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 大唐碎片-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诗鉴赏词典》中选有该诗,严武写得相当不错。老杜有诗《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正是因此诗而作,平心而论,老杜这诗比较平淡,不及严武之诗有气势。   
严武对于杜甫一向非常欣赏,像此诗中所写,就显得非常情深意切。而且此诗严武确实也写得不错,用典精到,对仗工整,像“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还颇有几分名句的风味。杜甫也称赞过严武“诗清立意新”。杜甫比严武大十四岁左右,但老杜一直混得不行,要靠人家严武施舍点米,介绍个工作。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于是,老杜写诗时,一般都是恭恭敬敬地称严武为“严公”、“严郑公”、“严中丞”等。而严武仅有一篇称老杜为“杜拾遗”,其余的都是毫不客气地称其为“杜二”(唐人称排行并非蔑视,有亲热的意思,但绝不像称“公”和官衔那样有敬重之意)。   
严武脾气暴躁,杜甫在他手下讨生活,也过得战战兢兢的。老杜诗中有“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之句,看来严武的接济也是有一茬没一茬的。老杜曾被严武召到节度使府作幕府中的参谋,老杜的草堂离城很远,也不敢迟到早退,于是只好住在办公场所。老杜独自留在办公机关中,一个人凄凄惶惶,写下了《宿府》这样一首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诗中老杜充满了徬徨不安之意。   
据说,有一次老杜喝醉了酒,惹恼了严武,差一点就要了老杜的命。严武八岁就敢杀自己的小妈,杀老杜也没有什么不敢的。对于此事有三种说法:一、《旧唐书·杜甫传》:“(甫)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二、《唐摭言》卷十二:“杜工部在蜀,醉后登严武之床,厉声问武曰:‘公是严挺之子否?’武色变。甫复曰:‘仆乃杜审言儿。’于是少解。”三、《新唐书·杜甫传》:“(甫)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从上述史料看,虽然严武的反应不一样,有的说没有动怒(不以为忤),有的是说杜甫又给了严武个台阶,(“仆乃杜审言儿”),还有一种说法是严武的母亲救了老杜一条命。但总而言之,老杜在严武手下讨生活的日子,也过得非常不顺当,老杜和严武之间的“友谊”,也复杂得很,并非想像中那样好。   
①步兵:指晋代阮籍。因他听说当时步兵营的厨房里,有很多好酒,厨房还有一个厨师,善于造酒。就请求为步兵校尉。后世称其为阮步兵。 
②光禄:指诗人谢庄。字希逸,南朝宋文学家。有《谢光禄集》。这里都是用来比喻老杜的为人。 
③跂马:跂,古通“企”,踮起:“吾尝跂而望矣。”此处是说,遥望怀念老杜。    
365:31:12 2007。5篱外黄花菊对谁——唐代“马家爵”严武的好诗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乱世书生寄内诗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 
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①。试留青黛著②,回日画眉看③。   
《寄内诗》   
这首诗的作者没有留下名字,《全唐诗》中只称他是“河北士人”——即河北之地的一个书生。当时,他被征到藩镇朱滔的军中,这首诗是朱滔命他作的。   
朱滔本来是安禄山旗下的将佐,安禄山叛乱时,他也随从作乱。安贼死后,安史余贼大败,朱滔见形势崩溃,就又降唐。但是,朱滔这等藩镇拥兵一方,根本就不服从唐廷的指挥。在税收、军政等方面都是“高度自治”——全由藩镇头目(节度使)一人说了算。当然,说起唐时的藩镇割据,也不能不说和唐庭当时昏愦无能、朝纲混乱有关。唐朝初期,唐太宗、唐高宗赏罚还算比较得体;武则天时就开始枉杀程务挺、黑齿常之等大将;而唐玄宗也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杀了高仙芝、封常清两人。威震一方的大将看到这些,不免都有些寒心,后来的唐廷更加昏愦无能,凡事由太监掌权。所以这些大将拥兵自守,保全自身也是没有办法的。   
作为一个忽降忽叛的藩镇头子,当然要大举扩充军队。这些军阀们才不管什么国家条例,男子十五岁以上的都抓到自己的队伍里来,甚至弄得整个城都空了。朱滔这次捉来不少平民,一律编入自己的军队。朱滔骑上高头大马,来校场上检阅这些士兵。朱滔瞧见一人,长得白白净净、仪表儒雅,但却身形单薄,抱着一杆长戟在风中哆嗦。朱滔一看他就是个白面书生,就把他叫出来问道:“你是做什么的啊?”此人答道:“读书人。”朱滔又问:“家里有老婆吗?”这书生答道:“有。”朱滔说,既然你说是读书人,必然会作诗,写一首诗给你老婆,让我看看。于是,该书生要过纸墨,伏在地上写了本篇中这首诗。   
这首诗头两句说自己是个惯摇笔杆子的书生,现在让我拿枪杆子实在是太难为我了。“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这句其实和前一句差不多,而且就江湖夜雨来看,这句非但有重复之嫌,且弄不好有犯嫌之虞。这两句说“我习惯了鸳鸯被中的温柔乡,现在让我去雁门边塞这样的苦寒之地是多么可怕”,这要是碰上脾气不好的将官,说不定劈头就是两鞭子。接下来四句诗,也说的无非就是一个意思,就是自己夫妻分离,涕泪交零,渴望有一日能回家团聚。总体来说,这首诗虽然也算得上工整,但也只平平无奇,并没有很新奇的巧思。朱滔也只粗通文墨,加上可能那天心情也不错,却点头称好。   
