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竹斋-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距离太近了,于是失去了其美感。
同样地,在那个下着飘泼大雨的夜晚,余秋雨说到事后感到了一点诗意。那么当时为什么没有感觉到诗意呢?即使余秋雨当时就感到了诗意,也是因为他只是一个乘客而已,而我们的女司机在那样一个夜晚茫然地寻找行车的路线,又怎会有诗意可言。余秋雨当时也处于这样一种焦虑的心情之中,所以当时并不觉得有诗意可言。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他用一种回味和略带几分调侃的味道来想这件事情的时候,正因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所以感到了几分诗意。
为什么时间的流逝也会带来距离上的变化呢?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愈古愈远的东西愈易引起美感。这和旅行家到新地方后容易见出事物的美是一个道理。比如卓文君的私奔,海伦后的潜逃,在百世之下虽然传为佳话,在当时人看,却是一种秽行丑迹。当时人受种种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桩事情从极繁复的社会习惯和利害关系观念中划出,专当作一个意象来观赏。艺术是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同是一个作品,在某一时候因为“距离”太近,看起来是写实的,过一个时代因为“距离”较远,实际的牵绊被人遗忘了,所留的全是一种图画,就变成富于浪漫色彩的作品。荷马的史诗是一个好例子。文艺好比老酒,年代愈久,味道愈醇。但是时间的“距离”如果太远,我们缺乏了解所必需的经验和知识,也就无从欣赏。极古的作品要有注解,有时虽有注解,我们仍然嫌它艰晦。现在一般人读《楚辞》或阮籍《咏怀诗》就不免有些费解了。(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白居易的一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然后想到那个歌女的美大概也是因为如此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吧。
风起于青萍之末
    当杨柳抽出新枝,当桃李吐出花蕾,当芦笋从野地里冒出来的时候,我们也在惊叹,春天来了。虽然这句话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然而每年的我们都为这一时刻而陶醉。
三月,先是下了一场大雪。之后的天气一直很不错,不过还带有几丝料峭春寒。风每天都在轻轻地吹着,拂动着我们的青丝,也撩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弦。
《关雎·;序》中曰:“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此处窥风之意:盖云风起于青萍之末,些微动静,一叶落而知秋也。风者,微影者。《正义》:“微动若风,言出而过改,犹风行而草偃,故曰风。”
想必当大家从杨柳新枝的一点鹅黄,从桃李花蕾的一抹粉红,从芦笋芽尖的一丝清绿中感受到春的气息的时候,也感觉到了风起于青萍之末吧。
走出宿舍,门外已是一片花的海洋。当然最热闹的还是樱花。现在树下早已是人山人海,只见人头攒动,都是奔着樱花而来。
樱花挺漂亮,尤其是在武大,另有一番风味。或许是因为武大的人文气息吧。我有时想,要是换作清华,估计感觉就不同了吧。花开的时候,满树都是樱花的花瓣,初时是白色的,或有粉色的,到了后来颜色逐渐加深,成了红色。真可谓花团锦簇。从花儿上到处可以感觉到春天的气息。蜜蜂也忙起来了。
当然,最有情调的莫过于起风的时候了。轻风一吹,有些花瓣从树上飘起来,在空中飞舞着,跳着一曲莫名的舞曲。说是莫名,因为有一种告别的哀愁,又有一种轻灵的洒脱。此时我感觉自己就是个诗人,摇着纸扇,吟哦着。
忽然刮过一阵清风,我的心情突地变得明朗起来,急忙快步走向花海。
苏东坡曾经写道:春江水暖鸭先知。这话是十分贴切的。于今,却已经看不到了。江上的汽笛在轰鸣着,不见了野鸭,不见了诗画,心中总有一丝惆怅。
然而,在一些小河或是湖汊里,还能看到这些小东西,在欢快地叫着。它们不知道诗画,却知道欢乐。它们单纯而快乐地生活着,却让生活平添了几分明净的朴素与自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我很喜欢这句诗,很细腻,很有意境。我常常反复吟咏着,揣摩着,感受着,以至时间从我时旁飞快地流逝而不自知。而当见到生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诗景时,更是如痴如醉。
春天的湖水,有时是平静的,整个湖面就像一面镜子。而当拂过一缕轻风,湖面上泛起一丝丝的涟漪,慢慢地漾开,也在我心里漾开。那种感觉,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在我的心田深处发芽,吐出一丝新绿。有的时候,还能看到湖水上浮着的青萍,密密麻麻的。浮萍的叶子很翠,很薄,总让我的心里生出几分怜惜。或许萍水相逢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彼此相惜吧。风吹过湖面,萍叶颤动着,就好像风是从这里吹起的一样。或许这就是风起于青萍之末吧。
春日迟迟,风起于青萍之末。诗人的情怀,精灵在飞舞。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样朦胧而优雅的诗句总给人以美妙的联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思呢?白居易想告诉我们的恐怕很多很多。
然而这首诗,总给我一种奇特的感觉。就好像一种东西,你想抓住它,又发现这样很难。你拼命的伸出手去,却发现它滑不溜手,又从你的手边消逝。就像沙一样,当你紧攥住它的时候,它却流失得更快。
或许,有的时候,灵感来的那一霎,就是这种奇特的感觉吧。我们每个人都拼命地琢磨,思索,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那样一种东西,却发现语言是如此地苍白。
又或许,对某个人的思念也会像这样吧。也许在某一时刻,你的心弦突然为了某个人而拨动的时候,你会回想起关于这个人的一切记忆,而在记忆深处,总有一些东西是你想把握却又无能为力的东西吧。
抑或者,那一分微妙的感觉,让你感到十分甜蜜。你仔细品味这份情愫,却突然发现,当你费尽心思去追寻的时候,那份感觉又突然消失。你是如此地懊恼。
这种感觉,总是美的。“似花还似非花”,是对它的独特描述吧。我们每个人总有这样一个幸福的时刻,感受到这样一种朦胧,它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蒙上一层薄薄的轻雾,让我们有种雾里看花的氛围。
它是清新的水仙花,在明净的湖水边独自绽开,气味淡雅朴素,却沁人心脾,韵味隽永。我们轻快地走近,感觉它的清丽脱俗,它的神仙气息。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又似乎是近在咫尺的。它好像开在蓬莱仙境,又好像开在巫山深处。
它又是开在幽谷里的兰花,简单明快,却又被山中的湿气所遮盖。你只感觉到氤氲的芬芳。有的时候,它开在一帘瀑布之旁,在白水绿山旁散发着自己。
你看过雨后的梨花吗?那种盈盈粉泪的羞意是否让你心中大动呢?也许这种情思,就像这雨后的梨花一样吧。梨花的花瓣被打落一地,雨珠还残留在花上、叶上。你在伤感着花叶的凋逝时,不由得对梨花生处一丝怜惜。这种感觉,在你心中萌动着。此时的你,是不是觉得,“花非花,雾非雾”呢?
