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高启明-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明刚自己,听周七送来消息,说熊老爷已经允了今年的包揽税赋的事情,心里很是高兴。他有自己的算盘,过去征粮上面,他虽然上下其手,捞到了不少好处,但是比起琼山县、澄迈、文昌几个人口田地较多的县来说,这个好处还是稍逊一筹。本地的地主们多半都是结寨自保,朝廷的威风在这里不是很摆得出来。征一次秋粮,去掉给自己的手下爪牙的分润,真正能到收手的好处不过二三百石。这个收益对去过琼山府城,到过广州,很见过些世面的陈明刚来说,未免少了点。

    现在恰好来了个澳洲人。这伙澳洲人是硬头,平时是客客气气的,一旦杀人放火眼都不眨。不管是攻打苟家庄还是剿灭土匪,杀人抢东西真是一点不含糊,把本地的大户都吓破了胆。这回,陈明刚觉得可是有了个大kao山了。

    官府,那是可以随便买通的地方,但是澳洲人,貌似还买通不了。陈明刚这个人很善于观察,他觉得澳洲人表面上客客气气,诚实守信,本质上是一伙利益至上的人。

    只要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利益的事情和人,澳洲人是会维护的。

    这次包揽粮赋,他要给足澳洲人好处,同时也充分的利用他们的“威势”,在最近几年好好的打捞一笔。

    陈明刚觉得以官府办事的效率和澳洲人的武备来看,大明就算能把澳洲人赶走,起码也得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搞不好,澳洲人会和佛朗机人一样,干脆就在临高常住下去也未尝可知。

    就算将来澳洲人卷铺盖滚蛋,他陈明刚也不会有损分毫,大不了名气太坏了辞差就是,让自己的徒弟周七先顶一阵当傀儡,然后就让儿子上位――只要有鱼麟册在手,谁来当皇帝这户房书办的差使都是他家的。反正他家自宋朝以来已经经历过二次改朝换代,再经历几次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变化。

    陈明刚打得就是这个如意算盘,但是如何取悦澳洲人,他们的胃口有多大,能允许他做到什么程度,还得去摸个底。

    他关照周七把自己的几个徒弟和县里的粮差都叫来到自家的别院里――也就是秋红的家里。上次老婆大闹之后,陈明刚干脆过了明路,堂而皇之的住到了秋红的宅里,还和县里的快班班头打了招呼,要他们有所照应。老婆和娘家人虽然气不过,也无可奈何。张五几次想闹事,都被班头压了下去,张十顾忌同道的议论,也不便再支持兄弟妹子闹下去。双方陷入冷战的状态。

    等了几天,各处的粮差到齐了。临高全县的粮差有原来有将近三十个人,这里面分两拨人,一拨是包揽户,大体上是乡村小地主,因为和陈民刚有勾结或者在乡下子弟众多能够横行乡里,得了这个差使;另外一拨则是城乡里的青皮混混破落户,也有流配到此地的流犯,专门在征粮的时候充当打手。

    这次来聚会商议,已经少了一半人。原来这些人平素多半和土匪有勾结,这次剿匪活动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挖匪根”的运动,处死抓走了好几个,也有原本和土匪不相干,只是以往催粮的时候积累下的民愤极大,也被群众乘机戴了了勾结土匪的帽子一并处死了。工作队也乐得如此,正好名正言顺的干掉几个地方土霸势力。

    来得这些粮差,一个个对农村搞的运动还心有余悸,对澳洲人简直是畏惧如虎。特别是一个叫杜雯的女髡贼,简直让大家闻风丧胆。据说有几个尝过的她的铁腿的,下辈子基本上就只能当太监了。

    原来正惴惴不安,不知道今后的日子如何。现在忽然接到陈书办的通知来聚会谈征粮的事情,不由得一个个精神复振。巴巴的换上体面的衣服来议事了。

    这伙人聚在一起,蝇蝇聚聚,都在诉说最近一年身边发生的变化,谁谁谁死了,谁谁谁被抓走了,至今下落不明……这次能重新聚会,听说又能继续经办征粮的事情了,颇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陈明刚见人都来齐了,咳嗽了一声,便进入了正题。

    他谈的就是今年澳洲人要包揽粮赋的事情。这件事情,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有所风闻,众人听说自己是为澳洲人当差,不但没有当“明jian”的羞愤,一个个还很是雀跃――这下可以和澳洲人搭上关系了!自己的差使不但继续可以干下去,还能借机大捞一把。

    “……只是这澳洲人的脾气,我们还不摸透,这次叫大家来就是要好好的议一个章程,才能和他们的头目去谈。”

    大家议论了一番,既然这次是由澳洲人总包揽,原来的各家包揽户就不再经手――虽然二层分包也未尝不可,但是大伙一致认为,第一次替澳洲人干活,还是小心为好。与其在转包“戴帽子”上动脑筋还不如是全力以赴的以催征为主。结结实实的替澳洲人征一笔粮饷上来才是。

    “不过多少才好?”有人发问了。

    “听熊首长的意思,是要把合理负担的部分放在里面一并征收。这就是三千‘公石’。”周七介绍道。

    “这个少了。”要是只有这些,澳洲人还何必费事来包揽粮赋?显然他们是有极大期望的。

    “没错,得翻个倍,澳洲老爷才会觉得我们爷们的本事。”

    “这就得加耗米的数量,原来一石正额加收三斗肯定是不够用了。”内中颇有几个善于心算的人,马上就把数字算了出来。

    内中一个叫“伞店小胡”的粮差道:“八爷!我看这事情如果只是一切照旧年的例的话,怕是捞不到什么大油水。”

