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3回 新四军奋起讨逆 韩德勤趁火打劫
更新时间:2010…8…28 15:10:21 字数:6275
“谁堪积雪重,昂首赞青松。北风扫旧梦,红梅傲寒冬。兰菊敛残瓣,杨柳遗颤声。苦寒显真勇,(拍木)劲枝胜春城。”一首本套评书作者东旭鹰所写歪诗献予诸位,此诗是赞颂寒冬之中的青松红梅,北风凛冽之时,百花叶落花谢,杨柳低首臣服,唯有松树梅花敢于抗争,不屈不挠,虽然松枝单薄,却绿如春枝,梅花香淡,却胜似百花。
好,闲话不表,咱们言归正传。上回书说到吟天小队为接应军统女特工“小精灵”李珂,来到战火纷飞的中日军队交战前线,结果遭到日军重兵追杀。在共产党交通站、游击队、新四军便衣侦察排、国军炮兵部队的帮助下,终于救回李珂,将李珂偷来的日军密码索引交到军统戴笠手上,并将李珂收归麾下。
回来之后,郭吟天详细报告了此次完成任务的细节,言外之意是说新四军别看非主流,但一心是抗日救国,至少当前与主流国民党没什么冲突,为了顾全大局,对新四军还是和解为妙。如果换在以前,戴笠必然是勃然大怒,可这次他只满腹心事地说了两个字:“看吧!”郭吟天对此是非常意外。
这是因为郭吟天一直在前线,很多事情他不了解,他不知道蒋老爷子自打灭了新四军军部,才多久啊,美国特使来威胁了,苏联将军来谈心了,共产党来抗议了,日本鬼子来无视了,哎呀,老爷子太难做了。正别扭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说江苏泰州那里非主流新四军第一师又做了件大事。
这件事要从1941年2月13日说起,那一天,是主流国民党值得纪念的日子,为什么呐?当地有支国民党部队1万多人投降日本鬼子了,带头的是位有点名气的人物,名字叫李长江。之所以说他有名气,主要因为两点原因,第一,他总想代表主流去打非主流的新四军;第二,他每次去打的结果,都是被新四军打。
皖南事变以后,他琢磨着新四军算是完了,没了非主流,他感觉自己当主流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因为只有通过打击非主流他才能体会到主流的优越感,现在目标没有了,那就不好玩儿了。他自己琢磨来琢磨去,别人再一挑唆,他心说也许当汉奸比当主流更时髦,就带着这一大帮人投奔了鬼子,还混成了伪军的第1集团军司令,手下一班大将,有什么丁聚堂、颜秀五、陈才福、秦庆霖、范杰等等,自以为凭着这些人马、再加上日军的支持,就天下无敌,高兴了好几天。
为什么说好几天呐,因为他2月13日投敌,2月19日麻烦就来了。话说那一天,李长江正在屋子里美滋滋地休息,心说(可略带东北说唱味儿,可参考网络歌曲《大学自习室》)今天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我下午没有事儿,这天气挺爽的,我一大中午早早的躺在这儿休息,心里琢磨着汉奸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他这儿正美呐,就听见外面“啪”一声枪响,把他心情都搅坏了。他气得坐起身来大骂一句:“这谁啊,过太平日子不舒服是怎么着?没事儿玩儿什么走火啊,吓死我了。要不是知道新四军完了,我还以为又要被新四军打呐!”
他这话没说完,就听“啪啪”“轰轰”声音不断,他心里这个气啊,还那嚷:“这是谁啊,走火一次不就完了吗?怎么走火个没完!”后来一琢磨不对,枪可以说是走火,哪有炮也走火的?他很纳闷。
这时,就见他的副手丁聚堂跌跌撞撞跑进来,边跑边嚷:“老大,不好了,新四军打来了!”
一听这话,李长江上来就一句:“噫~~~~~兄弟,别闹了,今天不是愚人节。新四军军部让老蒋给灭了,剩下的新四军都不知躲哪去了,这一定是地方游击队虚张声势,别怕,咱们灭了他们!”
丁聚堂赶紧解释:“老大,我没开玩笑,大批大批的人,都穿着深蓝色军装,有枪有炮,游击队没那气势,如假包换的新四军!不信,你赶紧去看!”
李长江一听这话儿,心里也打鼓,那就看看去吧。到了城上一望,我的妈呀,真是新四军啊,他这个恨啊,恨什么呐?他恨老蒋下手太不利索了,留下这么多新四军,这可怎么弄啊,让他们这帮当汉奸的以后怎么混啊!
李长江大呵一声:“兄弟们顶住,党国考验我们的时候……”
丁聚堂连忙拦:“老大,我们现在当汉奸了,跟党国没关系了!”
李长江一愣:“哦,对,不好意思,以前说习惯了,我重说。兄弟们顶住,太君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小小新四军翻不起多大浪,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消灭在城下。丁聚堂,咱们当军官的要以身作则,把颜秀五他们几个都叫上,咱们一起……回去开会!”
这大喘气喘的,把那帮伪军小兵气得一愣一愣的,心说我们在这里拼命,你们到后面开会,你们还真有这闲心。
再说李长江,带上丁聚堂、颜秀五、陈才福、秦庆霖、范杰回到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商量怎么办,有人说要死守待援,有人说要赶紧撤离,也有人主张投降新四军,理由是以前打新四军的时候,只要投降,新四军还把你连人带武器放回来,这叫权益之计。
李长江仔细给大家分析:“咱们投降新四军不行,当时咱们是主流,新四军不能不给面子,把咱们抓了还可以客客气气放回来。现在咱们这个职业叫汉奸,那跟主流意思就不一样了,把咱们处决了人家也理直气壮。
再说这撤离,咱们投了皇军才几天啊,白号称汪精卫主席麾下的第一集团军了?要是这么容易就丢了泰州城,以后在汉奸堆儿里怎么混?人有脸、树有皮啊,当然了,咱们当汉奸的也顾不上什么脸皮了,但要是真的连汉奸堆儿里都混不下去了,咱再回去当主流,人家也不要啊!”
