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瑾依旧不说话,对杨林所言不置可否。
杨林见此情况,便狠下心来说道:“诸葛先生,话既然已经说到这份儿上了,不才也只能明说了,不才送地图给刘皇叔,再让商人与刘备互通有无,所为之事,便是天下!荆州只是一个小地方,不才向诸葛先生保证,不出三年,定让刘备将荆州之地拱手相让!”
杨林夸下海口,鲁肃和诸葛瑾都是一惊。
鲁肃道:“杨大人,荆州之事,需从长计议,若事不可为,便不用勉强,刘备以汉室宗亲自居,他又怎么会将荆州拱手相让,纵是率兵去取西川,他也会留强将镇守荆州的,我东吴想要取,只怕没那么容易。”
鲁肃话刚出口,便忽觉不对,因为杨林既然已经和刘备签了互不侵犯的协议,东吴又怎可背信忘义,率兵攻打荆州呢?因此鲁肃实在不知道,杨林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诸葛瑾则道:“三年之内,让刘备将荆州拱手相让,这怎么可能?杨大人,你凭什么让他将荆州送你?”
杨林笑道:“子敬,诸葛先生,不才虽没什么本事,但是说话还是算话,不才定不会做那失信之人,因此,不才在这里向两位大人保证,三年之内,定让荆州划入东吴的领土!”
诸葛瑾道:“杨先生,口说无凭,既然你说三年之内会取荆州,那么若是取不了荆州,又当如何?”
杨林坦然道:“不才做事,向来信守承诺,今日不才就在两位大人面前将性命押上,若是三年之内,荆州还在刘备手中,那么不才这条命,就交给两位大人处置,如何?”
此言一出,鲁肃和诸葛瑾面面相觑,为了一句不知道是否能够实现的承诺,杨林竟然敢将性命押上,可见他对于取荆州之事,的确是胸有成竹。
而诸葛瑾听了杨林的话后,也对杨林再无怨言,道:“杨先生何须如此,既然杨先生以性命相赌,那么在下也在此处立誓,若是三年之内,杨先生将荆州纳入东吴领土,那么在下之后,便以杨先生马首是瞻,绝不食言!”
短短的一席话,使得刚才还格格不入的两人,瞬间成为了莫逆之交。
第十四章丰收
杨林回柴桑,便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张纮托人来告知杨林,他让自己帮的忙已经帮到了。
播种下去的番薯,大获丰收,其产量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除此之外,番薯的味道特别,深得农人喜欢,而番薯的种植,不需要在良田里播种,在土地贫瘠的山里也能够播种,也就是说,番薯的种植,不会占用到现有的耕地。
张纮也是明白事理的人,他知道番薯的种植成功,对于东吴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东吴的百姓吃不饱肚子了,民心稳定,正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所必须的条件。
既然番薯种植成功了,那么接下来,究竟是将番薯销往江北一带,还是收进自家粮仓?
若是平日,杨林一定会亲自去张纮府上,与张纮面议此事的,但是现在杨林事急,便只能嘱托前来传信之人,道:“请告知张大人,收获的番薯,只能分与东吴百姓,或存于府库,不可对外销售。”
在讲明了之后,杨林便径直进宫面前孙仁。
孙仁在书房接见杨林,并屏退左右,只留杨林一个人在。
杨林道:“仁,此去荆州,我已经让刘备签了协议了,现协议在此,从今往后,刘备便会被我东吴牵着鼻子走了。”
说着,杨林将签好的协议拿到了孙仁的面前,又将印玺还给了孙仁。
孙仁苦笑道:“杨林,当时你对我说,要将西川的地图送给刘备,又要和刘备签什么和平的协议,若是被诸将知道了,只怕会扒了你的皮,不过我却是知道的,你所做的事虽然怪异稀奇,不可理喻,但是每一次,却都会受到奇效,因此这一次,我也就顺了你的意思。”
无论是送地图给刘备之事,还是与刘备签协议之事,都是杨林事先告知孙仁的,若非如此,孙仁的印玺也不会在杨林身上。
孙仁又道:“只是,我并不知道,东吴究竟靠什么去约束刘备,仅仅靠这两张纸吗?以刘备的为人,若是协议对他不利,他是不会遵守的,到时候,只要翻脸不认便可以了。”
杨林笑道:“仁,协议中的内容,都是对刘备有利的,纵然是他的军师诸葛亮,也只能从协议中看到有利的一面,不过,正所谓福兮祸所依,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处,在刘备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时候,他便已经掉入东吴的圈套之中了,到了那个时候,只怕他再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杨林的话,孙仁自然是听不懂的,不过既然是杨林所说的,那么孙仁就无条件相信。
孙仁道:“既然如此,此事就由你来张罗吧,不过,凡事也并非一帆风顺,若是刘备不入套,也不必勉强,顺其自然便可。”
孙仁话里的关切之意,杨林也听得真切。
杨林苦笑着说道:“不过,我已经在诸葛瑾和鲁肃的面前夸下了海口了,若是三年之内取不回荆州,便提头来见。”
孙仁“噗嗤!”一笑,道:“瞧瞧,瞧你干的好事,若真如此,只怕要我这个当主公的,拉下脸面去给你求情了!”
两人笑了一阵,杨林便言归正传,道:“仁,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命张纮张大人去播种下去的番薯,已经丰收了,照这样下去,我东吴的民众,将再也不会缺粮了。”
孙仁道:“此事我倒是听你说过,这番薯容易种植,且产量极高,在东吴大获丰收,倒是能解决百姓的饥荒难题,杨林,这是你的功劳,我要记你一功!”