朱滔又说,你再替你的妻子写首诗,此人赶忙又写出一绝:“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合是归时底不归?”说实话,这首诗比上面那首强点,起码一句是一句的意思,不像前一首四句说一个意思。此诗以该书生妻子的口吻说道:“像我这样贫困的女子世间少有,蓬头乱发,荆棘为钗,身上穿得还是刚出嫁时的衣服,胡麻(芝麻,相传由夫妇前后相随播撒而种才茂盛)该种了,夫君你也该回来了,怎么还不回来呢?”倒是写得相当不错。朱滔听了,当场将这个书生放回家,还特意给他发了一点钱帛当路费。看来唐代对读书人尤其是诗人还是普遍比较尊重的。   
朱滔一生首鼠两端,时降时叛,乃是个声名狼籍的人物。他有个哥哥名叫朱沘,曾作乱并篡位称帝,伪号“大秦”。朱滔也被封为伪“皇太弟”。朱滔曾勾引回纥等杂虏到中原帮助他攻打唐军和其他藩镇,为祸甚多。最后,朱滔因不得人心,被杀得大败,回纥“盟友”也狼狈夺路而逃,朱滔只剩下极少数的残兵败卒,逃回老窝幽州后不久就病死了。   
朱滔虽属凶恶寡德之辈,生平亦有一善。因此诗而放了这位书生,使之夫妻团聚,应该说还是做了件好事。比起后来张献忠等人出于变态心理最恨读书作诗之人要好多了。李涉写诗能让强盗放走他,这个无名士子能让“军阀”朱滔放走他。看来唐朝时,写诗确实是件很有用的本事。   
①渍枕檀:意思是把檀香之枕都湿了。 
②青黛:“青黛”是一种黑色矿物质,用来画眉的。 
③画眉: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常以此喻夫妻情深。    
375:31:13 2007。5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乱世书生寄内诗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将门虎女王韫秀的傲气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同夫游秦》   
这首诗从题目上看就是一名女子所作,因为有“同夫”二字。味其诗意,此女子也非娇滴滴地整天就会粘着老公哭闹的那种。说来大唐时的女子这种类型的本就不多,而这位女子更是出语慷慨:“路扫饥寒迹”,虽身处饥寒之中,却执着前行,把一路饥寒留在身后,似乎在说只要走过这条长路就可以扫去饥寒潦落的窘境。“天哀志气人”——上天也会可怜有志的贫士;“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更是表明该女子下定决心,陪着贫困窘迫、一无所有的老公一起走。这位女子确实来历不凡,她乃是将门虎女,叫王韫秀。   
王韫秀的父亲是大将王忠嗣。有的朋友可能对王忠嗣并不是太熟悉,但如细看史书,王忠嗣却是盛唐时颇具威名的大将,像哥舒翰等后来赫赫有名的人物,当时还都是他帐下的偏将、牙将呢。王忠嗣的父亲也是将军,在和吐蕃作战中牺牲。王忠嗣当时才九岁,作为“烈士遗孤”收养在宫中,深得玄宗喜欢。开元十一年后,玄宗委以重任,让他带兵镇守边关。王忠嗣也不负所望,立下奇功无数。天宝元年,王忠嗣与奚人和契丹人的联合部队在桑乾河大战。契丹和奚人这些野蛮民族的战斗力何等凶悍,却被王忠嗣打得大败。契丹可汗几乎被打成光杆司令,不久就被手下杀死,吓得契丹几十年内不敢叛唐。   
王忠嗣还曾大破吐蕃军于青海等地,并彻底击溃吐蕃的盟友吐谷浑,所谓“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就是说的这件事情。王忠嗣曾一人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万里边疆,半个大唐,几乎所有的精兵猛将都在他手中。据说四镇总兵力达26万多人,而且这26万人都是百战精兵,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不过“人无千日好”,后来唐玄宗对他有所疑忌,将他贬斥。王忠嗣忧愤中突然发病暴死。   
王韫秀所嫁的老公是元载。元载一开始是个穷书生,寄食在老丈人家里。于是,王韫秀的娘家人包括姐妹们都酸言冷语地来挖苦这对夫妻。时间一长,元载当然呆不住了,就赋诗和王韫秀作别,要离开她家,去长安求功名。元载说:“年来谁不厌龙钟(这里龙钟是潦倒的意思),虽在侯门似不容。”王韫秀见此情景,也决心离开娘家,宁愿和元载一块儿受穷,所以就写了上面那首诗言志。   
元载夫妻“携手入西秦”以后,因元载学问超群,很快得到皇帝的器重,不久就超升为宰相。王韫秀非常得意地又写了首诗讽刺那些当年看不起自己老公的娘家人:   
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诗中以苏秦为例(苏秦当年穷困时,其嫂子等人都看不起他),非常痛快地嘲弄了那些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之辈。元载当了宰相后,王韫秀老家的娘家人还厚着脸皮来“道贺”,正好碰得当时天晴,元载相府里的下人将家里的锦袍绣服都拿出来熏香曝晒。王韫秀毫不留情面地对那些亲戚说:“谁能料想到当年要饭花子似的我们夫妻,现在还能有点遮形盖体的粗衣?”说是粗衣,其实华贵得不得了,王韫秀故意这样说罢了。亲戚们知道王韫秀话中有刺,当时唐朝人远没有后世脸皮厚,于是这些亲戚脸红脖子粗,纷纷灰溜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