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身边这位先生,是咱们大汉鼎鼎有名的算学大师徐公河,今天由他来帮着你们绘图和运算,你们只需顺着我的思路往下走,发现哪里不对劲时,及时出言提醒。今天我把几位大师傅请过来呢,是想制造两样跟农事相关的工具,其中一样名叫转轮水车,另外一样名叫鸡公车,我的具体构想是这样的……”

刘和凭着前世的记忆,将转轮水车的外形、工作原理仔细向众人解释,他一边说,一边歪歪扭扭地在纸上画出一些轮廓,然后其余几位工匠便进行补充,而徐岳则是用炭笔构画出一副立体的转轮水车构造图。

有这几位经验丰富的大匠和一位几何学宗师在一旁协助,就算没有马钧这样顶尖的发明者在幽州,刘和还是很快就将直径超过三丈的巨型转轮水车的设计图完成了。

马钧在中平年间为官,曾经制造出了轻便耐用的小型翻车,也就是龙骨水车,如今已经传遍了大汉各地,着实为百姓造福不少。如今刘和捣鼓出来的这种巨型转轮水车却是适合安置在稍微大一些的河道两旁,为一个村落进行灌溉,比之龙骨水车的功能更为强大。

看着图纸上栩栩如生的转轮水车,刘和对徐岳的几何构图本领肃然起敬,而徐岳则被转轮水车利用轮轴原理借助于水流冲击自动取水的构思深深的吸引。

搞定了转轮水车,刘和又将鸡公车的外形和运转原理告诉大家,这一次比较容易,很快一张手推独轮车的图样便跃然纸上。

鸡公车之得名,因为其形状有点像公鸡:一只硕大的轮子高高耸起,像昂扬的鸡冠;两翼是结实的木架,堆放货物;后面两只木柄,被推车人提起置于胯旁,像张扬的鸡尾。

鸡公车的最佳行驶路线是宽不过两尺的田埂小路,在这上面牛车和马车都得望而却步,唯有独轮的鸡公车游刃有余。此车能在崎岖小道上运载二、三百斤货物,擅长驾驶者甚至能载上七、八百斤。

刘和见大功告成,于是起身对几位工匠说道:“你们内部分一下工,大部分工匠专门负责在歠仇水岸边赶制和实验巨轮水车,另一拨工匠则赶制这种鸡公车。还是老规矩,越早完成,奖励越丰富。研制期间所需各种材料皆由校尉府官库提供,务必要把轴承支架等关键部位打造的结实耐久!”

几位工匠领受了刘和的任务,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急急忙忙的离府而去。

刘和送走几位工匠,转身看见徐岳正皱着眉头盯着图纸琢磨,于是有些好奇地问道:“公河先生发现哪里不妥了?”

徐岳摇摇头,回答说:“没有发现什么不妥,我是被轮轴这种可以改变力量方向和大小的设计吸引了,觉得似乎可以从这里面琢磨出来一些门道。”

刘和被徐岳这句话一提醒,忽然想起了后世常用的滑轮组,于是赶紧趴在长案上将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画出来,然后将自己那点仅剩的力学知识一股脑地掏出来丢给了徐岳。

刘和说的很杂乱,一点也不系统,可徐岳的脑子跟一般人不同,他看着刘和画出来的滑轮组图形,再跟刘和提到的那些知识片段相联系,很快就理出了一个头绪。

徐岳感慨说道:“公子,这个滑轮组的设计真真不简单啊!如果我们能采用钢铁这种坚固耐磨的材料制作滑轮构件,那么今后就可以大量地使用在建造行业和场坊之中。所谓的四两拨千斤,正是这个意思!”

“确实如此,只要合理利用杠杆原理和滑轮组,给你一个支撑点,从理论上来说,你能将一座大山给吊起来!”刘和跟徐岳开玩笑说。

徐岳不苟言笑,一脸急切地问:“要不要派人将刚才离开的几位工匠喊回来?”

“喊回来作甚?”

“让他们研制滑轮组呀!”

“暂时不用,这件东西太厉害,很容易被人学了去,等日后我们大规模的建造巨型建筑时,比如修筑跨河大桥和九层以上的高楼时,再搞出来!”

刘和一口气将简易铅笔、游珠算盘、轮式水车和手推独轮车都捣鼓了出来,虽然有些意犹未尽,但他还是决定暂时收手,不敢把一些更加重要核心的东西提前弄出来。比如滑轮组、水泥,比如火药,比如包钢技术,比如……

有些东西是要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才能出现的,如果提早面世,就会引起敌人的警惕的模仿,结果是尝了一两次小甜头然后面对大麻烦。

比如现在幽州骑兵所使用的高桥马鞍、双脚马镫便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若非马蹄铁不怎么起眼,可能也被有心人学了去。不过以当时刘和面临的生存环境,如果不将高桥马鞍和双脚马镫大规模的装备部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幽州骑兵的整体战力,也就不可能取得一系列以小搏大的胜利。

有付出,就有回报。有收获,就得付出。虽然现在很多势力已经发现了幽州骑兵的秘密,但是他们在技术和战术上依然落后刘和好几年,更不要提刘和如今垄断了北方一半以上的战马交易,就算袁绍、曹操和袁术想要发展骑兵,那也得先弄到大量的战马才行!

