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的功劳太大了,让朝中众将都难望其项背,还有自己这个异常出众的孙儿,李世民心生忌惮也是可以理解的。皇帝若要给你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那无论何种时候都有可以找理由的,并不需要直接的证据。
无论此次李靖被人告造反是高甑生心生怨恨而采取的报复式诬陷,还是李世民的手段故意打击他们,李业诩都要做些准备,不能如此在府中等着,至少要把确切的消息探听到,以做便采取什么行动,不然也太对不起特种兵这个称谓了。
谋反的罪名太大了,那是砍头的罪,李业诩没有死板的忠君思想,万一有个最坏的结果,也不会甘于束手就擒,肯定会挣扎一番。
若事先能探听准确消息的话,至少可以安排一些后路。
天下之大,信息又不是特别发达,撒开腿跑,总会有个不为人知的安身之地可以找到的。
虽然历史上的李靖是得以善终的,但谁知道因为李业诩这个穿越人过来,是否把一切都改变了呢?
虽然李靖和李业诩说一切会没事的。但李业诩也得想一些应对方法,以后类似的事情可能会多次遇到。
天黑时分,唤过李成、李万及其他那几名一直跟随自己训练及征战的亲卫到屋里。
亲卫共十名,在李业诩面前站在一条直线,等候着差遣。
除李成和李万外,其余几名曾经是李靖的亲卫,他们的父辈也都是一直跟随在李靖身边的死士,自小就在府里长大,忠诚度不容怀疑。
这十名亲卫从李业诩开始训练特战队时即跟随在身边,也跟着李业诩在平定斛薛的叛乱及出征吐谷浑的战场上出生入死,几年的相处下来,李业诩对他们已经是异常熟悉了。能在残酷的特战训练中被李业诩留下来,身手也是异常不错,几人间相互配合也很是默契。
“李成、李万、李辉…你们几位,一直跟随在本少爷身边,也已经好几年了,以前你们也曾跟随老爷一道儿出征过,如今府上有难事,一些事儿必须得你们去做!”李业诩逐个看着眼前这几名亲卫,眼里闪着一丝寒气。
几名亲卫看惯了李业诩的各咱眼神,如今再看见李业诩如此的眼神。还是有一些发寒。但他们只是听着,并没有开口相问,多年下来,也都养成这个习惯了,无论是布置什么任务,只是用耳朵听着,接着按命令去严格执行就是。
李业诩让他们化妆潜伏出去,尽一切可能去探听消息,但绝对不能被任何人觉察到,即使是李靖也不能知道,若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回来报告。
李业诩把这大半天来想出来的安排都告诉了这些亲卫们,让他们到何地去探听消息,充分运用他们所学的,把想要的情报探听回来。
吩咐了好半天,这些亲卫才各自领命而去。
李成去了又复回,小心地问李业诩道:“少爷,要不要去军营通知一声苏定芳、郑仁泰将军?”
“不必了,这是我们府上的事,还是让他们少知道一些事儿好,特战队不是我私人的军队,千万不能掺合进来,就你们几人,足够了…”李业诩示意李成按吩咐去做即行。
其实李业诩也感觉到自己的亲卫太少了,安排任务人手不够。接下来有机会的话,应该多选一些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充作自己的亲卫,必要时候,将会有非常大的用处。

“郎君,!”待李业诩布置好事儿。进了卧房中,郑燕迎上来,“早些歇息吧,你也累着了,别担心太多。”
“嗯,!”李业诩随口应道,心里还在想着事儿。
“依妾身看,这只是皇上布下的一个局,给你们爷俩一些警告罢了,!”郑燕话语中并没多少担忧,“你没觉得,老爷子每次出征回来,都会有一些朝臣们弹骇他,而且,皇上虽然派人查问此事,但都不会彻底追查老爷子,而且对弹骇的人也不会有太多的追究,就如上次征突厥回来,萧瑀所弹骇之事,后来也是不了了之,所以妾身觉得,这次也是一样,皇上会派人追查一番。然后也就会没事的!”
