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1654-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从汉唐集团带过来的地图上看,它现在属于是那面世界的温岭市松门镇,仍留存有卫城南门城门,还是一个景点呢。

从各项资料上看,这个南门城门位于松门镇南门街,由南城大门和瓮城城门组成。

南城大门门洞长4。6米,宽3。5米,高2。25米。

瓮城城门门洞长3。48米,宽3米,高2。3米。

这两种城门均用条状石板砌成拱形。

在汉唐集团的眼里,这个门洞更应该算是一个隧道入口,都没有金明池主任的煤矿入口大。

在现在这个时空里,松门卫城有四门。

在汉唐集团带的《嘉庆太平县志》里面,有关它的资料比较充足。

“城一座,碎石砌成,计九里三步,周城一千二百八十六丈三尺,高一丈八尺,阔二丈二尺。

内平城八百四十九丈,山城四百三十七丈,月城四座,垛口共一千二百八十九个,南、西吊桥三座,四门门楼四座,瞭望台一座。”

松门卫的人员配置,则有卫指挥使四员,指挥同知三员,卫镇抚一员。

加上若干正副千户一共有小旗军二千零二十五名。

虽然按照定额,明代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

但是,事实上各卫所兵丁实际数目常常无法得到保障。

特别是明代军丁的社会地位低下,且负担沉重,军士脱籍、逃亡的现象非常严重。(

所以这个二千兵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全仗着此地算是个商业运营之地,全城加上周边的地区共有近十万居民,多以小商小贩为主,所收税物之类的,可以养军了。

所以,汉唐集团对这里士兵人数的估计,只能是一个动态的观照了。

此时松门卫有西洋大炮一座、铁将军六座、铜将军二座、铜佛郎机十一座、铁佛郎机十三座。

以这个时空的做战能力看,理论上这里是一个守城的好地方。

但是历史从来都是二货们创造或改变的。

这两个二货不去联手抵抗鞑虏,却在自己人打自己人!

1642年(崇祯十五年)鞑虏南下山东,攻破兖州,朱以派遇难,朱以海也险被清军杀害。当死里逃生后,他于崇祯十七年二月袭封鲁王。

可刚当王才一个月,同年三月,大顺军攻克北京,又一次进兵山东,他又不得不弃其封地南逃,弘光时寓居浙江台州。

弘光灭亡后,朱以海被推任为监国,可其出任的时间,又比唐王朱聿键稍晚一个多月。

这个稍晚一些当上监国的事情,就使他立即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都有了唐王朱聿键的隆武朝廷了,这个监国朝廷算个鸟事?

这两个二货由一群二货文武官员拥立的权力机关之间就有了争执,这就造成了兄弟阋墙,勾心斗角的悲剧。

两帮子二货不思抵抗,不修工事,还互相攻击,甚至连对方的俘虏都不留!

二货们一心要分个高低,好吧,这样就使南明本已存在的劣势进一步恶化了,对他们自己的将来,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货唐王到底是死于非命了,二货鲁王到底是四处逃窜了,争吧,打去吧。

要不是汉唐集团开出条件让郑家去收拾了躲在舟山的鲁王集团,并把他们打包送到永历那里,他们可能还在狂于奔命呢。

先前,当唐王隆武朝廷灭亡后,东南沿海抵抗鞑虏的武装中,郑鸿逵、郑成功、黄斌卿等人仍然以尊奉业已不存在的隆武朝廷为名,拒不接受鲁监国的领导。当然了,这样多自由自在,还不违反大义。

当初在军事位置上,这个鲁监国政权处于抗清前线,他曾经在沿钱塘江布防,可倒霉的是,这年夏季浙江久旱不雨,钱塘江水涸流细!

即使这样,那钱塘江也不是怕水的鞑虏敢过去的,但是一群民间的二货们出现了,他们好死不死的在这个时候在对岸洗澡。

博洛统率的鞑虏哨兵一看,发现那面水深不过马腹!

