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挥师决战-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采取了两套方法对付中央军和中央军以外的杂牌军。在武器、弹药、被服、粮晌各方面,中央军可得到无限制的补充;各杂牌军的军饷则常被无故克扣,中央军打了败仗,立即加以补充,杂牌军打了败仗则乘机削去番号。
  蒋介石用人的标准是,凡是能吃掉别人队伍的人,蒋就认为此人有“本事”,一定能得大用。否则,就认为懦弱无能。
  这种荣宠与歧视所带来的恶果,就是军队内部的倾轧与混乱。中央军上上下下都是具有“通天”本领的“天子门生”。大家惟领袖之命是从,将帅不和,上下争斗,作战时“争风吃醋”,有功不相让,有难不相救。但是犯起法来,大家都是黄埔同学,又官官相护,蒙蔽最高当局。对待杂牌军,都是见死不救,竭尽打击排挤之能事。杂牌军为了生存,不得不从蒋介石身边的人人手,或勾结或贿赂蒋之侍从室人员和军政部兵站官员,一方面探听上峰虚实,一方面争得粮饷弹药。如此,军队弊端丛生,军纪败坏无遗。
  抗日战争刚一结束,蒋介石嫡系为了消灭各省的“杂牌”部队,达成清一色的法西斯统治,就主张“哪省军队不准再驻哪省;哪个带的部队,不准哪个再带”。
  对于蒋介石的这套本领,高层将领们纷纷效法。
  国民党军队内部因派系成见、各自利益,而不惜牺牲战略利益的现象屡有发生。
  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的情形与国民党、蒋介石恰好相反。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内部通过整风运动空前团结,毛泽东在党内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军队内部,经过解放战争初期的新式整军运动,达到了上下一致、士气高昂的效果。解放战争前两年的军事胜利,更使得各种有利的战争因素汇集至共产党一边。战争的胜负不待决战开始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毛泽东及时抓住了这一大好时机。
  1948年7 月14日,毛泽东指示华东野战军准备攻取济南,相机歼灭部分援敌。
  济南是华东战场的战略要地。攻占了济南,就腰折了津浦路,切断了蒋介石国民党军华北与华东两大战略集团的陆上联系,而人民解放军华北、华东两大野战军就可以连成一片,有利于解放军在华北、华东、东北各个战场歼灭敌人。
  为了加强济南守备力量,蒋介石急忙调兵遣将空运济南,并拟定了一个27万人的“会战计划”,即在济南遭到攻击时消耗疲惫解放军,以第2 、7 、13兵团主力约17万人由徐州北援,企图在兖州、济宁击破华东野战军主力。
  9 月16日,在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指挥下,华东野战军从东西两面向济南守军发起攻击。经过8 天8 夜的英勇奋战,全歼济南守敌10万余人,在徐州之敌尚未来得及北援的情况下,就胜利结束了济南战役。
  9 月29日,中共中央在致华东野战军的贺电中说,济南战役“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子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这一仗,显示了人民解放军进行大规模攻坚战的能力,拉开了国共两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9 月30日,新华社发表社论说:“虽然济南有十万国民党守军,虽然他们有美国的装备,有永久性的层层工事构筑,有准备长期固守的物资,有美国所供给的空军的接济和配合,又有蒋介石所允许的大量援军集结在徐州附近,还有国民党的有名将领王耀武指挥,但是在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之下,只在八天里面就全军覆没。这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济南的失守给了蒋介石一记迎头痛击。他原以为解放军吃不了他重兵集结的大城市,解放军攻占济南,把他的这一构想敲得粉碎。因此,他感到有必要改变固守城市的战略,采取比较灵活的机动作战。他在1948年10月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会议上说:“今后的军事仍不免有失败!但军事行动必然是主动的,我们不能分散兵力,让匪军各个击破,所以今后军事上某些地方应撤退即行撤退,以期集中兵力,主动打匪。”
  他指示国防部规定:除军略政略经济要点必须固守外,其他孤点似可赋予守军指挥官以机动作战之任务,以免徒招损失。根据这一思想,蒋介石似又增加了从东北撤军的倾向性。但是他没有想到,国共大决战的战火轮子在东北这块黑土上正悄然转动起来。
                  

第一章 毛泽东运筹北宁线
       1.关门打狗——封闭蒋军在东北的战略构想
    毛泽东早就看准了东北。
    1948年2 月初,在白雪覆盖的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起草了致东北野战军
林彪(司令员)、罗荣桓(政委)、刘亚楼(参谋长)的密电,阐发了要求他们把
作战的重心移向北宁线,南下北宁线,截断敌军由陆上退往关内的通路,封闭蒋军
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构想。他指示东北野战军领导人:“你们应准备对付敌
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蒋介石曾考虑过全部撤退东北兵力至华北,后来又决
定不撤。这主要是因为南线我军尚未渡过长江及北线我军尚未给蒋军以更大打击的
缘故。但最近你们已连续取得几次大胜仗,如果你们再有几次大胜仗,杨罗杨出平
绥、出冀东,南线我军又有积极行动,蒋军从东北撤退可能性就将突然增长,其时
间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点。因此你们应准备于一个月内完成现地区之作战,而于
一个月以后再进行一个战役(包括打几仗),然后进入休整,准备应付上述可能的
新形势。但不知部队情况许可这样做否。你们上次电报曾说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该
