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葛亮必败-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孙中山的变通式爱国却也留下了一些后遗症,比如让日本人体验到了中国人的不团结,也让日后很多国民党将领的“曲线救国”有了借口。 
孙中山的继任者蒋介石,完全是一个诚信缺失的政客。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国共合作。两次合作均因蒋介石的背弃诚信而遭破坏。北伐胜利前夕,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先进群众。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不断向共产党军队进行挑衅,甚至悍然发动“皖南事变”。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又撕毁停战协议,发动全面内战。但是背信弃义的蒋介石并没有得到最后的胜利,而是被解放军赶到了台湾岛。   
当代中国的信用环境(1)   
“三国”是一个只讲计谋,不讲信用的时代。我们从《三国演义》中学不到有关信用方面的智慧,崇尚“三国”的奇巧淫技,必然对中国的“信用”建设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 
拿电子商务来说,目前使用因特网支付方式的美国成年人已经达到40%,可中国电子商务以信用证方式付款的结算体系却无法建立。中国消费者不敢相信在网上卖货的人,他们只愿意接受货到付款的方式。商家只好委托送货人去收钱,当然送货人白跑的次数也很多,因为消费者经常会不认账,商家也只好自认倒霉。 
由于缺乏信用机制,中国网络精英们所设计的多种业务模式都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他们终于想出了“短信代收费”的招数。由于内容商要和电信运营商分成,短信消费者的成本自然要高出信用证消费。仔细算来,由于中国人信用的集体缺失,使得短信消费者每年都要多花几十亿人民币,这些钱当然都流到了电信运营商的口袋里。 
诚信缺失更严重地表现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根据《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2004中国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无一达到60分的及格线,而排名最后的公司信任度指数只有9。68。上市公司的平均信任度指数为35。6,而该指数满分为100。 
上市公司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布虚假报表、信息披露不及时、擅自改变募集资金投向、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内幕交易等等。 
再看食品饮料行业。嘉裕长城葡萄酒被曝年份做假,其委托生产的企业成立于1998年,但嘉裕长城公司却有大量的92年葡萄酒摆上柜台,而且其所谓92年葡萄酒价格要高出近年份产品很多。而嘉裕长城公司则称:虚标年份已成行业“惯例”。长城、丰收、威龙等各品牌均有自己的年份酒,其中92年份价格都要比其他年份酒或普通葡萄酒高出很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果酒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评酒专家组组长陈泽义指出,目前市场上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1992年的国产年份酒,实际上,我国从1996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出产干红葡萄酒,1992年时国内种植的葡萄产量及葡萄酒产量都非常少,只有数十吨,另外,葡萄酒也需要严格的储藏条件,在1992…1996年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厂家有实力生产年份酒,所以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92年份”、“95年份”酒令人怀疑。 
在诚信危机到来的时候,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处理方法不同。2005年,肯德鸡遭遇苏丹红事件,雀巢遇到碘超标的问题。这两家国际企业正式向消费者道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恰好上海光明乳业公司这一段时间被曝“回炉奶”事件,光明乳业董事长先是矢口否认,后来又说国内乳品厂都有回奶罐。这种说法遭到其他乳品企业的强烈抗议,认为光明乳业是在推卸责任。消息一出,各界哗然,人们不知道到底是光明乳业在推脱责任,还是国内乳品行业均有问题。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及著名品牌之一光明乳业(BrightDairy)销售大跌,因为有人指责该公司隐瞒了产品存在安全问题的有关消息。尽管西方企业有着丰富的消费者投诉经验,但是上海最强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光明乳业对回应投诉尚不习惯,更不要说承认有关产品有问题了。光明在含糊其辞近3周后,才证实有关报道,即在炎热的夏季,它在河南省的一个下属企业将牛奶产品存放在户外,原因是冷库已装满。 
为了解决诚信危机,有的行业采用了承诺制。比如国内上市公司喜欢在圈钱前进行各种各样的公告承诺,但一旦圈钱到手,这些承诺便付之脑后。国内上市公司交大博通(600455)曾在招股说明书中向股民承诺,保证王卫东、于雷、刘斌、邬树新四名发起人股东三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但仅仅一年以后,这四股东便将持有的全部交大博通非流通个人股转让给经发国际有限公司。 
看起来,在中国违背承诺的成本很低。由于相关配套法律还不健全,使得企业、个人肆无忌惮地挑战着信用的底线。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信用体系和相关法律还不健全呢?这里面当然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比如人们为诸葛亮“三气周瑜”而拍手较好,把孔明的信用透支当成了智慧的表现等等。   
当代中国的信用环境(2)   
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也为了我们长远的利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诸葛亮”们的信用度了。     
第二篇战略固执的致命之处   
细节未必决定成败(1)   
现代管理也是如此:当战略失误的时候,战术细化必将劳而无功;当方向走错的时候,努力创意只会加快灭亡。 
