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纱帘的背后-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知疲倦地努力让光绪皇帝对慈安和慈禧更加谦恭和孝顺,在这方面,他做得太过火了。在和其他大臣商议政务的期间,他会暂停训导年轻皇帝的职责,把所有这方面的事情都交给两位太后,并叮嘱皇帝要尽量表现得诚实。    
    翁同龢给皇帝洗脑的结果,就是使得光绪在两位太后面前总是呆若木鸡。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光绪和姨母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似乎也还友善而融洽,但在心底里,他在慈禧面前(也包括在其他普通女性面前)总是非常紧张,以至于承受了长时间的遗精之苦。这自然给他的自尊带来了破坏性的结果。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极度紧张是一种先天性的缺陷所带来的后果。1898年以后的医学报告显示,正是他的这种极度紧张使他变得阳萎,他既无法做爱也没能生下一个孩子。一位给他检查过身体的法国医生断言:这起因于一种肾病,这种病并未被宫廷御医所认识,因而也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最终因为他的极度紧张而更加恶化。    
    就这样,一个饱受虐待的孩子突然之间被立为中国的皇帝,尽管这经过了种种华而不实的典礼仪式和矫揉造作的繁文缛节,到头来人们还是发现在他长大成人后竟有一种医学缺陷、一种使他阳萎和遗精的疾病。所有见到过光绪和他姨妈在一起的人都认为:她对待他还是很和善的;即使是最近法国医生在给他做体检的时候,她也是如此。当时,光绪坦率地将自己的身体问题和盘托出,包括他无意识的性兴奋,如果他真的非常怕她的话,像这样的事情恐怕就做不到了。地位显赫的夫人所带给他的怯畏和其他所有女人并无不同,是的,只是胆怯,而不是恐惧。只有当他能够入睡的时候,才能让他稍稍感到放松。    
    在他忍受磨难的那些年,也有积极的一面。一位中国皇帝最初所受的教育,已经有所拓展,其内容不仅仅是儒家经典。在同治皇帝小的时候,他的师傅倭仁阻断了恭亲王试图介绍西方观念的所有努力,直到他去世。光绪的是师傅们虽说毛病也不少,但也教给了他不少西方学科,向他介绍了不少西方观点,正如田贝所报告的:“皇帝在接受过精心细致的中国传统教育之后,也有一些翻译好了的外国书籍供他学习。”后来,“人们认为他的智力还不错。”于是,“皇帝开始着手学习英文。两位同文馆的学生是他的老师。他们每天中午一点去见他……据说他的记忆力很不平常,所以学得很快。”同文馆是一家翻译学校,是作为总理衙门的一个附属机构而设立的。罗伯特·赫德曾经安排他的朋友、传教士语言学家丁韪良去那里担任总教习。    
    为了他永恒的荣耀,光绪开始表现得已经长大成人,愿意成为一个甘心奉献、勇于担当、必能使两宫皇太后感到满意的皇帝。在他10岁以后,就显示出要做一个苦行者的天性倾向,愿意过一种克己和独处的禁欲生活。和同治皇帝不同,他并不愿意和太监们嬉笑打闹,对于偷偷溜出紫禁城之类的勾当,也毫无兴致。在人群当中,他从来就没感到过自在;他独自进餐,在这个扭曲的礼仪世界里,他是一个作茧自缚的囚徒,一个礼教的人质。    
    和哈姆雷特一样,面对任何事情,他总是犹豫迟疑。他渴望坚定果敢,但又优柔寡断。他希望仿效过去那些冲锋陷阵的国王,却总是等待有人给他指明前进的道路。虽然他身材瘦小、优雅,有一副精巧的面庞,而且从来就没有一副强健的身体,但他既不胆怯,也不畏缩。他曾经勇敢地面对恶劣的天气,长时间地在雪地里漫步,拒绝随侍太监的任何遮挡和保护。他曾经私下地谈到,自己和慈禧一样,认为下雪能使他逃出周围人的视线,这些人总是环绕在他左右,并仔细观察他。像所有满洲王子一样,他也有研习技击的日常功课,这当中包括武术(西方人错误地称作“功夫”)、剑和棍、猎鹰训练和骑马射箭。他也有几桩小小的政绩记录:在他长大成人的时候,他开始细心地注意到皇家预算的滥用,最后将这一预算裁减了三分之一。这可是个不小的壮举。    
    从1875年到1881年间,慈安皇太后一天也没病过。1881年4月初,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她突然病倒了。一篇上谕诏告天下:“慈躬偶尔违和,当进汤药调治,以为即可就安。不意初十日病势陡重,痰涌气塞,遂至大渐,遽于戌时仙驭升遐。呼抢哀号,曷其有极。”7她死的时候只有45岁。    
    不可避免地,无精打采的北京城这下子又来了精神,嘁嘁喳喳的闲言碎语到处流传,不外乎是些谋杀呀、阴谋呀之类的陈词滥调。美国公使馆的报告称:“关于宫廷密谋的含糊暧昧的流言在城里四处流传,但到目前为止,这些还仅仅只是谣言,不值得在此复述。”由于两位太后中地位较高的慈安现在死了,而慈禧又长期卧病,对于宫廷政变来说,这的确是个天赐良机。尽管流言四起,但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到了1910年,传记作者濮兰德和巴克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谣言,他们简单地写道:“慈安生了一场突如其来而又神秘莫测的疾病。”又说:“在当时,人们普遍相信并坦言直陈……正是慈禧造成了她的同僚的死亡。”    
    并没有任何记录支持这种观点。在1914年,也就是大清王朝垮台的4年之后,同样是这两位作者,发现了“慈禧决意要除掉(慈安)”的“证据”。据他们所说,这一肮脏的勾当是通过下过毒的糕饼来完成的。慈禧之所以这么干(这是他们说的),是因为慈安发现了慈禧和一个男演员在床上。这种说法实在荒唐可笑,不仅仅是因为它气味难闻,更主要的是,慈禧当时还是个病人。直到两年多之后,她才开始慢慢恢复。    
