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走在红军的前面,先到东部前线来了?”说着,他越发把枪口贴紧了富勒
的胸膛。
听了贝尔坦的说明后,俄国指挥官拥抱了富勒,还吻了他的面颊,然后
慷慨地说:“美国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富勒说,他需要德国弹
药和蜡烛,还打算甩掉那36 名俘虏。上尉答应把俘虏带走,还要对德国老百
姓实行宵禁。
两位盟友向村子的广场走去。苏军坦克集结在教堂周围。人们把36 名德
国俘虏从地下室放出来,其中一名伤势很重,躺在一辆双轮车上。正当上尉
和富勒再次拥抱时,上校听见一声枪响。
他赶紧回过身,只见车上受伤的那个德国俘虏已经死了。
4.“这一次”,希特勒好象是在,恳求:“我们必须坚持到最后一
分钟。”
希特勒孤注一掷的阿登反攻,不仅使西线的失败成为不可避免,而且也
葬送了东线的德军,因为他将把最后的后备力量投入阿登,这一行动的严重
后果到苏军1 月12 日大举进攻的时候就显示出来了。
其实,在德国军事统帅部预见到这一结局的人不少,但他们都不肯对狂
热到极点的元首说,而古德里安则不能装聋作哑,因为他是负责东线的德军
陆军总参谋长。
早在希特勒加紧策划阿登反攻期间,古德里安就透露了苏联准备在1 月
发动冬季攻势的情报,希特勒痛斥了他一顿,大声说道:“这是自成吉恩汗
以来最大的谎言!”
布达佩斯被苏军包围以后,古德里安曾在圣诞节前夕和元旦早晨,两度
向希特勒乞求援兵,以便应付苏联在匈牙利的威胁和应付他预料苏军即将在
波兰发动的攻势,但是毫无结果。
为了说服元首,1 月9 日,古德里安第3 次再到希特勒的大本营。他带
着他的东线情报处长盖伦将军,盖伦企图用地图和其它图表向元首说明,在
俄国即将在北方发动的攻势下,德国所面临的处境十分危险。
希特勒大发雷霆。
他说这些图表是“完全荒谬”的,并命令古德里安把制图表的人关到疯
人院去。
古德里安当时发了火,说:“如果你要把盖伦将军关进疯人院,最好让
医生证明我也是疯子吧。”
希特勒说,东线战场从来没有拥有象今天这样强大的后备力量。古德里
安反驳说:“东线战场是个空架子,只要突破一点,全线都会崩溃。”
后来的情况证明古德里安是对的。
当希特勒从云雾中走出来的时候,他已面临严重困境,许许多多的问题
都没法解决了。
在苏军的猛烈攻势下,驻守在东普鲁士的北方集团军被包抄,其中一个
军正在全线撤退。
这个军的司令霍斯巴赫将军,明知希特勒严禁这样做,但还是自作主张,
开始向西运动。俄国人已在这个军的侧翼,打开了一个约300 公里长的缺口,
霍斯巴赫知道,如果冒死迎战,他的部队就有被歼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他
觉得自己有责任给那些正在携家带口向西逃难的东普鲁士50 万难民开辟一
条求生的走廊。
对此,他的顶头上司、北方集团司令莱因哈德上将同意,但负责东线战
场的古德里安却大发雷霆。古德里安出生在东普鲁士德斯杜拉河畔。他一直
认定俄国是头号不共戴天的敌人,他骨子里是东普鲁士人,早就暗下决心,
要把他的家乡从布尔什维克手里解救出来。这个霍斯巴赫未经战斗,也未经
批准许可,就把这个重要地区让给俄国人,真是罪该万死!不过,当希特勒
