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 大唐碎片-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窃诔ぐ渤抢镉挚淞艘桓觥岸ɡコ亍保馑际嵌ㄒッ鞒亍H缓螅颂畛渥约嘿即蟮耐ピ撼卣怖止饔肿菔辜遗獬觯酱η壳腊傩盏亩鑫约旱呐褪替尽S懈鼋姓月奈碌募一铮钗蕹堋K母桨怖止鳎埃鹎ɡ习傩辗孔邮弊钗锥瘢园怖止髟虬侔阙泼模殉电稚自谧约翰弊由希闷鸸倥矍鬃愿骼怠5怖止鞅簧焙螅庳寺砩吓艿嚼盥』推涓咐畹┟媲啊拔璧赋仆蛩辍保峁吧淳嗤酰ɡ畹┝钔蚱镎吨!崩习傩蘸匏牍牵罢钇淙猓⒕ 薄!  
好了,就诗论诗,安乐公主这句“秦楼鲁馆沐恩光”,说得还不错,也很符合实际,安乐公主确实“沐恩光”,而且沐得太过了,以致于最后横死。   
“无心为子辄求郎”,这首诗中太平公主这句很可能有很多人觉得摸不着头脑。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典故,看来看去总像是个带有调笑意味的黄段子:“无心为子辄求郎”——不想要孩子却来求郎君做爱。其实大谬不然。太平公主再骄横跋扈,在这样庄严隆重,还有“外宾”出席的场合,也不会口无遮拦,大谈这种就算说也该私下里耳语的话。此句用了一个典故,参看注释③中的解释。意思是汉馆陶公主为自己的儿子向皇帝求官(这里郎当“官”来讲),皇帝说赏钱行,给官不行,因为当官关系到一方百姓的安乐。太平公主引用此典故是说,我是公主,但不会像汉朝馆陶公主一样乱干预朝政,为自己儿子求官什么的。但我们知道,在中宗当政时,太平公主的权势也是相当大的,经常把持朝政,乱封官。这话只是个场面话而已。   
“雄才七步谢陈王”,该唐中宗的小儿子温王李重茂了。李重茂当时已十六岁左右,并非像《大明宫词》上所编的那个如学龄前儿童一般年纪的小孩,在古时来说,基本也算成人了。这小家伙也意气轩昂,一句“雄才七步谢陈王”,说来也颇有气势。但可惜,这三国时的陈王曹植是个倒霉蛋,从继承皇位的候选人之一沦落成一生受气的藩王,李重茂此诗中和他相比,结果也是一语成谶,也落了个这样的下场。韦后毒杀中宗后,让李重茂继位,想效法武则天那样临朝称制,掌握政权。但当李隆基起兵杀掉韦后等人后,太平公主就一把将他从宝座上拎下来,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李旦(李隆基的父亲)。李重茂的皇位只坐了一个多月,恐怕宝座都没有暖热乎,就被贬出长安,还当他的温王。但这时候的“温王”和中宗韦后在世时的温王可大不一样了,凄凉之境,恐怕比曹植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熊让辇愧前芳”,论到上官婉儿了,上官昭容是诗坛评委,做这样一句诗自然不在话下。这里面用了两个典故,“当熊”、“让辇”,都是前朝嫔妃们贤淑有德的故事。婉儿这句说自己很惭愧,不能和历史上那些大有贤德的嫔妃相比,这句很切合婉儿作为昭容的身份。可见婉儿的八面玲珑,用评书中的套话来说就是“机灵鬼儿、透亮呗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   
“再司铨埂骺赏保酉吕吹搅苏庑┐蟪济橇恕4逌浀谝桓鏊担蠢葱〈薜蹦甑牡匚蝗肥迪院眨菜闶俏患顺剂恕4逌浰担梦抑匦禄乩锤粗埃庵侄鞯略趺锤彝U馓瞥司褪浅峡遥饩涫负跸嗟庇诙酝穸敝谥滦弧G懊嫖颐撬倒逌浺蛭芑弑蝗烁娣ⅲ虼吮槐岢鼍┏恰5瞎偻穸幕疃只乩醇绦绻狻K哉饩洹霸偎绢‘恩可忘”说的时候,十有八九,崔湜同时也会以目送情给婉儿,婉儿也心领神会,两人相视一笑,灵犀相通。   