这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坚守待援,一方面向日军求援,一方面向附近两个伪军支队下令,让他们尽快前来支援,同时派人化装到城外探听消息。
很快,也就一个小时,有人回来报告了,李长江忙问:“是不是太君到了?”
那人摇摇头:“太君没到,不过那两个支队的兄弟到了!”
李长江听了也很高兴:“好啊,他们在哪呢?”
“在前面打仗呐!”
李长江更高兴了,看看我手下人的素质,多敬业啊!来了都顾不上休息,直接投入战斗。他又问:“在哪打呢?”
“在城外!”
“哎哟,那可太危险了,城外都是新四军啊,赶紧让他们进城!”
那人很谨慎地回答:“司令,我觉得让他们进城才危险!”
“哦?这话怎么讲?”
“这两个支队的兄弟在城外……帮着新四军打咱们呐,要让他们进了城咱们就危险了!”
李长江一听差点气晕过去,心说这都怎么着了?明明新四军被老蒋剿灭得差不多了,不知从哪冒出来这么一大片,自己挨打不说,两个支队的兄弟还帮着新四军来打自己,这世道太可怕了!
咱们话说回来,究竟这帮新四军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是隐蔽集结在海安地区的新四军第1师,师长大名鼎鼎,是共产党的一员侗族名将,名叫粟裕。他根据新四军新军部陈毅、刘少奇两位首长的命令,率领第一师主力,采取中央突破、两翼合围的战法,迅速包围了泰州城。
不仅如此,就在这19日当夜,第一师师部的一位小参谋,也就是当年陈毅上山时,游击队那个“百灵舌”夏征引来了一队人马,特来助战。这队人马不多,也就十九个人,但粟裕一见非常高兴。为什么呢?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咱们这套评书的主人公之一——飞龙小队。
按道理说,接完特派员,飞龙小队就应该立即撤回八路军,继续在北方转战。但有关首长考虑到,新四军经过皖南事变,急需打一场胜仗,一方面打击某些主流部队趁机叛变的气势,一方面向国民党顽固派证明,新四军是打不垮、灭不完的,所以对讨伐李长江的这次行动是极为重视。飞龙小队也因此暂缓撤回,特地来向粟裕报到,参与攻打泰州城。
粟裕见到孟飞龙,很高兴,特地和孟飞龙商量,他说:“飞龙同志啊,这泰州城城防坚固,如果我们硬攻会造成太大伤亡,所以我一直是引而不发、围而不攻,等待时机。你们飞龙小队有什么建议吗?”
孟飞龙说了:“这好办,趁现在夜深,我们飞龙小队找敌人防备松懈之处,爬进城去!袭击守城敌军,打开城门!迎接主力进城!”
粟裕想了想,叹口气:“飞龙同志啊,我也听说过你们小队中有位‘攀山猿’赵宇轩,攀墙登楼如猿猴上树,在牟平、白彦都立过奇功。但是这泰州城守卫森严,就算他一个人爬上去了,只怕也难以接应其他人上来。”
孟飞龙乐了:“粟裕首长,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飞龙小队不仅仅有个擅长攀墙的赵宇轩,还有位小发明家——‘神通圣手’梵天芄,他最近研究了一套吸盘手,这是模仿章鱼的器官功能,只要把这吸盘手放在手上,多高的城墙都能攀登而上,虽然不如赵宇轩那么灵活,但适合群体攻城战。有了这套东西,别说我们这十九个人的小分队,就算你再给我派个一个连,我们也能冲上城墙。”
“哦,你们还有这样的高手!”粟裕听了很意外,也很兴奋,“那好,我就给你派一个连,配合你们行动,还有这位‘百灵舌’夏征,他是个聪明小子……”
孟飞龙一听,连连点头:“知道,知道,我们队里那位‘探海龙’乔清宇介绍过,说这位夏征会学驴叫……”
旁边夏征一听不高兴了:“乔清宇那小子怎么说话呐,谁说我只会学驴叫,我还会学狗叫、学猫叫、学牛叫、学羊叫……”
他这还要列举,粟裕急忙拦他:“行了,行了,没让你汇报口技学习成果,以前你不是曾经为了完成任务接触过李长江那几位嘛,也许这次你能帮上忙,就跟飞龙小队一起去吧!”
夏征一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这么着,孟飞龙带着飞龙高手们,还有一个连的战士,外加一个夏征,在新四军虚张声势的炮火掩护下,加上伸手不见六指的夜幕,悄悄来到泰州城下某处,静静等待时机。
新四军打了一阵炮,给城上伪军吓得够呛,听着新四军杀声动天,一个个吓得跟那个什么似的,心说完了,这下不能不玩儿命了,不然自己的命就都要让新四军玩儿了。没想到新四军光开炮,光喊打喊杀就是不往前冲,这伪军想玩儿命,没人陪他们玩儿。你说气人不气人。
没多久,新四军不喊了,炮也不打了,伪军们才松了一口气,心说今天看来不用玩儿命了,那就明天再玩儿吧!
可是他们不知道,就这么会儿时间,飞龙小队带着突击连已经潜伏到城墙根儿下。而且他们都是夜行服打扮,武器上也都包着黑布,防止反光。这些,都是那“铁樱花”柊镜的建议,据说她祖上古代工作的时候,基本就是这打扮,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干什么的。
勇士们套上梵天芄发的吸盘手,刘宇轩带路,一个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