在杨林的不断教导下,孙仁也知道了,民才是国家的根本,而要让民众安心劳作,自然是要填饱民众的肚子,让他们安居乐业。
因此,番薯的大获丰收,便能够使整个东吴安定!
杨林又道:“番薯的种植成功,对于东吴来说,的确是天大的好事,不过,仁,有一点却是要立即去做的,那就是要立即下令,严谨东吴民众将自家种植的番薯带往外地,此番薯只能在东吴的土地上播种,只能由东吴的民众食用。”
孙仁奇怪道:“此是何意?”
杨林解释道:“若是番薯的种植法,被别人得了去,他们将番薯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便立即解决了饥荒问题,那么别人就变得富足,兵强马壮,我东吴可就再也没有可乘之机了。”
杨林一说,孙仁顿时茅塞顿开,道:“杨林,你说的言之有理,我这就下令,严禁番薯的流通。”
杨林又道:“今后,番薯可以充当百姓的主食,而小麦等农作物,便可以充当兵粮,等番薯再一次丰收之后,便可以减少东吴百姓的赋税,这样,百姓就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对于国家的依附感也就越强。”
孙仁连连点头,杨林说得头头是道,她这个当主公的,只要仔细遵从就可以了。
杨林随后说道:“仁,既然番薯已经丰收了,那么悬在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现在东吴的根基稳固,从今往后,就再也不害怕曹操来侵犯了,也不会不敢去进攻他人了,就算是兵败,只要国家富有,那么就一定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孙仁不置可否,她知道杨林的话还没有说完。
果然,杨林又接着说道:“仁,现在东吴正是兵强马壮之际,将军们跃跃欲试,而我们的孩子也已经出生了,从此再无后顾之忧,因此,我认为,我东吴应当当机立断,去讨一些便宜才是!”
孙仁诧异道:“杨林,依你之见,东吴应当出兵何处?现我们已经和刘备签了协议,不能举兵进攻,我可不想做那背信弃义之人。”
杨林笑道:“孙刘既然联盟,东吴就不能进攻荆州了,不过去北方,倒是能够在曹操的领地上讨些便宜。”
孙仁问:“是何处?”
杨林郑重其事的说道:“合肥!”
第十五章庞统
翌日朝会,孙仁对群臣说,自己有进攻合肥之意。
群臣震惊,但诸将都觉得主公的意见可行。
鲁肃道:“主公,进攻合肥的主意甚好,若是取下了合肥,那么就能够长驱直入,直扑许昌,曹操再无屏障可守。”
吕蒙也道:“若刘备再从荆州出兵,那么便能够将曹操灭了,到时候,天下就是我东吴的了!”
孙仁摇摇头,道:“列位臣工,取合肥,只是为了东吴,而刘豫州在不久之后将会去取益州,与我东吴的战略背道而驰,现在我东吴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合肥,占领江北之地,至于何时灭曹,现在还不是时候。”
孙仁的话,诸将也是听懂了。
看来这位女主,并没有急功近利,而是只会去获得自己能够获得的利益,正如孙仁所说,现在要消灭曹操,还为时过早。
群臣再无异议,于是孙仁便道:“孤意已决,择日进攻合肥!”
接着,孙仁便宣布了出征的将领,以程普为都督,甘宁、吕蒙为先锋,杨林、鲁肃为军师中郎将,率兵三万。
众将听令,拜谢孙仁。
除了杨林之外,其他人都是旧将,虽然众人对于杨林这个新人为军师有些异议,但是军中传言,杨林妙计甚多,于是程普等将也不再多说什么。
出了朝堂,众将准备出征之事。
杨林追上了鲁肃,道:“子敬,此次出征合肥,单单靠我们几人,恐怕还不能胜了曹操。”
鲁肃奇道:“杨大人何出此言?赤壁之战,面对曹操二十万大军,你尚且能用奇计胜过曹军,今次只是进攻一个小小的合肥,又怎么会无法攻下呢?”
杨林又道:“在下的意思是,此次要进攻合肥,还需要找一个人同去。”
鲁肃问道:“是何人?”
杨林道:“在下知道子敬定能将那人找到,此人姓庞名统,号凤雏。”
鲁肃奇道:“杨大人怎么知道庞统此人?”
杨林道:“有才干的人,就算终日待在家中,也会有人知道的,在下还知道,庞统此人甚有才能,只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重用。”
鲁肃叹了一口气,道:“肃与庞士元有私交,但此人虽有才干,但却性格傲慢,若是跟了暴戾的主公,只怕性命不保。昔日,前任主公在时,肃曾想将庞统推荐给主公,但是庞统却说,孙权不配他效命。所谓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若是强将庞统召来,只怕他心不甘情不愿,如此弊大于利。”
杨林笑道:“有才者,恃才傲物,不过当今东吴,已是女主天下,主公重用贤能,赏罚分明,自然会重用想庞士元这样的人才,子敬,此人还劳烦你去请了。”
鲁肃道:“此人性子孤傲,恐怠慢了主公,但既是杨大人所言,那么肃就去操持了,希望杨大人能好好的说服庞统,为主公效力。”
说罢,两人便作别。
过了两日,鲁肃果真将庞统给找来了,并亲自领到了杨林的家中,正如传言中的一样,庞统貌不惊人,不过却在骨子里透着一股傲气。
杨林在厅堂款待庞统,庞统见屏风上写着一篇文章,名为《陋室铭》,再仔细一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读完之后,庞统觉得这篇文章甚妙,怎么和自己的文风有一些类似。
杨林笑道:“昔日在下封门下书佐,主公却赐了一间破宅子给在下,于是在下有感而发,便写了这篇文章,后在下蒙主公看得起,封官赐宅,不过这篇文章却舍不得,于是便写在了屏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