“文江学海思济航”,此句为郑愔所说。郑愔倒不大谦虚,此句有自夸本人文采出众之意。郑愔这人,也是个有文才但品行非常恶劣的家伙。郑愔十七岁就中了进士,要说诗才,这人的诗写得也并不是太差,《全唐诗》中收录了其诗一卷,共24首,其中不乏清丽可观之句。比如“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曲断关山月,声悲雨雪阴”等等都算得上是好诗。但郑愔却一生坚定不移地跟着奸臣走,开始是依附于杀人魔王酷吏来俊臣;来俊臣死了后,他又依附于男宠张易之;张易之完了后,他又依附武三思和韦后;最后又和谯王李重福(也是中宗的儿子)起兵反对李隆基,结果兵败被杀。《资治通鉴》说:“初,郑愔附来俊臣得进,俊臣诛,附张易之;易之诛,附韦氏;韦氏败,又附谯王重福,竟坐族诛。”说来也是,看郑愔叫的这名,“愔”,仿佛就是前程昏暗(开个玩笑,此字读yin,意为安静和悦)。这人一身晦气,简直是个扫帚星般的人物,谁沾上他谁玩完,结果最终自己也弄了个“族诛”的下场。   
“万邦考绩臣所详”此句为武平一所说。武平一是武后一族的人,但他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却隐居嵩山,学佛度日,武则天屡诏不应。唐中宗复位后,他才入朝当官,时任考功员外郎。纵观他的生平,此人倒不似奸邪之辈,看来武家也有好人。考功员外郎是吏部的官员,主持进士科举考试,所以武平一称“万邦考绩臣所详”。从汉代的《柏梁体》开始,大臣们所咏的诗句简直就成了个人述职。武平一这里借诗句汇报自己的工作,也是惯例。   
“著作不休出中肠”,阎朝隐也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和宋之问、崔湜、张说等同为《三教珠英》编辑部的成员,文采当然也相当不错。有人称“阎朝隐之文,如丽服靓妆燕歌赵舞,观者忘疲”。当然,阎朝隐和宋之问等人一样,也有不少媚附于权贵的行为,鉴于情节并不严重,这里就不损他了。当时他正任著作郎一职,故而说:“著作不休出中肠”。   
“权豪屏迹肃严霜”,窦从一当时任御史大夫,三品官。御史的责任是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所以他说“权豪屏迹肃严霜”,在反腐倡廉的严厉措施下,权豪匿迹,有严霜般萧杀。说起这窦从一,还有一场笑话。中宗景龙二年除夕,皇帝和大臣们饮宴,中宗突然对窦从一说:“闻卿久无伉俪,朕甚忧之。今夕岁除,为卿成礼。”听说皇帝亲自关心自己的生活问题,窦从一大喜过望。不一会儿,一群太监、宫女提着灯笼、步障、金缕罗扇出来了,扇后有一人穿着礼服,戴着花钗,中宗命她坐在窦从一对面。唐朝时新娘是不兴顶盖头的,而是以扇遮面。窦从一心里当时那个激动啊,以为这个女子不是公主也得是金枝玉叶的皇亲,不然为什么皇帝亲自主婚。中宗命窦从一咏“却扇诗”数首(唐代婚礼中,新郎要咏“催妆诗”和“却扇诗”,然后新娘才拿开扇子,露出芳容),窦从一好歹也是科甲出身,这点事是难不倒他的,然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出来一个老太太。当扇子拿开后,窦从一才发现,这个“新娘”居然是个六十七岁的老太婆。窦从一大惊之下,几乎晕倒。中宗、韦后等人却大笑。原来这老太婆是韦后的乳母,中宗当场封她为“莒国夫人”。事已至此,窦从一也无法可想,坚持不要这个老婆(这可是名符其实的“老婆”),不免有抗旨不遵之罪,只好捏着鼻子笑纳。窦从一后来也想明白了,坏事也能变好事,老婆子虽丑,但毕竟是韦后的乳母,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是有好处的。   
“铸鼎开岳造明堂”,宗晋卿是当时权臣宗楚客的弟弟,他当时的职位是“将作大匠”,负责工程方面的事情。说来这建筑部门,现在看来油水多多,是非常难得的肥缺,但在古代,一向蔑视工程技术,“将作大匠”这个职位并不是太尊贵。初唐名臣虞世南的儿子没有才能和心术,后来就做了将作大匠,人们都感叹他沦落了。不过宗晋卿当时是韦后一党,气焰还是比较嚣张的,从联句吟诗中有他的份儿来看,他的地位就非同一般。   