鞑虏们放心了,于是分兵两路,一路由主力马步兵组成,从杭州六和塔、富阳、严州一线涉水过江大举进攻;另一路由水师组成,从鳖子门沿海而进,二十九日东西会合,全线出击。

所谓的钱塘江防线顿时瓦解,各部明军损兵折将,纷纷逃窜。

那个鲁王鲁监国在张名振等护卫下离开绍兴,经台州松门卫城乘船逃往了海上的舟山岛。

一些军民跟着走了,但是大部分只能留下,船上没位置了。

就这样了,还抵抗个屁啊,鞑虏来了就全体投降了,叫剃头就剃头,叫编入战队就编入战队,叫捐献粮草就捐献粮草,松门卫城没放一箭,没开一炮,完完整整的交给了鞑虏。

鞑虏一看,好啊,当时就把主力带回北方,那一阵子山西声势大,不平定不行。

所以只在台州府地界留下了一个正牌镶蓝旗牛录,剩下的都是各战场上收编的战兵了。

一个牛录额真就管了这一片区域,治安还不错,扬州、嘉定的屠杀效果还是有的。

以那个牛录额真的战略眼光看,他也知道这个松门卫城很重要。

他就派出了十几个人,又随便认命了一个指挥使在那里看护。

后来就派来了文官来。

再后来,福建发生了重大的事变,鞑虏强盗集团的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可能想到,一条咸鱼还能翻了身!

也许一条咸鱼有了梦想,虽然它在别人的眼里还是咸鱼,但是却不同于一般了。

那个现在仍被软禁在北京的郑芝龙也是纳闷,这个族弟何曾有过这样的雄才大略,整个福建都拿下了,还兵逼江西和浙南!

这个时候满清主力好容易从北方战场脱出身来,接着又镇压了以“大国贼”多尔衮为首的反那啥组织,这样才基本把军队的内部整肃干净,统一了思想,提高了作战力。

这时候,他们把眼睛重新投向了南方。

四川地区依然纷乱,但大局已定。

1649年开始,他们制订的“民与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的政策开始出现效果了,四川的抵抗越来越弱,已经出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场面了,当然,这个责任以后可以由他们的后人推到张献忠的身上。

广州城依然胶着,而且竟然让伪国姓郑成功给成功的增援了!

但是平南王尚可喜却密奏说是找到了办法,指日可破,大可放心。

人人皆知,这个平南王尚可喜是对朝廷忠诚不二的人物,智谋百出,或可放心。

西南之地则有些乱。

1652春3月,鞑虏大举进攻贵州、川南。

李定国率部突进广西,七月,定南王孔有德与李定国战于榕江,李定国用战象突阵,清军狼狈逃窜,尸横遍野,定南王孔有德负伤弃甲,仅以身免,退守桂林。

几日后,李定国包围桂林,并以云梯攻城,迅速攻破武胜门。

定南王孔有德仓皇计穷,手刃其家室后**而死,据说只跑了一个女儿孔四贞,此女儿后来又演义出不少故事。

这个桂林失陷,定南王孔有德**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朝野震动。

清廷为挽回败局,急派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师前往湖南、贵州征讨大西军。

1652冬11月,谨亲王尼堪在进军途中,在衡阳遭李定国伏击,又被李定国亲手斩于阵前,据说是一劈两半。

一年内斩杀两位名王,这成就可以名垂清史了。汉唐集团知道这段历史,但是却不想去抢下它,因为这是人家货真价实的功劳。

如果此时再推进一下,湖南可以拿下,因为李定国的名气此时如日中天,再说了,那时地方上的官员早都吓跑了,根本没有组织起反抗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李定国转战千里杀入湖南时,几日便可以占一座大城。