刘和这次将算盘弄出来之后,并不会大范围的推广,而是仅在幽州内部相当层次的官署以及军队中使用,至于巨型轮式水车和鸡公车这种有利于农耕的好东西,刘和则会完全放开技术,让它们为整个大汉百姓造福。

在刘和的心目中,大汉百姓没有南北之分,也没有州郡之分,他们的生活已经十分艰辛,却依然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如果不能尽力将他们拉出来,那么自己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六六章渔阳屯田

刘和在马城的事情已经办妥,于是不再多做停留,赵云派出夏侯兰率领六千骑兵护送两万已经整训完毕的步兵随刘和上路,马不停蹄地向着渔阳方向赶路。

幽州第一军骁骑卫已经组建和扩编完毕,刘和不能厚此薄彼,所以镇北军的组建和扩编他也必须到场。

南下增援冀州的徐荣在前段时间接到了命令,已经率领一万步兵返回幽州,在经过涿县时,从那里带走了五千被徐邈和孙礼改造完毕的降兵,然后在途经广阳的时候领到了一笔丰厚的粮饷和酒肉,接着过蓟城而不入,直奔事先预定的集结地狄平而去。

狄平位于渔阳郡的最北面,紧邻着鲍丘水,向北不到百里便出了幽州的边界线,进入辽西鲜卑活动的区域。刘和委任徐荣出任镇北将军,率领两万大军以狄平为据点,扼守幽州北方,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刘和率军经过居庸关时,让徐晃留了下来,然后拨给他四千步兵,让他暂时接替尾敦驻守居庸关内,等以后其他各军调整到位之后,再将徐晃调往度辽军鲜于银的手下担任副将。

已经事先得到消息的尾敦,欢欢喜喜地带着一帮手下跟刘和离开了居庸关,一起前往渔阳郡赴任。

一路平安无事,刘和于半月之后顺利抵达狄平。提前半月赶到狄平的徐荣,已经将边城狄平收拾的内外干净,部队也按照序列扎好了临时营寨,看上去井然有序,精神振奋。

刘和亲来,徐荣自然要率众出城十里相迎,两路部队于是汇于一处,声势看上去格外浩大。

尾敦还是第一次与徐荣见面。今后两人要在渔阳相互配合,一人主政,一人主军,共同抗击北方的恶邻。刘和居中引荐,两位年纪相若的属下一见如故,这让刘和觉得放心了许多。

建军仪式定在翌日中午,刘和趁着这段空闲时间,在中军帐内与徐荣做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刘和笑问徐荣:“徐将军初来幽州时便是坐镇渔阳,如今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渔阳郡,该不会对我有意见吧?”

徐荣摇头。正色说道:“末将当初承蒙公子赏识和搭救,如今又得公子信任和重用,这份恩情时刻铭记在心。为将者,当以服从命令为根本,公子既然调我来这里,自然是有原因。狄平这一带向来不安定,乌桓人和鲜卑人时常前来冒犯袭扰,末将不才,愿为公子镇守北方。确保幽州不受胡人之害!”

“徐将军能这么想,令我心甚慰!幽州连年经受战祸,百姓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我将镇北军部署在北线。就是希望数万将士能用身躯为幽州数百万百姓搭起一座钢铁长城。徐将军麾下士兵成分复杂,有当初西凉军的老底子,又有袁绍的冀州降兵,如今我又给你带来了原来隶属于公孙瓒的降兵。这个镇北将军可是不好当啊!”

“只要公子能够保证镇北军的伙食和兵饷,卑职就能保证将这支部队统好管住,带出精兵!”

“这个方面徐将军绝对放心!今后幽州五军的后勤供给由我直接负责经手和过问。绝对不会发生厚此薄彼和克扣截留之事。另外,为了安抚将士,今后可以让将士们在驻地解决婚事,一旦成家之后,州里便会按照职级分给大家一块土地!”

“分给将士土地?公子可是要效仿马城,在狄平以北施行军屯?”徐荣头脑灵活,立即想到了刘和的用意。

“正是这个意思。据我了解,狄平以北至白檀山之间因为有鲍丘水穿过,所以两岸尚有许多无主荒地可供大军开垦屯置,若是徐将军能够带领手下将士完成此事,则于幽州又立一大功劳!”

“卑职一定不负公子所托,利用训练间隙组织将士们屯田垦荒,还请公子给镇北军加拨一批质量上乘的农具和良种。”

“嗯,此事我已有安排,到时候会有人专门承办。”

与徐荣谈完之后,刘和又让人找来尾敦,就自己打算在狄平以北屯田的事情与尾敦进行商议。

尾敦说道:“武帝元狩四年,大汉击败匈奴后,曾在河套一带进行大规模的屯田,给养边军,从此有了边防屯田。公子此前曾经在马城以西歠仇水上游小范围的试行过民屯,如今又打算在渔阳北部试行军屯与民屯混合之策,确实是一件大利国家和边塞军民的好事。卑职不才,想就屯田之事对公子提出几点疑问。”

刘和点头,说道:“尾郡守直说无妨,不必有所顾虑。”

“疑问之一,民屯需要人力,渔阳北部长期遭受胡人之害,许多百姓早已迁徙至广阳和渔阳南部,如今狄平附近人烟稀少,屯田之民从哪里来?疑问之二,即使公子解决了人力问题,今后这些屯民开垦种植出来的农田归属何人,这些屯民的身份又该如何界定?疑问之三,狄平北部同时进行军屯和民屯,若是军民皆见有利可图,到时起了纷争和冲突,又该如何解决处置?”

尾敦向刘和提出的三点疑问,皆是直击屯田要害,令刘和一时陷入了沉思之中。

屯田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在华夏实行了近两千年、许多朝代,足以证明其重大的价值。就算后世新中国成立,没有了屯田制这个说法,但五十万大军进入西北边陲成立建设兵团依然走的是屯田制的路子,只不过换了一个称呼。

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西汉前元十一年,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后来汉武帝又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当时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边陲,主要方式为军屯,且规模不大,所有的屯田构想与实施都仅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并没有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制度。

历史上最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