“这事儿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如今又有些不一样了,你的夫君也在朝中,且也身居要职,皇上想法肯定是不一样了,所以一些事儿还是要做些防备!免得有个万一,即使这次只是皇上的一个手段,但以后呢?我们不能如此听天由命,得留一些后路,!”李业诩感叹着对郑燕说道,郑燕能看出这一点也是异常不错了。
“说你们谋反。有谁信呢?这次出征的诸多将领,都与你们一起作战,任城王,还有侯尚书、李大亮将军、段志玄将军,都可以作证,你们没有二心,!”郑燕有些不相信的样子。
“若代国公府有难,有谁会帮我们说话,还真是个未知数,他们不定会帮我们证明什么,在此次征战中有不满者,甚至可能会落井下石…”李业诩一副严肃神色,“此次皇上派左仆射房玄龄来查此案,也说明皇上对此是异常的重视!”
“可惜淑儿自嫁作徐王妃后,都没什么来往了,不然可以找她探一些事儿,!”郑燕一副可惜的样子。
“不可,千万不要向任何人去探听消息,!”这事怎么可以通过房淑去打探消息,那不是给人抓住把柄了?“我自有安排,你就不要担心,也不要过问此事了!”
“妾身明白了!”郑燕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如此一说也就知道了。
“这几天家中可好?小月快生了没?” 李业诩也转了一下心思,家中的妻儿不能让他们太担心,得安抚好。
“小月这几天可能就要生产了,婆婆已经使人去找了两个稳婆来,已经在家两天了,你要不要去看一下?”郑燕也会意,不再说这些让人头疼的事儿。
“那我们去看一下吧,!”李业诩听了,即想往外走,当前的大事,就是能保证小月平安地把小孩生产下来。
“也别如此着急,你还没用过晚饭呢,!” 郑燕吩咐人去给李业诩弄些吃的来,再笑着问道,“若再生个小子。你准备给他取什么名儿?”
灿然的一笑,千姿百媚,李业诩都略略呆了一下,心情也有些舒展开来。
“不会又是小子吧?”李业诩看着有些作怪的郑燕道,难不成孙思邈的秘方真的如此灵,想生儿子就生儿子?“儿子太多了,我都想要个女儿,家中有个漂漂亮亮的女儿,如你一般,那多好!”李业诩也笑笑,很放松的笑。
李业诩心中也有一个想法,有什么难事儿得自己扛着,不能让家人担心,自己的家人,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若家人都保护不好,那无论在战场上打了多少的胜仗,都是失败的。

第二天,房玄龄带着一些人来过府上来,问询了一些情况后,屏退左右,和李靖密谈了一番,连李业诩都没得在一旁探听。只是大半天后,两人说笑着从书房里面出来,连李靖也是一副轻松的表情,仿佛两人只是在拉半天家常。
其余的人自是由李德謇和李业诩陪着,这些人也只是随便问了些问题,但多数人对此次出征吐谷浑的战事经过很感兴趣,想听李业诩讲讲几场战役的经过,李业诩没法,也只得把库山和曼头山的战役经过讲了一遍。这些跟着房玄龄而来刑部的人,都是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听着李业诩讲。
自房玄龄走后,府门口的禁卫也少去了,只留一下人看守着大门和其他各个小门,问询出入的人员。
接下来几天,也没什么事儿发生。因为此时还是调查期,事情没有最有定论,一些朝臣们和李靖的部将虽然很是关心,却也没敢上府来探问。
李业诩派出去的亲卫们,也探听回来的些有用的情报,有一点出乎李业诩意外的是,一些可疑的人儿,老是往长孙无忌的府上跑。听了这个消息,李业诩不禁皱起了眉。
腊月二十八,李业诩的妾室小月又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李业诩给其起名叫李微,小月生产还算顺利,虽然产前痛了几天,但也平安生产。可能是常跟着郑燕练武的缘故,身体也相比较强健些。
