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卐"字旗的陨落-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问题的主要点,由苏联、英国和美国代表组成的欧洲协商委员会曾经讨论
过这一问题。欧洲协商委员会已经主张在战后把德国分成三个占领区:东部
的三分之一归属于俄国,西北部的三分之一割让给英国,西南部的三分之一
给美国。英国和俄国同意了这个方案。但是,罗斯福不满意西南部的恶劣水
土,他还没有签字。

在总统提出意见之后,斯大林表示,他想把瓜分德国的问题当场解决。
参加会议的人感到惊讶的是,强烈反对这样做的不是罗斯福,而是丘吉尔。

首相说:“今天提出的问题是,您想要怎样分治德国?我觉得,回答这
个问题,我的准备不足。”这意味着对问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我没有非
常固定的看法,我希望把问题认真地研究一下,如有可能,在和我的两个伟
大的盟国取得一致的情况下把问题明确下来。”斯大林坚持要立即作出决定,
丘吉尔则有力地反驳说:“我不相信能够讨论出一个恰如其分的瓜分方案,
这个问题应该拿到和平大会上去讨论。”

“你们两位说的是一回事。”罗斯福劝开两个对立者,以仲裁的方式,
不紧不慢地插话道:“如果向全世界提出这个问题的话,可能会有一百个分
割的方案。然而我仍然希望我们把这个问题限制在我们这个范围,并且从明
天起,由三国外交部长就一项瓜分方案作出建议。”

“你是想说,一个研究瓜分问题的方案,而不是瓜分方案本身?”首相
紧接着问。

“是的,研究瓜分问题。”

实际上,斯大林与丘吉尔的争论远没有结束。在讨论战争赔偿问题时,
两位又争得面红耳赤。丘吉尔说:“三国外长明天就可以讨论赔偿问题了,
然后向大会汇报。不过,我赞成这样的原则:我们每个国家按需分配。”

“不!”斯大林立即反驳说:“我认为另一个原则比较好:按功分配。”

结果不出艾森豪威尔所料,雄狮般的斯大林战胜了残废的罗斯福与年迈
的丘吉尔:易北河从北到南将德国一分为二,明确规定易北河以东将由俄国
人统治。

是的,这是一个天才的预言。

但是,预言归预言,现实归现实。当雅尔塔会议作出决定后,盟军命中
注定要放弃攻占柏林,艾森豪威尔在战略上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因为,这将是不可侵犯的分界线。

盟军最高统帅决定放弃攻占柏林,除了政治上的原因,还有一些直接的
军事因素,其中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正如他自己所言:德军无条件投降后,
才算完蛋。

最近几个星期,情报部门报告说,纳粹打算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建立起
避难所,希特勒将在那里指挥游击战争。报告宣称:“阿尔卑斯山由于其地
形的性质本身,实际上是无法攻入的。这里有着天然的屏障,这里有着迄今
为止所发明的最有效的秘密武器;在这里,军火在不怕轰炸的工厂中生产,
粮食和装备储藏在其大无比的地下侗,一支经过特别挑选的年轻部队将接受
游击战争训练,这里足以装备和指挥整个地下军从占领国手中解放德国。”


这份报告有夸大成分,但是德军组织“民族堡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有那么多的德国青年狂热地崇拜希特勒。阿尔卑斯山易于防守,艾森豪
威尔担心,希特勒能够从他的山中据点,纠集在德、意的残余部队,把游击
战斗无限期地坚持下去。艾森豪威尔想迅速、干脆、利索地结束战争。为了
达到这个目标,艾森豪威尔认为盟国远征军必须占领阿尔卑斯山。他认为,
这可能是一个比攻占柏林更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盟军司令员中,布菜德雷对最高统帅思想的影响是最大的,特别是战
争的最后几个月,最高统帅部的军事计划中都留有布莱德雷战略思想的痕
迹。

那夭布莱德雷来吃午饭,正用餐时;最高统帅递给布莱德雷一封蒙哥马

利陈述自己进攻柏林的信,问他有什么意见。
“别人我管不着。”布莱德雷喜形于色地说:“我个人另有一个计划。”
接着他陈述说:第一,他要求把美国第9 集团军调回来;第二,他不会

向柏林进军。
“为什么呢?”最高统帅想听听这位老朋友的想法。
布莱德雷答道:“我估计攻占柏林我们将付10 万人伤亡的代价。”他接

着强调这一点:“仅只为了西方盟国的威望和影响而不惜大量流血,代价确
实太高了,况且东德已划归苏联,即使盟军进入柏林,仍要退出而让别人接
管,这又何必呢?”

“OK,就这么干!”最高统帅扔下正津津乐道的布莱德雷,走人了。
艾森豪威尔命令执行最高统帅部1944 年9 月下达的计划,重新签署了一

个结束欧洲战争的新计划。这个计划没有提到柏林。
这是引人注目的。
在3 月27 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一名记者问艾森豪威尔:“你认为谁先进

入柏林,是俄国人还是英美联军?”
艾森豪威尔回答:“单从哩数看,你就知道是谁了。”
记者又问:“这是否意味着改变了盟军1944 年9 月挺进柏林的计划?”
艾森豪威尔仍然回答:“单从哩数看,你就知道‘是不是’了。”
“谢谢你,将军。”这位记者满意地坐下。
人们明白,艾森豪威尔之所以改变攻占柏林的主意,主要原因是1945

年3 月的军事形势大大不同于1944 年9 月。在9 月份时,红军还没有打到华
沙,离柏林有300 余英里,而盟军远征军的距离大致差不多。到了1945 年3
月,盟军远征军离柏林还有200 多英里,而红军离柏林只有35 英里。