比如个把月内李定国就连取全州、永州,进攻衡州时,守将和巡抚以至监司以下官员都逃遁一空,早已经是“兵锋未至,千里无人”了。

那么战局或可以重新回到与鞑虏隔江相拒的局面,若是再加上此时已经有的福建之地的永胜伯郑彩的侧应,鞑虏不好玩了。

但是,明末的时候,就怪了,一到关键的时候一定会有二货跳出来,绝对是卡着点出现的,还总选错的,一次也不选对。

二货年年有,明末特别多。

本来李定国还安排了冯双礼、马进忠在侧面掩护,到时候好一拥而上。

但这一计划却被冯双礼透露给孙可望,孙可望来了个“不欲定国之成功,而思陷之败死”。

便密令冯双礼退出伏击,那时马进忠见状也撤离了战场。

李定国乐呵呵地缴获了尼堪的铠甲、绣旗后,正准备乘胜追击,这时才发现冯双礼、马进忠两支兵马未到,派人侦察说已走湘乡。

李定国才知自己是孤军作战,无法扩大战果,只得收兵了,等着鞑虏的反攻,战场出现了混乱对峙的局面。

福建之地不必多说。

打福建还是打西南之地?这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洪承畴出了个主意,先打福建!

其他势力都是乌合之众,唯有这福建之地,唯郑家所有,若是日久,恐成大患!

这时的洪承畴兼管都察院左都御史事,甄别诸御史为六等,这是一个得罪人的活儿。

原因很简单,当初他和多尔衮摄政王走得太近了。

强盗集团里也是分帮派的

御史张宣等弹劾洪承畴与尚书陈之遴屡集议火神庙密谋反叛,又未请旨私送其母回闽。

洪承畴辩白:火神庙集议即为甄别御史差等,非有他故;送母未先请旨,自甘服罪。

顺治谕:“以庙议事,不必悬揣;为亲甘罪,情有可原。着仍留任,以观后效。”

这话洪承畴就听明白了,你过去的事情不追究了,但是你要好好表现,

1652年五月,洪承畴母丧,奉旨私居持服,照常入值。

所以洪承畴就当然积极表现自己了,出了这一个先打福建的建议。

众人商议了一下,觉得有理,顺治便派出信宣和郡王多尼担任靖远大将军率领三个贝勒、八固山一共二十万精兵,号称五十万朝着福建扑来,暂时在杭州地区整顿。

永胜伯郑彩知道这个主意是洪承畴出的后,跳脚大骂。

为何要先打我呢?!我族哥郑芝龙都将你家眷送到北京,你还不思郑家的恩情?!

永胜伯郑彩气得不行,便命人去泉州南安县找寻一些姓洪的,全都发配到煤矿上去了。

这样,他心情才好受些,便和两个弟弟积极准备抵抗了,当然用了不少手段。

感谢老朋友yezhongye、盟主guozhiyin、胡镇南的支持,也谢谢用各种方法让这本书活下来的朋友。

谢谢小刘通过支付宝15841539140给我汇的烟钱,但求心安。

第五百二十九章汉唐集团的身份证

这一天早晨醒来,松江卫城的指挥使宋山坳感觉心里不太对劲儿,他早早地就穿了衣服,想再去那个监狱看看那些商人。

被褥仍是湿漉漉的,中午还得好好晒一下。

这个鸟天,这个鸟地方!

他皱着眉头出了门,外面是一片浓雾。

他原先是河南嵩山人氏,全家租种山上少林寺寺庙里的佃田生活。

他出生的时候,他娘正在山坳里采浆果,肚子一痛,生下了他,于是以后便呼他作宋山坳了。

他的父亲宋佑青有眼光,觉得不能让这个孩子在田地里荒废了,便想尽办法,倾其全家所有送他到一个书生家里求学。

奈何那个书生是一个屡次科举不中之人,大概是才华也有限吧,或者说那个宋山坳天资平平,学了些字后,所写的文章总是文理不通,那书生想尽办法调教也改不过来,最后不了了之。

他的父亲宋佑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