方向情况究竟如何。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昌、滦地带,对于
应付蒋军撤退是否更为有利。”
    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已经成熟,他提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
在东北加以歼灭为有利。”
    毛泽东认为,东北战场形势对于解放军特别有利。
    经过1947年冬季攻势,至1948年3 月,东北战场上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
化。国民党卫立煌集团只有正规军48万余人,加上非正规军7 万人,共计约55万余
人,分别困守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的点上,彼此互不相联,企图集中兵力
重点守备,以钳制东北解放军于关外,并相机打通北宁线,若形势不利即撤往关内。
    与国民党相比较,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连同地方部队已有100 
万人,兵力占优势,装备也比较好,而且解放了东北97%以上的土地和86%的人口,
控制着95%以上的铁路线。
    在此情况下,国民党守军士气低落,处境艰难,就连国民党的国防部长也不得
不承认:经过解放军的迭次进攻,东北“军心战力均未恢复常态,将士亦多无斗志”。
因此,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可以把初战胜利建筑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此外,卫立煌集团是国民党军的主要战略集团之一。1948年春,蒋介石在考虑
南撤问题,准备保存这支队伍,放弃沈阳,将主力撤至锦州,进而转用于华北、华
中战场,但因政治、军事上的种种原因而顾虑重重,举棋不定。打东北可以抓住蒋
介石犹疑不定的时机,将东北国民党军就地歼灭,以免其撤向关内,增加以后决战
的困难。
    同时,毛泽东根据敌情分析认为,如果解放军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华北
战场,一是力量不足。二是会受到傅作义、卫立煌两大集团的夹击而陷于被动;如
果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华东战场,同样是力量不足,而且会使东北敌人迅速
撤退,从而实现了蒋介石的战略收缩企图。所以,决战从东一北开始,不仅对东北
解放军有利,而且有利于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如何“封闭蒋军在东北”呢?毛泽东又将东北决战的首要方向指向了锦州。其
理由是:从局部看,长春孤敌,为解放军久困,是东北战场敌人的弱点,消灭该敌
可以解除解放军后顾之忧,而蒋介石却企图以长春来牵制解放军,掩护沈阳、锦州
国民党军,同时进行撤退准备。如果人民解放军把作战方向指向长春,沈阳、锦州
之敌会迅速吓跑。锦州是北宁线上的战略要地,是东北和华北国民党军赖以联络的
枢纽,只有攻打锦州,才能调动敌人,迫敌决战,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进而全
歼东北国民党军。
    北宁线(北平——沈阳线),是东北国民党军的输血管。生命线。蒋介石始终
把“确保北宁线”作为其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宁线西自北平东至沈阳,从天津塘沽起沿渤海湾婉蜒向东伸展,仿佛一条长
龙,穿卧辽西走廊,全长700 余公里,沿线有天津、塘沽、唐山、滦县、昌黎、秦
皇岛、山海关、锦西、锦州等重要城镇,是连贯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命脉。国民党军
依靠这条铁路,不仅可使华北与东北两大战区在兵力、物质方面相互支援,同时又
可以从秦皇岛葫芦岛得到海上援助,便于实施海陆机动。
    毛泽东要东北野战军斩断北宁线,就是要斩断蒋介石的“输血管”。
    林彪、罗荣桓认为毛泽东的分析是对的,于三天后复电中央军委,表示完全赞
同毛泽东的指示,并表示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当以此为准。
    此时的东北,解放军经过历时叨天的冬季攻势,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在锦州、
沈阳、长春三个孤立城市及地区。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问题,毛泽东给林彪留下了
足够的思考时间。
    3 月,中共东北首脑根据中共中央战略决策,召开东北局省委联席会议,罗荣
桓亲自到场讲话,就东北的局势和任务作报告。这位大学生出身的东北野战军政治
首脑分析说:“由于我们关内关外的同志一致努力,加上华东战场连续胜利,牵制
了敌人不能北调这些都是改变形势的重大因素。目前,敌人后备力量有限,大
量增兵东北已不可能,蒋介石进退两难。我们的对策方针,一是切断敌退路,一是
围困敌人,最后达到歼敌的目的。”
            2.惜别陕北,移住西柏坡
    经过1947年7 月以来的激烈角逐,蒋介石在军事上一蹶不振,他所代表的国民
党反动统治也随之江河日下,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向解放区进攻的300 万国民党军
队,死伤、被俘110 多万,占三分之一以上。从建制上说,蒋介石共有248 个旅,
被消灭97个半旅,也超过三分之一,国民党军必败,解放军必胜,将成为事实。
    与此相反,毛泽东作为善于驾驭战争规律的战略大家,以其精湛的指挥艺术和
卓越的胆识,赢得了扭转战争全局的主动权,战线迅速向长江北岸推进。无论从陕
北这个局部,还是从全国战局来看,中共中央、毛泽东坚持留在陕北的任务已经胜
利完成。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国革命的统帅部不能再限于陕北这个小地方,要走出
陕北,向华北进发,在更宽广的天地间绘制更加壮阔的历史画卷。
    中共中央前委决定,中央机关和军委总部东渡黄河,到河北平山县同以刘少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