    给县太爷的一份好处要出在里面,澳洲人的“合理负担”也是一笔大数目,他们这伙人自然也想借着机会发笔小财。如果还是萧规曹随的按照往日的惯例办理,无外乎加多耗米上去。

    加耗米固然不是大事,但是没门路的小户已经被加得喘不过气来,再勒逼也挤不出多少油水来,说不定还会找澳洲人去叫冤。大户自然是加得起的,不要说他们本身耗米缴的就少,还有许多私下开垦的隐田和帮人荫蔽的田地――只是平日里已经收了他们不少的好处,无缘无故的加上去,对方心里必然不服气,以后相处就难了……

    周七道:“怕甚?有不肯加的,让澳洲人出马,就得和苟家庄一个下场,看谁的脖子还敢梗――”

    “事情不可做绝了。”陈明刚摇头,“要挑唆起来固然不难,将来大伙还要在临高混下去,澳洲人走了,你们怎么办?”

    “伞店小胡”道:“必须得想出一个什么由头来才好,这样才能向大户们开口,要他们无话可说。将来我们也有转圜的余地。”

    陈明刚点点头,小胡这个人的悟性不错,比自己的几个徒弟高明多了。可惜此人是个瘸子,上不得台面。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周七,不由得对他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正文【分卷阅读】 第二百三十八节 秋赋(三)

    周七是他的大徒弟,按理说是最可kao的人,但是陈明刚为人很是刻薄周七的父母早已经过世,照旧时代的规矩,陈明刚就是他最亲近的长辈,不仅有照顾的义务,也有为他娶妻成家的责任。

    陈明刚却一直没为他成亲――明代的临高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地区,外来移民大多是单身汉,妇女极少。使得娶妻成本要比大陆上高得多。而且以周七是他的徒弟的身份,不能随便找个女子,应该是本地较为殷实的小粮户或者是同行的闺女。这就得有过得去的聘礼,还得造间屋子供他们成家。

    陈明刚舍不得花这一笔钱,一直拖延下来,转眼周七已经快三十的人了――在17世纪来说,已经属于大龄未婚男青年了。

    久久不婚,对周七来说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而且这还引起了另外一种后果,陈明刚是个极好女色的人,周七既然是他的大徒弟,很多师父的私事都是由他出头去办理。和师父的女人接触多了,师父难免就会起疑心――毕竟这徒弟即年轻又结实,比自己是强多了。

    近来一直有些风言风语,不是说他和陈明刚的女人有染,就是说他背后有极大的怨言,陈明刚虽说没怎么相信,但是对他的信任感已经少了。加上最近秋红的事情,更让他对自己的这个大徒弟的办事能力起了很大的疑问。

    “对啦,小胡说得没错,这种事情一定得有个由头来,逼得大户们答应。我们只不过是奉命当差,怨不得我们。”陈明刚说,“恶人,自然要他们去做。”

    众人连连点头,有人还要拍上几句马屁。

    “不过要找什么由头才好?”有人问,“这个由头不好找。”

    第一老百姓得相信,这个老百姓不是乡野无知的愚民,而是多少有些财产地位的地主士绅,不会给你几句空口白话就吓倒。第二是澳洲人得认帐。陈明刚知道澳洲人很注意自己的形象,最忌讳有人冒用他们的名义。

    陈明刚不慌不忙,先喝了口茶。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比这群人都要高明,不仅因为自己有鱼麟册这个祖传的宝贝,更因为他能比大家看得都远,看得更明白。

    “你们从乡下来,澳洲人的工作队都在忙什么?”他忽然问道。

    众人纷纷说了起来,其实工作队在农村做的事情很多,主要搞的是社会调查:人口、土地数量、田地的贫瘠,还普遍的在帮各村建立乡勇,树围子,也行医送药。

    “你们都没说到点子上。”陈明刚摇头道,“其实澳洲人最在乎的,是查清本县的底细!”

    众人面面相觑:本县的底细?

    内中有个比较老道的,想了出来:“人口、田地的数量……”

    “不错,正是这个。”陈明刚点头道,“澳洲人想在我们临高这里长期的待下去,他们得知道什么?”他用川扇拍打着手心,历数着,“首先就是要知道县里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田地,地里产什么。”

    “丈田?!”伞店小胡说了出来。

    “不错!”陈明刚赞赏的看了一眼伞店小胡,“澳洲人在乡下搞工作队,在县里包揽粮赋。根子上,无非就是要闹清楚这临高县到底有多少油水。”他把扇子“啪”得打开,轻摇起来,“我们就来帮他这个忙,丈田!”

    这下大家哗然了。“丈田”顾名思义就是测量田亩,但是还不至于此,丈田的同时要绘制新的鱼麟册,重新登记土地产权和赋税状况。这在在古代社会不是件小事,往往要朝廷牵头才能举办,大明有史以来除了洪武年间丈田绘制鱼麟册之外,就只有万历初年张居正当朝的时候搞过丈田。每次丈田,不但户部和省里要派遣专门的官员来办理,还要从全省抽调生员协助,时间也是不一二个月能办成的。至少也得半年以上。

    他们这群人,虽然是“吃粮”的,对如何丈田略知一二,到底也不是专业人员,搞这个未免力不从心,而且时间也来不及。

    陈明刚示意他们静下来:“大家吵闹什么?这只是个由头!”他冷笑道,“难道我们还真得去帮他们丈田不成?就算大伙愿意,也没这个本事不是?”

    众人点头。都望着这个主心骨。

    “澳洲人想知道临高有多少底子,我们就迎合他们好了。说帮他们丈量田亩――澳洲人不会不答应。只要有了这个名义,那些大户还不是由得我们摆弄?”

    大伙轰然叫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