把他召回大本营,指责霍斯巴赫和莱因哈德叛逆时,也还是冒险帮他们辩护。
“应该把他们送交军事法庭,”元首说道:“应该把他们和他们的参谋
人员立即解职。”
“我情愿砍去我的右臂来为莱因哈德将军担保。”古德里安说:“至于
霍斯巴赫,无论如何不能说他是叛徒。”
希特勒没有采纳古德里安的意见,当即撤了莱因哈的职。
改帅换将,也未堵住朱可夫打开的缺口。
古德里安为此而惴惴不安。他对希特勒说。只有一种办法,可以遏止朱
可夫的坦克势如破竹的进攻,那就是立即组建一支救援集团军。他建议,这
支队伍由骁勇的陆军元帅魏克斯指挥。
希特勒同意建这支集团军,但他怀疑魏克斯能否胜任这项任务,提议把
这项任务交给党卫队帝国元首希姆菜。
希姆菜是党卫队,又称黑衫队的全国首脑。党卫队最初是由希特勒组织
的一支280 人的精悍贴身卫队。对希特勒绝对的服从。希姆菜以这支卫队为
骨干,把黑衫队扩编为庞大而有效的完全为元首效劳的组织。希姆莱是希特
勒的亲信,因而,也成了德国第二个最有权力的人。
古德里安忿忿地表示反对。他说,希姆莱在军事上毫无经验。希特勒反
驳说,光是他的名字就能鼓励士兵去誓死战斗。
鲍曼曾在一旁鼓动委任希姆莱一事,但是接近希姆莱的人们都相信,这
是一个旨在毁灭他主子的奸计。把他派往东线,不仅使他远离了最高统帅部
和使鲍曼能加强对元首的控制,而且还必定能令人信服地证明希姆莱在军事
上何等无能。
希姆莱曾是陆军军官学校学生,早就梦想带兵打仗,这回如愿了。他宣
称,要把俄国人堵在维斯杜拉河,为表示决仍,还把这支新军取名“维斯杜
拉集团军”。
当日,他便乘坐自己的专列前往东线。在离柏林80 公里的地方,他渡过
奥得河,继续前进,抵达维斯杜拉河附近但泽正南的一个地方。然后,面对
朱可夫,他只有几个参谋和一张过了时的形势图,除了几个分散的部队外,
他们集团军只是一个空架子。新增援的部队集结后,希姆莱开始上阵,设下
了一条从维斯杜拉河至奥得河的东西防线。这是一个蠢举,因为这道防线只
能问北对波美拉尼亚湾提供保护,换句话说,希姆莱扎扎实实地挡住了小门,
却把正门大大地打开了。
结果,朱可夫经过这道薄弱的防线,迂回西进,于1 月27 日他的先头部
队抵达离柏林只有160 公里的地方了。横在他们前面的奥得河,那是占领德
国总理府必须跨越的最后一条天然屏障。
就在这天下午,希特勒大本营发生了饶有趣味的事。25 日那天急得团团
转的古德里安去见里宾特洛甫,要他设法同西方马上接洽停战,以便使剩下
来的德国军队能集中起来对付东线红军。这位外交部长马上到元首跟前告
密,于是那天晚上希特勒把古德里安大骂一顿,并且指控他犯了“叛国罪”,
打发他去度4 周假期,以“恢复健康”了。
但是在两个晚上以后,东线灾难性的打击使得希特勒、戈林和约德尔反
而认为没有必要同西方要求停战了。他们深信西方盟军由于害怕布尔什维克
的胜利所带来的后果会自动找上门来。1 月27 日元首会议记录的片断还保存
了这场戏的一部分。
希特勒:你们认为美国人对俄国的这一切进展会感到高兴吗?
戈林:他们当然不希望我们会档住他们,而让俄国人占领整个德国。。他
们当初并不希望。。
我们会象疯子一样地抵挡他们,而让俄国人步步进逼,现在差不多占领了
整个德国。。
约德尔:他们一向对俄国人怀有戒心。
希特勒:显然是这样。美国报界已经在抱怨了,问这场战争究竟有什么意
义呢?