做梦,尤其是做美梦,那种感觉总是好的。醒来后,也是神清气爽。然后当你仔细回想的时候,梦中的事物又在离你而去。越来越模糊,到最后,只剩一种感觉,一丝微笑,一缕阳光,在你心田播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友人的离别总是伤感的,那份淡淡的哀愁与凄楚,挥之不去。往昔岁月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有千言万语,却如鲠在喉,吐不出来。心头堵得慌,却不知如何表达,只能默默地看着好友的身影,在夕阳下拉成一个长长的影子,最后消失不见。这种感觉,又何尝不是朦胧而美好的,似花还似非花一般呢?
捧着诗,一遍遍地读着,不觉痴了。
与君共赏
    “花非花,雾非雾,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样朦胧而优雅的诗句总给人以美妙的联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思呢?白居易想告诉我们的恐怕很多很多。
然而这首诗,总给我一种奇特的感觉。就好像一种东西,你想抓住它,又发现这样很难。你拼命的伸出手去,却发现它滑不溜手,又从你的手边消逝。就像沙一样,当你紧攥住它的时候,它却流失得更快。
或许,有的时候,灵感来的那一霎,就是这种奇特的感觉吧。我们每个人都拼命地琢磨,思索,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那样一种东西,却发现语言是如此地苍白。
又或许,对某个人的思念也会像这样吧。也许在某一时刻,你的心弦突然为了某个人而拨动的时候,你会回想起关于这个人的一切记忆,而在记忆深处,总有一些东西是你想把握却又无能为力的东西吧。
抑或者,那一分微妙的感觉,让你感到十分甜蜜。你仔细品味这份情愫,却突然发现,当你费尽心思去追寻的时候,那份感觉又突然消失。你是如此地懊恼。
这种感觉,总是美的。“似花还似非花”,是对它的独特描述吧。我们每个人总有这样一个幸福的时刻,感受到这样一种朦胧,它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蒙上一层薄薄的轻雾,让我们有种雾里看花的氛围。
它是清新的水仙花,在明净的湖水边独自绽开,气味淡雅朴素,却沁人心脾,韵味隽永。我们轻快地走近,感觉它的清丽脱俗,它的神仙气息。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又似乎是近在咫尺的。它好像开在蓬莱仙境,又好像开在巫山深处。
它又是开在幽谷里的兰花,简单明快,却又被山中的湿气所遮盖。你只感觉到氤氲的芬芳。有的时候,它开在一帘瀑布之旁,在白水绿山旁散发着自己。
你看过雨后的梨花吗?那种盈盈粉泪的羞意是否让你心中大动呢?也许这种情思,就像这雨后的梨花一样吧。梨花的花瓣被打落一地,雨珠还残留在花上、叶上。你在伤感着花叶的凋逝时,不由得对梨花生处一丝怜惜。这种感觉,在你心中萌动着。此时的你,是不是觉得,“花非花,雾非雾”呢?
做梦,尤其是做美梦,那种感觉总是好的。醒来后,也是神清气爽。然后当你仔细回想的时候,梦中的事物又在离你而去。越来越模糊,到最后,只剩一种感觉,一丝微笑,一缕阳光,在你心田播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友人的离别总是伤感的,那份淡淡的哀愁与凄楚,挥之不去。往昔岁月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有千言万语,却如鲠在喉,吐不出来。心头堵得慌,却不知如何表达,只能默默地看着好友的身影,在夕阳下拉成一个长长的影子,最后消失不见。这种感觉,又何尝不是朦胧而美好的,似花还似非花一般呢?
捧着诗,一遍遍地读着,不觉痴了。
人生当如花满楼[转载]
    人生当如花满楼。 
鲜花满楼。 
  花满楼却看不见。 
  因为他是一个瞎子。 
  而这个瞎子,却远比世上所有的明眼人加在一起,都更加心灵通澈。 
他热爱眼前他所看不见的一切美好。 
自然,花草植物,一切生命,包括人生的磨难。 
幼小时,便酷爱任侠的梦。 
那时,喜欢的是刀光剑影慷慨悲歌恩仇刻骨。 
血与火中快意恩仇大喜大悲。 
连昔时幼稚的笔迹间,亦隐有刀戈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