    尽管如此,时隔6年之后,在《清代名人传略》中,作者恒慕义在“慈安”条下注云:“谣传她是被慈禧毒死的。”他忘了指出:这些不同寻常的谣言是到慈安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才开始流传的。徐中约则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告诉我们:慈安是“被慈禧毒死的。”这都是跟着巴克斯鹦鹉学舌。事实是:她死于病毒型流感。    
    慈安之死让慈禧成了孤家寡人,独一无二的皇太后。皇帝家族及其千秋大业第一次成了她独自承担的职责。她现在成了这个古老帝国的女主人。这使得她忙于弥缝朝廷上水火不容的亲王们和小团体之间无休止的争吵。    
    争取拉拢这位独一无二的皇太后就成了宫廷政治的生死攸关之所在。主要的决定仍然是由朝廷大臣们做出的,然后再报呈她正式批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批准就具有了其自身的意义。这使她成了一个特殊人物。    
    这时候她45岁,光绪9岁。人们连篇累牍地暗示:这段时期,在慈禧和他的侄子之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在罗伯特·赫德和田贝那里,显然并非如此。田贝写道(没有确认他的材料来源):人们都知道,光绪把自己都“奉献给了她,”事实很有可能就是这样。    
    罗伯特·赫德在1886年的一封信里这样评论:“皇上昨天去了天坛,今天早上回宫。据说他是个聪明、英俊的年轻人,这一次的行动使得他离自己当家作主的那一天更近了。太后对此所提供的支持多么令人惊叹,而且她所做的一切(两次临朝听政)又是多么出色啊。”    
    光绪成年之前,在外界看来,慈禧就是中国真正的统治者,究其实,正是恭亲王一直将这一政治联盟绑在一起,并在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下维持它的运转。    
    到1884年,恭亲王已经有效地统治中国23年。只有3位满清皇帝的统治时间比这要长(在登基的头10年,嘉庆皇帝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傀儡),而且,没有哪位摄政王或者议政王享受过如此长的控制时期。    
    在慈禧的身体康复仅仅一年之后(那会儿光绪还躺在他的黄绸茧壳里喘着粗气),满清朝廷就陷入了一场新的权力争夺,这使得恭亲王稳稳当当的统治突然终止了。无论是1861年的热河政变,还是1875年的继位危机,其实都是恭亲王的实用主义政治联盟和满清头号保守主义铁帽子集团之间的一场拔河比赛。到了1884年,新一代性情火爆的铁帽子们在那些同样仇视外国人的汉人官僚的支持之下,纷纷攀上了权势位置。光绪和慈禧则被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    
    有几个为首的反动分子在整肃八大臣的时候漏了网,他们是:五王爷惇亲王,七王爷(亦即光绪的父亲)醇亲王,阿鲁特皇后的父亲承恩公崇绮。因为醇亲王在朝廷上的地位随着他儿子的成长发育而不断提升,他的追随者的队伍也就成倍增加,对顽固派的壮大起到了杠杆作用。    
    嗅到了胜利的气味,他们开始一点一点地蚕食恭亲王的权利,单等恰当的时机,再一举将他轰下台。他们担心自己走得太快了。他们虽然妒嫉恭亲王,但并不怕他。让他们憎恶并害怕的,是恭亲王的支持者李鸿章。


第三部分 新的铁帽子王第43节 礼教的人质(3)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李鸿章对于到底让谁坐到那把龙椅上当皇帝并不是很在乎,对于恭亲王能否保住首席大臣的位置,他倒是更感兴趣,这个位置能保护李鸿章许多赚钱的大买卖。作为对李鸿章多年来大力支持的回报,人们眼睁睁地看着亲王给了总督大人种种独一无二的特权。到了1878年,在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大清帝国最好的职位)6年之后,法律上的任职期限已过,按规定该轮职到另外的地方去。幸亏有恭亲王的出面干涉,李鸿章得以继续呆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上,直到1895年——连续23年,这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增加自己的财富和权势。对于铁帽子们来说,他始终是个危险的对手,在1879年挡住了他们攫取权力步伐的也是这个李鸿章。然而,纵使狡猾如李鸿章者,也难免马失前蹄,由于贪婪而意外地将自己易受攻击的薄弱部位暴露在对手的火力范围之内。    
    刚刚走马上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就在最高当局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支“新”军。以他的私人淮军为核心,重组了北方的军事力量,将他们联合到了“北洋军”的名号之下。打着“军事现代化”的堂皇招牌整合这些武装力量,李鸿章从此取得了对一支强大军队的控制权,并且使战地指挥官们直接听命于自己,而不是朝廷。作为总督,他还可以从省库里拨给他们军饷,而用不着掏自家的腰包。    
    直隶省是北京的屏障,保护着京城免遭外敌入侵。即使事实上并非如此,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的。它的首府天津,是来自南方的漕粮卸货登岸的港口。在外交意义上,可算是第二个北京:多数国家在天津设立了领事馆,李鸿章在此也保留着一幢官邸。他在很多城市都拥有官邸,一开始成为封疆大吏,他就甩开膀子,能捞则捞。他永不餍足,在全国各地到处搜刮,敲竹杠,收黑钱,无所不用其极。他在北京的官邸就是通过秘密交易获得的,这样的交易满汉大臣都没有参与。作为中国最阔的人,李鸿章还通过各种途径向满清的王公贵族派发赞助,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很缺钱,靠皇家津贴艰难度日。他一直借钱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