戈林:如果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几天之内我们就会从英国人那里收到电报。
第三帝国的首脑们就这样把他们的最后希望系在一根游丝上。但希特勒
提醒在座的人说,1918 年,祖国被三军总参谋部在背上砍了一刀。如果不是
他们提前投了降,德国本来可以取得体面的和平,也不会出现那种战后的混
乱,既不会有共产党篡国的尝试,也不会出现全面危机。
“这一次,”他好象是在恳求:“我们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第三章抢渡莱茵河
1.丘吉尔和英国将领们常常骂他太偏向于美国人的意见,而马歇尔
和美国将领们则骂他太偏向英国人
因希特勒阿登反攻搁浅的盟军西线进攻计划现在又拾了起来。经反复研
究论证,1 月中旬,艾森豪威尔把它呈报给盟军最高统帅部会议。
在东线苏军大举进攻,对柏林构成严重威胁以后,希特勒不得不从西线
调出7 个师去加强对东线的防御。但西线还留有59 个师的兵力,他们企图依
托沿西部边境线构筑的齐格菲防线和天然障碍莱茵河,阻止盟军向德军本土
推进。
齐格菲防线犹如一道坚硬的外壳,保护着德国的西部边界。防线北起荷
兰安平东南,南至瑞士与德国边境,全长约600 公里。防线北段在莱茵河以
西,南段在莱茵河以东,防护着鲁尔和萨尔两大工业区。攻破齐格菲防线,
即破坏了德国的经济命脉。为了尽快打破这个防御外壳,向德国本上推进,
艾森豪威尔把这个总的军事行动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突破齐格菲防
线,肃清莱茵河以西的德军;第二步强渡莱茵河,并合围鲁尔地区的德军集
团;尔后发动最后进攻,进抵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为此,艾森豪威尔把蒙哥马利指挥的第21 集团军群部署在北部下莱茵河
地区,并决心在这里实施主要突击;把布菜德雷指挥的第12 集团军群部署在
菜茵河中游地区,在中路突破最坚固的部分;把德弗斯指挥的第6 集团军群
部署在南部萨尔盆地,配合中路军队实施向心突击,歼灭那里的德军集团。
这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这一战役胜利完成后,盟军最高统帅的参谋长
史密斯说:“在我所知的战役中,这一次最不走样地按照制定计划的指挥官
的规定执行。除了一次小小的例外,战役完全按照最高统帅原先的估计发
展。”若干年后,艾森豪威尔还记得那个计划给他带来的兴奋,他引述美国
南北战争时南军总司令罗伯特·E·李的话说:幸亏战争是很可怕的,否则我
们会变得喜欢它。
但英国人却提出了异议。
英国人担心艾森豪威尔会延误蒙哥马利强渡莱茵河的计划。英国陆军参
谋长布鲁克提议,他希望把布菜德雷的第12 集团军群部署在鲁尔的北面,把
英军部署在中央。
这事捅上了“天”。盟军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向罗斯福和丘吉尔递交书面
报告。报告写道:“最高统帅确信,只要在作战行动上是办得到的,他就夺
取莱茵河北岸诸渡口,而不必等待消除莱茵河整个河岸的敌人后才采取行
动。而且,一俟南部的形势能够允许他调集必要的兵力而不致过度的危险,
他就以最大的兵力和无比的决心在北部强渡菜茵河。”
报告重申,把辛普森的美军第9 集团军置于蒙哥马利的指挥之下,直到
战争结束。这就是说,把整个突破莱茵河的重心在攻势的“左肩”,由蒙哥
马利所部承担重担。
这下蒙哥马利满意了。他还写信给布鲁克表达了他的喜悦心情:“艾克
同意我所做的一切。。我们遇上过一些风暴,但是天空现在晴朗了。”
但艾森豪威尔却高兴不起来。他常常抱怨说,丘吉尔和英国将领们常常
骂他太偏向于美国人的意见,而马歇尔和美国将领们则骂他太偏向英国人。
他却不以为然:“随它去。”
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