“玉醴由来献寿觞”,明悉猎是吐蕃的使臣,久居汉地,不断学习汉文化,这句诗居然也作得像模像样的。这句“玉醴由来献寿觞”,虽然也并不是太过惊人之句,但这话由“外宾”明悉猎说出来,诗意也是善祝善颂,作为这首联句诗的收尾,倒也非常圆满。所以,唐中宗听到这句诗后,也是大喜。这场联句赋诗的盛会,就此在一片欢声颂语中结束。   
然而,当时与会的人谁又能想到,短短几个月后,大唐政坛风雷激荡,在此赋诗饮酒、意气风发的人,不少都成为了无头之鬼。几年内,除了长宁公主、阎朝隐、武平一还有吐蕃人明悉猎没有死外,写这首联句诗的所有人都入了鬼冥之界。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下场:   
唐中宗李显:于半年后被韦后和安乐公主在汤饼中下毒毒死。当然,对于此案,江湖夜雨一直在怀疑,因为中宗死时已是五十四岁,在纵欲过度、普遍短命的帝王中也不算夭折了。李唐家族普遍肥胖,常有高血压、心脏病之类的疾病。李显的父亲李治、弟弟李旦都是活了五十五岁左右就死掉了,所以中宗突然死亡是可能的,但未必就是被毒杀。像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也就是一会儿的事。李隆基起兵杀韦后等,当然要找个理由,他说是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杀中宗,谁敢翻案?历史上常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胜者为王,败者为贼。   
韦后:中宗死后,她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意图仿照武则天一样把持朝政。结果被李隆基起兵,杀掉她所任命的羽林军的韦家将,她慌忙中逃到飞骑营想躲避,结果被军兵一刀杀死,首级被割下来,挂在长安东市示众,并追贬为庶人。   
安乐公主:头脑简单的安乐公主,在李隆基兵变时毫无准备,还正对着镜子描眉画眼呢,结果也被军兵一刀砍了头,她的人头和母亲韦后的一起挂在长安东市示众,老公武延秀也被杀。   
长宁公主:长宁公主因为在政治上介入的并不深,所以她的下场还不算太惨。韦后死后,她的老公驸马杨慎交被贬为绛州(山西省的新绛县)别驾,长宁公主也离开了京城到了那里去住。到了开元十六年,老公杨慎交死了,长宁公主按说也有将近五十岁了,但唐朝的公主就是生猛,她又嫁了一个叫苏彦伯的男人。史书所载到此为止,想必长宁公主倒是善终。   
太平公主:真实的太平公主权欲熏天,是个非常厉害的女人。她后来见弟弟李旦优柔寡断,但其子李隆基神武过人,不利于她独揽朝政。因此,她就百般挑拔他们间的父子关系,并将李隆基的心腹贬退,散布天上有彗星扫过是皇太子想提前当太子的征兆。那知她这个计谋如果用在别人身上倒还罢了,李旦天性仁厚过人,他本来对做皇帝就没有多大兴趣,于是决定提前传位给李隆基。但当时朝中全是太平公主的势力,李隆基的处境相当危险。张说等人竭力劝说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于是,李隆基先发制人,一举粉碎了太平公主集团的势力。太平公主逃到山寺躲了几天,但天下之大,终无容身之地,终于被迫自缢而死。时为公元713年,离本篇中的吟诗之时才三年多。   
温王李重茂:韦后被除后,他被废,名号还是温王。一年多后,又改封号为襄王,并有五百多名甲兵名为守卫,实为软禁。此时李重茂已是砧板的肉了。不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