小神在此。”
玉帝道:“命你跟随圣母下界捉拿蚩尤,不得有误。”
“小神遵旨。”
这时,王母娘娘耐不住性子,担心允诺燃灯之事,会最终落空。
她起身向玉帝进言说道:“陛下,臣妾以为,我等俱在天庭闲暇无事,不如一道随圣母下界,一来可助圣母降魔,二来也能体察一下凡间民情,不知可否?请陛下定夺。”
“好!娘娘所见甚是。”紫微大帝深表赞同,他向玉帝施礼言道:“启奏陛下,如今天界太平,我等无事可做,请恩准娘娘所奏,与圣母一同下界察看一番。”
玉帝一想,下界走走也好,也可开开心境,玉帝应允。
女娲自知金母用意,她忍住心中不悦与急躁,终于寿宴结束,时至正午,要知道天上一日凡间一年。
女娲总算盼到玉帝传旨:“列位仙卿,当即随朕下界降魔。”
只见玉帝率领列位仙臣,离开七重中天“玉霄殿”,浩浩荡荡直奔“紫霞洞”赶来。
如今,在这小小的紫霞洞前,居然聚集了天、地、人、神、仙、法、道、佛、星辰以及魔界等,各路魁首。
他们分别是:天界与男仙之首玉皇大帝(四御之一);
女仙之首金母娘娘;
仙界之首女娲娘娘;
神界之首九天玄女圣母;
法界之首伏羲天皇(后被封为二重中天天帝);
人界之首神农氏炎帝(后被封为五重中天天帝);
地界之首轩辕氏黄帝(后被封为六重中天天帝);
北极七重中天紫微大帝(四御之一);
星辰之首勾陈神君(后被封为南极三重中天天帝,为四御之一);
道界之首鸿钧道人;
佛界之首燃灯古佛;
以及魔界之首蚩尤等等。
再说,众魁首齐聚“紫霞洞”前,却都在大雾弥蒙中见礼。
玉帝令风伯驱散迷雾,风伯得令,张开风贷,念动咒语,霎时间风贷鼓起呼呼作响,不多时便云消雾散,天空渐渐晴朗。
女娲见迷雾散尽,向众人喊道:“列位仙卿闪在一旁,我要降杀蚩尤这个孽畜!”说着就要祭起“乾坤伞”。
燃灯见状吃惊不小,他疾步来到女娲娘娘面前,双手合十,稽首颂道:“善哉,善哉,贫僧恳求圣母手下留情。”
女娲一见燃灯挡路,脸上顿显不悦之色,怒斥道:“你身为一代佛宗,可知蚩尤之恶?理当协助三界降妖除魔,为天下苍生免祸消灾,而你却三番五次为其求情,百般阻挠平怪大计,这是何道理?如今,陛下、金母及列位仙卿俱在,你必须当众说个明白才是!”
燃灯看了一眼王母娘娘,又看了一眼女娲娘娘,着实有些尴尬。
稍后,口中依然颂道:“善哉,善哉,圣母息怒,容贫僧慢慢道来。”
“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