这是一件让府里人异常高兴的事儿,又逢快过年了,府里人都自有一番赏赐。
只是李靖大多时间还是一个人躲在自己屋里,写些什么,很少出来…


第三卷 兵锋 第七十一章 朝会
贞观七年最后一个朝会上。李世民召集群臣进行例行的朝议。
太子,一些皇子、亲王、郡王,还有各部尚书,各卫大将军,及其他在京三品以上官员都在朝堂上分列站立。
李世民气色不错,脸上满是笑意,看着殿下站得满满当当的众臣,娓娓而道:“诸位爱卿,又一年即成过去。对我大唐而言,贞观七年又是个异常不错的年份…”
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了身,走下台阶,来到殿下众臣前,这才继续说道:“年内各地收成异常不错,据户部统计的资料,全年的粮食总产比上年多了近七成,赋税也增长了不少…”
“虽然有黄河的洪水,致使河南及山东诸多州县被淹,然因各级州县赈灾及时,没有出现灾民流离失所的现象,黄河决口,也已经封堵。遭灾之地,各方面也都得到了恢复。虽然这些遭受灾害的地方年内收成大减,但因南方水稻丰产,种植面积大量增加,总的粮食产量不降反升,长安斗米不过两文钱,遭灾之地,粮价也不过五文钱一斗,我大唐的百姓不再为吃饭问题担忧,不再担心饿肚子,此乃天大之好事…”
“陛下,此乃陛下所力行的开发南方、广种水稻计划的成果,如今的大唐,百姓安乐,万国来朝,国力强盛,实乃历朝罕见,陛下比之历代明君,更胜一步,!”房玄龄先站出来,恭敬地说道。
李世民脸上堆满了笑,继续说道:“往年吐谷浑时常寇边,实不堪其扰,朕遣大军出征吐谷浑,战绩辉煌,一战而平之,吐谷浑内附。青海都护府设立,大唐疆域新增千里。朕高兴啊,这都是众爱卿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广大将士,拼死征战所取得…”
听李世民如此一说,众臣都接连出来,颂扬李世民是千古明君,所取之策,对富足百姓,提升国力,凝聚民心,大有用处,且反击外族的入侵,终取得成功,如今再没有什么力量能威胁大唐边境的安全。
李世民摆手示意众臣先听他说:“更有一点让朕高兴的是,去年所释之三百九十人之死囚,无人督帅,皆自返还,这也说明朕所做之事,深得民心! 粮食丰足。百姓安乐,各地作奸犯科者大减,今年死囚不过才五十余人…”
这所释死囚之事,却是去年李世民心血来潮之举。
据刑部接大理寺所呈的报告,贞观六年,死囚数有三百九十人,而贞观四年才二十九人,贞观五年也才不到百人,到贞观六年,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李世民想去看看,到底是何原因出现这么多该杀之人。
这关押在刑部牢中的三百九十人,没想到皇帝会亲自来看他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在李世民问了他们有没有冤情,若有冤情,可以直接向他申诉,可竟然没有一人要伸冤。
李世民在感叹大理寺断案的公正及刑部复核的缜密后,也不禁想问这三百九十名罪犯到底是为了什么而作奸犯科?
只是被问及之人都是大哭不已,他们异常后悔所犯下之事,并申明这都是他们罪有应得,只是一些人抹着眼泪说,家中有老,还有妻儿,以后再也无法照料,深感后悔犯下死罪。
李世民问他们还有何求,若有要求他会尽量满足。
一些人说,想与父母妻儿见上一面,哪怕是看上一眼。也死而无憾了。
李世民当时感慨,真是最凶恶的歹徒,也有善良的一面,想了一会,即对身侧的户部尚书兼大理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