有一本叫《细节决定成败》的书,曾经成为国内市场上的畅销书,很快市面上又有《细节左右成败》、《决定成败的细节》等跟风之作出现。据说有很多企业家也要求员工必须去读这类书,原因是国内员工被认为普遍不注重工作的细节。 
我并不反对注重工作细节,但我以为注重工作细节应该要以正确的工作方向为前提。否则,钻头打歪了,出来的肯定不是油。诸葛亮就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但诸葛亮的事业却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这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细节未必决定成败。 
下面我将以诸葛亮为例,来分析战略与战术细节的关系问题。 
众所周知,诸葛亮以用兵谨慎而出名。但诸葛亮的这种谨慎只是一种细节上的重视,它并没有表现在战略高度上面。不仅如此,他的战略决策行为简直可以用“盲目”二字来形容。“隆中对”中“荆、益二州分兵出击”的策略虽然打动了刘备,但却带来了兵力分散的缺陷,导致后来荆州被袭,关羽致死;北伐中原则完全忽略了敌强我弱的客观条件,纯粹是为了实现个人虚荣而进行的穷兵黩武。可以说,诸葛亮不是一个长线投资者,而是一个热衷于炒短线的投机分子,只不过他比别的投机者要谨慎一些而已。 
诸葛亮的谨慎实出无奈,毕竟它所从事的项目太过于投机,面对的风险非常巨大,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灭顶之灾。所以他不得不每前进一步都想好退路。如果说他在大的战略方面决策正确,那么小的战术上则可以有一些弄险的余地。但是由于诸葛亮在大战略的定位上相当盲目,小战术方面必然要做弥补工作。这也便是他不敢弄险的缘故。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算度精细几乎到了“料事如神”的地步,但百密也有一疏,他算对的东西虽多,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东西也不少。 
诸葛亮算准了自己一定会遭周瑜的嫉妒和陷害,于是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击周瑜,不仅从周瑜手中窃取荆州,还导演了“三气周瑜”,最终制周瑜以死地。但诸葛亮并没有算计到东吴会怎样给周瑜报仇,也没有料到孙权会时时刻刻惦记着荆州。以吕蒙、陆逊为代表的东吴将领继承了周瑜遗志,把夺取荆州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真可谓“一个周瑜倒下了,许多个周瑜又站了起来”,连那个被诸葛亮玩得团团转的鲁肃,也开始为夺回荆州而到处奔波。这一切都是诸葛亮没有想到的。诸葛亮的这些思想上的疏漏便正是荆州被袭和关羽被杀的根本原因。 
那么,以用兵谨慎而著称的诸葛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思想疏漏呢?其根源在于战略上的失误。由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早已将荆州和益州划入了刘备军团志在必得的关键领地,所以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攻取荆州和益州,甚至违背承诺,冒着打破孙刘联盟的危险去窃取即将被周瑜攻取的荆州。这种错误的战略决策必将给未来的战术运用带来很大难度,所以无论诸葛亮在获取荆州的过程中表现得多么严谨和仔细,也无法保证在防守荆州时不出差错。总之,荆州早晚要被东吴夺回的,因为诸葛亮的思维已经无法顾及到太多的细节,而他所顾及不到的细节恰恰是东吴正处心积虑要谋取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荆州能不失去吗? 
诸葛亮每一次出征都似乎“机关算尽”,谨慎而又谨慎,但每一次都要出点问题。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算准了司马懿必取街亭,于是派马谡前去守街亭,但他没算准马谡会很轻易就把街亭给丢了。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派姜维诈降,结果大破曹军,就在众将士以为他会一鼓作气继续乘胜追击时,他却发现自己所带的随军粮草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只好撤退。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用计谋把司马懿杀得大败,但忽听有人报张苞身亡,于是孔明放声大哭,口吐鲜血,昏绝于地,自此得病卧床不起,蜀军不得不放弃进攻,退回汉中。   
细节未必决定成败(2)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摆八卦阵重创司马懿,未曾料司马懿买通蜀军的粮草官苟安,苟安回成都散布流言,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位。刘禅大惊,遣诏宣诸葛亮回师。诸葛亮不得不传令退军。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用计把司马懿正杀得落花流水时,忽报永安李严有书告急,说东吴与魏谋和,欲联合进攻蜀国。诸葛亮只好撤军,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李严根本就是怕军粮置办不及,于是才编造东吴与魏谋和的消息来哄骗诸葛亮的。 
第六次北伐,诸葛亮屡败司马懿,司马懿不敢应战,据守不出。诸葛亮派人送去女人衣物去戏弄司马懿,谁知司马懿并没有被激怒,反而从诸葛亮派去的人那里得到了诸葛亮的重要信息,并得出结论: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 
以上六次北伐,有很多战例并不是历史事实,仅仅是民间艺人们的创作加工。但不论人们怎样神话诸葛亮,都改变不了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事实。这也更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战略思想出问题的时候,无论你怎样小心谨慎,都难以避免战术细节上的疏漏。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总为诸葛亮扼腕叹息,心说诸葛亮怎么那么不走运,本来仗打得好好的,但却总在一些小事情上出差错。现在想想,不是诸葛亮不走运,而是他自己的确有问题。由于战略定错了,战术上就难以做到周全了,不出这个问题,也会出那个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因战略固执而导致战术失效例子很多。拿李自成来说,自其攻入北京,建立大顺政权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防御清兵入关。但李自成却把重点放在了继续剿灭各地明军的残余力量上。他的大批主力部队分布在西北、湖广襄阳等四府、河南等地;进占山西、畿辅、山东以后,兵力进一步分散,造成在京师和京东地区缺乏足够的兵力。虽然大顺军在各地连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