决心既定,艾森豪威尔于3 月28 日下午立即把这个新的军事计划送给了
斯大林元帅,并写了一封致大元帅个人的信。艾森豪威尔对斯大林说,他决
定把主攻方向指向柏林以南,而把进攻德国首都的机会让给了俄国人。这样
就可以把这个国家切成两半,使它失去作为一个整体来活动的可能性。

2. 最后丘吉尔用一句拉丁成语收尾——情人的争吵乃是爱情的一部

艾森豪威尔给斯大林的私人电报宛如一颗V…2 火箭在英国战时内阁的官
员中间炸开,随之又波及伦敦、华盛顿、莫斯科,并引起历史的回响。

若干年后,他的娇娜多姿的女秘书凯心疼地写道,艾克这几天忙得不可
开交,每天下午,他的参谋们都聚集在他的办公室。那个周末,最高统帅对
他的凯说:日子过得真慢,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星期。


难怪,这几天,艾森豪威尔成了欧洲战场焦点人物,得站在中心与四面

八方的人对话。
英国三军参谋长们深感震惊。
陆军参谋长布鲁克怒气冲冲地说:“首先,他根本无权直接同斯大林交

流。其次,他的电报是不可理解的,看来纯属信口开河,同我们事先一致同
意的安排是完全矛盾的。”

会后,愤怒的参谋长们没有征得丘吉尔首相的意见就给美军参谋部发去
了一封长长的电报。他们说,艾森豪威尔直接给斯大林写信是越权。更糟糕
的是,决定改变进攻方向是一个严重的政治和军事错误。他们还强调,英国
情报界对关于所谓“民族堡垒”的谣传根本不感兴趣;在决定未来战略时,
不应予以考虑。

正如那些军事首脑们一样,丘吉尔也觉得艾森豪威尔干了一件大蠢事。
在战争的头几年,丘吉尔也曾向罗斯福一样迫不及待地要打垮希特勒,因而,
他常常放弃了一些政治上的考虑。但是,自从雅尔塔会晤后,他越来越坚信
东方面临的问题预示着未来的危险,随着胜利的来临,政治问题具有极大的
重要意义。在他看来,事情已经很清楚了,苏联“已成了自由世界的致命的
危险。。必须立即建立一个对付苏联日益增长的影响的阵线。。”在欧洲,
这个阵线应该尽可能地建立在东方。。柏林应是英美军队的首要目标。

3 月29 日下午5 点15 分,丘吉尔让他的三军参谋长们讨论这份电报并
提出他们的意见,一个半小时后,他要通了盟军最高统帅办公室的电话,向
艾森豪威尔提出了抗议。接着,又给艾森豪威尔发了一封长长的电文:

。。我不明白不超过易北河有什么好处。如果敌人的抵抗会像您所希望的
那样削弱下去的话,它实际上也可能会削弱,那么,我们何以不跨过易北河,
尽可能远地向东方挺进?当南部的俄国军队似乎肯定要进入维也纳的时候,故
意地把柏林让给他们,这将产生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

另外,我并不认为柏林现在己失去它的军事意义,更不认为它已经失去政
治意义。柏林的陷落将对整个德国的抵抗在心理上产生深刻的震动,一旦柏林
陷落,大多数德国人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放弃抵抗。。依我看,只要柏林
一天飘扬着德国旗帜,这个城市就仍然是怪国最关键的地方。

所以,我更倾向于我们采取如下计划:第21集团军群向易北河挺进,攻占
柏林。不管怎么说,这同您准备在鲁尔以南庞大的中部攻势并不矛盾,只是把
部队的任务移至北翼。此外,这样还能避免使陛下的部队陷入意外的狭窄地带。

美国人对于英国的抗议感到恼火,对于他们的英国盟国对这场战争中成
功的战地指挥官的战略表示怀疑的方式很反感。他们认为,英国最不应反对
艾森豪威尔和斯大林直接接触,因为丘吉尔总是可以很随便地越过盟国参谋
长联席会议直接和艾森豪威尔商谈。

最重要的是美国负责领导指挥战争的参谋长马歇尔也认为艾森豪威尔是
对的。他认为,从卡塞尔到德累斯顿这条路线对俄国军队提供最短的距离,
因而分割德军的距离也最短。这条路线可避开北部平原的水网地区,盟国远
征军能够以此为轴心,根据需要向北或向南推进。这条路线直接通向德国第
二个最大工业区西里西亚盆地。最后马歇尔认为,在艾森豪威尔取得莱茵河


战役胜利后,英国人对盟军的最高统帅表现出这样不信任,是不可想象的。

艾森豪威尔不知道马歇尔对英国人的答复,也给参谋长马歇尔送去一份
他自己的报告,申明他的理由。他否认曾对计划作任何改变,然后他用英国
对他的战略抨击来攻击英国人,他说:“我只不过依照布鲁克元帅一直对我
叫喊的原则办事,决心集中力量于一个主要突击方向,而我的计划所做的全
部事情,无非是把美国第9 集团军调回给布莱德雷来进行这次突击。”最后,
他流露出他长期压制着的对英国人的愤怒,说:“丘吉尔首相和他的参谋长
们一会儿反对这个,一会儿反对那个,而我和我的顾问们每日每时都在研究
这些问题,并且只有一个思想,即早日赢得这场战争的思想,推动着我们这
样去做。”

马歇尔看了艾森豪威尔电文,直接对英国的参谋长们说:“只有艾森豪
威尔能够知道如何去打这场战争,如何去充分利用变化着的形势。”至于柏
林,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觉得“我们在俄国人之前抢先占领柏林所能得到的
心理上和政治上的利益,不应当凌驾于绝对必要的军事考虑之上。这种考虑,
我们认为就是彻底消灭和瓦解德国武装部队。”

艾森豪威尔已从最初的疑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